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會因空間繞道而行,空間彎曲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

2020-09-25 科普趣推



我們可以輕易地把一把直尺弄彎曲,只要我們稍微用點力;一座橫亙在大河上的橋梁,如果橋上的重力增加如車子超載等,超過了橋梁的承受能力,那麼橋梁就會彎曲,甚至有坍塌的危險。那麼,直尺和橋梁為什麼會彎曲呢?那是因為壓力大於它們的承受力了。


物理學中把曲率不處處為零的空間稱為彎曲空間。宇宙中常常見到的種彎曲空間叫作黎曼空間。

我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空間彎曲是因為,在地球上空間彎曲是可以忽略不得。但是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空間彎曲成一個密封的球體,我們從中不停地向前走,一定會走回到我們最開始的位置。這種情景就像是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一樣,所以說彎曲空間是存在的。


人站在地球上為什麼不會掉下去?地球為什麼不會離開太陽?太陽為什麼不會離開銀河系?牛頓認為那是因為有引力的存在。雖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但是牛頓卻不知道萬有引力是如何產生的。愛因斯坦提出引力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力,而是由於空間彎曲造成的。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解釋了引力在空間彎曲中有什麼樣的作用,而且提出空間會產生彎曲,是因為物體質量很大而時空曲率並且可以產生引力。愛因斯坦提出,光線遇到質量很大的物體時,它的路線會產生曲折,是物體彎曲了空間造成的。這一觀點在研究黑洞時被證明。黑洞的質量非常大,所以會產生連光線都無法逃逸出來的彎曲。


對於這種理論,可以這樣解釋:在一張彈簧床的床面上放一塊小石頭後,彈簧床會下沉一點,雖然彈簧床看起來還是比較平坦的,但是實際上它已經產生彎曲了,如果再放置石頭,你會看到彎曲程度更加厲害。石頭越多,彎曲程度越厲害。這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宇宙中的彎曲空間。當宇宙空間承受較大的重量時,就會發生彎曲現象,質量越大,彎曲程度越厲害。


當我們在平直的路面上行走時,我們的行動軌跡也是平直的;當我們在彎曲的路面上行走時,我們的行走軌跡就是彎曲的。同理可解釋出,如果星體在平坦空間中運行,那麼該星體運行軌跡就是平坦的;當星體在彎曲空間中運行時,將會沿著彎曲的軌跡前進。如果星體的質量過重,那麼原本平坦的空間也許就會彎曲,而原本就彎曲的空間將會更加彎曲。


通過了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空間彎曲:物體的質量越大,那麼距離物體位置越近,那麼空間彎曲的曲率就會越大。最靠近地球的大引力場是太陽引力場,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通過計算如果星光經過太陽表面,那麼它就會發生1.7秒的偏轉。


