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釉以及仿哥釉的工藝和裝飾特點

2021-01-07 歷史文化穿越機
哥窯貫耳瓶(南宋)

在陶瓷的歷史資料中,宋代哥窯的名氣非常大。但是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宋人的記載中卻從未見哥窯,窯址至今也未找到,哥窯是否存在也成了千古之謎。傳世哥窯瓷現在主要藏於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以及海外也有部分藏品。

哥窯的器型有各種樣式的瓶、爐、洗、盤、碗等;胎質有瓷胎、沙胎之分;胎色有黑灰、深灰、淺黃等幾種色調;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各種顏色。

在古代文獻上記載哥窯瓷有「紫口鐵足」的特徵。「鐵線」是在燒制瓷器時,因為釉層厚而出現大的裂紋,這是哥窯瓷的特徵。明朝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記載了哥窯的特徵:「黑胎厚釉,醬口鐵足。釉面上有大小開片。」

哥窯葵口盤(南宋)

《格古要論》還認為哥窯是仿宋官窯。但傳世的哥窯瓷多為厚胎,釉為米色或者是粉青色,有人工特意而為之的開片,出窯時窯工便在裂紋上塗上紫金土,使裂紋更加的清晰,因為很像極細的鐵絲,所以叫「鐵線」。瓷器在出窯的冷卻過程中又會出現極其微小的金黃色的開片,也就是所謂的「金線」。

「紫口」是指器口因釉面流淌,致使脫釉而露胎。「鐵足」是指所使的一種醬色釉。「紫口」與「鐵足」相映成趣,「金絲」與「鐵線」布滿器身,這便是哥窯獨特的裝飾風格。

哥窯五足洗(南宋)

哥窯開片通稱「冰裂紋」或者「百圾碎」。古代鑑賞者認為「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圾碎紋之下」。冰裂紋指的是像冰面自然斷裂的形狀,裂紋的特點是無論角度大小,都是筆直的形狀,雖然大小也有開片的區分,但是都叫冰裂紋,只是大開片更難得更珍貴。

蟹爪紋指的是文片呈方形或者長方形,幾個紋形連起來看,有的像一節節螃蟹爪或蟹鉗。但開片紋是大小相雜的。魚子紋又名「百圾碎」,開片密集,小者如碎米,大者僅如豆,像是在水中尚未孵化的魚子密布在釉面上。牛毛紋:開片細碎,有虛又有實,一絲一縷,狀如牛毛。

仿哥釉是明清兩朝代因仿製宋代哥窯瓷柚色、釉質和開片紋而產生的一類瓷器。

景德鎮仿哥碗(明)

成化仿哥窯瓷:明代永樂窯仿哥窯器獲得成功(僅有記載,未見實物),但以成化官窯仿哥窯器的做工最為精細。以後,明代各朝仿品不斷,但是沒有精品。成化官窯仿哥窯瓷,胎質細膩,釉色有粉青、米黃兩種。上海博物館所藏傳仿哥窯小杯,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灣省故宮博物院藏有仿哥窯八稜高足杯,有"大明成化年制」官窯款,釉面澤潤光澤度很強,開片很規整,口沿及底部塗有醬色釉以充紫口鐵足。成化官窯仿哥窯瓷傳世品稀少,十分珍貴。

雍正仿哥釉瓷:即唐英《陶成紀事》所說的「仿佚骨哥釉」,做工精良,數量較多。常見器形有獅耳瓶、貫耳朵、抱月瓶、各式爐、各式尊、盤、碗及文房用具(筆架、水盂、鎮紙、筆洗等),「金絲鐵線」及各種開片的特徵做得很好,部分有「紫口鐵足」的特徵。一般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青花篆書款。雍正仿哥釉瓷的胎質較厚,也是特點。

景德鎮窯仿哥石榴尊(清)

乾隆仿哥釉瓷:分官仿、民仿兩類。官仿哥釉瓷,以陳設瓷居多,在瓶、盂、尊、罐上常見有堆花鐵砂青銅器飾紋。乾隆民窯以仿哥袖瓷為大宗,以製作日常用瓷和達摩像、香爐為主。特別是文房用具最全。在器表裝飾上,大部分仿哥釉是仿各種大、小開片相結合的「金絲鐵線」,也有仿細小開片紋的。有的在器口施淡醬色邊,在器底塗黃釉點,表示支燒的痕跡。

道光仿哥釉瓷:道光仿哥釉瓷在道光瓷中比較突出,有「慎德堂制」抹紅四字楷書款的仿哥窯器具尤為精緻,有細開片及仿金絲鐵線兩種,有的器物口沿抹有醬口。某些仿哥釉瓷的圈足處抹上了一層黑釉。

