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傳發育所揭示茉莉酸抑制鐵吸收的分子機制
而植物激素茉莉酸(JA)作為負調控因子,抑制擬南芥根部IRT1和FRO2的表達,參與調控鐵的吸收,但其分子機制一直未知。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凌宏清研究組通過酵母雙雜交研究,鑑定到了四個與FIT互作蛋白bHLH018、bHLH019、bHLH020和bHLH025,其表達受JA誘導。
-
植物激素脫落酸和茉莉酸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子發育團隊研究首次揭示了SAPK10-bZIP72-AOC通路介導植物激素脫落酸和茉莉酸協同抑制水稻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改良水稻穗發芽抗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對於其他禾本科作物調節種子適宜的休眠程度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茉莉酸協同脫落酸信號延遲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被雲南大學揭示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機制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Jasmonate, JA)是植物體內一類十分重要的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在一些作物及擬南芥中抑制種子萌發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楚。
-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分子機制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9-30 今日/總瀏覽:2/4188
-
華中農業大學徐芳森課題組發現茉莉酸信號參與調控缺硼引起的擬南芥生長抑制
缺硼脅迫時植株的最初反應就是根尖的快速生長受到抑制,然而缺硼抑制根尖生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硼主要在細胞壁果膠中交聯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分子(RG-II),保持細胞壁的完整性。已有證據表明,缺硼條件下多種植物激素參與了植物的缺硼反應,比如在低硼處理的擬南芥和甘藍型油菜中均發現茉莉酸相關基因和蛋白存在表達差異。
-
研究發現Hippo通路成員MOB1調控茉莉酸及植物發育的機制
Hippo信號通路在調控動物細胞分裂、器官大小和腫瘤發生方面起重要作用,是當前動物和醫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MOB1是該通路的核心成員,在酵母、動物和植物中高度保守。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擬南芥mob1a/1b雙突變體植株表現出嚴重的發育缺陷,植物激素茉莉酸生物合成代謝和信號轉導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都顯著變化。雙突變體的茉莉酸含量升高,對茉莉酸誘導的衰老反應超敏感。
-
Plant Cell | 中科院版納植物園研究團隊揭示茉莉酸信號調控根毛...
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揭示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分子機理
此前研究表明,除了傳統的開花誘導途徑之外,植物激素茉莉酸信號途徑也參與了開花誘導過程;然而,茉莉酸調控植物開花的分子機理仍不清楚。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組和植物環境適應性研究組聯合研究發現,茉莉酸激活的轉錄調控因子MYC2, MYC3和MYC4(MYC2/3/4)協同調控了擬南芥的開花誘導。
-
植物激素茉莉酸的信號傳導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植物為何不再對茉莉酸敏感—新聞—科學網
但伴隨生物進化,有的植物對這種激素不再敏感,單純地依賴茉莉酸無法激發自身的免疫反應。 南京農業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原來是植物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關鍵JAZ蛋白發生變異,導致蛋白的功能發生變化所致。這扇影響植物防疫機制重要「閘門」的揭示,對於改變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控思維,以及新技術的研發提供了重要依據。該研究結果於近日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中國專家找到植物防禦機制「閘門」|蛋白|南京農業大學|茉莉酸...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通訊員許天穎 記者張曄)面對不良環境,植物會啟動自身的免疫反應,這主要依賴於一種叫作茉莉酸但伴隨生物進化,有的植物對這種激素不再敏感,單純地依賴茉莉酸無法激發自身的免疫反應。記者3月23日從南京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最新研究發現,植物無法激發自身免疫,是因為茉莉酸信號途徑中的關鍵JAZ蛋白發生變異,導致蛋白的功能發生變化。
-
研究揭示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相互應答介導水稻響應刺吸式昆蟲的...
in rice」,該項研究揭示了水稻在響應刺吸式昆蟲的過程中所激發的乙烯和茉莉酸信號途徑的應答機制。 乙烯(Ethylene,ET)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信號傳導途徑在介導植物響應生物脅迫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兩種信號途徑在介導植物抗病過程中的相互應答也多有揭示。在植物抵禦刺吸式昆蟲取食的過程中,ET和JA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機理如何,尚缺乏研究。褐飛蝨是以刺吸式的方式專一性取食水稻的害蟲,對水稻生產危害嚴重。
-
PlantPhysiol|中科院植物所程佑發組揭示茉莉酸積累和植物發育的...
