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給青年科研人員「第一桶金」支持 明年起來魯創業博士還有...

2021-01-11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 今天上午,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四場,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負責同志介紹「十三五」時期全省科技工作成效。在基礎研究方面,山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介紹,「十三五」以來,山東省基金累計投入15.26億元,資助項目9000餘項,累計資助科研人員3萬多人次。加大了省重大基礎研究、優青、傑青等高層次人才項目的支持面和資助額度,基金類別結構不斷優化。

同時,強化對青年科技人員的支持。「十三五」期間共計支持了111個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8個,為加快培養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有效支持。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每年安排不低於40%的資金用於支持40周歲以下青年科研人員,有效發揮了「第一桶金」的作用。明年起對不超過35歲、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200位高校、自然指數前100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來魯創新創業的,將直接給予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支持;對38歲以下申請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40歲以下申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進入最後評審階段未獲立項的,直接給予省優秀青年、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支持;省青年、優青、傑青基金項目將引入經費「包幹制」,提高科研工作的便利性。

在優化實驗室布局體系方面,圍繞山東省特色的「1313」基礎研究平臺布局,與省自然基金等結合,形成支撐山東省基礎研究的戰略核心力量。

此外,山東農業大學科學家分別在《細胞》《自然》《科學》3大國際頂級期刊主刊發表了高水平學術論文,為解決小麥、玉米、蔬菜、果樹等作物雜交育種中的「卡脖子」問題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撐。根據2019年底全省驗收的省基金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統計,2017年和2018年立項的104個項目共申請發明專利475項、軟體著作權39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08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2項;發表SCI論文1018篇,其中國際頂級刊物論文12篇。