相關焦點

  • 明、清官窯仿哥釉器賞析
    ,但在燒制上皆未能臻此絕藝,製作工藝已不能與宋代哥窯相媲美。記載「哥窯」的古文獻主要有:元代的《至正直記》,明代的《格古要論》、《遵生八箋》,清代的《博物要覽》以及明代的《浙江通志》等。明宣德 仿哥釉碗高10.6cm,口徑20.7cm,足徑7.6cm碗敞口,深弧腹,圈足較高。通體及足內均施仿哥釉,釉色灰青,釉層開片,釉面略泛橘皮紋。足內有青花雙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
  • 清仿哥釉獸耳罐
    清仿哥釉獸耳罐 清仿哥釉獸耳罐 尺寸:口徑3.5cm、高15.5cm 品相:口兩衝,一條延伸至底部
  • 《最強蝸牛》仿哥釉葉脈磁碟怎麼獲得 仿哥釉葉脈磁碟獲得方法
    導 讀 在最強蝸牛手遊中仿哥釉葉脈磁碟究竟該怎麼獲取呢?獲取的方式途徑內容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中國嘉德(香港)秋拍清雍正仿哥釉抱月瓶現身
    其中,在「溯古凝瑛·美國私人珍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場裡,將重點呈現一件清雍正仿哥釉八卦紋雙螭耳抱月瓶。此瓶整器紋飾極為雅致,造型紋樣堪稱典範,充分展現雍正朝燒瓷技法的爐火純青。抱月瓶亦稱「寶月瓶」。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而名,為明代永樂、宣德景德鎮窯常見器物之一,清代雍正早期曾燒制,後又停燒。乾隆時又有燒制,多為青花。
  • 最強蝸牛仿哥釉葉脈磁碟如何獲得 葉脈磁碟獲取攻略
    最強蝸牛仿哥釉葉脈磁碟怎麼獲得?仿哥釉葉脈磁碟獲取方法是什麼?下面來看看小編帶來的最強蝸牛仿哥釉葉脈磁碟獲取攻略。
  • 雍正仿哥釉象耳爐
    仿宋哥窯器,胎質細緻堅密,通器滿施釉,色青中泛月白,均勻淡雅。器身布滿深淺黑棕色碎紋,極具宋哥之神韻。爐身兩側飾象首雙耳,線條舒展圓緩,弧度優美流暢。雍正器物之神髓在於一個雅字,品味內涵居清三代之首。此爐非為單純摹古,從器型的視覺上充滿了文人趣味和高古的雅格,拾古不泥,平添了一份貴胄之氣。宋哥的肅寂和雍正的從容淋漓盡致地體現在這件雅器上,「君子不語,怕驚花香」。爐側雙象耳的比例和線條完美地詮釋了一件得盡儒、釋、道三味的器型內涵,同時寓意「太平有象,天下太平」之君願。本爐依其大小體量,應作內府專祀之用,觀此爐,猶仙風撫面,實為雍正朝官窯仿古器的翹楚之作,是一件極為珍貴的宮廷藝術佳品。
  • 清 雍正 仿官釉粉青荸薺瓶
    雍正仿官釉、仿哥釉、仿汝、仿鈞釉都很成功,其中仿官釉有時能做到以假亂真。今天介紹朋友的一件藏品——雍正仿官釉荸薺瓶。附圖雍正仿官釉有無款和有款兩種。雖然仿官釉可以做到以假亂真,但是這件不會亂真,這個器型宋代沒有。據唐英的《陶成紀事》記載:「一仿鐵骨大觀釉,有月白、粉青、大綠等三種」。也就是說雍正把仿宋官放在第一位。
  • 「釉」惑|明代的幾種特殊釉面
    洪武釉裡紅、青花瓷器的釉面呈青白色,白中微閃青,釉稍厚、肥潤,柔和悅目,釉厚處顯乳白,其最突出的一大特點就是釉面縮釉現象嚴重。這是因為銅紅釉在燒制過程中,釉因熔融而垂流,流到器物凸稜部位時,由於胎與釉在燒制過程中出現析晶體,在透明釉下受光的折射,顯現出非常精美而細白的釉面。古代匠師利用這一原理,創造出了一些新穎、有特點的器型,比如明宣德紅釉葵花式洗,它的口邊花瓣凸稜處均為細白的釉邊,構成了器物美麗的裝飾,與渾然一體的紅釉相互映託。
  • 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來了……
    廣東中巖:推出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 2021年1月1日,「新十年」萬象更新的第一天,廣東中巖傳出喜訊:6.0時代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震撼上市,驚豔登場。 6.0時代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正式出爐,意味著什麼?
  • 景德鎮麗陽鄉窯址出土仿哥釉器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本文共計958字,閱讀僅需2分鐘~景德鎮麗陽瓷窯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西南二十一公裡,遺址分布在麗陽鄉彭家村和麗陽村之間的瓷器山西坡和碓臼山南坡。明 仿哥釉高足杯(殘) 景德鎮麗陽瓷窯址出土 足沿及足沿內側刮釉,釉面開細片紋,胎灰色略粗松燒造時間從五代到明代,是景德鎮市區以外一處相對集中的瓷器生產地。
