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世博記者 鄒娟
「餐廳」被翻譯成「翻譯服務出錯(translate server error)」
昨日,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語委和質量技監局在上海召開《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滬蘇浙地方標準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通用於滬蘇浙地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正式頒布實施。下月,三地將開展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整治工作。
蹩腳翻譯做反面教材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向早報記者透露,自2001年從國外歸來,他便發現公共場所普遍存在翻譯不準確的問題。
「很長時間,大家以為有個英文在就是國際化了,一直沒有規範化的意識。翻譯出來的東西,有些是中國人看得懂外國人不懂,甚至有些中國人和外國人都不懂。」潘教授還回憶起一個他在國內某外語大學的親身經歷。校方要在餐廳掛上英文標誌,於是到網上查翻譯軟體該怎麼用詞,很不巧的是,軟體當天壞了,電腦屏幕上出現「系統錯誤」的英文單詞,於是這句標著「系統錯誤」英文單詞的標誌便成了「餐廳」的翻譯牌。
而記者了解到,在不少學校,公共場所甚至飛機上「雷人」的翻譯甚至成為老師教英文時的反面教材。
收錄337個規範詞條據悉,此次頒布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是由二省一市語言文字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組織三地專家制定,通則內容依據國家有關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國家標準,根據三地公共場所英文譯寫的實際使用要求確定,並經上網公示和專家審定。
記者看到,新頒布的《通則》附錄裡按照漢語拼音排序收錄了337個已規範的詞條。內容涉及部分通用類設施及功能信息、警示提示信息譯法。
而《通則》中對翻譯方法也做出明確要求,比如對於設施及功能信息短語的翻譯,明確要求應該以譯出設施的功能信息為主,如:行李安檢通道可譯為「LuggageCheck」,「行李安檢」的功能必須譯出,「通道」作為設施名稱可不必譯出。
而在翻譯公共場所警示和提示信息時,也註明應注意語氣得當,如「請勿……」一般用「Please DoNo」t;也可使用「ThankYou for Not -ing」,避免生硬。
下月招募英譯「啄木鳥」發布會上,記者還了解到,《通則》實施後,上海還將針對交通、旅遊、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金融、郵政、電信、商貿、餐飲和賓館服務業共12個領域制定具體的英譯規範分則,目前已經形成了徵求意見稿,正在通過「上海質監」和「上海語言文字」網站向社會公示,預計將於9月上旬正式發布。發布以後,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動城市管理、社會動員、窗口服務指揮部,市語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加強公共標誌、店招店牌用字及標誌內容規範化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努力使本市公共場所的英文使用在世博會召開前實現基本規範。而下月,本市還將啟動200名公共場所英譯「啄木鳥」志願者的招募工作。
部分常用提示信息譯法廁所;公共廁所;衛生間;
洗手間;盥洗室
Toilet或Restroom或Washroom
(均不得加Public)
地面溼滑;小心滑倒
Caution:Wet Floor
更換尿布處
Baby Change或Diaper Change
母嬰(哺乳)室
Baby Care Room
請系好安全帶
Fasten Seat Belt
食品及飲料請勿帶入
No Food or Drinks Inside
小心腳下;注意臺階;小心臺階;
下臺階時請您小心;當心踏空
Mind the Steps或Watch Your Step
休息日
Weekends and holidays
音樂廳
Concert Hall
油漆未乾
Wet Pa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