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的「活光理論」

2021-01-07 老妖論古

在上篇文章,提出了一個「看瓷先看釉,看釉要看光」的總原則。說到光就要談到釉面。釉面大致可分為如下三種:玻璃感釉面、油脂感釉面、磨砂感釉面。一種或幾種質感的釉面同時存在於同一個古瓷上。

釉面不同那麼反射折射的光澤也是不同的。玻璃感釉面產生玻璃光至中性光偏玻璃光;油脂感釉面產生中性光偏玻璃光至中性光偏亞光;磨砂感釉面會產生中性光偏亞光至亞光。

由於古瓷每個部位接觸物質不同及自身形狀的不同,導致其可能產生不同質感(玻璃感,油脂感,磨砂感)的釉面同時存在於同一器物上。加之不同質感的釉面之間是自然過渡以及不同質感的釉面產生的光依次交集,那麼古瓷不同光澤的整體表現是自然的。有讀者會疑惑假如同一個古瓷只有同一種質感的古瓷那麼就應該是一種光?答案是否定的。

同一個古瓷是肯定能存在同一種質感的釉面,但是這種情況是非常非常特殊少見的,古瓷或多或少存在兩種以上的釉面表現。

同一種釉面質感的古瓷也是會由於包漿(舊氣)得不均勻會導致釉面產生跨度很大的光澤表現。比如油脂感釉面,他可以從中性偏玻璃光跨度到中性偏亞光,光感跨度之大,過渡之自然也是作偽贗品無法達到的,這就是鑑定所運用的「活光理論」。

「活光理論」概念定義:古瓷保存過程中,與其接觸的物質不同以及物理受力不同而產生不同質感且自然過渡的釉面所產生的光澤。從鑑定角度看,古瓷每塊部位的光澤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光澤之間是自然過渡的。假如你看見一件瓷器光澤是一致結論只有一個「現代作偽「的贗品故此。

如下圖展示,這個明代高足杯總體已玻璃質感釉面呈現,但是底足和杯內底及內側油脂感釉面呈現,而且從玻璃釉面到油脂感釉面過渡自然,光澤「活」。

「活光理論」告訴我們一個事實,世界上沒有兩件一摸一樣的古瓷。甚至兩件相同的瓷器存放於同一個墓道,經過相同的保存時間的老化,呈現在世人面前也是兩截然不同的兩件古瓷。活光的概念中也證明了古瓷的唯一性、排他性、珍貴性。

(以上內容由老妖學生小沈原創)

