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圖像製作過程「大揭秘」!

2021-01-20 小木蟲

知道這樣的圖像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


請欣賞製作過程錄製視頻:



想get這項繪圖技能嗎?


來參加松迪的論文配圖培訓吧!



* 最 新 培 訓 行 程 *

上海 9月26-28日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北京 10月17-19日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家科學圖書館)

諮詢電話:010-81374020/4000703060  

諮詢QQ:4000703060



SCI論文配圖/科技繪圖 專題培訓(詳情)


       隨著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術論文作者被邀請為期刊提供封面圖片,論文配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科研成果展示方式的多樣化發展,也要求科研人員在成果宣傳、展示時,搭配清晰明了又不失精美的圖片。對科研成果的重視和信息化的外部表現催生了「科技繪圖」的誕生。科技繪圖大幅度的提升科研信息傳達能力和傳達效率,已經成為科研界不可或缺的有力支撐。

       松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應運推出的《SCI論文配圖/科技繪圖專題培訓》,從論文配圖的圖像處理技術和模式圖繪製技術入手,旨在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繪圖技能,提升科研成果的信息轉化效率。


使用國際最流行的論文配圖製作軟體Photoshop、Illustrator、Maya及其他圖表製作軟體,配合製作出符合國際規範的、可投稿至世界任何國際期刊的高質量論文配圖。

畢業答辯、成果匯報、項目申請書撰寫、著作編纂等工作中,需要高質量圖片均可輕鬆應對。



上午A

1.  什麼是科學可視化,科學可視化的需求

2.  國際期刊投稿對圖片的基本要求
版式、解析度、格式、色彩模式

3.  相關圖像學知識
矢量圖與位圖的比較與優缺點、適用場合
解析度的概念
各種圖像格式的比較與優缺點、適用場合
色彩模式的選取

4.  科研過程中各種原始圖片的獲取
矢量圖和位圖的不同獲取方式

5.  選取已經發表的文章作為實例,講解論文配圖常見錯誤及設計誤區

6.  如何利用高質量的配圖博得審稿人的認可

7.  論文配圖及封面設計的一般思路
布局、箭頭、線條、文字、色彩搭配、形象化的表現手法

下午A

8.  科技繪圖軟體的選擇及搭配使用

9.  AI常規操作及科技繪圖常用工具

10. AI案例實訓
數據圖表修飾
二維圖變三維圖
流程圖整合

上午B

11. AI案例實訓
以《Science》一張有代表性的模式圖為例,詳細講解AI繪製模式圖的技巧及要點

下午B

12. PS常規操作及科技繪圖常用工具

13. PS案例實訓
圖像剪裁、顏色修改等
明暗對比優化
圖片的缺陷修復
電鏡偽彩上色
多圖像排版

上午C

14. PS案例實訓
用PS完成藝術化封面/配圖設計

下午C

15. Maya在科技繪圖中的重要性及常規操作

16. Maya建模技術
四視圖靈活使用
點、線、面模式的使用
多邊形工具建立三維模型的技巧
曲線及曲面的使用
如何通過網格編輯完成模型的修改
燈光的使用技巧
科技繪圖常用材質及設置技巧
符合要求和標準完成渲染及出圖的技巧


採用小而精的小班模式,嚴格控制學員人數,保證學習資源分配和學員的學習效果。 

★ 課程採用情景設計、案例分析、實際操作為主的現場教學方式,課堂實時互動,保證教學質量。 

★ 根據學員研究領域選擇課程講解分析的案例,分門別類、因材施教,保證學以致用。 

★ 課上現場提問、現場答疑和指導。 

★ 主動向學員徵集案例,使我們的課程內容更加貼近科研需求:

        a.  如果您對自己某篇論文的配圖不甚滿意,可以與我們的設計人員及課上其他科研人員一起討論;

        b. 如果您有準備發表的文章(不擔心洩密),我們可以從論文配圖的角度探討怎樣有助發表或提升文章價值和內涵;

        c. 可根據您的建議,對某一篇文章的配圖進行討論、點評(不限於您自己的文章)。

           i.    提供案例時,請儘量清楚表述研究內容和配圖需求,最好附文章摘要、研究亮點等。

             ii.   我們會選擇更具代表性,軟體和技術使用更全面的案例同大家分享。 

★ 學員將獲得由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籤發的證書(可選) 

★ 課後在設計實踐中有任何困難,我們的設計師會及時給與幫助。

  課後還可加入學員群,想法與問題都可進行熱烈討論,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主辦單位:松迪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NS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培訓地點:北京——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國家科學圖書館)北四環西路33號

                  上海——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 徐匯區嶽陽路319號    

培訓時間: 2016年9月26-28日(上海)  2016年10月17-19日(北京)              

培訓費用:2900元(包含午餐),最高可優惠600元。

報名方式:登錄www.sondii.com下載並填寫 《SCI論文配圖專題培訓》報名表.doc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training@sondii.com 或網站在線報名         