1919年,為了驗證愛因斯坦的計算,在天文學家愛丁頓的提議下,英國派遣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觀測的結果顯示:星光經過太陽表面時確實發生了1.7秒的偏轉。這是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正確性的有力證據。由此可知,彎曲空間並不難以理解。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能夠觀測到的範圍更廣,也更加精準,這時,人們卻發現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並不是萬能的,發生了許多用相對論無法解釋的問題。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對宇宙認識的加深,這些問題最終都會被解決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質量會彎曲空間,空間中究竟是什麼被彎曲了?
    事實上,質量不會真的彎曲空間。 集中的能量對周圍的空間有影響。正如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中所說:「引力場的能量和任何其他能量都是等效的。」 像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物體之所以有引力,是因為物質是能量的集中,因此得到公式E=mc 。
  • 二維空間彎曲會讓三角形內角和不等於180度,三維空間彎曲呢?
    繼續說這本數學科普神作《從一到無窮大》空間這個概念人人都知道,但如果要追問一句,空間到底是什麼,那恐怕就很少有人能講清楚了。在一般人看來,空間就是空間,它無處不在,沒有大小沒有邊界更沒有形狀,我們無法想像扭曲的空間是什麼樣的。
  • 如何理解空間彎曲
    幾何曲面可以有彎曲的,因為它是三維空間中彎曲物體表面的數學抽象,任何形狀都對應物體的表象。故如果僅從字面上理解「空間彎曲」,這是無法想像的。空間不是什麼膜,也不是某種網,它本來就空空如也,又如何能被彎曲?故要弄清這個疑難,還得先了解一下彎曲空間的由來。愛因斯坦提出「空間彎曲」的觀點是根據強等效原理所做的理想實驗得出的。
  • 一篇關於彎曲空間的演講稿
    要是你們稍稍多想一想,大概就有許多人會說,你們之所以覺得難以想像出一個彎曲空間,是因為你們無法像觀察一個球的曲面,或者像觀察馬鞍那類二維的曲面那樣,「從外面」對它進行觀察。但是,那些說這種話的人,只不過是暴露出他們自己不懂得曲率的嚴格數學意義罷了,事實上,這個詞的數學含義同它的一般用法是有相當大的區別的。
  • 質量導致空間彎曲,而彎曲的空間又決定了物質的運動
    早在1915年才華橫溢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發表廣義相對論中就已經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這部著作也成為了目前我們理解宇宙的方式,關於相對論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就像一種網狀物,而巨大的質量如恆星和行星會使網狀物發生彎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向地面墜落,造成這種彎曲的就是物體的質量,事實上我們自己的身體,一個撞球甚至一隻蝴蝶都會使得時空彎曲,但這些質量和那些巨大的天體相比微乎其微。
  • 時空彎曲就是空間引力場彎曲
    時空彎曲這個概念採用空間引力場彎曲這個詞語表示比較合適。光線經過恆星表面、黑洞表面時,光子運動的方向和速度會被改變,其原因只能用引力波和暗能量這兩個未解之謎來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科學家最終真正發現引力波和暗物質,並發現引力波和暗物質的來源,但任重而道遠。
  • 時空彎曲:時間與空間原來是不可分割的
    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後,他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認為:大質量的物體讓其周圍的空間發生彎曲,從而導致經過它周圍的光線走了一個彎曲的路徑。在愛因斯坦的理解中,時間和空間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 空間是彎曲的,那麼太陽對空間的彎曲形狀是怎麼樣?
    要了解太陽對空間的彎曲形狀,除了藉助宇宙天體外,我們還能設計實驗來驗證空間彎曲的情況,好在是,這樣設計的實驗在廣義相對論發表了60年後得以實現。如果空間是平直的,那麼信號往返花的時間就應該是穩定漸變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當無線電信號近距離經過太陽時,花費的時間比預期陡然增長几百微秒。這意味著那裡的空間比看起來的要遠,用光速乘以幾百微秒,大約50公裡,就遠這麼多—太陽對空間造成的彎曲是50公裡。
  • 地球有引力,為什麼生活中看不到彎曲的空間?可能被我們忽視了
    我們能看到空間的扭曲嗎?正如我們所知,愛因斯坦在1915年末,發表了他的廣義理論。(1905年的理論是一個涵蓋大部分慣性運動的特例,後來被稱為狹義相對論。)該理論既是引力理論,也是加速度理論,最終建立了一個框架:有質量或能量的物體會彎曲其周圍的空間,物體會遵循彎曲的路徑運動。
  • 空間究竟是什麼,會不會也是由某種粒子構成的?
