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蘇浙頒布《通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詞條(圖)

2020-12-04 搜狐網
  滬蘇浙頒布《通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詞條 下月招募200名「啄木鳥」挑刺

  東方早報世博記者 鄒娟

  「餐廳」被翻譯成「翻譯服務出錯(translate server error)」

  昨日,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語委和質量技監局在上海召開《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滬蘇浙地方標準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通用於滬蘇浙地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正式頒布實施。下月,三地將開展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整治工作。  

蹩腳翻譯做反面教材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向早報記者透露,自2001年從國外歸來,他便發現公共場所普遍存在翻譯不準確的問題。

「很長時間,大家以為有個英文在就是國際化了,一直沒有規範化的意識。翻譯出來的東西,有些是中國人看得懂外國人不懂,甚至有些中國人和外國人都不懂。」潘教授還回憶起一個他在國內某外語大學的親身經歷。校方要在餐廳掛上英文標誌,於是到網上查翻譯軟體該怎麼用詞,很不巧的是,軟體當天壞了,電腦屏幕上出現「系統錯誤」的英文單詞,於是這句標著「系統錯誤」英文單詞的標誌便成了「餐廳」的翻譯牌。

  而記者了解到,在不少學校,公共場所甚至飛機上「雷人」的翻譯甚至成為老師教英文時的反面教材。  

收錄337個規範詞條

  據悉,此次頒布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是由二省一市語言文字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組織三地專家制定,通則內容依據國家有關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和相關國家標準,根據三地公共場所英文譯寫的實際使用要求確定,並經上網公示和專家審定。

  記者看到,新頒布的《通則》附錄裡按照漢語拼音排序收錄了337個已規範的詞條。內容涉及部分通用類設施及功能信息、警示提示信息譯法。

  而《通則》中對翻譯方法也做出明確要求,比如對於設施及功能信息短語的翻譯,明確要求應該以譯出設施的功能信息為主,如:行李安檢通道可譯為「LuggageCheck」,「行李安檢」的功能必須譯出,「通道」作為設施名稱可不必譯出。

  而在翻譯公共場所警示和提示信息時,也註明應注意語氣得當,如「請勿……」一般用「Please DoNo」t;也可使用「ThankYou for Not -ing」,避免生硬。  

下月招募英譯「啄木鳥」

  發布會上,記者還了解到,《通則》實施後,上海還將針對交通、旅遊、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金融、郵政、電信、商貿、餐飲和賓館服務業共12個領域制定具體的英譯規範分則,目前已經形成了徵求意見稿,正在通過「上海質監」和「上海語言文字」網站向社會公示,預計將於9月上旬正式發布。發布以後,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動城市管理、社會動員、窗口服務指揮部,市語委、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加強公共標誌、店招店牌用字及標誌內容規範化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努力使本市公共場所的英文使用在世博會召開前實現基本規範。而下月,本市還將啟動200名公共場所英譯「啄木鳥」志願者的招募工作。  

部分常用提示信息譯法

  廁所;公共廁所;衛生間;

  洗手間;盥洗室

  Toilet或Restroom或Washroom

  (均不得加Public)

  地面溼滑;小心滑倒

  Caution:Wet Floor

  更換尿布處

  Baby Change或Diaper Change

  母嬰(哺乳)室

  Baby Care Room

  請系好安全帶

  Fasten Seat Belt

  食品及飲料請勿帶入

  No Food or Drinks Inside

  小心腳下;注意臺階;小心臺階;

  下臺階時請您小心;當心踏空

  Mind the Steps或Watch Your Step

  休息日

  Weekends and holidays

  音樂廳

  Concert Hall

  油漆未乾

  Wet Paint!