諮詢電話:400-070-3060  010-81374020



因為實力卓然    

因為我們站在金字塔尖    

因為我們是國內領先的SCI論文配圖團隊  

因為我們為眾多的頂級期刊設計過封面  

所以我們更了解它們的「偏好」、它們的「脾氣」  

所以才敢於去授人以漁…… 

更強的實力才能有更高的站位     

更高的站位才有更廣闊的視野    

視野的高度決定了課程的內容和質量


選擇松迪設計論文配圖和參加培訓課程的師生來自:

中國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The University of Sydney、中國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 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韓穎 碩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松迪科技CEO,從事科學領域繪圖及動畫設計工作,並將「科學可視化」理念引入科研繪圖,用藝術設計的手段表現科學研究的價值和唯美。多年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論文配圖設計和論文封面設計經驗,帶領設計團隊創作並發表包括Nature、Science、Cell在內的期刊封面600餘幅,論文配圖作品千餘幅。服務對象來自史丹福大學、康奈爾大學、雪梨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港澳臺眾多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





相關焦點

  • 魔獸世界格羅姆·地獄咆哮大型雕像製作過程揭秘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製作過程揭秘。在2014年暴雪嘉年華上,加州安納海姆會議中心的一層大廳內擺放了一個霸氣十足的格羅姆·地獄咆哮雕像,引得入場的觀眾紛紛拍照留念。暴雪娛樂今日公布了一段視頻,揭秘了暴雪藝術及動畫開發副總裁Nick Carpenter和Alliance Studio工作室的Nick Carpenter創作這個雕像的歷程。
  • NASA繪製黑洞圖像 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
    NASA繪製黑洞圖像高清動圖揭秘黑洞背後的故事,人類歷史上第一幅黑洞照片的誕生,是科學史上的一次壯舉,但是實現難度極大,最後得到的圖像解析度相對較低。科學和技術是不斷進步的,科學家預計,未來我們可能看到黑洞的直接圖像質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著改善。
  • 揭秘:小李子所獲小金人3D列印製作過程
    揭秘:小李子所獲小金人3D列印製作過程    繼奪得金球獎和演員工會獎影帝之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再度輝煌那麼,這個小金人具體是如何製作的呢?我們將從傳統製作和3D列印製作方面做個簡單的分步解析。2小金人從何而來?●小金人從何而來?    為方便大家更好地認識小金人,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奧斯卡金像獎。
  • 矽膠娃娃大揭秘 過程驚悚類型不同
    有人說,小女孩喜歡「芭比娃娃」,大男人鍾情
  • 人工智慧可讓智慧型手機顯微鏡製作實驗室級圖像
    現在有各種附件可以讓您使用智慧型手機拍攝顯微鏡級別的圖像。不幸的是,手機的鏡頭和圖像傳感器的局限性意味著這些圖像仍然不如實驗室顯微鏡獲得的圖像那麼好。然而,歸功於最近人工智慧的進步,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改變。
  • 危機 | 35000篇論文或因圖像重複不當而撤稿
    隨後,他們把這個情況通報雜誌社,最終有42篇論文更正了圖片,5篇被撤稿,還有12篇沒有採取任何應對措施。mBio主編Arturo Casadevall認為稱,這是意料之中的,因為許多論文重複用圖並不是故意的。
  • 《星際穿越》製作大揭秘 打造最真實黑洞 呈現震撼超立方體...
    時光網特稿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新片《星際穿越》無疑是本年度最具話題性的一部電影,影片一上映,幾乎整個網際網路上全都是關於它的信息:有討論劇情和片中科學合理性的,有吐槽音樂聲音過大導致聽不清對白的,有科普影片背後的各種物理原理和術語的,也有純粹的感情宣洩,抒發對諾蘭的膜拜或不屑的…… 類似討論比比皆是
  • 《星際穿越》製作大揭秘 打造最真實黑洞 呈現震撼超立方體
    時光網特稿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新片《星際穿越》無疑是本年度最具話題性的一部電影,影片一上映,幾乎整個網際網路上全都是關於它的信息:有討論劇情和片中科學合理性的,有吐槽音樂聲音過大導致聽不清對白的,有科普影片背後的各種物理原理和術語的,也有純粹的感情宣洩,抒發對諾蘭的膜拜或不屑的…… 類似討論比比皆是,而本文不打算對影片或諾蘭本人做任何評論,而是完全從電影製作的角度分析這部科幻巨作的誕生始末
  • AI圖像查重4小時篩查3500篇論文
    「實驗圖像重複」是論文被質疑的常見問題之一。此前,已有數起論文打假瞄準了生物醫學領域,其中的一個關鍵靶點就是「實驗圖像重複」。新冠論文大篩查:4小時、3500篇論文、2.1萬張圖像今年6月,雪城大學計算機學者丹尼爾·阿庫納(Daniel Acuna)利用開發的圖像查重軟體,提取和比較了預印本網站bioRxiv
