李可染筆下的秋,真牛!

2020-11-26 騰訊網

李可染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李可染的牛畫是一絕,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於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秋林放牧

李可染 秋豔圖

李可染 霜葉紅於二月花

李可染 秋風吹下紅雨來

秋風吹下紅雨來

秋風陡然起 黃葉滿天飛

秋風吹下紅雨來

李可染 石濤詩意圖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秋趣

李可染 秋趣圖

李可染 秋風

李可染 牧牛童趣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秋趣圖

李可染 牧牛圖

李可染 葦塘牧牛圖

丨謝謝觀看,歡迎點讚分享喲丨

版權說明:文章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李可染畫的牛憨態可掬、意境深遠,牛年裡祝君牛氣沖天、扭轉乾坤
    #百度電商年貨大賞#牛象徵著勤勞能幹、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忍辱負重。魯迅先生曾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牛代表著一種踏實肯幹,辛勤耕耘的精神。說到牛,我們還會想起過去鄉下水田裡老牛耘田的情景:面朝黃土背朝天,奮力邁蹄耕向前;揮汗如雨無悔怨,聽天由命年復年。
  • 李可染山水畫的「膽」與「魂」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形成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他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印文】可染、可染、陳言務去創作於1966年的《蜀山春雨圖》,是李可染從「寫生探索期」到「整合升華期」的力作之一。李可染雖是蘇北人,卻曾長期生活在江南和巴蜀。他的寫生足跡,也多限於南國。溼潤青翠、嘉木繁蔭的南方山水給畫家帶來無窮盡的靈感。
  • 寫意花鳥的宗師級人物,李苦禪,他筆下的鷹氣勢驚人!
    我們一旦說到那個時期的藝術就會想到徐悲鴻,或者說是李可染。這並不是說李苦禪的成就不及徐悲鴻和李可染,只是因為藝術市場有一種導向性,它對於徐悲鴻推崇的時候會相對的忽略與徐悲鴻類似的畫家。其實李苦禪先生的繪畫造詣是很高的,並且是不輸徐悲鴻的。在藝術界,如果你僅僅以名氣的高低來判斷一個藝術家的水平,其實是有些偏頗的。
  • 一起來看看你的生肖在大畫家筆下的樣子!
    中國有十二生肖,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生肖,很多畫家們也喜歡畫生肖,比如愛畫牛的李可染,愛畫馬的徐悲鴻,還有愛畫虎的張善孖,但他們幾位都是比較單一的畫某種或幾種動物,很少有畫家把十二生肖都畫了個遍的,唯獨有一位是把十二生肖都畫了的!他不僅是我國著名畫家,而且還是北京奧運會「福娃」的設計者,他就是韓美林。
  • 齊白石筆下草蟲栩栩如生:可透過翅膀看到花紋
    而說到先生,就不得不提到他筆下的蟲子。年紀大一些的藝術愛好者,可能對1955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畫家齊白石》還有些印象。在這部紀錄片裡,曾出現過一套十八開的花卉工筆草蟲冊頁,只是之後,尋常人就沒有機會親眼看到了。  60年後,我們終於有機會近距離重溫它。  12月5日至8日,北京保利2015秋季拍賣會將在北京四季酒店舉槌。
  • 這五位近現代山水畫大師筆下的「巴山蜀水」各有千秋,絕美!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有五位畫藝至高的山水畫大師,他們都有描繪祖國的大好河山,特別是那遠在西部的「巴山蜀水」,而且他們筆下的「巴山蜀水」各有千秋,令人讚嘆!他們就是藝術大師黃賓虹(1865-1955)、張大千(1899-1983)、傅抱石(1904-1965)、李可染(1907-1989)、陸儼少(1909-1993)。巴山蜀水是指巴、蜀指四川盆地一帶,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包括重慶。
  • 把牛畫成「烏龜」,齊白石的繪畫水平,到底如何?
