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創新:智能響應微納雷射器使信息存儲更安全、更有效

2020-09-05 有材有料有材料

智能響應型光學材料在外界刺激下會產生不同的光學輸出信號,相比於靜態的光學材料具有額外的安全屬性,從而不易於被仿製與竊取,在構築信息存儲與加解密等光子學功能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理論研究意義及廣闊的應用價值。目前智能響應型發光材料的構築仍存在著一定不足與局限。首先目前的信息存儲一般基於發光材料的螢光或磷光光譜信號,其具有較大的半峰寬,不利於對光學信號進行可分辨識別;其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對宏觀大尺寸發光存儲器件的探索,從而阻礙了信息存儲器件的集成以及存儲密度的進一步提高。

最近,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團隊(高振華博士、王康博士、閆永麗研究員、姚建年院士以及趙永生研究員)在《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發表研究論文,提出了利用多態響應的微納雷射信號構築新型智能響應材料。研究人員構築了高品質的有機微納複合諧振腔,利用光控手段調控給體分子受激輻射速率與給受體分子共振能量轉移速率之間的競爭過程,進而實現了多態微納雷射信號,並展示了在信息安全領域中的應用潛力。

研究人員首先設計選擇合成一系列具有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給受體雷射分子體系,通過微乳液自組裝的方法構建摻雜有雷射增益分子的高品質WGM微球複合諧振腔。進一步通過時間分辨瞬態螢光光譜、高性能條紋相機系統等技術探究微納諧振腔體系中給體分子輻射速率(Kr)與能量轉移速率(KET)之間的競爭機制(圖一)。研究表明,隨著激發功率的增加,當Kr<KET時,微納諧振腔發射受體分子的螢光信號或雷射信號;當Kr ≈ KET時,發射受體分子與給體分子的雙重雷射信號;當Kr>KET時,發射給體分子的雷射信號。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不同激發功率下有機諧振腔內部不同激子間的漲落關係,最終通過調控不同激子之間的相互競爭過程,分別實現受體分子螢光信號、受體分子雷射信號、給體分子雷射信號以及雙色雷射信號的動態快速切換。

圖一:智能響應微納雷射器不同給/受體激子之間的競爭過程及多態微納雷射信號

有機微納雷射在光控制下可以輸出不同的雷射信號,對不同屬性的雷射信號進行解析以及光子學編碼,從而可以構建多個編碼態,為信息容量及信息安全強度的提高提供了非常優異的體系。研究人員採用自上而下的精密微加工技術,將含有不同信息單元的微納雷射器進行陣列化。構築的智能響應的微納雷射陣列只有在特定功率激發光下才可以獲取真實有效信息(圖二),從而實現雷射信號的數位化讀取與加解密功能應用,為後續有機納米光子學的研究與器件設計提供思路及理論依據。