相關焦點

  • 古瓷老光的個性與共性特徵
    古瓷老光是皮殼和包漿共同作用形成,由於環境不同產生不同的包漿,釉水接觸環境物質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皮殼,那麼古瓷老化光澤個性和共性分別是什麼呢?包漿與皮殼的不同使釉面形成玻璃光、中性光、亞光,這與包漿成分、結構以及釉面形成皮殼息息相關(詳知古瓷的皮殼和包漿請參閱上幾期文章)。
  • 價值100億的瓷樓,貼了7億塊古瓷碎片,還被譽為是中國古瓷博物館
    既然是曾是法國租借,自然也會有很多法國風格的建築,而這座瓷房子就是其中之一,它位於這個街道72號,房屋共有4層,是以磚木為主體結構建造,建築面積約為4200平方米,曾經接待過多次駐華的使節,還是近代外交官黃榮良的故居。
  • 古瓷:常見甌窯與婺州窯識別特徵
    甌窯也是由漢代的原始瓷發展而來,六朝時期制瓷技術和瓷器質量都有顯著的提高,瓷胎堅硬,白中微帶灰,釉色以淡青為主,並有青黃色,器物種類豐富。婺州瓷也用石灰釉,三國時呈淡青或青黃色,釉層不甚均勻,時常可以見到凝聚成芝麻點的情況,西晉開始,釉層厚而均勻,在開片或胎釉結合不緊密的地方,往往產生白色的結晶,呈現一絲絲或星星點點的奶白色,這是婺州窯的一個特點,除青釉外,還有施醬釉和黑釉的,但數量很少。
  • 鋦瓷20餘載的非遺傳承人:化「殘缺」為藝術的升華
    中新社石家莊11月16日電 題:鋦瓷20餘載的非遺傳承人:化「殘缺」為藝術的升華作者 李曉偉 黃歆堯將殘瓷用細繩綁定,金剛鑽上弓打眼,截銅造鋦,揚錘敲鋦……16日,受邀來到「2019第七屆中國國際(河北)茶文化博覽交易會」展示鋦瓷技藝的李軍航
  • 古公亶父以德立國的理論創建
    導讀:古公亶父以德立國的理論創建有人認為,古公亶父是繼公劉以來的第二個地理風水大師。從相地到設計京城,先建什麼,後建什麼,有條不素。司馬遷記載說他,「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這塊風水寶地也確實吉祥,使小邦周從中崛起,並很快滅掉了天邑商古公童父的神秘之處不止於此,他還為部族的崛起提供了理論武器。
  • 「瓷」名中外釋迦塔 鍾靈毓秀新「應縣」
    特別是近兩年又新上馬2家建陶和1家工藝瓷企業,實現了由日用瓷生產基地向建築瓷、工藝出口瓷的拓展。  聚集發展日趨成熟。全縣20家陶瓷企業,有15家日用瓷企業聚集在縣城南的朔州市新型產業科技創新園的核心區和輻射區內,3家建陶和工藝瓷企業聚集在縣城北部的建陶園內。建陶園規劃面積0.8萬畝,聚集發展模式日趨成熟。  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大幅提升。
  • 景德鎮復建復燒清代明爐暗爐 傳承古代制瓷技藝
    景德鎮復建復燒清代明爐暗爐 傳承古代制瓷技藝 2017-06-10 18:49: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非遺鋦瓷讓瓷器涅槃
    鋦瓷人段煒剛用牙醫使用的牙機打孔,老一輩鋦匠用「金剛鑽」打孔,科技讓設備更趁手,手藝也越做越精細。段煒剛欣賞自己剛剛修復好的瓷器。俗語「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說的就是鋦瓷的手藝,瓷器經由練泥、制胚、施釉、繪彩、窯燒,道道工藝錘鍊而成,雖堅硬耐磨,但致命弱點是易碎。
  • 《大航海之路》瓷質的八角星獲取攻略 瓷質的八角星位置介紹
    導 讀 「《大航海之路》瓷質的八角星在哪,瓷質的八角星位置介紹」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
  • 學術丨耀州窯天青釉瓷是中國天青釉瓷發展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在耀州窯青瓷生產的歷史上,有世所熟知的宋代橄欖綠釉瓷,也有未被完全認知的五代——北宋初的天青釉瓷,這類青瓷與橄欖綠釉瓷的審美意趣完全不同,並對後世汝官窯的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討論的對象,並非那些已被陶瓷考古確認的天青釉瓷,而是沿著近現代天青釉瓷概念界定的方式,對汝窯之前耀州窯天青釉瓷的產生和特徵做一梳理。
  • 拉瓦氧化鋯全瓷
