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的事情,美國對華為的限制以及華為要如何去擺脫這一困境可以說是這段時間在科技方面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在這件事情上,我們都是希望華為可以儘早擺脫這一局面,實現自我的突破和發展。
其實,這並非是美國第一次做這樣的事情,除了針對華為,它還針對過東芝、西門子、海爾、巴黎銀行、法興銀行等眾多知名企業,就連早些時候,由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所帶領的京瓷,也曾受到美國的打壓和限制,不僅如此就連當初針對京瓷的手法也和現在針對華為的方式如出一轍。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稻盛和夫,他與松下幸之助(松下)、 本田宗一郎(本田)、盛田昭夫(索尼)四人一同被尊稱為日本經營四聖。
如果你足夠了解他的話,就知道他曾經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在他78歲高齡時還臨危受命,僅用1年左右時間就把面臨破產的日航重新拉回了正軌,而且還創造了日航有史以來的最高盈利記錄!這是關於稻盛和夫他所做的事情,在眾多企業家當中,他真的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蹟。
那麼,回到我們的正題,在稻盛和夫帶領下的京瓷公司為什麼會受到美國的限制,他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01、京瓷憑藉產品優勢,一度迅速佔領了美國市場,美國針對京瓷
稻盛和夫開始創立京瓷公司時,同樣是個小公司,供貨主要是給松下辛之助使用,當時的松下是京瓷最大的客戶,作為買方的金主,松下對於包括京瓷在內的供貨商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不僅如此,他還每年消減了供貨的價格。
這樣的要求肯定對於供貨商來說簡直是苦不堪言,很多供貨商就直接放棄了松下這個大金主。但稻盛和夫卻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帶領著京瓷的員工堅持了下來。按照松下的要求,京瓷努力地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減少產品的成本,在產品的生產中不斷將創新融入到其生產的全過程,所以最後京瓷生產出來的產品物美價廉。
所以和美國的同行相比,京瓷的產品不論在其質量上還是在其價格上,都有非常強有力的優勢,這樣的優勢很快就讓京瓷在美國佔領了其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美國看到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允許京瓷再繼續發展強大下去,所以就開始打壓針對京瓷公司:例如限制產品關鍵零部件的供應等措施想要限制京瓷在美國所佔的市場份額。
面對這樣的限制,稻盛和夫親自帶隊堅持在關鍵核心技術上攻堅和突破,他決心要「把自主研發做到極致!」所以這才讓京瓷公司有了更多的後續和發展,至今它依然還是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一員。在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攻堅上,京瓷和現在華為的方針基本是一樣的。
02、華為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埋頭苦幹,攻堅核心技術!
在2019年,華為在研發投入方面的資金是1217億元,在全球9.6萬研發人員中,華為佔到了其中的49%。
這些研發力量、資金、人員的投入,同樣也給華為帶來很多有效的成果。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持有專利8.5萬多件,90%以上都是發明專利!在這些專利中,其中國內授權的有3萬多,國外授權的有5萬多件!這樣的投入和不斷努力讓華為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
所以同樣這些專利持有,也是華為最大的競爭力和實力,即便現在華為面臨困境,但我們依舊有突破困難的勇氣和底氣!任正非曾在面對楊瀾的採訪鏡頭時輕鬆地笑著說道:「我不擔心他不買,不買是傻瓜!」
03、真正成功的人,都善於從自身出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不論是稻盛和夫還是任正非,都是我們非常敬佩的企業家,不僅是其企業家的實力,同樣也是他們的思想和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在面對相似的局面時,他們都能夠選擇在關鍵的核心技術上不斷堅守,這樣才能更好讓企業得到更長遠的發展。
不僅是創業,做人同樣如此,稻盛和夫和任正非這兩位企業家在為人智慧和處事思想上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年輕時候的稻盛和夫就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晚上回家後,或者早上醒來時,他會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狠狠地罵一句:「混蛋!」
用稻盛和夫認為人有三毒:欲望、憤怒和愚痴。
這三個帶貶義的詞會讓我們變得浮躁、驕傲,但同時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夠缺少這三個詞,這也是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中必需要面對的。
稻盛和夫曾說:「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量地稀釋三毒對自己的侵害,所以每天回到家,回想自己一天做過的事、說過的話,如果有做得不好地方,就會對著鏡子罵自己。」
任正非同樣也是一個嚴於律己的人,他沒有因為自己是華為總裁就過著和其他人不同尋常的生活,他和很多普通員工一樣吃著食堂裡的飯菜,出差回來後,也不會讓司機來接自己,而是選擇和大多數民眾一樣,乘公交車回家。
所以,在這兩位老人身上,你可以看到相同的經營理念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和胸懷,在他們身上,你或許就會明白成功者所要具備的品質和力量,都說一本好書能讓我們更快得到收穫和成長,關於稻盛和夫和任正非的故事同樣在書中也會讓你有更深刻的體會。
不論是稻盛和夫的《活法》、《幹法》、《心法》還是《任正非傳》,它都能帶我們揭秘成功人士的背後的人生故事。無論你是企業管理者還是職場小白,都能讓你從中收穫不一樣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