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研製漁用天氣預報 江漢平原淡水養殖遊刃有餘

2020-11-2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立成 通訊員劉敏 許世美報導  金秋十月,魚肥水美。湖北仙洪試驗區的養殖大戶老許把一簍一簍鮮活的魚蝦換成了花花綠綠的鈔票,古銅色的臉上抑制不住豐收的喜悅。老許告訴記者:「武漢區域氣候中心研製的漁用天氣預報讓我心裡有底,明年要把養殖面積從五十多畝擴大到七十畝。」

  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建立的跨區域、大範圍深化農村改革試驗區,包括仙桃市、洪湖市、監利縣14個鄉鎮,有66.48萬畝耕地和31.99萬畝養殖水面,淡水養殖佔相當比重,洪湖是全國淡水養殖最大縣。水產養殖與氣象條件息息相關,養殖安全成為農民致富脫貧的命根子。2008年低溫冰凍雨雪天氣導致魚苗大量死亡,湖北省水產養殖損失高達12.45億元。今年冬春連旱,少水缺水嚴重影響苗種繁育、種苗投放和成魚生長,又造成湖北水產直接經濟損失達23.03億元。

  武漢區域氣候中心急農民所急,申報並爭取到氣象行業專項《水產養殖氣象保障技術研究》,從2009年起在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開展水體生態環境多要素自動連續觀測和主要水產養殖關鍵期與病害氣象指標試驗。目前已制定水產養殖氣象觀測方法及服務規程,初步建立了氣象要素預報水溫、水體溶解氧等的模型,構建了魚類繁殖育苗適宜程度、黃鱔、河蟹苗種投放適宜程度以及魚類浮頭泛塘程度等級預報漁用天氣預報模型。2011年製作了13期水產養殖氣象服務材料,通過手機簡訊、農村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將產品分發到仙洪試驗區的各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養殖大戶。

  其中,魚類浮頭泛塘程度等級預報深受養殖戶的歡迎。老許過去為避免泛塘,不僅吃住在塘邊,晚上睡覺也不踏實,只能憑經驗增氧。往年只要遇到不好天氣就開啟增氧機連續增氧,每年電費約3600餘元。今年根據漁用天氣預報,等級高增氧時間長,等級低增氧時間相應短一點,做到了定時定量,全年僅花電費2100餘元,節省了百分之四十。

  5月18日,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專家及時發布漁用天氣預警:22~23日是「浮頭泛塘」大發期,缺水魚塘要注意防範「浮頭泛塘」和病害,建議適時串換魚塘水,適時開增氧機。由於防治得力,仙洪試驗區沒有發生大的「泛塘」經濟損失。 6月15日,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專家提出6月中旬和下旬前期仙洪試驗區處於梅雨期,不宜投放黃鱔苗種,25日後一周內氣象條件適宜黃鱔苗種投放,為養鱔大戶合理安排漁事活動提供了氣象依據,避免了早投放遇到陰冷天氣導致鱔苗大量死亡的現象。

  

  (責任編輯:王永慶)

  

