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針對華為非偶然事件,稻盛和夫也遇到相似事情,他是怎麼做的

2021-01-12 硬核文史官

說起近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的事情,美國對華為的限制以及華為要如何去擺脫這一困境可以說是這段時間在科技方面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在這件事情上,我們都是希望華為可以儘早擺脫這一局面,實現自我的突破和發展。

其實,這並非是美國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除了針對華為,它還針對過東芝、西門子、海爾、巴黎銀行、法興銀行等眾多知名企業,就連早些時候,由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所帶領的京瓷,也曾受到美國的打壓和限制,不僅如此就連當初針對京瓷的手法也和現在針對華為的方式如出一轍。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稻盛和夫,他與松下幸之助(松下)、 本田宗一郎(本田)、盛田昭夫(索尼)四人一同被尊稱為日本經營四聖。

如果你足夠了解他的話,就知道他曾經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在他78歲高齡時還臨危受命,僅用1年左右時間就把面臨破產的日航重新拉回了正軌,而且還創造了日航有史以來的最高盈利記錄!這是關於稻盛和夫他所做的事情,在眾多企業家當中,他真的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蹟。

那麼,回到我們的正題,在稻盛和夫帶領下的京瓷公司為什麼會受到美國的限制,他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01、京瓷憑藉產品優勢,一度迅速佔領了美國市場,美國針對京瓷

稻盛和夫開始創立京瓷公司時,同樣是個小公司,供貨主要是給松下辛之助使用,當時的松下是京瓷最大的客戶,作為買方的金主,松下對於包括京瓷在內的供貨商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不僅如此,他還每年消減了供貨的價格。

這樣的要求肯定對於供貨商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很多供貨商就直接放棄了松下這個大金主。但稻盛和夫卻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帶領著京瓷的員工堅持了下來。按照松下的要求,京瓷努力地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產品的成本,在產品的生產中不斷將創新融入到其生產的全過程,所以最後京瓷生產出來的產品物美價廉。

所以和美國的同行相比,京瓷的產品不論在其質量上還是在其價格上,都有非常強有力的優勢,這樣的優勢很快就讓京瓷在美國佔領了其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美國看到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允許京瓷再繼續發展強大下去,所以就開始打壓針對京瓷公司:例如限制產品關鍵零部件的供應等措施想要限制京瓷在美國所佔的市場份額。

面對這樣的限制,稻盛和夫親自帶隊堅持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和突破,他決心要「把自主研發做到極致!」所以這才讓京瓷公司有了更多的後續和發展,至今它依然還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一員。在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攻堅上,京瓷和現在華為的方針基本是一樣的。

02、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埋頭苦幹,攻堅核心技術!

在2019年,華為在研發投入方面的資金是1217億元,在全球9.6萬研發人員中,華為佔到了其中的49%。

這些研發力量、資金、人員的投入,同樣也給華為帶來很多有效的成果。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持有專利8.5萬多件,90%以上都是發明專利!在這些專利中,其中國內授權的有3萬多,國外授權的有5萬多件!這樣的投入和不斷努力讓華為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

所以同樣這些專利持有,也是華為最大的競爭力和實力,即便現在華為面臨困境,但我們依舊有突破困難的勇氣和底氣!任正非曾在面對楊瀾的採訪鏡頭時輕鬆地笑著說道:「我不擔心他不買,不買是傻瓜!」

03、真正成功的人,都善於從自身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不論是稻盛和夫還是任正非,都是我們非常敬佩的企業家,不僅是其企業家的實力,同樣也是他們的思想和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在面對相似的局面時,他們都能夠選擇在關鍵的核心技術上不斷堅守,這樣才能更好讓企業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不僅是創業,做人同樣如此,稻盛和夫和任正非這兩位企業家在為人智慧和處事思想上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年輕時候的稻盛和夫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回家後,或者早上醒來時,他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狠狠地罵一句:「混蛋!」

用稻盛和夫認為人有三毒:欲望、憤怒和愚痴。

這三個帶貶義的詞會讓我們變得浮躁、驕傲,但同時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夠缺少這三個詞,這也是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中必需要面對的。

稻盛和夫曾說:「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量地稀釋三毒對自己的侵害,所以每天回到家,回想自己一天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如果有做得不好地方,就會對著鏡子罵自己。」

任正非同樣也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他沒有因為自己是華為總裁就過著和其他人不同尋常的生活,他和很多普通員工一樣吃著食堂裡的飯菜,出差回來後,也不會讓司機來接自己,而是選擇和大多數民眾一樣,乘公交車回家。

所以,在這兩位老人身上,你可以看到相同的經營理念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胸懷,在他們身上,你或許就會明白成功者所要具備的品質和力量,都說一本好書能讓我們更快得到收穫和成長,關於稻盛和夫和任正非的故事同樣在書中也會讓你有更深刻的體會。

