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低溫紅釉瓷

2021-01-13 紫色百合香

明清時期較為著名的低溫紅釉瓷主要有礬紅釉、珊瑚紅釉和胭脂紅釉等幾個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介紹這些名貴的瓷器。

一、礬紅釉

礬紅釉,又稱之為「鐵紅」、「紅彩」、「虹彩」,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其色澤十分特殊,猶如橙紅之色,十分清新。

最早的礬紅出現在宋代,由於在燒造工藝上它比高溫銅紅釉瓷要容易得多,所以明代嘉靖時期,曾一度替代銅紅釉瓷的霸主地位。雖然礬紅釉瓷並沒有銅紅釉瓷的顏色豔麗,但是它的呈色較為穩定。

清代康熙時期,礬紅釉被大量使用,而且有了更加巨大的發展和進步,色澤鮮豔,華麗凝重是此時的特色。其一般用於五彩、鬥彩器中的紅彩。嘉慶時期之後,礬紅釉瓷燒造的色澤均不如前朝,僅僅光緒時期稍有變化。

清代礬紅彩壽紋盤

二、珊瑚紅釉

珊瑚紅釉是清代康熙時期所創燒的一種低溫紅釉瓷。

珊瑚紅釉的釉色十分均勻,而且紅釉中閃黃,釉面非常光潤,可與紅珊瑚爭相媲美,因此名為「珊瑚紅」。

珊瑚紅釉興盛於雍正時期和乾隆時期,嘉慶時期之後均有燒造。尤其是雍正時期的珊瑚紅釉十分有藝術特色,如器形豐富,較為常見的有瓶、爐、盆、洗、碗、杯、盤等。其中珊瑚紅釉盤最具藝術魅力,釉色光潤均勻,均淨自然,紅中微微閃黃,與天然珊瑚色澤十分接近,與康熙時期的同類器物相比較更勝一籌。

珊瑚紅釉器物不僅僅是作為顏色釉所生產,雍正和乾隆時期的珊瑚紅釉瓷器多以珊瑚紅為底色,上面繪以粉彩、五彩或者描金圖案,繪製手法十分細緻,技藝頗為高深。

三、胭脂紅釉

胭脂紅釉,色澤光亮,它是以微量的黃金為著色劑,在爐內經800℃左右溫度焙燒而成的一種低溫紅釉,也是清代具有創新意義的代表性彩釉之一。

由於這種紅料由歐洲傳入,所以又稱之為「洋紅」和「西洋紅」。

由於釉中含金,因此也常常被人稱之為「金紅」。這種將金熔入釉內來著色的方法其實不是由景德鎮所發明,而是由一名荷蘭人所發明,並應用於瓷器繪畫,直到康熙時期才開始在景德鎮使用。

這種紅釉和少女所塗抹的胭脂極為相似,因此又名為「胭脂紅」。胭脂紅的呈色有深有淺,深色的稱之為「胭脂紫」,淺色的稱之為「胭脂水」,比胭脂水更為淺淡的稱之為「淡粉紅」。

胭脂紅釉在康熙時期稱之為「洋彩」。雖然在康熙中早期就已經傳入了景德鎮御廠,但是由於技術要求高、造價昂貴,直到康熙末期也沒有被普遍使用。雍正、乾隆、嘉慶、光緒時期均有燒造,其中雍正時期所燒造的胭脂紅釉質量很高,而且生產數量眾多。乾隆時期的胭脂紅釉得到廣泛普及,並且運用嫻熟。

