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長三角地區人才一體化合作——2020徐州—合肥校地人才合作...

2020-12-05 瀟湘晨報

為加快推進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一體化合作,加強區域人力資源交流合作,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根據蘇、浙、皖、滬三省一市人才交流合作框架協議的有關要求,11月21日2020徐州—合肥校地人才合作推介會暨大學生招聘會在安徽省人才服務中心一樓招聘大廳成功舉辦。

發展一體化離不開人才一體化。為加強區域人力資源交流合作,優化人才資源配置,我省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通過與長三角城市相互聯動、政府搭建平臺、信息資源共享等方式,為高校畢業生求職擇業和用人單位跨區域招用人才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人才融通、智力融合,促進長三角「人才磁場」凝聚更強大合力,助推區域更高質量發展。

本次活動作為長三角地區人才交流協作一項傳統活動,圍繞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區域更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通過人才合作推介會、現場招聘會兩種形式結合,充分搭建長三角地區高校畢業生合作交流平臺,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的人才流動。

為增強此次專場招聘工作的針對性,徐州市組織60家單位參會,其中27家規上企業,事業單位16家(駐徐高校5所,市屬中學7所,市屬三甲醫院2所,縣級醫院2所),提供招聘崗位589個,據統計現場初步達成意向數772人次。

【來源:人才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三角一體化籤約重要合作!涉南通新機場、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
    6月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浙江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分5批籤約,包括南通新機場建設、大飛機製造、量子通信等項目,涉及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生態環保、交通互聯等多個領域。上海將積極發揮龍頭作用根據上海發布的消息,6月5日,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浙江湖州舉行。
  • 協同創新 開放共享 長三角科技合作凝聚共贏「向心力」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時代大背景下,如何讓資金、人才、技術等科創資源充分流動、實現更多應用成果落地轉化,從而更好地服務於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前,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分論壇暨長三角科技合作交流洽談會在連雲港市召開,本次會議以「長三角城市合作:新動能、新格局、新作為」為主題,長三角區域內眾多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和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圍繞進一步推動長三角科技合作與交流的相關議題展開討論。
  • 蘇州「校地合作」不完全採訪筆記:「象牙塔」有新故事
    在校地合作方面,蘇州按照「名城名校、創新驅動、協同提升、融合發展」的總要求,聚焦經濟社會發展和轉型升級需求,發揮大學作為人才聚集高地和科技創新基地作用,促進一流大學創新資源與蘇州產業資源的深度融合,初步形成「名城帶名校、名校促名城」的互動發展格局。
  • 擴大高校「朋友圈」 市校合作進入新階段
    在成都科學城內,校地合作碩果纍纍 匯聚科技創新力,11月25日,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籤署系列合作協議,市校合作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跨越千裡,這不是成都第一次與上海合作。今年6月,成都市與上海交通大學籤署協議,將在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戰略投資諮詢、人才培養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此外,上海交大還在成都落地了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並已誕生一批領先成果。
  • 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 復旦辦了一場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殷夢昊 汪蒙琪 張晉川 金雨豐)昨天,2020 長三角高校智庫峰會在上海青浦朱家角舉行,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圍繞示範區建設發展,交流思想洞見,分享研究成果。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忠偉出席峰會並致辭。
  • 長三角一體化嘉興如何作為?聽聽專家怎麼說
    "嘉興要依託G60科創走廊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創新平臺,加快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實現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協同提升。"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盛世豪認為科技創新是嘉興發展的要義。浙江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黃勇深入剖析區域一體化的基本特徵和發展階段。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在相城區揭牌
    當前,相城贏得了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的中心優勢、獲批中日地方合作平臺的外向優勢、承接法定數字貨幣試點的帶動優勢和推進虹橋-相城一體化格局的融合優勢「四大國家級戰略優勢」。相城將全力支持「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的運營,以全方位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為分中心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 合肥全面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合肥市發改委長三角合作推進辦公室工作人員打開電腦中的一份方案告訴記者,為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今年4月,合肥市發布推動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謀劃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產業制高點,圍繞長三角製造業協同發展規劃的制定實施,按照「部分引領、擇優承接、共同培育」的發展思路,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體系,構築產業大平臺。
  • 「上海交大特色」社會服務合作體系愈發完善