圖二:智能響應微納雷射器陣列信息加解密應用示意圖

該信息源自: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相關焦點

  • 智能微納雷射器,可輸出多種雷射信號,讓信息存儲更安全有效
    智能響應型光學材料在外界刺激下會輸出不同的光學信號,可用於構築信息存儲與加解密光學器件。與靜態光學材料相比,智能響應型光學材料更難被仿製與竊取,因而更加安全。目前,智能響應型發光材料的構築仍存在不足,具有高存儲密度、高信號識別能力的微觀器件仍待發展。
  • 量子密鑰分發、智能雷射器等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本年度入選成果既有圍繞國家科技戰略展開的重大科研項目,也有可能在將來服務社會、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應用研究。在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全球,包括禽流感、伊波拉、天花等在內的疾病都是由僅數十至幾百納米大小的病毒導致的。
  • 更小更強的光子晶片取得理論突破
    據科技日報3月20日報導,受制於摩爾定律,信息技術載體的存儲密度與運算速度的提升均面臨瓶頸,人類的目光從「電」轉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晶片」的概念應運而生。記者19日從南京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蔣立勇教授團隊提出一種新方法,實現了表面等離激元空間編碼功能,從理論上為多功能、多自由度調控的光子晶片的應用開發助力,讓人們距離光子晶片更近一步。蔣立勇介紹,在尺寸更小的晶片上通過全光調控加載更多的功能,擁有更大的存儲密度及更高的運行效率,是晶片發展的趨勢。
  • 更便捷、更安全、更極速的新一代CDN:阿里雲CDN年度產品升級發布
    1月6日,阿里雲集中進行年度CDN產品升級發布,解讀全站加速(DCDN)離線日誌轉存新方案、邊緣流量管理、邊緣serverless等服務背後的技術與應用,為用戶展示更便捷、更安全、更極速的新一代CDN加速能力。
  • 北京大學在智能微納變體機器人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具有變體功能的智能微納機器人(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Micromachines) 可以響應外部環境變化,自適應變換出相應的功能形態,未來潛在應用於多功能靶向治療、組織修復、細胞操作、生物檢測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應用意義。然而,受限於材料、設計方法、驅動控制技術等,實現具有複雜變形功能的微納米變體機器人的智能化非常具有挑戰性。
  • 地市|山東省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舉辦院士論壇及...
    8月15-17日,由山東省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承辦的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明石杯」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大賽全國總決賽在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總決賽期間,共同體還舉辦了「中國·煙臺第二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微納製造分會學術論壇。搭建高端平臺,發掘創新項目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主辦,入選《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是各界廣泛認可的全國性重要賽事。
  • 一文解讀國內外半導體雷射器產業發展現狀趨勢
    本文針對半導體雷射器光譜純度差、光束質量差、大功率工作困難、難於實現腔內調控等缺點,以光泵浦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微納雷射器和拓撲絕緣體雷射器的研究發展路線為載體,簡要回顧新體制雷射器的發展歷程,並通過研究總結相關器件的技術發展路線,總結了在多學科交叉的技術背景下,實現新物理、新概念以及新技術融合的方法,為我國半導體雷射器產業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 幾種新體制半導體雷射器及相關產業的現狀、挑戰和思考
    本文針對半導體雷射器光譜純度差、光束質量差、大功率工作困難、難於實現腔內調控等缺點,以光泵浦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微納雷射器和拓撲絕緣體雷射器的研究發展路線為載體,簡要回顧新體制雷射器的發展歷程,並通過研究總結相關器件的技術發展路線,總結了在多學科交叉的技術背景下,實現新物理、新概念以及新技術融合的方法,為我國半導體雷射器產業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 齊魯工大首次構築具有空間響應的鑭系MOFs微納多色異質結構
    文章首次構築了具有空間響應的鑭系金屬有機框架化合物(MOFs)微納多色異質結構,利用異質外延的方法精準可控制備了多色複合一維鑭系MOFs異質結,不同異質區域展現出的不同的發光特徵以及鑭系離子特有的銳利發射峰構成了MOFs異質結構的指紋信息。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絡安全創新五大熱點方向
    原標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網絡安全創新五大熱點方向   2018年9月19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8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發布《中國網絡安全產業白皮書(2018)》,信通院院長劉多對白皮書進行了現場解讀。
  • 漲知識|讀懂雷射微納加工未來,這篇就夠了
    行 業 應 用 3C行業:手機由移動終端向智能終端轉移意味著手機功能性要求提高,手機模塊高度集成化、輕薄化成為趨勢;這種趨勢帶來的新材料和高精度需求使雷射微納加工優勢顯著。
  • 大腦如何存儲信息?
    第三,抗幹擾,存在並行信息或者無關幹擾時,依然可以維持原記憶信息。但大腦是如何在工作記憶中存儲信息的呢?日前,《神經元》期刊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了答案: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組發現,瞬時性神經元,而非持續性神經元,是負責在工作記憶的過程中存儲信息的關鍵組分。
  • 什麼是雲存儲?
    當下,雲計算已然是新興技術領域和服務領域的「熱詞」之一,從雲計算概念和實踐中延伸出了一種新的存儲模式——雲存儲。雲存儲正在通過各種應用服務走進我們的生活,逐漸改變著我們對傳統存儲方式的認知,也在不斷刷新著文件存儲方式。
  • 全國首屆大學生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大賽落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16日訊 (記者 盧偉霞) 一場全國頂級的大學生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大賽,2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8支參賽團隊,經過一天的緊張角逐,2020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明石杯」第一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大賽總決賽的所有獎項各歸其主,本科生組、研究生組共計36
  • 科技創新讓重慶燃氣更「智慧」
    在重慶燃氣近年來的發展中,科技創新正是最突出的主線之一。  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底,重慶燃氣共獲得省級以上科技獎勵4項,獲得各項專利26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8項)。科技創新實踐在智能系統、智能設施、智能服務領域多點開花,使燃氣供能更安全、服務更精準,在降風險、提效益的同時,切實提高了用戶的獲得感。
  • 新型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教授張昭宇課題組與合作團隊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可與微電子單片集成的矽基三五族微納光子晶體雷射器。
  •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舉辦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舉辦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8月18日訊(記者 邢晨) 8月18日上午,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在煙臺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和中國科學院姚熹、宋振騏等6位院士,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蔣莊德院士發言院士齊聚煙臺 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微納傳感技術是高端傳感器智能製造的核心、關鍵環節,能夠結合產業需求,進行定製化的設計和加工,有效解決封裝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標準化等一系列關鍵性、共性的問題。
  • 多位院士齊聚煙臺共話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
    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 鍾欣 攝中新網煙臺8月18日電 (張玉雷)中國·煙臺首屆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院士論壇18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徐芑南、侯立安、王浩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姚熹、宋振騏等人齊聚山東煙臺,暢談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 戴逸德:更安全更智能壽命更長是鋰電池未來發展方向
    導讀去年,在中法兩國元首的共同見證下,天能集團與帥福得公司攜手合作,希望引入創新的鋰離子電池技術為中國消費者提供高性能和高品質的電池產品他表示,中國市場目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區域市場,湧現出了大批極具創新精神的新能源出行服務供應商和設備製造商,一起為消費者提供綠色便捷的出行服務。
  • 更安全更智能更個性 哪吒UPIVOT OS在線升級
    升級完成後的哪吒U將優化多主題模式、「透明」A柱、車機遙控器、小You智慧機器人、語音控制等多項整車安全及智能化功能,提升用戶的智能安全、智能交互及個性化體驗。此次,哪吒UOTA升級具體內容如下「透明」A柱智能安全更加看得見作為哪吒U「五大唯一」智能安全科技之首,「透明」A柱此次升級新增了導航信息顯示和ADAS信息顯示兩大功能,首先位於駕駛者左上方的「透明」A柱,在導航時更便於駕駛員觀察,從而提高了駕駛安全性;同時,在「透明」A柱上下半屏的上部和下部,車道偏離預警(LDW)及前碰撞預警(FCW)信息視覺化,增強了預警信號,大大提高了駕駛過程中的主動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