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長三角首場大雪 浙蘇滬「很受傷」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農曆新年長三角首場大雪 浙蘇滬「很受傷」

  中新網杭州2月19日電(記者 夏毅 實習生 葉青)18日夜,中國長三角地區迎來農曆蛇年新春首場降雪,19日,浙江、江蘇、上海兩省一市的交通、電力及民眾出行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蛇年浙江的第一場雪從18日夜間開始落下,19日上午該省大部分地區被白雪覆蓋,因連夜降雪,杭州地區積雪深度達3.3釐米,而積雪最深的湖州安吉則達到11.8釐米。

  19日上午,浙江多地氣象臺發布暴雪及道路結冰預警信號。上午10點半前,杭州四大汽車站近200餘個班次停運,不過好在中午左右,杭城原本鵝毛般的大雪漸漸減小,繼而停止,前往浙北、江蘇方向的班車陸續發班,目前除汽車南站前往上海方向及北站往江蘇揚州方向近15班次停運外,四大車站均已恢復正常發車。

  浙江運管部門表示,下午天氣轉好後,上午杭州、嘉興、湖州等地停開的5000餘班客車,他們正組織加班運力運送旅客,目前未發生旅客滯留現象。

  而突降的暴雪也造成江蘇境內陸空交通受阻,學校延遲開學,電力設施受損。江蘇中小學和幼兒園因大雪被迫推遲原定為19日的開學時間。

  而暴雪也致使江蘇境內10千伏線路故障跳閘,部分地區出現斷電。19日上午,江蘇各供電公司與檢修公司全力搶修受損線路,已對所有線路進行拉網式排查。

  與此同時,上海當天早上也發出寒潮藍色、道路結冰黃色和暴雪黃色三個預警信號。因正值春運返程高峰,江浙滬大雪造成部分高速公路和大橋對大客車實行限行。浙江31條高速公路中有10條段對大客車、危化車限流;74條普通國省道中有2條段通行受影響。

  此外,受大雪影響,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京滬、滬寧、合武、合寧、合蚌、滬杭高鐵都實行降速運行。

  民航方面,南京祿口機場、揚州機場均於18日晚關閉,19日8時到13時,南京祿口機場有42架航班發布了延誤信息。19日上午6時30分,南京機場因降雪關閉,3個航班備降杭州機場,隨後因雪量增大,氣溫下降,杭州機場也啟動除冰雪藍色預警,當天上午出現部分航班短時延誤。(完)