不論是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心法》還是《任正非傳》,它都能帶我們揭秘成功人士的背後的人生故事。無論你是企業管理者還是職場小白,都能讓你從中收穫不一樣的人生智慧。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所謂人生智慧,也只不過是對於靈魂的升華
    不是漫不經心地去重複與昨天一樣的事情。而是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必須不斷地改良、改善。稻盛和夫的生活始於在日本鄉村炸毀的一間小作坊,他的父母有七個孩子,他是第二個孩子。在幾名親人相繼感染結核病並相繼去世,這使得稻盛和夫一下子變成了"無人可要"的可憐小孩。
  • 稻盛和夫用一生的成功要訣告訴我們,凡事先考慮利他之心
    所以難得的是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多為別人考慮的利他之心。正如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他的新書《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中強調的:「人生的目的,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這本《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是稻盛先生的晚年力作,他把自己畢生成功的要訣歸功於心性的提高,下面一起來看看心性對我們人生能起到什麼關鍵作用?01| 提高心性的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精進 《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書中提到關於:如何提高心性?
  • 稻盛和夫:大部分做生意、懂經營的人,往往懂得這五條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被稱為日本的經營之聖,他這一生創辦了兩家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電訊電話公司,在有生之年,這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五百強,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稻盛和夫憑藉著這五點經營哲學,將企業不斷地做得更強大。四、「不斷發現創造性」做生意賺錢,就是要不斷的創新,不要總是想著以一種方法來做同樣的事情,這樣是毫無進展的。有關創造性,稻盛和夫是這樣說的:不要以現在的能力來決定未來,其實現在就決定著在未來的某個時間可以完成一個看似無法達成的高目標!五、「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在經營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要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付出自己辛苦的汗水。
  • 稻盛和夫:成功的終極秘訣不是利己,而是利他
    稻盛先生自己也以身作則,全心投入到日航的重建中,也正是他這樣無私地奉獻,讓每個員工從內心深處煥發出重建日航的決心與信心。因為稻盛先生的經營和管理,日航的員工們在意識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也成功地讓日航公司起死回生,用了14個月,就達成了任何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日航重新盈利並穩步發展。就算是稻盛先生離開日航,日航也能繼續健康地發展了。
  • 稻盛和夫:成大事的人有3個特徵,看似不起眼,關鍵時卻有大作用
    華為總裁任正非曾說:我們都不如稻盛先生,只有追隨的份。稻盛和夫之所以這麼受人敬佩,不僅是因為他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行為,令眾多企業家,學者嘆服。從平民子弟到經營之聖,88歲的稻盛和夫將自己一生的所學所思都寫在了自己的書裡,想讓社會上的年輕人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獲得人生的幸福。
  • 78歲稻盛和夫接手破產日航,被人說晚節不保,卻用424天創造奇蹟
    在日本有四位企業家被稱為「經營之聖」,分別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以及京瓷和KDDI創始人稻盛和夫,而稻盛和夫更是如今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創造的奇蹟無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僅用了424天就挽救了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這件事對很多企業都有著借鑑意義。
  • 稻盛和夫用宇宙觀破解人生密碼,這才是父母應教給孩子的至上智慧
    稻盛和夫坦言自己是才能平平的普通人,然而他是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經營之聖的呢?稻盛和夫說,回顧迄今為止八十多載的人生,追憶超過半個世紀的經營者生涯,我現在想要告訴大家、想要留在這個世上的,基本上只有一件事情,這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不言而喻,是利他之心成就了稻盛和夫。
  • 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
    【看世界】 【聊無聊】 【讀萬卷【心法:稻盛和夫的哲學·讀·七】主編:陌路徒客 | ID: landmarkworld分享人:方塘 | 視頻製作:方塘稻盛和夫相信很多人也都不陌生,27歲開始創業,赤手空拳四十年間創建了京瓷和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稻盛和夫說:這個宇宙中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構成宇宙本身的必然存在。不僅僅是人類,就連路邊的野草,其生命對於整個宇宙都是必然的。既然人和草一樣,那麼生命意義就是竭盡全力地活著。65歲那年稻盛和夫決定出家時,卻被檢查出癌症。
  • 當你沒錢沒人脈,牢記稻盛和夫「變形蟲」思維,海爾:學到了