胭脂紅釉除了只用於單色釉瓷之外,還廣泛地應用於粉彩、鬥彩和琺瑯彩等彩瓷的裝飾。

四、粉紅釉

粉紅釉是雍正時期官窯所創燒的低溫紅釉新品種。因其釉色猶如三月的桃花而得名「粉紅釉」。粉紅釉瓷器釉色淡雅宜人,均勻純正,即使是官窯器物這樣的釉色也十分搶眼,傳世器物更是幾乎不見,所以非常珍貴,是我國古瓷藝術之珍。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金屬與瓷土的相遇——顏色釉
    毋庸置疑,顏色釉就是一種驚喜,它的美輪美奐、色彩紛呈是大自然賜予人間的驚喜,今天,大御瓷器的燕子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的顏色釉瓷。顏色釉瓷是瓷都景德鎮傳統陶瓷燒制的珍品,為四大傳統名瓷之一,它的釉色可謂五彩繽紛、晶瑩奪目,被譽為人間寶石。
  • 單色釉瓷憑什麼能賣這麼貴?
    像科學家實驗室裡的超大號燒瓶,屬當年清宮御瓷中的高檔品,行家口中的佳妙之作。 第二步,器物掛釉,入窯煅燒。 第三部,已施釉的素胎,出窯冷卻後,畫師再小心翼翼地在釉下青花線內填施釉上琺瑯彩;器物再次入窯,用較低的窯溫二次燒成。 每次窯燒,均會出現若干廢品,而變形和開裂的問題,較常見於大型器物。所以,能符合御瓷嚴格要求的大型鬥彩器,其造價定然不菲。
  • 元明清陶瓷紋飾與色彩特點和鑑定
    陶瓷器上的紋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並且由於繪瓷原料與技術的不斷豐富和改進,無論在題材內容及表現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時期的水平和特點,因而也成為劃分時代、鑑別真偽的一條有力線索。例如元瓷上慣用的變形荷花瓣(俗稱「八大碼」)圖案,就是在晉瓷紋飾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尤其元代青花、釉裡紅等釉下彩的出現,開闢了瓷器裝飾的新紀元,打破了過去一色釉的單調局面。明、清以後各種色彩的發明更豐富了瓷器的裝飾,而每一種裝飾方法的出現都有其產生、成長、發展過程,因此也可據以推斷器物年代的遠近。
  • 霽藍釉天球瓶
    林久兄知我愛好收藏,從自己的藏品中,挑選了一隻「霽藍釉天球瓶」送給我(附照片)。我很喜歡此瓶獨特的造型和釉彩,多年來,我尋遍各地的文物商店(地攤),想給這隻瓶子配一隻同款的,以形成一對,但「踏破鐵鞋無覓處」,始終未能如願。我的這隻天球瓶高28cm、口徑5.8cm、足徑9cm,直頸豐肩,圓腹圈足,造型端莊,胎體堅緻,通體滿施霽藍釉,釉色純正肥潤,明亮奪目,工藝精湛。
  • 哥釉以及仿哥釉的工藝和裝飾特點
    但傳世的哥窯瓷多為厚胎,釉為米色或者是粉青色,有人工特意而為之的開片,出窯時窯工便在裂紋上塗上紫金土,使裂紋更加的清晰,因為很像極細的鐵絲,所以叫「鐵線」。瓷器在出窯的冷卻過程中又會出現極其微小的金黃色的開片,也就是所謂的「金線」。「紫口」是指器口因釉面流淌,致使脫釉而露胎。「鐵足」是指所使的一種醬色釉。
  • 元明清瓷器鑑定之造型和紋飾特徵
    例如傳世的元青花與釉裡紅大碗有口徑達42釐米,青花和釉裡紅大盤的口徑也在45~58釐米左右。由於胎體厚重,燒制不易,難免有翹稜、夾扁、凹心、凸底等變形的缺陷,因而過去文獻多有元瓷粗率之論,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元瓷紋飾之豐富多彩,固不侍言,即以大盤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為十二瓣花形),足見當時製作認真,雖底足之微也不輕易放過。
  • 銅紅釉彩瓷再出精品——《東方如意尊》
    長沙銅官窯——世界銅紅釉彩陶瓷發源地長沙銅官窯,始於初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銅紅釉彩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享有「中華彩瓷第一窯」之美譽。唐代長沙銅官窯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窯場。
  • 元明清礬紅瓷器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
    礬紅是一種釉上彩瓷,可以到金元時期的彩瓷。因是以青礬(FeSO4.7H2O)煅燒所得到的氧化鐵(Fe203)配入釉中,故稱礬紅。礬紅瓷器時代不同,礬紅彩瓷呈色也不同,因為礬紅是氧化鐵,元明清礬紅顏色不同朝代也不同。元明清礬紅瓷器呈色有什麼不同,如何斷代,如何鑑別新仿和老礬紅瓷器?