  • 分清汝官哥鈞定,記住這些口訣就夠了
    最能代表中國瓷器製作水平的,是宋代的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簡單一點說,它們就是四個民營企業和一個國營企業。官 窯官窯大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
  • 考古研究成果證實:高溫釉上彩是長沙窯彩瓷主流工藝
    最新考古成果證實:高溫釉上彩是長沙窯彩瓷的主流工藝,是否使用釉下彩尚存疑》。文章指出:通過科學技術的檢測,高溫釉上彩是長沙窯彩瓷的主流工藝,而釉下彩工藝目前還沒有可靠的物證和科技支撐。 早有專家學者提出「釉上彩」之說張興國介紹,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有科技工作者對長沙窯瓷器標本的物理性能、化學組成、顯微結構進行過研究,提出了「釉上彩」的說法。
  • 如果你手上的釉裡紅有這些特徵,請慎重!專家說可能是假的
    但仿品在胎質、色料、釉配方、工藝上與元代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比如真品胎質較為粗松,仿品由於現代化碾磨技術的提高,胎質如年糕般緊密。 元代青花瓷器的燒造歷史不過20年左右,產量不大,存世不多是不爭的事實。況且當時鈷料進口有限,非常昂貴(1克黃金換不到1克鈷料)。
  • 清代康熙高溫銅紅釉瓷器分幾種
    紅釉自古受中國人喜愛,因為中國人幹什麼事情都要有美好寓意,圖著喜慶,尤其是紅色更是中國人認為大吉大利的顏色,在中國瓷器釉色種類最多的清朝自然少不了紅釉瓷器,其中康熙時期的紅釉瓷器最多,有霽紅釉、郎窯紅和豇豆紅三種。
  • 明清時期低溫紅釉瓷
    明清時期較為著名的低溫紅釉瓷主要有礬紅釉、珊瑚紅釉和胭脂紅釉等幾個品種。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介紹這些名貴的瓷器。一、礬紅釉礬紅釉,又稱之為「鐵紅」、「紅彩」、「虹彩」,是一種以氧化鐵為著色劑的低溫紅釉,其色澤十分特殊,猶如橙紅之色,十分清新。
  • 金屬與瓷土的相遇——顏色釉
    釉色與紋飾是陶瓷裝飾的兩大手段,其中釉色的表達略顯含蓄,擅長在不經意間吸引你的目光,展露它獨特而後知後覺的美。俗話說「水火不相容」,那麼如若在火的加持下,讓金屬元素與瓷土相結合,會獲得怎樣的驚喜呢?毋庸置疑,顏色釉就是一種驚喜,它的美輪美奐、色彩紛呈是大自然賜予人間的驚喜,今天,大御瓷器的燕子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的顏色釉瓷。顏色釉瓷是瓷都景德鎮傳統陶瓷燒制的珍品,為四大傳統名瓷之一,它的釉色可謂五彩繽紛、晶瑩奪目,被譽為人間寶石。
  • 銅紅釉彩瓷再出精品——《東方如意尊》
    長沙銅官窯——世界銅紅釉彩陶瓷發源地長沙銅官窯,始於初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銅紅釉彩和釉下多彩陶瓷發源地,享有「中華彩瓷第一窯」之美譽。唐代長沙銅官窯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的窯場。
  • 釉面磚的熱穩定性:坯釉膨脹係數匹配還不夠,至少從3方面考慮
    一般認為陶瓷發生龜裂是由於坯釉熱膨脹係數的差值導致的,但具體到瓷磚這一具體陶瓷品類,單純坯釉膨脹係數匹配並不能完全解決龜裂問題,否則就不會出現磚形良好,但熱穩定性依然過不了的問題。理論上,龜裂分為出窯龜裂和後期龜裂兩種情形,今天只分析後期龜裂現象。
  • 茶葉末釉是我國古代鐵結晶中重要的品種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說到「各種黃色……若和黑、綠二色者,則名茶葉末。」此釉稱為茶葉末,是因為在暗綠色的底釉中有許多黃色星點,猶如將茶葉末調在釉裡。經研究,茶葉末釉面星點的形成,是釉中的鐵、鎂與矽酸化合而產生的結晶。  茶葉末瓷器的生產始於唐代,如在陝西耀州窯遺址中出土了茶葉末釉瓷器,釉色有黃綠、褐綠等。
  • 晶哥聊古玩:叫人一眼難忘,珍貴非凡的玳瑁釉瓷器!
    #玳瑁#在萬千中國瓷器品種中,玳瑁釉花紋獨特而叫人一眼難忘黑色釉面上金斑散布,宛如曜日。玳瑁本是生在嶺南的一種海龜的名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就是說玳瑁的殼異常美麗,世人多用它做華美的飾品。玳瑁以長壽著名,最久的活到了1500歲,因此又叫「千年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