相關焦點

  • 湖北省天氣預報2019年12月21日
    武漢中心氣象臺短期天氣預報2019年12月21日11時今天白天:鄂西北、江漢平原北部、鄂東北西部陰天到多雲;其他地區陰天轉小雨,其中西部高海拔地區有小雨雪。今天晚上:鄂東北東部、鄂東南小雨轉陰天;其他地區陰天轉多雲。
  • 氣候和天氣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天氣預報而沒有氣候預報?
    我們人類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由許多要素來共同組成的,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這些要素之間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氣候」是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活躍和富有變化的要素,但是為什麼我們平時聽到的都是「天氣預報」而沒有「氣候預報」呢?
  • 天氣預報背後的高科技
    下面,就來聽聽專家介紹那些助力天氣預報準確率提升的「高科技」吧,正是它們在極端天氣到來前,為公眾通風報信,保駕護航。颱風是夏季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現象,它雖能緩解高溫伏旱,補充淡水資源,但與之相伴的巨大風力、猛烈暴雨以及風暴潮,也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災難。近幾年,藉助集合天氣預報模式及衛星觀測等技術的進步,我國颱風預測路徑誤差正在不斷縮小。
  • 華南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發展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鄺鏗 黃鎧凱 彭勇剛報導 11月5日,華南區域氣象中心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辦華南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發展研討會。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預報與網絡司,以及貴州、福建等省氣象局領導專家參加,來自廣東、廣西、海南等3省(自治區)氣象局的局領導以及相關處室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會議主要交流了華南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的發展情況、各省(區)模式產品的需求、應用評估情況以及區域模式傳輸方案。與會人員就如何開展區域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區域模式發展和應用等進行了研討。
  • 天氣預報背後的秘密
    先進的氣象設備首先,天氣預報之所以能夠預報天氣離不開氣象衛星的研發。我國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氣象衛星,1988年9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氣象衛星風雲一號。到目前,我國已成功發射了十多顆氣象衛星。氣象衛星的發射,為天氣預報提供重要硬體基礎。
  • 2020國慶節天氣溫度怎麼樣 2020年國慶節天氣預報出爐
    天氣網訊,10月逼近,我們將迎來2020年中秋和國慶節,在這8天假期裡,不少市民打算外出旅遊,所以很關心2002國慶節的天氣情況。那麼,2020國慶節天氣溫度怎麼樣呢?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 2020年國慶節天氣預報。
  • 武漢中心氣象臺與國家氣象中心共推強對流天氣預報技術創新
    11月27日,武漢中心氣象臺邀請國家氣象中心專家進行線上指導交流,推動強對流天氣預報技術創新。國家氣象中心專家介紹了基於深度學習的分類強對流短期概率預報技術以及多尺度數值模式融合的強天氣預報工作思路,基於配料法的分類強對流概率預報技術,展示了不同類型的強對流產品檢驗結果,針對智能預報技術方法大賽中涉及的強對流短時預報產品檢驗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 11月22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 中國水產頻道 | 網聚全球水產華人
    二、重點天氣預報  1.中東部地區有大風降溫天氣  22日08時至24日08時,黃淮大部、江漢大部、陝西南部、重慶北部、湖南北部、江南中東部、華南大部、東北地區東部等地將出現4~6℃降溫,局地8℃左右。
  • 天氣逆轉,多雨模式開啟!伴隨的還有
    今天早晨恩施、宜昌、襄陽、荊門、荊州、武漢、黃岡、十堰、鹹寧等地發生了大範圍的大霧天氣其中宣恩、宜昌、荊門、鹹寧站監測到能見度不足100米低能見度天氣給公眾早間出行帶來了不利影響今天省內颳起了較強的東南風武漢中心氣象臺11:46分發布了大風藍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我省中東部地區局部有6-7級大風,請注意防範。
  • 長江穿城而過的三大城市地勢圖,山城重慶,平原武漢,丘陵南京
    但是穿城而過的主要城市就三座,從河流的上遊到下遊分別是山城重慶,平原武漢,丘陵南京。我們從圖上可以看到,重慶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城市,雖然城市地處長江的河谷沿岸,但是河流兩岸的土地還都是起起伏伏的丘陵山地,城市的建設也是依順著實際的地形而修建的。在遠處的幾條大型的平行山嶺,更是把重慶包裹的「嚴嚴實實」,是名副其實的山城(在夏季,這樣的地形使得重慶的氣候變得十分的炎熱)。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承諾突破天氣預報時限
    全球整體天氣預報的精細度提高3倍以上,天氣預報網格距離從18公裡縮減到5公裡。】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全新戰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簡稱「ECMWF」)承諾在未來10年內,將使具有重大影響的天氣事件的預報時限再延長3至6天。
  • 七月還有個奇怪天氣現象……
    今天(26日),鄂西南、江漢平原南部和鄂東地區降水較強。明天(27日)西部地區轉為多雲天氣,東部地區仍有較強降水。今明兩天的天氣預報今天天氣:鄂西南、江漢平原、鄂東北、鄂東南北部陰天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區陰天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省內部分地區伴有雷電,局部有短時大風。
  • 漲知識:這個「超級大腦」改變了中國的天氣預報!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發展計劃出臺:中期數值天氣預報被列入「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預報系統建設項目也通過了審批立項。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時任國家氣象中心主任,也是這一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圖為「銀河-Ⅱ」巨型計算機「證件照」而最值得一提的,無疑是氣象部門在「銀河-Ⅱ」研製過程中的全程參與。國家氣象中心作為用戶,全程參與其中,在研製機器的同時,便著手開發中期數值天氣預報系統。
  • 全國天氣預報:華北黃淮有霧霾 中東部迎大範圍雨雪降溫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16日至17日白天,華北大部、黃淮中西部、汾渭平原等地有輕至中度霾,河北西南部沿山局地有重度霾。17日至19日,中東部地區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降水降溫過程;陝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江漢、黃淮、江淮、江南北部及華北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遼寧東南部局地有大暴雨。
  • 風雲四號衛星成功發射天氣預報準確度將提高
    中國天氣網訊 新一代靜止軌道衛星風雲四號12月1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此次發射的風雲四號衛星實現了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1分鐘一次的區域觀測,1℃的溫度測量誤差,1秒鐘500張的閃電觀測……創新科技的運用將使天氣監測與預報、數值預報應用等領域取得重大進步。
  • 未來10天寒潮影響中東部地區 黃淮江漢江淮有雨雪天氣
    未來10天寒潮影響中東部地區 黃淮江漢江淮有雨雪天氣2020-12-27 14:1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天氣網        瀏覽量: 644 次 我要評論 一、過去10天全國大部降水偏少過去10天(12月17-26日),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少,華北、黃淮等地基本無降水。
  • 1月7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雲南貴州等地有強降雨 黃淮江淮有大雪
    雲南貴州等地有強降雨 黃淮江淮有大雪  華北南部汾渭平原等地霾天氣7日起自北向南減弱  一、今晨河北山西山東等地部分地區出現輕霧或中至重度霾  今晨,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山東西部  二、重點天氣預報  1.雲南貴州等地有強降雨 黃淮江淮有大雪  受南支槽和低層切變線影響,7日夜間至11日,南方地區將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其中,雲南中南部、貴州、江南中西部、華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雲南南部、廣西西部和北部、貴州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100~110
  • 中國氣象局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落戶中國地質大學
    6月8日,「中國氣象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正式落戶中國地質大學。該研究中心依託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和我校,將結合雙方優勢,通過探索大氣低層與地表淺層(關鍵帶)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實現大氣科學與水文地質學的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和業務部門的融合,提升氣象行業服務國家防災減災的能力。研究中心將在極端天氣氣候-水文地質災害一體化監測、發生機理及預報預警與風險評估等三個方向,開展協同創新。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