    季羨林先生曾評價稻盛和夫:「根據我幾十年來的觀察,稻盛和夫先生既是一位企業家又是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人簡直鳳毛麟角。」馬雲當年也曾三次拜訪稻盛和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我們比不上他。」稻盛和夫作為唯一一個手握兩家兩家世界500強的人,被人譽為「經營之聖」,而且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唯一還健在的。在稻盛和夫78歲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受當時的日本首相的邀請,拯救快要破產的日航,僅僅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讓日航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大家不要因此以為稻盛和夫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如果這樣想的話,那麼你就錯了。
  • 稻盛和夫: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這輩子也只經歷過一次
    時,稻盛和夫沒有久久而談,而是淡淡地說了句:我這輩子也就體會過一次,而那種感覺並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形容的,而是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稻盛和夫一生都在別人的仰慕中,就連馬雲也曾3次親自拜訪,為的就是學習稻盛和夫的經營之道,華為老總任正非多次談及稻盛和夫曾感嘆自愧不如。可就在97年時,年僅65歲的稻盛和夫被診斷出患有胃癌。
  • 稻盛和夫:如何凝聚人心
    理念必須利他,讓員工的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都得到滿足。貫徹理念,凝聚人心。 作者 |稻盛和夫 來源 | 本文摘自《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七個關鍵:稻盛和夫經營問答》第六章提升自己,貫徹正義——如何簡歷領導者的倫理觀, 來自大和經營研究所塾生提問: 第一個問題:我想,迄今為止
  • 稻盛和夫: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苦難。人生的閃光點,無一不是在困境中錘鍊而成。 越是困難的時候,特別是人生、事業陷於低谷時,越要堅守內心的光明,在事上磨鍊心性,覺悟人生。 「事上煉」這一理念,正如稻盛和夫所推崇的王陽明先生所倡導的: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 稻盛和夫:母親即神明,指引我從「鼻涕蟲」蛻變成「經營之聖」
    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稻盛和夫就讓日航起死回生,進入世界500強。一生諦造了三家世界500強企業,稻盛和夫活成了一個傳奇,被稱為日本「經營之聖」。連馬雲都非常崇拜他,稱他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稻盛和夫是怎麼煉成的?他在自傳《母親的教誨改變了我的一生》一書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 稻盛和夫:人生的一切都始於心,終於心
    稻盛和夫深切體會到真正了不起的人不一定是某些有名譽、有財產、所謂功成名遂的人,更可能是隱於市井的人,或是街頭巷尾心地善良的老婦人,或是正在都市的一角朝著目標奮進的年輕人,他們雖然默默無聞,卻更為高尚,富於同情心,能夠無私地關愛他人。
  • 稻盛和夫:越是失敗的人,越容易有2種「有毒思維」,不可深交
    稻盛和夫,日本「經營之聖」,創立2家世界500強,78歲重新出山,用一年的時間拯救破產的日航。回憶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一直在說:自己並不是生來幸運,相反經歷了很多曲折:小升初兩次沒考上;患肺結核差點去世,高考失利,畢業後工作也不順利。
  • 稻盛和夫去醫院檢查身體,醫生告知他得了胃癌,他的處理方式絕了
    但也就是在這一系列的磨難中,稻盛和夫的內心卻因此變得平和,達到了一種非常超然的境界。幼時患病,痊癒後開始反省內心根據稻盛和夫先生曾到說過他兩次了歷經生死:第一次是有一年,他有一個在外工作的叔叔回鄉,當時正好住在稻盛和夫的隔壁,但是之後叔叔在醫院檢查出患有肺結核,這個病在當時很很難治好。所以稻盛和夫擔心到了極點。
  • 稻盛和夫:當你身處逆境時,學著做這2件事,是鹹魚也會翻身
    小時候,稻盛和夫的叔叔得了肺結核,他特別擔心被傳染,一舉一動都小心翼翼卻不幸染病,反而是放寬心態照顧叔叔的父母和不在意的哥哥沒被傳染。經歷了九死一生的病情後他明白了:災難來臨時,越躲避越躲不了。坦然面對災難,把心態擺正,那麼一切事情會向著相反方向傾斜。
  • 稻盛和夫:讀懂三句話,心智越成熟,生活越幸福,活得也高級
    此書暫定價格36元,共計242頁,印刷很有質感,文本內容分別是「人生篇」和「職業篇」;其中容納了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上百種忠告。無論,你是要獲得超越自我的人生觀,還是創業思維,都可以從中獲取答案。距淘得《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一書,已過去1月時間,我反反覆覆研讀5遍有餘。
  • 稻盛和夫: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
    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曾再公開場合提到過貧富家庭的區別。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反而越來越多,而反觀那些富有的家庭卻並沒有很大的購買慾望,他說「為什麼越窮的家庭,買東西越多?原因就在於這3點窮人思維!」其實稻盛和夫的意思並不只是局限與購買東西上,而是引申出窮富的思維的區別所在,所謂的窮人思維就是無法正確地看待金錢。富人不會浪費時間在消費上大傢伙好像對富人都有一些都有些誤解,都覺得富人那麼有錢,那肯定會買買買啊。其實並不是,富人根本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買東西這種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