    在這幅價值數百萬的畫牛名作裡面,畫中的牛的確畫成了「似與不似之間」,遠遠地欣賞你知道這是一頭牛正在耕地,但如果仔細欣賞就會發現畫中的牛有兩大彆扭之處。第一是把牛畫成「烏龜」,因為齊白石在牛背上披上了蓑衣,看上去很像一隻烏龜,第二個彆扭之處是,正在耕地的牛卻是邁著「順拐」的步伐,齊白石畫了頭「順拐」的牛,這是有違常識的謬誤。
  • 秋深菊黃蟹正肥
    《海上夢囈》作者:邵明 ——秋深菊黃蟹正肥 金九銀十應該是賣房的好時節,可今年的金秋十月在我這裡以成過往,三句話不離老本行,房產的職業病不談也罷。現在我是享受著天倫之樂,夕陽無限好,快樂在當下。
  • 一起來看名家筆下的螃蟹
    徐渭 《郭索圖》 徐渭對蟹觀察細膩,筆下的螃蟹活靈活現、一墨千金。 徐渭 秋蟹圖
  • 齊白石筆下的天然之趣:蜜蜂在振翅,瓜藤在潛行,還有一隻呆萌傻鳥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文 林雲龍/攝浙江美術館,《秋蕊香——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正在展覽中。9號展廳的玻璃櫃裡,橫放著齊白石的一幅草稿,吸引了不少人駐足。這幅高28釐米,寬20.5釐米的畫上,畫的是一隻鳥,輪廓簡約、憨態可掬,用今天的話說,可謂「呆萌」。畫上白石老人題跋中,有「真有天然之趣」六個字。
  • 秋季來臨藍田景色迷人 「秋」字究竟是啥意思呢?
    「秋」的含義 你知道嗎?  我們常說秋天秋季春夏秋冬,秋是一年的第三個季節,這個時候莊稼成熟開始有收穫,夏天的燥熱逐漸散去,換來較為涼爽的時候。所以,秋究竟是代表莊稼成熟還是天氣變涼呢?其實,通過探查「秋」字的字形演變,就能知道答案。  《說文》中說,「秋,禾穀熟也」意思是,秋,就是莊稼成熟的意思。
  • 最美秋天|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留秋、留秋,留一口給家雀斑鳩
    、所謂「漏兒」,就是莊戶人家收穫之後的田野上,總會遺落一些秋莊稼秋果實。「撿漏兒」就是撿拾這些漏掉的秋實,也叫做「拾秋」。比如撿拾花生、地瓜,要用鐵爪子、扒箕子等工具,在地裡翻翻撿撿、尋尋覓覓。母親笑了笑,「你說的也對也不對,老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留秋、留秋,留一口給家雀、斑鳩』,那些嘰嘰喳喳的家雀呀斑鳩呀老鴰子花喜鵲,也要活命不是?你撿拾得地光場淨,趕明兒它們怎麼過冬啊!」
  • 春祭日秋祭月 秋分習俗知多少
    秋祭月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由於月宮中的嫦娥是女子,因此有「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傳統。吃秋菜嶺南地區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
  • 鍾正山與牛
    鍾正山<夏日炎炎正好眠>135*70cm著名中國畫畫家李可染先生一生喜愛牛,畫室名取用「師牛堂」;曾雲:「牛也,力大無 窮,俯首孺子而不逞強,終身勞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純良溫馴,時亦強犟,穩步向前, 足不踏空,形容無華,氣宇軒昂,吾崇其性,愛其形,故屢屢不厭寫之」。
  •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風吹草低見牛羊
    古詩寫牛十首經典之作:但得眾生皆得飽牛是與人類生存休戚相關的一種動物。牛的辛勤勞作,牛的忠厚純良,讓人感動。在詩人的筆下,牛要麼是田園牧歌的扮演者,要麼是忍辱負重的奉獻者。品讀以下所選的十首寫牛的經典詩篇,會讓人產生對牛之悲苦命運的同情,對牛之崇高精神的景仰。這,也是古詩詞魅力無窮的奧秘所在。(1)病牛(宋)李綱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 楊過靠斷腸草救命,陳家洛摘天山雪蓮,說說金庸筆下這些神奇植物
    現在,來說說金大俠筆下的這些神奇植物究竟是什麼。知識就是力量供稿救了楊過的斷腸草能救人嗎出自《神鵰俠侶》的斷腸草,據說是可解情花劇毒的妙藥。當時,楊過身中情花之毒,便是用斷腸草救其一命。「海碗般大的奇花,花瓣碧綠,四周都是積雪,白中映碧,加上夕陽金光映照,嬌豔華美,奇麗萬狀」,天山雪蓮在金庸大師的筆下盡展風華。天山雪蓮生長在天山高寒冰磧地帶的懸崖峭壁和冰雪覆蓋的沙石上。這裡氣候寒冷,風沙肆掠,而雪蓮幼苗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環境下成長,歷經5年後開花結果。雪蓮花狀如白色長綿毛,宛若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