  • 恰似孔雀之藍—孔雀藍釉瓷器
    孔雀藍釉又稱琺藍,是以銅元素為著色劑,燒制後呈現亮藍色調的低溫彩釉。 金元時期的孔雀藍釉是北方燒制,常與釉下青花相結合,但是技術不夠純熟,普遍變為「孔雀藍黑花」。明清時期的孔雀藍釉瓷器基本上是景德鎮製作。
  • 看懂了宋瓷:其它都乏味
    定窯白瓷,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胎體輕薄,釉面多為乳白色,白中閃淺米黃色,呈現出象牙般的質感,給人以柔和悅目、溫潤恬靜之美感,因此也被人譽為:中和之美。 白瓷色如玉,聲如磬,釉上肌理紋,釉層珍珠包,奇妙的光色變化,使釉層鮮活起來,令人讚嘆定瓷物化組合的鬼斧神工。有著「定窯花瓷甌,顏色天下白」之說。
  • 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京開幕
    黃釉是明清時期皇家的專用釉色,民間不得擅用,故黃釉瓷器為明清時期皇家嚴格控制的瓷器,專為皇室御用,或為祭祀專用。尤其是清代,全黃釉器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是等級最高的皇家御用瓷器。因存世數量稀少,搜集尤為不易。
  • 大暑節氣丨扇子、瓷枕頭、冰窖……古代文人是這樣避暑度夏的!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中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正所謂,「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避暑。然而現代人可以依靠風扇、空調等現代電器進行避暑,古代在沒有電力以及這些電器的情況下,那些文人墨客又是如何避暑的呢?法寶一:扇子(圖為電視劇《紅樓夢》劇照,圖片來自網絡)第一種方法是用扇子納涼。
  • 清代康熙高溫銅紅釉瓷器分幾種
    紅釉自古受中國人喜愛,因為中國人幹什麼事情都要有美好寓意,圖著喜慶,尤其是紅色更是中國人認為大吉大利的顏色,在中國瓷器釉色種類最多的清朝自然少不了紅釉瓷器,其中康熙時期的紅釉瓷器最多,有霽紅釉、郎窯紅和豇豆紅三種。
  • 中國瓷器史上曇花一現的「寶石紅」
    永樂鮮紅釉聲譽遠播,恰在其胎薄色豔。簡單來說,胎骨緻密,體輕而薄,而紅釉瑩潤透亮,呈色最好的如初凝雞血,又名「寶石紅」。明宣德 紅釉敞口盤稍後的宣德紅釉瓷,在胎體上比永樂器厚,釉面也就無晶瑩感,但勻稱更似桔皮紋。因色調厚重,呈色較永樂紅釉暗些,但多了莊嚴肅穆。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梅瓶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
  • 學術丨耀州窯天青釉瓷是中國天青釉瓷發展鏈條上的重要一環
    但大量的以「天青」形容釉色的,是明清文獻中論及柴窯時。如明曹昭《格古要論·柴窯》:「出北地,世傳柴世宗時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媚,有細紋,多足粗黃土,近世少見。」明謝肇制的《五雜俎》記有:「陶器柴窯最古……蓋色既鮮碧,而質復瑩薄……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御批云:『雨過青天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張應文的《清秘藏》記有:「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定。
  • 釉面磚的熱穩定性:坯釉膨脹係數匹配還不夠,至少從3方面考慮
    如果是製作藝術瓷,冰裂釉自然是陶瓷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瑰寶,然而建築衛生陶瓷一旦發生龜裂,意味著嚴重的質量問題。龜裂現象的本質是陶瓷坯釉的熱穩定性問題,有相當成熟的理論依據,國家標準也規定了嚴格的熱穩定性檢測方法。這一切都是為了預防熱穩定性不過關的產品流向市場,損害用戶利益。
  • 如果你手上的釉裡紅有這些特徵,請慎重!專家說可能是假的
    釉裡紅系用銅紅料在瓷胎上繪畫,施透明釉後在高溫中一次燒成。其紅色用銅紅料在釉下,故屬釉下彩。釉裡紅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簡單來說,就是爐子開著火門,有充分的氧氣進去,就叫氧化氣氛。而關著窯門,悶著火,就稱為還原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