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曉輝:寫作讓我的心變得柔軟,希望能把這種經驗傳遞給更多孩子。
陳曉輝。(圖片來源於網絡)
寫作讓我的心變得柔軟
希望能把這種經驗傳遞給更多孩子
陳曉輝是1986年生人,作為一位在業界已經有所成就的作家,很多人見到他的第一印象都是:「怎麼這麼年輕?」
陳曉輝身上散發著一種陽光而沉靜的氣質,但他說,幾年前的他還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也曾有過張狂的歲月,幸而寫作讓他懂得俯身謙恭,讓他的內心變得柔軟。
「正是因為經歷過,所以更想把自己的經歷傳遞給更多孩子,讓寫作改變更多人。」他現在不僅是個作家,也是個老師——由他倡導的「靈性作文」改變了許多老師和孩子。
我為什麼要主張靈性作文?
20多年前,陳曉輝生活在金華市羅埠鎮山下陳村。
父親在家務農,母親外出務工,家裡狀況並不算好,有時,家裡會連一包鹽都買不起。
他說,家境普通的孩子都有一顆矛盾的心,一面自卑,一面自尊心極強,比任何人都更想證明自己。
當時的他,心裡只有一個簡單的念頭:衝出農村,去大城市,賺很多錢。
2004年,他考入浙江海洋學院中文系。這算是他人生中一個新的起點。
一個靈活的頭腦加上急於擺脫過去生活的動力,他開始拼命加入各種社團,主持大小晚會,還在校外賣衣服、遊戲點卡、組織演藝團隊。
2007年,他一個月已經能賺一兩萬元,這在大學生中,絕對算得上一個「天文數字」。
不過,誰也不能夠隨隨便便成功,挫折很快到來。
大三下學期,他認識了一些社會青年,跟他們混了一段時間後變得頹廢,不僅受到學校處分,女朋友也離開了他,一時間,身邊幾乎沒有朋友。
從那時候起,他喜歡上在網絡裡用文字宣洩情緒。剛開始,只是一些怨天尤人的文章。
「後來,有人給我回復了。受到關注,是我寫作的最初動力。」陳曉輝說。
寫作究竟改變了什麼?
陳曉輝說,對於這個,他想說說一條黑魚的故事。
「畢業後我到了上海,慢慢地,作品開始小有成就,算是個自由撰稿人,我媽從老家來看我,買了一條黑魚養在家裡,讓我餓了就做來吃。
「有一天,我寫到下午一兩點,肚子餓了,就去找吃的,走到養黑魚的盆邊,但試了好幾次,實在不忍心把它摔死,就放了回去。
「那時,我突然發現,寫作讓我的心變柔軟了,讓我開始懂得悲天憫人。」
慢慢地,他在文學界名氣大起來了,有很多人通過郵件表達想和他學寫作的願望,還有很多家長找到他,說自家孩子不會寫作文,往往辭藻很華麗,卻空洞無物。
「我當時靈光突現,為什麼不能總結出一套自己的寫作經驗,影響更多的孩子呢?」
陳曉輝說,這就是他主張靈性作文的來源。
現在,他每周都要跑很多地方給孩子們講課:「我覺得,寫作不是一味交給孩子技巧,而是喚醒孩子內心的力量。」
如何讓孩子愛上寫作文?
孩子為什麼怕寫作文?如何寫出有「靈性」的作文?陳曉輝(以下簡稱「陳」)有自己的看法。
1.現在很多孩子都「怕」寫作文,作文甚至成了寒暑假作業中最難完成的一部分,你覺得問題癥結在哪裡?
陳:不少孩子一提到寫作文,就有畏難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文被家長、老師誤導,成了提高分數的工具。孩子學習作文有壓力,一個人頂著壓力做事,和為興趣所產生的效果完全不一樣。
我提倡的作文不只是提分工具,而是一種打開心靈格局,增加人生品質,用內心詩意去感受的生活方式。倘若能如此,作文會成為孩子的本能和興趣,也就不會「怕」了。
2.怎麼理解靈性作文的概念?
陳:舉個例子,以考試失敗為主題,你會怎麼寫作文?
老套的作文圍繞的都是老師、父母、同學。考試成績不如意,需要老師鼓勵,同學幫助,家長溫暖。這是很多孩子能想到的素材,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很單純。
但若這篇作文突然改變視野格局,考試失敗了,「我」去散步,看見一朵花綻放在公園裡,然而「我」想到它在綻放前,必須要度過泥土中的黑暗時光。從一朵普通花兒身上,「我」領悟到了人生哲理——歷經黑暗,擁抱光明!
那麼一來,作文就有了內涵和生命感染力,從生活中最平凡甚至是卑微的景致、人物背後挖掘出生命的智慧與哲理,呈現出真摯情感。
這就是靈性作文的魅力——喚醒孩子內心的感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靈動而極致的作文素材,作文靈感源源不斷。
3.作為沒有一線教學經驗的作家,你的作文教學比起普通語文老師優勢在哪裡?
陳:我認為作家教作文,是課堂作文的延伸和補充,和主流的作文教育並不衝突。在保持課堂作文教學精髓的同時,也要提倡心靈創作,自然表達。
這些年,我一直在弘揚靈性作文的樸素與悲憫的力量,由內而外訓練學生感知和體驗生活的能力,讓他們明白,作文就是一種氣質,一個自己區別於另一個人的與眾不同的氣質。
區別於普通的作文教學,我認為技巧,結構套路,華麗辭藻都是次要的,我想要學生發掘出內心的柔軟、智慧以及悲憫。這樣的內心品質,只靠課內的技巧訓練是培養不出來的。
4.家長如何在生活中引導孩子愛上作文,提高作文水平?
陳:這需要家長對作文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不能為分數而寫作文。
我建議家長帶孩子多親近自然,感受自然,讓他們懂得世界上一切景致都有獨特的氣質,學會感恩。
日常生活中,多從小事培養孩子內心的真、善、美,這樣的品格形成是好作文的前提也是靈魂。在這個基礎上,再訓練孩子觀察、語言溝通和表達,總結等能力。(文/李娜 張一諾)
人物名片陳曉輝
中國當代青少年作家協會秘書長。靈性作文全國連鎖品牌創始人,知名治癒繫心靈美文作家,成長勵志演講師。
《讀者》《意林》《青年文摘》《語文報》雜誌籤約作家。
主編策劃青少年閱讀系列和作文教輔類書籍《月亮是個會撒謊的孩子》《這一生,只為愛而活》《十七歲的那株向日葵》等100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