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出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奇葩翻譯將成過去時
據新華社6月20日報導,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規範》)。 《規範》對公共服務領域和公共場所標誌標牌中的英文書寫規範作出了規定,包括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字體、空格、換行等方面。 另外,《規範》還為各領域常用的公共服務信息提供了規範譯文,涵蓋10個部分,共計3534條。
-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國標發布:不得使用帶歧視色彩的譯法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國標發布:不得使用帶歧視色彩的譯法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20日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
-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我省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既符合國際規則,又體現海南特色本報海口7月16日訊(記者 王玉潔 尤夢瑜)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
上海江蘇浙江統一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
中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王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9時37分報導,昨天(24日),浙江、上海、江蘇共同發布了《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通則》,對公共場所英文譯寫實行統一規範。
-
英文翻譯啼笑皆非 長三角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
新華網上海8月27日專電(記者潘旭)「殘疾人專用」公廁的英文變成了「變形人專用」(「Special for deformed」),「當心落水」的英文則譯成了「小心地落水」(「Take Care to Fall in Water」)……在上海街頭,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或錯誤英譯。
-
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怎麼翻譯成英文?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Spicy Hot Pot 「麻辣燙」這樣翻譯就對了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規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類讓人捧腹的菜品翻譯是不是有些「慘不忍睹」呢?不過,今後或許可以得到改觀。
-
三部委發布英文譯寫規範 川菜名都有了正規翻譯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同時,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涵蓋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該標準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
6號線、8號線英文譯名將按照新規範調整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我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寫規範》中的相關規定,即:「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八角遊樂園為BAJIAO Amusement Park」。
-
簡單明了,體現服務,北京啟用新版地鐵站名英文譯法
為提高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回應社會各界關切,近日,北京市外辦會同交通系統相關單位,依據《地名管理條例》、《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T16159)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GB/T30240)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
-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Spicy Hot Pot 「麻辣燙」這樣翻譯就對了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規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同時,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涵蓋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該標準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Spicy Hot Pot 「麻辣燙」這樣翻譯就對了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規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類讓人捧腹的菜品翻譯是不是有些「慘不忍睹」呢?不過,今後或許可以得到改觀。
-
北京啟用新版地鐵站名英文譯法
為提高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回應社會各界關切,近日,北京市外辦會同交通系統相關單位,依據《地名管理條例》、《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T16159)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GB/T30240)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
-
滬蘇浙頒布《通則》規範公共場所英文詞條(圖)
《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滬蘇浙地方標準聯合發布會,共同宣布通用於滬蘇浙地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正式頒布實施。下月,三地將開展公共場所英文譯寫整治工作。 蹩腳翻譯做反面教材 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向早報記者透露,自2001年從國外歸來,他便發現公共場所普遍存在翻譯不準確的問題。「很長時間,大家以為有個英文在就是國際化了,一直沒有規範化的意識。翻譯出來的東西,有些是中國人看得懂外國人不懂,甚至有些中國人和外國人都不懂。」
-
北京啟用新版地鐵站名英文譯法,將逐步擴展至全路網
記者從市交通獲悉,為適應推進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的新形勢,提高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的科學性和適用性,回應社會各界關切,近日,北京市外辦會同交通系統相關單位,依據《地名管理條例》《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T16159)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GB/T30240)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
-
麻辣燙、餛飩、寬帶英文咋翻譯?現在有了國家標準
6月22日消息 長久以來中式英語廣泛出現在各行各業,同時也鬧出了不少笑話,不過未來在餐飲、交通、旅遊等公共服務領域現在已經有標準翻譯,這些笑話以後也將很少出現。IT之家據新華網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20日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
-
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出臺,再也不擔心「出洋相」了
來來來《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2018版)告訴你答案關於《廣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2009年,廣東省質監局與廣州市外辦聯合發布《規範》,對市內道路交通、旅遊景點、體育場館、醫療衛生等場所的公共標識提出標準化譯法,該《規範》於2014年進行第二次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