  • 「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
    中新社北京7月3日電 題:「目光炯炯本領大」:揭秘高分多模衛星的四大亮點作者 郭超凱 龐丹7月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高分多模衛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首顆民用解析度為亞米級、同時具有多種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學遙感衛星,同時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
  • 木乃伊歸來——揭秘木乃伊的製作過程
    之後總會問,「哇,木乃伊是怎麼製作的,才可以保存那麼久?」似乎對木乃伊有很多的好奇。今天Sayed Ali將為您解開其中的秘密。首先製作木乃伊用的材料:泡鹼,松油,松脂,樹指,洋蔥,青苔,木屑,稻草,砂,沒藥,肉桂,乳香,蜂蠟,蜂膠,棕櫚油。使用的工具:取腦棒、開腔刀、取內臟刀、亞麻布等等。
  • 皮草大衣都有一身血腥味 貂皮大衣製作過程揭秘|時尚行業|環保|...
    前不久,環球網曝光了一組俄羅斯貂皮大衣製作全過程圖片,讓給熱愛動物,支持環保的人又心疼了一番。其實大家都知道,每件皮草都沾滿了血腥味兒,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名人能士甘願冒著被動物環保組織的謾罵的風險。奢華皮衣不離身呢?
  • 記者揭秘地震測量全過程 測震儀藏身山洞中(圖)
    記者探訪瀋陽地震臺 揭秘地震測量全過程[圖]  華商晨報訊(記者 陳嬋嬋)與醫生使用的「聽診器」功用相似,三組拾震器緊貼在山洞底兒,收集全球任何一個點位地脈的跳動,24小時為後方提供地震數據。  昨日上午,就在記者探訪地震臺的過程中,瀋陽地震基準臺正好捕捉到安徽某點位一次4.2級地震。  那麼,地震究竟是怎樣測量出來的?記者帶領您揭秘這些問題。  探秘一:山洞內藏仨「心臟」  在瀋陽地震基準臺的後山綠樹叢中,有一個長50米的山洞,已經有35年的歷史。
  • 在Maya中角色的設計及模型的製作詳細全過程
    來源:時代光魔 作者:Johnson-Mortimer這篇教程中我要介紹一個頭部模型的製作過程,也許整個過程並沒有什麼新的知識,因為大家在別處也能找到許多非常棒的建模教程。 這篇教程介紹的是我製作的一個角色,從角色的設計開始直至建模的全過程。
  • 看GAN如何一步步控制圖像生成風格?詳解StyleGAN進化過程
    StyleGAN 論文還表示其緩解了其它 GAN 方法中常出現的重複模式問題。總之,當風格被全局應用於特徵圖時,它覆蓋圖像的關鍵屬性。噪聲引入了像素級局部變化,並帶來隨機變化,從而生成特徵的局部變體。關於噪聲如何導致不同的圖像渲染結果,參見以下視頻:最後一個改進版本 (E) 涉及混合正則化。
  • 官方揭秘S7總決賽巨龍製作過程
    將電腦圖像描繪在現實世界裡,來表達我們的想法。所謂增強現實,就是通過現實攝像機來控制一臺帶有渲染引擎的虛擬攝像機,再同時將兩個畫面合併在一起,把傳統手法不可能的畫面表現出來的一種技術。在體育直播界,AR的應用很常見。傳統體育項目和刀塔國際邀請賽等其它電競賽事都運用過這種技術,即使我們自己的北美LCS、季中冠軍賽乃至全球總決賽更是如此。但這次我們想要實現的內容,規模要遠超以往。
  • 首支宇宙黑科技神曲《脈衝星》製作揭秘
    2020年1月2日,國家天文臺官方抖音發布一條「來自宇宙的2020祝福-《脈衝星》製作揭秘」短片,向大眾揭示了黑科技歌曲《脈衝星》的整個製作過程。這首融合了100顆脈衝星製作而成的歌曲,被粉絲評論為「脈衝電音團」。
  • 天文學家製作出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天文學家製作出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Credit R.White/STScI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劉霞):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天文學研究所(IfA)天文學家,使用「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S1)提供的數據,製作出了迄今最大的恆星、星系和類星體三維天文圖像目錄。
  • 湖南大學博士被曝論文抄襲後,碩士論文也有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上下載了董嵐2004年4月發表的碩士學位論文《票據市場的發展及其主要法律對策》,以及董嵐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篇幅較大的2篇文章,分別為馮嗣全發表於《雲南財貿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上的《大力發展貨幣市場之我見》,以及記者劉彩娜2001年10月29日發表於《中華工商時報》上的《揭秘:通往黑洞之路》。
  • 40納秒完成圖像分類,圖像傳感器自帶神經網絡登上Nature
    過去,我們做圖像分類都是分成好幾步:先用傳感器收集圖像模擬信號,數模轉換後再交給計算機處理。整個過程既耗能又費時,就像眼睛把圖像傳給大腦。試想一下,如果人類眼睛可以直接處理圖像——不用勞煩大腦,那視覺圖像信息的處理速度豈不是可以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