,但是植物中相關研究還比較少。 為了進一步揭示擬南芥MOB1基因家族的作用,研究人員採用了遺傳學、生化、細胞生物學和組學等手段,發現MOB1A與MOB1B在體內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的表達模式和蛋白亞細胞定位。擬南芥mob1a/1b雙突變體植株表現出嚴重的發育缺陷,植物激素茉莉酸生物合成代謝和信號轉導相關的基因的表達水平都顯著變化。雙突變體的茉莉酸含量升高,對茉莉酸誘導的衰老反應超敏感。
-
科技創新進展:揭示脫落酸與茉莉酸協同調控水稻種子萌發的新機制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種子發育課題組在New Phytologist在線發表了題為「Abscisic acid promotes jasmonic acid biosynthesis via a 'SAPK10-bZIP72-AOC' pathway to synergistically inhibit seed germination in rice (Oryza sativa)」的研究論文
-
MYB轉錄因子調控苦蕎蘆丁合成的分子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線發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蕎麥基因資源創新小組題為『Jasmonate-responsive MYB factors spatially repress rutin biosynthesis in Fagopyrumtataricum 』的研究論文。
-
...發表論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
4 月 28 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題目為《Anti-CRISPR 蛋白抑制 CRISPR-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Structural basis of CRISPR-SpyCas9 inhibition by an anti-CRISPR protein)的研究論文。
-
鹽脅迫抑制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分子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因此,研究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加共生固氮的效率,是減少氮肥施用、發展綠色可持續農業的關鍵。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作和共生固氮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非生物脅迫嚴重抑制了豆科植物的根瘤發育和共生固氮。然而,其中的遺傳和分子機制仍知之甚少。
-
Plant Cell | 雲南大學餘迪求團隊闡明植物激素茉莉酸協同脫落酸...
前人研究表明,茉莉酸(Jasmonate, JA)是植物體內一類十分重要的生長調節物質,參與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及對環境因子的響應,如在一些作物及擬南芥中抑制種子萌發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楚。 2020年10月6日,雲南大學餘迪求研究員團隊與美國密西根大學Gregg A.
-
JIPB | 浙江大學鄭紹建課題組解析茉莉酸緩解擬南芥鎘毒害的分子機理
當遭遇鎘脅迫時,植物會啟動自身的解毒系統,包括減少鎘的吸收,將鎘隔離進入液泡和減少鎘向代謝敏感部位的轉運等。以前有研究報導鎘會影響茉莉酸的代謝,但茉莉酸在植物鎘毒害中的作用機制還需要進一步明確。該研究探討了鎘脅迫對擬南芥根系內源茉莉酸合成的影響,並利用茉莉酸合成和信號通路的突變體探討了茉莉酸在擬南芥抵抗鎘毒害中的作用。 本研究發現鎘脅迫導致擬南芥根系內源茉莉酸含量增加,進一步實驗表明這是由於合成茉莉酸的相關基因的表達量上調導致的。
-
張辰宇團隊闡明食物miRNA被胃吸收的分子機制
:外源miRNA如何在消化道保持穩定並被吸收,其吸收的具體機制是什麼?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中,如果RNA能被完整地吸收,需要克服兩大障礙:1、RNA的降解問題,RNase存在非常廣泛,對比DNA等其他分子,RNA極其容易降解,因此,RNA這種生物大分子不太可能在消化道中保持完整;2、RNA是核酸大分子,其化學性質決定了RNA不能自由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需要有特定的轉運機制才能進入細胞,而之前在哺乳動物體內並沒有發現負責轉運RNA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