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2008年奧運會前,北京曾向此類「英語」發起過一輪「攻勢」;如今,隨著上海世博會的日益臨近,上海協同江蘇、浙江的語言文字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共同制定《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並向這些錯誤英譯發出整改通牒。8月24日,經專家審定和網上公示後,規範的第一部分《通則》發布。
上海市語委副主任、教委主任薛明揚介紹說,已發現的不規範譯寫主要包括單詞拼寫錯誤、語法運用失誤、印刷排版不符合英語規範、譯法不符合英語使用習慣以及同一事物或概念在不同場合下的譯法不一致等。
英文翻譯笑話不少「變形人廁所」是英譯不準確的直接體現,「deform」在英語中是「使變形」的意思,用在此處既不準確,也有著強烈的貶義色彩;「小心地落水」則是語法運用錯誤,不免讓人啼笑皆非。
此外,更讓人看不懂的是一些因粗心犯下的張冠李戴、拼寫錯誤、前後不一致等問題。如上海一家公廁在女士的圖像下竟然寫著「Gentleman」(男士)的字樣;另外,「Toilet(廁所)」寫成「Tolet」等拼寫錯誤的也不止一處;有些英譯在樓外正確但在樓內卻變成了錯誤譯寫……
記者發現,有些不規範譯寫的負面效果還不小,比如某處公廁前的標示上寫著「本公廁為免衝式,請您便後離開即可」,其相對應的英文為「The WC is free of washing,Please leave off after pissing(小便) or shitting(大便)」,對此,規範編寫者之一、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姚錦清表示,外國人從不把「小便」或「大便」寫在公眾場合,這樣的譯法不僅是語言問題,還是形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