閃電新聞記者 劉依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不「唯帽子」 讓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不「唯帽子」 讓青年人才脫穎而出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  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得非常鮮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要「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優化歸國留學人員和外籍人才服務。把面向市場需求和弘揚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善聚善用各類人才」。
  • 2017.10:「雙創」背景下科研人員創業意願研究(吳翠青等)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專門針對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給予了政策支持,並要求各省(市、自治區)結合實際,做好「放管服」,因地制宜引導、鼓勵和支持科研人員創新創業。
  • 青年出列,做創新創業先鋒
    「這個國家在最不可預見的基礎科研領域,能夠給予前所未有的物質及精神支持,對青年科研工作者來說是時不待我的機遇——我們可以安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科研事業中去!」付年凱說。10年前,一個冬夜,下著大雪。魏勇在辦公室思考一個「沒用的」問題:地球磁場倒轉時,究竟什麼因素會誘發生物大滅絕?
  • 2021山東魯東大學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一、學校簡介魯東大學坐落於山海之城、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核心區之一——煙臺,是膠東半島辦學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學校創建於1930年,歷經山東省立第二鄉村師範學校、膠東公學、萊陽師範學校、萊陽師範專科學校、煙臺師範專科學校、煙臺師範學院等歷史階段,經過九十載砥礪耕耘,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文理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大學。
  • 廣州市青年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廣州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
    近年來,廣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核心引擎功能,不斷健全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全力支持港澳青年來穗創新創業,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在這裡,對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市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建設的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表示感謝!
  • 臨沂支持高層次科技型人才創業結碩果:麥德盈華問鼎國際核心技術
    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當今最先進的分子影像設備,廣泛應用於腫瘤、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診斷和臨床前科研,並且在新藥研發領域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2017山東青島大學物理科學學院誠聘海內外磁學領域優秀青年教師和...
    物理科學學院2017年擬在磁學領域誠聘海內外優秀青年教師1-2名,博士後研究人員2名。誠摯歡迎您的加盟,共建美好前程!!一、磁學課題組簡介李山東教授主持的磁學課題組主要從事磁學磁性材料、磁性生物晶片、微波材料與器件、多鐵複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方面的開展研究工作。
  • 就業創業政策指南來啦!來濰坊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看過來
    對企業、學校、醫院、科研院所新引進的博士研究生,以及來濰自主創業的博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45歲,須與用人單位籤訂5年及以上全職勞動合同,且在濰繳納社會保險),給予每人每月3000元生活補助,期限5年。對新進站(含創新實踐基地,下同)博士後研究人員,按其在站實際工作月數,給予每人每月2000元生活補助,期限最長2年。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山東財經大學:用創新書寫高質量發展精彩答
    近年來,學校先後投入資金近億元,實施了6個人才培養計劃,即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青年骨幹教師境外研修重點支持計劃、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培育計劃、優勢學科人才團隊孵化計劃、青年博士學術專項支持等,為教師職業發展構築了暢通的「立交橋」。以2019年為例,學校加大對高層次人才激勵力度,出臺《特聘崗位管理辦法》,實行年薪制32人。
  • "逐夢深藍"山東•青島海洋科學香港青年實習計劃在青島藍谷圓滿...
    最後,他祝願參加本次實習活動的青年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插上藍色海洋夢想的翅膀,飛向更高、更遠、更藍的天空! 本次活動中,16名來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8所香港高校在校學生,共同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青島涉海高校院所等科研機構進行實習。
  • 聚焦高校新「範進中舉」:沒有青年基金難生存
    農業工程專業博士李明則發了一篇博文,《十年磨一劍,祝賀自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專門為年輕科研人員設立的項目,要求男性申請人在35歲以下,女性在40歲以下。近幾年,在高校青年教師中,針對這一上限為30萬元的研究資助項目,正在掀起一股「申青基熱」的浪潮,青年基金越來越牽動著「青椒」(青年教師——記者注)的喜怒哀樂。
  • 我校一博士後入選首批「山東博新計劃」
    日期:2018-06-01      來源:人力資源處      作者:隋佳梅     編輯:李鵬  編審:宋佐東       閱讀:1 新聞網訊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公布2018年度山東省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 焦作「個十百千萬工程」助推青年就業創業
    近日,在團焦作市委「創業通」的扶持下,她的西夏莊園高科技農業項目又通過了創業專家組的評定,獲得貸款600萬元,莊園裡出產的3米長的絲瓜、1米長的辣椒等高科技農產品明年就可以上市了。    團焦作市委書記史本林說,像崔小花一樣,已有200餘名青年通過團市委「創業通」申請到創業貸款,還有一大批有潛力、有價值的青年創業項目已通過縣市團組織的實地考察,預計首期發放貸款將達5000餘萬元。
  • 高校教師的新「範進中舉」:沒有青年基金難生存—新聞—科學網
    農業工程專業博士李明則發了一篇博文,《十年磨一劍,祝賀自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專門為年輕科研人員設立的項目,要求男性申請人在35歲以下,女性在40歲以下。近幾年,在高校青年教師中,針對這一上限為30萬元的研究資助項目,正在掀起一股「申青基熱」的浪潮,青年基金越來越牽動著「青椒」(青年教師——記者注)的喜怒哀樂。
  • 魯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心與六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
    魯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心與六家單位籤訂戰略合作12月7日下午,由山東省國資委主辦,魯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心、深圳市東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山東商會協辦的魯深產業合作對接座談會在深圳召開。魯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中心促進中心分別與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潮汕商會、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醫藥行業協會、山東萊茵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一個高校青年教師的痛苦:沒拿青年基金,不能評碩導,不能招學生
    到現在快滿兩年了,依靠學校的1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支持,並未招一個研究生(因為不是碩導,不能招生)。我時常感慨:「明明糧草充足,卻無兵馬,一個將軍獨自衝鋒陷陣,場景頗為悽涼。」新引進教師2年之內科研項目經費不作要求。(2)具有博士學位且主持有在研的國家基金項目或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3)入選為學校青年百人A類人才者(入校3年之內研項目經費不作要求)。
  • 「機器人學院」為科技愛好者提供科研創業平臺
    成立於2016年4月的機器人學院交叉融合了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等學院的相關學科,與中外20餘所大學、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科研合作、學術交流和人才聯合培養。朱炳輝是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研三學生,湖大機器人學院是他拓展興趣愛好、從事學術研究的平臺。
  • 【熱點關注】我市科研人員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我市科研人員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表彰其在能源科技工作中的突出貢獻,此前新疆油田公司有兩人獲此殊榮10月16日上午,第二十九屆孫越崎能源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路宗羽獲得孫越崎青年科技獎。
  • 山東12人擬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最小29歲
    12月4日,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申報擬入選人員名單公布,630人從3556名申報者中選出,擬予引進。其中,來自山東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2位青年學者位列榜單。  入選名單包括:山東大學的柏利慧、劉智青、易立、趙珊、劉帥、王興龍;中國海洋大學的荊釗、馬曉慧;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胡涵、龐學玉;青島理工大學的楊國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張琳琳。
  • 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順德港澳臺交流促進中心啟動
    該中心由佛山市順德區大灣區辦與佛山市順德區委統戰部共同打造,將成為進一步推動順德與港澳臺優質資源對接,探索粵港澳產業互補、青年交流、人文融合的重要空間載體,為來順德發展的港澳臺青年搭建全新的創新創業、交流合作平臺,促進更多大灣區創新資源和人才匯聚順德。港澳臺青年在該中心使用,最長可免費使用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