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揭秘地震測量全過程 測震儀藏身山洞中(圖)

2020-11-25 搜狐網

  記者探訪瀋陽地震臺 揭秘地震測量全過程[圖]

  華商晨報訊(記者 陳嬋嬋)與醫生使用的「聽診器」功用相似,三組拾震器緊貼在山洞底兒,收集全球任何一個點位地脈的跳動,24小時為後方提供地震數據。

  昨日上午,就在記者探訪地震臺的過程中,瀋陽地震基準臺正好捕捉到安徽某點位一次4.2級地震。

  那麼,地震究竟是怎樣測量出來的?記者帶領您揭秘這些問題。

  探秘一:山洞內藏仨「心臟」

  在瀋陽地震基準臺的後山綠樹叢中,有一個長50米的山洞,已經有35年的歷史。

  一位曾經進入山洞的孫姓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山洞有10道保溫門,裡邊共有1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普通臥室大小,在特定的房間裡擺放著拾震器,終日關燈,洞內恆溫11℃,「這主要是防止空氣對流和溫度變化,影響正常監測,由於測量地震的儀器十分精密,即便是人體的一點點熱量都會影響監測結果」。

  據地震臺工作人員李麗介紹說,這裡屬於「閒人免進」的場所,就連工作人員也只能一年進一次,裡面放置著三組拾震器,分別測量南北、東西、垂直三個方向上的地脈動,「只要有震動,拾震器前端的帶紅色銅線的『擺』就會上下擺動,連接在一起的模擬地震儀和數字分析儀便畫出地震波的動向」。

  對於為何將測震儀的「心臟」安放在山洞裡,工作人員解釋說,測震儀必須放在較安靜的地方,才能準確測量。

  探秘二:「白紙滾筒」繪製全球震圖

  在山洞的前面是一個四層辦公樓,裡面有一間「測震值班室」,本地檢測到的多次震情都是從這個房間裡發出去的。

  測震室擺放著一臺正在繪製地脈動(正常情況下地下的波動叫地脈動,只有出現地震後,才叫地震波)圖像的DK-1長周期模擬地震儀,與山洞裡的拾震器相連,在這臺貌似印表機的測量儀上,安放著一個長50釐米、直徑30釐米的白紙滾筒,5根縫衣針一樣細的墨筆在上面十分緩慢地「畫線」,據介紹,滾筒旋轉一周24分鐘,9時到21時工作。

  「現在各地沒有震情,圖像就相當於直線,一旦出現震情就像心電圖一樣跳動」,工作人員拿出曾經捕捉到的「印尼地震」和一張當天(7月26日)5時18分安徽某地的震情圖,「通過滾筒上的圖紋,運用公式可以準確計算出震級和震中距」。