    通過校內外組織機構的不斷優化發展,服務模式日漸成熟,有效地整合校內外創新資源,形成了一套交大特色的高效社會服務體制機制,為學校開展社會服務工作提供了較為完善的組織和機制保障。戰略布局與平臺建設並行發展,前期合作成果不斷轉化為後續合作的發展動力和支撐。從省校合作提升為參與區域性創新發展戰略,投身國家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實現優勢互補。
  • 從集成電路到量子通信,今年長三角重大合作事項有啥特點?
    在2020年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科技創新和產業聯動成為場內外的高頻詞。6月6日上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籤約儀式在湖州舉行,共計籤約重大合作事項19項,其中產業合作、科技創新領域佔比近一半。
  • 跨省一體化:安徽蕭縣書記縣長赴徐州招商,堅持空間向東
    黃韡說,蕭縣將立足四省通衢、淮海中心等獨特區位優勢,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和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機遇,堅持空間向東,全方位、深層次對接徐州。他說,蕭縣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力促「線型發展轉變為扇形發展」,並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產業發展。考察中,黃韡要求該縣經開區等部門與企業做好、做實溝通對接,爭取早日實現合作。
  • ​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揭牌
    12月1日,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落戶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首個央地合作投資促進實體化平臺。據悉,該平臺將通過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努力實現高精尖產業轉移和人才、資本等產業要素的整合落地,推動長三角地區新舊動能轉換與產業轉型升級,並形成在相關區域乃至全國範圍內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國科控股與上海市松江區籤署合作備忘錄
    國科控股與上海市松江區籤署合作備忘錄 2020-10-19 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 【字體:大 中 小】   座談會上,中科院企業黨委副書記、國科控股副董事長、總經理楊建華表示,上海市松江區作為國家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策源地,通過雙方共同支持建設國科G60數字智能產業園等舉措,將為全面落實中科院與上海市的合作任務,推動中科院科研成果在上海的孵化培育和發展壯大發揮更大的支撐作用,並將進一步有效推動國科控股體系產業資源、科創人才、科技成果的集聚發展,也將是國科控股在長三角地區打造基業、基金
  • 「兩會」高頻詞 ▏長三角一體化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搶抓戰略機遇,助推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成為今年「兩會」中不少市政協委員關注的話題。大家紛紛圍繞如何融入長三角、厚植創新資源優勢、實現長三角一體化與自貿區協同發展等建言獻策,「長三角一體化」也因此成為會場中的高頻詞彙。
  • 「最新」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如何推進?聽聽他們怎麼說!
    市人大代表們的部分精彩觀點詳見下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市發改委介紹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和成效: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跨區域合作提質增速。完善長三角地區學分銀行管理和標準統一孫慧代表說,學分銀行是長三角地區教育一體化三年發展規劃重點協作項目之一,目前已完成調研,制定了管理制度。針對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完善學分銀行的管理機構,推進學分認定和轉化標準的統一。
  • 央地同頻共振,中國建築全力共「築」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打通區域動脈,助力長三角交通一體化交通運輸承載著經濟「輸血」的重任,中國建築積極助力完善長三角區域聯絡線,為滿足區域發展"鋪路",為長三角區域協同賦能。長江是一條黃金水道,是連結中國多地區的經濟紐帶。近年來,中國建築在江海直達、江海聯運配套港口設施等領域再建新功,助力長三角港航一體化。
  •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
    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我省科技創新和長三角地區有一定差距,尤其創新理念上的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省政協委員孫國正建議,我省應當謀劃科技創新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孫國正表示,應當發揮合肥創新引領作用,高點站位,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支持,爭取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總部早日落戶合肥,在合肥建設新能源實驗室。
  • 長三角教育一體化來了!浙江省與上海交大啟動共建海洋應用技術研究院
    6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與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全面戰略合作籤約,在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基礎上,充分整合發揮浙江省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上海交通大學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助力海洋強國建設。長三角地區擁有我國近五分之一的大陸海岸線,同時匯聚了一大批國內頂尖的涉海科研力量,是海洋強國建設進程中舉足輕重的戰略支點。而上海交通大學則是長三角地區涉海科研力量的代表之一,學校的海洋相關學科有著悠久的研究歷史,在海洋工程、海洋戰略、物理/生態海洋、化學海洋、氣候變化、海洋技術、海洋生物、海洋運輸等領域都有不俗的研究實力。
  • 上海市發改委與復旦全面合作 奮力共創上海新時代新奇蹟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作了題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與長三角一體化」的輔導報告。市發改委副主任張忠偉、朱民和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副校長陳志敏作交流發言。會議由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徵主持。市發改委與復旦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智慧力量
  • 天長市人才科創城建設 - 滁州市人民政府
    天長人才科創城已納入滁州市十大創新平臺項目。今年6月份,首期三棟樓面積2.8萬平方米工程已投入使用。現正啟動人才科創城第二期工程建設。天長人才科創城共分5個功能區。一是產業研究院載體、二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三是政學研合作基地、四是科技公共服務中心、五是高端科技孵化器。下面從三個方面介紹天長人才科創城建設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