    宇宙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天體,有看不到的黑洞,有巨大的星系,也有不停發出光和熱的恆星。但歸根結底,這些天體在茫茫宇宙中只佔據了小部分空間,而大部分的地方空無一物,只有孤零零的空間存在。相對於時間而言,人們對於空間的感覺會相對容易一些,因為我們可以「看到」眼前的空間,伸手便可「觸摸」到空間。空間究竟是什麼呢?空間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定義,由長度、寬度、高度、大小表現出來,這是空間在科學上的定義。簡單來講,空間就是我們所生活的區域內,除了物質之外的東西!
  • 5維空間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人類進入5維空間後會發生什麼?
    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推測出了四維空間的大概模樣,但推測終究是推測,四維空間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沒人知道,就連四維空間存不存在也是難下定論。但理論上來講,四維空間是可以存在的,我們可以從低維度空間來推測出五維空間的大概模樣。
  • 《福布斯》:最小的黑洞彎曲空間最劇烈,原因是什麼?
    如下圖所示點質量劇烈彎曲時空對應於位於黑洞事件視界之外的物理場景。當在時空中離質量的位置越來越近時,空間變得更加彎曲,最終導致甚至光線無法逃離的位置:事件視界。該位置的半徑由黑洞的質量、電荷和角動量、光速以及廣義相對論定律確定。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那扭曲的空間是個什麼樣子的?看完...
    而黑洞作為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它對時空的彎曲就更加讓人不可思議。 科學家們首次公開了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並為之歡呼雀躍。但是,悲觀一點說,如果把黑洞比作是宇宙中幽靈,那人類只不過拍到了它飄過後捲起的一股風塵而已。
  • 彎曲的時間和空間:波動
    通過微積分研究局部琴弦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達朗貝爾在1746年發現波動傳播就是一種空間和時間之間相互彎曲的動態平衡。時間和空間相互彎曲,這個概念其實非常值得花上幾分鐘體驗一下。如果你的大腦中開始懷疑空間彎曲的概念,也對時間彎曲有點興趣了,接下來或許就會問時間彎曲和空間彎曲兩者具有什麼樣的關係。
  • 空間——是什麼
    事實證明,空間都不是這些。因為空間可以彎曲、可以膨脹,可以產生漣漪。它是一種實體。  其次,空間可以彎曲。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周圍的空間,發生彎曲。例如,拋出的棒球,不會沿直線移動,會因空間彎曲,沿拋物線運動。如果棒球經大質量物體附近,運動路徑不僅會發生彎曲,甚至會繞著這個物體轉,就像月球繞著地球運行一樣。
  • 科學家稱黑洞的空間是扭曲的,扭曲的空間是什麼樣子?專家說出答案...
    所有大質量的天體都能將周圍的時空彎曲,引力波的發現已經證實了愛因斯坦百年前的預言 而黑洞作為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它對時空的彎曲就更加讓人不可思議。 昨天,科學家們首次公開了人類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並為之歡呼雀躍。但是,悲觀一點說,如果把黑洞比作是宇宙中幽靈,那人類只不過拍到了它飄過後捲起的一股風塵而已。
  • 四維空間究竟是什麼樣子?
    「三維世界」的概念,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但第四維的概念常常蒙著一層惹人疑惑的神秘色彩。
  • 克萊因瓶或是四維空間的鑰匙,為何空間一共有11個維度?
    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中,只有一個時間軸,而在更高維度的空間裡,時間軸可能不止一個,於是「穿梭時空」有了實現的可能。20世紀的科學界,建立了多個宇宙模型,目的就是想研究宇宙的本質。空間有多少個維度?認識高維度空間得從四維空間開始說起,它是離三維空間最近的空間維度。有人會問為何我們感覺不到四維空間?
  • 質量使空間彎曲的原理是怎樣的?
    約翰·達菲爾德(計算機科學學位 + 物理偵探)回應說,質量實際上並不會使空間彎曲。能量的集中對周圍的空間有影響。基於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說「引力場的能量應以與其他能量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物體之所以有引力,是因為物質是能量的集中,因此E=mc。
  • 宇宙的形狀究竟是什麼樣的?它到底有沒有邊界呢?
    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宇宙的認識也在不斷加深,藉助探測儀器,科學家開始去探索宇宙的形狀,那麼宇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狀呢,是否有邊界呢?關於宇宙形狀的三種可能性在以前,阿里斯塔克斯、亞里斯多德及託勒密都曾提出過幾個不同的天體學理論,但是最後都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