    Lava(即拉瓦) 由 CAD / CAM 所組成,是用以建構前牙和後牙牙冠與牙橋的全瓷冠系統。二、視覺美觀特性 拉瓦烤瓷牙二氧化鋯陶瓷的色澤與膺復物支架的色澤極為協調,能產生協調的色澤效果,自然的融合於口腔環境中及相鄰的牙齒齒列裡。已燒結的二氧化鋯材料特性及薄的內冠所帶來的理想透光性,構築 Lava 全瓷冠膺復物時,無需使用吸光性不透明材料或不透光牙本質層。
  • 微晶瓷,五分鐘注射隆鼻
    專家通過手術方式植入人造假體或自體軟骨
  • 瓷支柱絕緣子機械性能解讀——民熔電氣專家的「血淚」經驗總結
    研究發現,在低溫或高溫條件下,瓷柱式絕緣子不同電介質的連接位置都會出現應力集中現象;同時,在施加彎曲載荷時,高溫會使瓷柱式絕緣子承受較大的應力,而在低溫下,應力集中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施加扭轉載荷時,瓷柱式絕緣子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的溫度下,上瓷根的應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下瓷根的應力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研究結果為不同環境下絕緣子的運行維護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 明清時期低溫紅釉瓷
    明清時期較為著名的低溫紅釉瓷主要有礬紅釉、珊瑚紅釉和胭脂紅釉等幾個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介紹這些名貴的瓷器。一、礬紅釉礬紅釉,又稱之為「鐵紅」、「紅彩」、「虹彩」,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其色澤十分特殊,猶如橙紅之色,十分清新。
  • 南平洪格爾瓷土企業
    南平洪格爾瓷土企業能夠恰當低垂油墨的勃度並減少墨層的厚度,來減輕油墨對紙面的粘附作用。8印版或橡皮布的粘附力在平居情況下不需要思量8值,主要是橡皮布磨損老化,發生發豁徵象,造成拉毛、掉粉故障。這時就需要經常對橡皮布舉行擦洗處置或更換新的橡皮布。4切紙駕馭類似拉毛故障的紙粉紙屑,主要是切紙機在切紙時發生的。
  • 全瓷瓷磚怎樣上牆才不脫落
    瓷磚是室內裝修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其中全瓷瓷磚使用較為廣泛,但全瓷瓷磚的質地質地相對較硬,不易吸水,貼在牆上不牢固,時間一長,容易掉落,不僅破壞美觀,還會影響安全,所以如何讓全瓷瓷磚上牆不脫落,粘貼的方法十分關鍵,下面就跟隨小編看看有哪些實用的方法吧。
  • 藝術長河的彗星 餘作賦瓷版畫專訪
    這次專訪,匯總了中國水墨與中國陶瓷藝術的觀點,與廣大收藏愛好者,共同進入漏痕瓷版畫的浩瀚境界。餘作賦對作畫用的瓷板選擇十分嚴格,從不在劣質瓷上作畫。從胎釉和製作工藝上看,瓷大體分為上、中、下三等,餘作賦都選用上等瓷作畫,胎質細膩、釉面光潔,胎釉結合良好,硬度較高,瓷板平整,沒有翹曲,釉面無疵點。
  • 華光國瓷「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暖心上市
    華光國瓷「蒸蒸日上 竹報福康」新春禮暖心上市,其中「好運連連·平安守歲茶禮」,含竹福茶壺1件、竹福茶杯6件、竹福茶杯碟6件。吃一餐除夕餃子宴,喝一壺暖心的平安守歲茶,這才叫過年。良瓷如玉知茶禮  平安守歲繞百福平安守歲茶禮的壺身壺蓋茶杯杯碟,均採用華光專利——天然礦物骨質瓷精緻打造。良瓷如玉,薄如紙,聲如磬,明如鏡。
  • 高瓴曲線入股,國瓷材料的投資亮點在哪兒?
    其中生物醫療材料板塊的開端是國瓷材料2018年收購深圳愛爾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爾創」),愛爾創本就是國瓷材料的下遊客戶,此舉打通了氧化鋯粉體→氧化鋯瓷塊→機加工間→義齒/牙冠→數位化口腔→愛爾創品牌的種植牙全產業鏈,2019年生物醫療材料版塊的利潤貢獻居四大板塊之首。2020年,國瓷材料引起了高瓴的注意。
  • 看懂了宋瓷:其它都乏味
    宋瓷之美,美在收斂、溫厚、含蓄, 強調內心的感受。 宋瓷那種樸素無華而蘊含獨特的氣韻, 深深地吸引著世人。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消失了600多年的定窯才又復燒白瓷,而目前僅存的定瓷作坊也不過十幾家,可知定瓷的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