相關焦點

  • 上海江蘇浙江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中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王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37分報導,昨天(24日),浙江、上海、江蘇共同發布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通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
  •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體現海南特色本報海口7月16日訊(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英文翻譯啼笑皆非 長三角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上海清理公共場所不規範英文標識
    不過,上海街道上不時出現的不規範英文標識,卻「弄暈」過很多到過上海或者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在一家外企工作的艾米麗·利貝爾森女士就是其中一個。她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的確有時候會看到一些錯誤翻譯的指示牌,比如正確的英文翻譯應該是'Caution!The Ceiling is Low(小心碰頭)',而被錯誤地翻譯成了'Beware of the Ceiling(提防房頂)'等,讓人覺得很滑稽。」
  • 北京奧運會向公共場所不規範英文標識發出最後通牒
    「目前已經完成了通則、道路交通、旅遊景區、商業服務業、體育場館、醫療衛生六大類的標準規範,『肛門醫院』、『麻臉女人的豆腐』和『沒有性生活的雞』等洋涇浜英語將淡出人們的視線。」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市民學外語組委會專家顧問團團長陳琳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上海將出現「英文啄木鳥」 公共場所找英文錯字
    新華網上海2月13日電(記者馮源)在公共場所尋找錯別字的工作有一個雅號「都市啄木鳥」。記者13日從上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獲悉,除了「中文啄木鳥」外,上海還將出現一批「英文啄木鳥」。
  • 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雙語標識 這些翻譯錯誤有...
    為此,他建議儘快規範昆明及全省範圍內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翻譯的工作,並將其納入COP15會議的籌備工作中。  趙剛參照《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北京市《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及國外相關標識、網站提供的相關翻譯標準,帶領學生組成課題組對昆明市內的部分雙語標識進行了調查,搜集並發現昆明有的雙語標識存在4大類譯寫失範的現象:機譯造成的錯誤、用詞不恰當、拼寫錯誤及書寫格式不規範、語法錯誤。針對以上問題,趙剛團隊給出了相應改正參考建議。
  • 公共場所英譯錯誤迭出 高中生當"啄木鳥"規範城市名片
    東方網實習記者孫曉菲2月17日報導:在上海,公共場所一般都標有相應的英文翻譯,方便國外人士出行。但是,這些英文中的錯誤卻不少,直接影響了上海的城市形象。寒假中,華東師大二附中的三名高二學生逛遍了滬上的主要景點、重要路段、大型公園和商場,對其中的中譯英錯誤進行了歸納。
  • 農曆新年長三角首場大雪 浙蘇滬「很受傷」
    農曆新年長三角首場大雪 浙蘇滬「很受傷」
  • 為了這件大事,滬蘇浙皖全國人大代表3天跑了這些地方
    為了這件大事,滬蘇浙皖全國人大代表3天跑了這些地方 2019-11-22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大英語教師成立課題組,調查昆明公共場所...
    近日,長期從事英語教學的雲南大學外語學院教師趙剛向記者反映,目前,昆明市內有的著名景區、高鐵站、地鐵站、重要紀念地、星級賓館等公共場所的一些雙語標識英文存在錯譯、書寫不規範和不統一等現象,有的地方還錯得離譜。為此,他建議儘快規範昆明及全省範圍內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翻譯的工作,並將其納入COP15會議的籌備工作中。
  • @武漢市民,如發現公共場所英文標錯了,可在城市留言板反饋
    &nbsp&nbsp&nbsp&nbsp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5日訊(記者宋磊 通訊員吳名)5日,長江日報記者從市政府召開的全市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規範整治工作動員部署會議獲悉,武漢市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規範整治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優化城市國際標識系統,進一步提升武漢城市國際化水平,
  • 蘇浙滬發布公共場所英譯標準 公廁不能譯成「WC」了
    昨天,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在上海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長三角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標準通則》,統一長三角地區公共場所英譯規範,進一步推動區域國際化進程。從此長三角的公共場所337條設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的英譯方式完全一致。10月起,江蘇將正式施行這一新標準。
  • 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英文報刊中文專有名詞譯法通則及詞表》答記者問
    「為什麼要制定《通則及詞表》」「與此前業界參照的資料相比,《通則及詞表》有哪些新內容」……日前,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就業界關心的問題,回答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提問。  英文報刊中存在譯法不規範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通則及詞表》制定的背景是什麼?
  • 武漢將統一公共場所英文標識 公廁譯為Toilet
    全市公共場所標識將統一「漢譯英」交通指示牌「大街」不能叫「DA JIE」 「公共廁所」要譯成「Toilet」 本報訊 (記者 孫珺)「公共廁所」到底是翻譯成「其中,公共場所將啟用規範的中英文對照標識,如公共廁所統一叫作「Toilet」。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將有規範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何偉介紹,配合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步伐,4月底將啟動「家在武漢」工程。其中,市民和外籍人士都很關心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問題有望解決。
  • 「神翻譯」頻現 上海首推公共場所外文使用規定
    吃飯、逛街之餘,在公共場所只要發現不規範的英文標識,她會立刻拍下收集證據,回去登陸官方平臺舉報。  小曹所說的官方平臺,其實是搭建在上海語言文字網上的「上海市公共場所語言文字應用監測平臺」。自今年1月1日起,國內首部規範外文使用的省級政府規章——《上海市公共場所外國文字使用規定》開始生效。為了更好地宣傳、引導公共場所的外文使用,上海正一步步地向前探索。
  • 西安地鐵站名很多是大寫拼音 怎麼不用英文呢?
    然而,在西安逐漸走向國際化大都市的過程中,地鐵站中的站名下方卻始終是大寫拼音,如ZHONGLOU、BEIKEZHAN、CHUANGXINGANG這樣的大寫英文字母。為了西安與國際接壤,可否將地鐵站中的導向牌裡的站名大寫拼音更換為英文?回復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地鐵車站屬公共場所,英文譯寫須執行國標《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地標《公共場所公示語英文譯寫規範》等規範、標準。
  •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仍需規範:同一意思三種翻譯 好像都沒錯?
    上午九點半,柯馬凱(Michael Crook)第無數次開車經過西長安街,但他還是會注意道路交通標誌牌上的英文、拼音和大小寫是不是正確、符合規範。「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從1990年亞運會時第一次對國際語言環境進行檢查到2017年成為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時的先進典型,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已經走過了近30年。如今,北京市面上依然存在著一些錯誤或者不一致的外語標識,在冬奧會「北京周期」已經開啟的時刻,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如何更上一層樓?
  • 滬浙合力打造百年老街,老店新鋪重現昔日繁華
    擁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位於滬浙邊界,以河為界分南北兩段,河北邊的北山塘隸屬上海廊下,河南邊的南山塘隸屬浙江廣陳,南北山塘老街由一座山塘橋相連,「一橋兩山塘」由此得名。9月19日,由滬浙合力打造的南北山塘老街舉行開街儀式,以全新的面貌強勢回歸。具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山塘老街19日正式開街(金山區供圖)整體改造老街風貌,吸引大批遊客在上海地界的北山塘,有一家山塘阿婆雜貨店,沈阿婆今年已經72歲了,一直生活在山塘老街上,在自己家裡開過水果店、餛飩店、雜貨店。
  • 武漢曾發布《標識英文譯寫指南》 起草人坦言倉促
    武漢曾發布《標識英文譯寫指南》 起草人坦言倉促 2014-09-12 11:27:01   鸚鵡大道一處旅遊導示牌上,「古琴臺」翻譯為「Boya Terrace」,實際上,「古琴臺」在《武漢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