相關焦點

  • 為了這件大事,滬蘇浙皖全國人大代表3天跑了這些地方
    為了這件大事,滬蘇浙皖全國人大代表3天跑了這些地方 2019-11-22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三角鄉村振興科技成果...
    煮好的一鍋鍋米飯,正在翻炒的蟹味菇,爭相散發出誘人的食物香氣;與此同時,不同顏色的花菜、不同口感的玉米、琳琅滿目的深加工產品等,也已擺好等待人們的品嘗……11月11日,在位于楓涇鎮的長三角路演中心,滬蘇浙皖三省一市農科院聯合舉行長三角農業科技一體化發展研討會暨鄉村振興科技成果路演活動,現場除了舉行長三角農業新品種品鑑會,還成立了長三角鄉村振興研究院理事會
  • 滬蘇浙頒布《通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詞條(圖)
    滬蘇浙頒布《通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詞條 下月招募200名「啄木鳥」挑刺  東方早報世博記者 鄒娟  「餐廳」被翻譯成「翻譯服務出錯(translate server error)」  昨日,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語委和質量技監局在上海召開
  • 蘇滬「牽手」,組建陸海空天科技創新型企業集團 ——長三角區域...
    蘇滬「牽手」,組建陸海空天科技創新型企業集團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江蘇大院大所的創新實踐④ 2019-12-20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高院院長董開軍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司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
    認真落實四地高院共同籤署的司法協助交流、環境資源、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等合作協議,細化工作措施;承辦第十二屆長三角地區法院工作會議,及時落實共籤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司法協作框架協議,公布民間借貸糾紛、離婚糾紛等8類案件立案材料清單,推進長三角區域法院訴訟服務標準化建設;連續五年主辦皖江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研討會;與滬蘇浙高院聯合發布首批長三角地區人民法院典型案例24個。
  • 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滬召開
    為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聯防聯治工作,12月22-23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地面沉降防治省際聯席會議在上海召開。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副司長熊自力出席會議並講話。
  • Frank打開長三角「盲盒」①|南通?上海,3-1.5=?
    南通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自路線開行以來,南通站、南通西站發蘇南、上海方向的客流佔滬蘇通(蘇南、上海、廣州、深圳方向)總客發的90%,發廣州、深圳方向的客流佔滬蘇通(蘇南、上海、廣州、深圳方向)總客發的10%,旅客日均經過滬蘇通大橋4504人次,峰值一般出現在每周五、周日兩天,有著明顯的「潮汐」特徵。和趙甜甜一樣盼望著滬蘇通大橋通車的,還有更多南通人。
  • 百色西林大雪紛飛 這是廣西今年入冬首場大雪(圖)
    2013年12月16日 06:56 來源: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作者:胡玲玲 編輯:林娟 百色西林 大雪紛飛這是我區今年入冬首場大雪
  • 2019農曆新年的第一場雪
    新華社發(杭興微 攝)火紅新年福氣滿一場飛雪報春來「瑞雪兆豐年」在這農曆新年伊始仿佛意外之喜雪花與我們驀地相逢新華社發(宋誠林 攝)在或細碎或紛飛的大雪中我們仿佛穿越了厚重的歷史置身於令人著迷的古老時光
  • 長三角雙創生態地圖小程序發布
    新華社上海6月15日電(記者杜康)「找園區」「找融資」「找產業」「找研發」,長三角543家創業服務機構的信息全部匯聚在一張圖上。2019年全國「雙創周」上海分會場上,長三角雙創生態地圖小程序1.0版正式發布。
  • 12家機構結盟構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能量場」
    新華社上海8月25日電(記者何欣榮)中國長江三峽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12家行業巨頭、高校院所,25日聚首上海,正式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的創始成員單位,助力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 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應邀出席第十七屆長三角科技論壇
    會場浙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衛寧,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周國輝,長三角「一市三省」科協負責人,湖州市、長興縣領導出席開幕式。近30位「兩院」院士,數百名專家學者,近500名長三角「一市三省」科技界代表、省級有關部門代表以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企業家代表參加。
  • 從河口平原到四個省:「長三角」到底有多大?
    有時候,它似乎說的就是上海周邊,有時候,它貌似是江浙滬的代稱,有時候,它突然把安徽也囊括其中。  那麼:  「長三角」,到底是哪裡?  「長三角」,到底有多大?  1.0 —「長三角」平原  長三角源於自然地理,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
  • 湧金樓區域經濟觀察員︱滬蘇浙皖自貿區「結盟」發展 這件事靠譜嗎?
    除了省內各區域的聯動,如今浙江也更迫切地目光投向省外,希望在長三角各自貿區之間形成高效聯動。去年9月,隨著安徽自貿試驗區設立,自貿試驗區在長三角地區已實現全覆蓋。浙蘇滬皖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的基礎條件已經形成。然而,自貿試驗區的跨省域聯動尚無先例可循,三省一市要第一個「吃螃蟹」,難度可想而知。但長三角實現自貿試驗區的合縱連橫,能爆發出的改革合力更令人期待。
  • 滬蘇通鐵路7月開通 上海1小時6分鐘到南通
    原標題:滬蘇通鐵路7月1日開通 從上海到南通只需1小時6分鐘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上海至蘇州至南通鐵路(以下簡稱滬蘇通鐵路)將於7月1日開通運營,上海至南通最快旅行時間將壓縮至1小時6分鐘。
  • 滬蘇通鐵路今日開通運營 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6分鐘
    滬蘇通鐵路今日開通運營 旅行時間壓縮至1小時6分鐘 2020-07-01 08:38:23 來源 : 科技日報
  • 南京:長三角「地理中心」的新作為
    陸玉龍,南京市建委研究室原主任、高級經濟師,長期從事馬克思《資本論》、南京城市建設發展與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等理論與實踐研究。1982年以來,在《經濟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馬克思交通經濟思想研究札記》《寧杭城市帶發展戰略研究》等多部專著。■長三角區域包括滬、蘇、浙、皖一市三省,長三角城市群在26個城市基礎上擴充為41個。
  • 長三角發布創業地圖「升級版」 擴大「雙創券」通用通兌範圍
    新華社上海11月13日電(記者李榮)長三角進一步擴大雙創「朋友圈」。13日在上海楊浦舉行的2020長三角雙創生態峰會上,長三角創業地圖2.0版正式發布,並進一步擴大長三角「雙創券」通用通兌的試點範圍。創業地圖作為長三角雙創資源共享的「導航圖」和「連接器」,由長三角雙創示範基地聯盟倡議發起,創業者可以通過平臺獲得大企業創新業務訂單、政策申報、投融資等對接服務。此次最新發布的長三角創業地圖2.0版,雙創資源導航功能獲得拓展,在深度分析創業者需求的基礎上,新版的核心功能包括「找資金」「找訂單」「找項目」和「找政策」。
  • 助力長三角地區人才一體化合作——2020徐州—合肥校地人才合作...
    為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一體化合作,加強區域人力資源交流合作,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根據蘇、浙、皖、滬三省一市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協議的有關要求,11月21日2020徐州—合肥校地人才合作推介會暨大學生招聘會在安徽省人才服務中心一樓招聘大廳成功舉辦。
  • 長三角企業「百強榜」透露出什麼
    11月19日,長三角一市三省企業聯合會共同發布2020長三角一市三省企業「百強榜」。今年是第二次發布長三角企業百強排行榜,該榜單以2019年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標準,入圍門檻563.8億元,比上年提高54.5億元。   「百強榜」既是曬成績,也是亮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