  據了解,現在地震觀測已經進入數字觀測時代,在觀測室內,數字觀測儀可以時時記錄地球的變化。

相關焦點

  • 漫畫揭秘"嘿咻"全過程 作者稱普及性知識(圖)
    近日,記者就發現一本名叫《黑背糗事錄:「嘿咻」揭秘檔案》的漫畫圖書迅速躥紅,但卻備受爭議。內容揭秘「嘿咻」全過程記者昨天在書店看到了這本備受爭議的圖書,乍看該書與一般的漫畫沒什麼不同,但仔細一看,卻讓人大吃一驚。
  • 「藏身之所」要具備哪些要素?
    山洞洞口(網圖)山洞內景(網圖)山洞中發現的油燈(網圖)對來人一覽無餘,最好俯視)2、堅守防禦(藏身洞和要周邊諸據點形成呼應關係,以利防守)3、逃跑轉移(有隱秘路線,隨時準備撤退,以保證留得青山在)4、物資儲備(兵器、糧食、食鹽及乾淨的水源等,缺一不可)5、生活遺蹟(藏身之所
  • 記者帶你探秘地震監測,看安丘地震臺如何實時把脈地球動態
    其實,看似安分的地表之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大小不一的地震。為了能及時預防地震災害並提前發出預警,地震臺站應運而生。7月24日上午,在唐山大地震紀念日來臨前,記者探訪作為全省六個國家基本臺之一的安丘地震臺,揭秘地震監測「神兵利器」,探訪如何實時把脈地球動態。扛著20多斤的測量儀器 每天至少行走幾萬步7月24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安丘市金冢子鎮的安丘地震臺。
  • 印度洋大地震還沒完?(圖)
    地震喜歡「扎堆」  印尼官方安塔拉通訊社30日援引印尼科學院地震學家穆爾蒂·馬託約的話說,「每一次地震都會增加附近區域的地震壓力……由於最近頻繁大地震,蘇門答臘以西還有可能發生大地震。」而位於尼亞斯島東南方向的明打威群島發生大地震的風險最高。
  • 揭秘丨珠峰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珠峰的「身高」是怎麼測的?又是怎麼算的?測算結果有什麼用……新京報記者就與珠峰新「身高」相關的六個焦點問題,採訪了負責珠峰高程解算的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主任郭春喜、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與專家成員蔣濤,揭秘如何為珠峰測量計算「身高」。
  • 雲震科普︱月震--月球上的地震
    此後,相繼在月球著陸的幾艘阿波羅飛船先後在風暴洋東南、弗拉-摩洛地區、亞平寧山區的哈德利峽谷、笛卡爾高地和澄海東南的金牛-利特羅峽谷放置了月震儀。月面上的 6臺月震儀組成了檢測月震的網絡,它可以記錄月震發生的時間、位置、強度和震源深度。至1977年 8年為止,月球上的月震儀共監測到10000多次月震活動。
  • 中美研究者揭秘震級最大深源地震
    新華網華盛頓9月19日電(記者 林小春)今年5月24日,鄰近俄羅斯的鄂霍次克海發生震源深度為610公裡的8.3級強震。
  • 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原標題:女作家冷凍遺體或50年後復活 揭秘人體冷凍術全過程   內容摘要:新京報訊昨日,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Alcor)對新京報記者確認,該基金會已經為重慶女作家杜虹進行了大腦冷凍,遺體冷凍手術在北京進行。
  • 走進地震監測中心 了解地震「那些事」
    南寧市有發生過地震嗎?地震預報和地震預警的區別是什麼呢?工作人員是如何監測到地震發生的呢?11月8日,30名小記者受邀到南寧市地震監測中心採訪,帶著問題專門探尋關於地震的那些事。   在此次採訪中,小記者了解到監測中心日常如何監測地震情況,還了解到地震監測也包括對動物進行觀測等地震「冷知識」。在隨後的採訪環節中,小記者們熱情高漲,圍著講解的李栓老師,一個接一個地詢問關於地震的知識。
  • 中國科學家經30年在山洞中測出最精準萬有引力常量
    周期法最大優點是將對弱力的測量(萬有引力是自然界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微弱的)轉化為對時間的測量。由於對時間的精確測量比較容易實現,因此 Heyl 給出的 G 值具有較高的精度。這以後,科學家們設計了許多方法,不斷改進,減少實驗過程中的外界幹擾,包括溫度、地面震動、大氣壓強波動、電磁場等,力求測量出最精確的 G 值。
  • 七問揭秘2020珠峰測量
    2005 年珠峰測量,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 8844.43 米。但珠峰的高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大約從三千八百萬年前開始,由於印度次大陸與亞洲大陸的碰撞,喜馬拉雅山從一片汪洋大海中逐漸升起。喜馬拉雅山達到現在的高度,還是最近四百萬年以來快速上升的結果,珠穆朗瑪峰就是在這一上升過程中上升得最快的山峰。」
  • 中大羅俊團隊核心成員揭秘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G測量過程
    &nbsp&nbsp&nbsp&nbsp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鍾哲 實習生/關鍵 通訊員/劉豔玲)8月30日,《自然》雜誌刊發了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團隊最新測量的萬有引力常數G值結果。這是目前國際精度最高的G值,實現了對國際頂尖水平的趕超。
  • 常駐東京的記者是如何面對地震
    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功能介紹清醒自信,砥礪前行鏡鑑的話日本當地時間5月25日下午2點28分,日本琦玉縣北部發生芮氏5.5級地震。此時,人民日報日本分社記者劉軍國正坐在公交車上。常駐東京的記者是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的呢?
  •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據新華社消息,12月8日,中國和尼泊爾聯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 我的世界:帶你看海盜生活,山洞像蝙蝠俠山洞,地圖基本全是海洋
    這裡就是海盜們的房子,海盜們在海中四處打劫,所以只能住在山洞裡當個山頂洞人,這個房間應該是海盜們用來存放各種物品的倉庫,可以看見房子的上面還吊著一個關著村民的鐵籠子,據小編猜測這個村民應該是無意間發現了海盜的住所,海盜們為了防止這傢伙出門告狀,於是就將他關了起來。
  • 2017九寨溝地震幾級?發生原因?與5·12汶川地震有關嗎?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九寨溝7.0級地震七疑問 專家逐一解析  中新社記者張素  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7.0級地震8日夜發生後,中新社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對此次地震的七大疑問逐一進行了解析。——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為何發生?
  • 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
    6月30日上午,坐落於華中科技大學的精密重力測量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精密重力測量大樓及山洞實驗室開工儀式舉行,這也是華中科大新一屆黨委成立之際破土動工的一號工程,標誌著湖北省、武漢市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和創新體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圖解日全食全過程(圖)
    圖解日全食全過程(圖) 2009年07月22日10:08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日食還未發生時的太陽  黃俊輝 攝日虧初期  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日虧   新華社記者 周衡義 攝
  • 在中國一所大學的山洞裡,有這樣一群「追引力的科學家」
    新華社武漢10月31日電 題:在中國一所大學的山洞裡,有這樣一群「追引力的科學家」新華社記者皮曙初、俞儉、胡喆三百多年前,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並提出精確計算物體與物體間引力的萬有引力常數
  • 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2022年將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原標題: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2022年將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新京報訊(記者 應悅)「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9度,東經104.95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7月27日下午4點16分,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發布了最新的地震速報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