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壟斷了近百年!停工一天損失2億,被中國科學家9個月突破

2020-09-11 老樹昏鴨

今天的中國科技技術有多發達你知道嗎?今天,住在北京的人可以喝到來自長江的水、上海人可以用上從新疆來的天然氣、你我可以隔著幾座城市實現交流無障礙……這一切都離不開21世紀的科技發展,中國也是21世紀的科技發展大國之一。

作為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在科技發展中本身是佔據優勢的,但由於中國是21世紀科技發展的遲到者,因此在許多方面都受到了發展限制,過去我國在石油基地建設、北鬥衛星發射、核能研發等各個方面都有許多限制,在我國著名的西氣東輸項目上也是如此。

西氣東輸的目的是合理利用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為我國東部缺乏天然氣的地區運送,中國地圖廣闊,從西部到東部需要跨多個省市,這個距離甚至趕得上某些國家的整個面積,因此西起塔裡木盆地東至上海的這個項目,是在當時我國第二個大型的投資項目,第一個投資巨大的三峽工程,因此西氣東輸項目的難度可想而知。

西氣東輸項目共投資1500億人民幣,全長4200公裡,因此為了能夠保證在長距離的背景下還能夠提高運輸效率,需要在每隔200公裡的運輸管道上增加一處加壓站,提供強大的壓力保證能夠快速的運送天然氣,然而在當時的國內條件,中國自身產不出來加壓站的核心設備燃驅壓縮機組。

中國之所以沒有驅動管道的核心技術,是因為燃氣輪裡面的葉輪要求十分高,在當時我國的所有燃氣機組全依賴從美國進口,一旦壓縮機停工一天,這個工程每天都要損失近兩億,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申請向美國購買這一技術。這項技術長期以來都是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壟斷的,並且該公司大約在100年以前就有了這項技術,不過面對中國的申請,該公司直接拒絕了。

眼前的難題擺在了國人面前,每天的損失加上設備的維修、租借費等等,中國科研隊勵志要自己掌握這門技術。因此在我國的西氣東輸項目中,國內湧現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奮鬥著。

其中,一位名叫崔順蓮的女科學家發現了燃氣機葉輪其中的原理,之後她用了九個月的時間,不斷嘗試驗證,最終打破了美國這一技術封鎖,成功為我國西氣東輸項目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雖然遲到了,但絕對不比他們差。

有人說,中國還是發達國家,光刻機比不上荷蘭、工業製造比不上德國、醫療水平比不上美國、奢侈品比不上義大利……但世界上又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方方面面比得上中國,他們為了給自己製造中國的弱小假象,把中國放在國際頂尖來和全世界相比。

而回想從新中國建立至今,我國在很多方面打破了限制,成為了今天數一數二的大國,科學家在祖國的建設是尤為突出的,在今天有人擔心中國人生病、在過去有人擔心中國人吃不飽、有人擔心我們沒有原子彈在國際上站不住腳……中國能夠從落後被欺壓的國家走到今天,任何一個科學家的付出都不容忽視。

我們的生活歲月靜好,正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今天,我們要感謝為我們美好生活今天付出過努力的每人一個,更要感謝我們的國家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因為有他們,才有今天的安定和平。

相關焦點

  • 女科學家:歷時9月攻克美壟斷50年的技術,可為國家每天省下2億
    在現代化的社會進程中,華為晶片事件再次向我們證明了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在世界之林享有話語權,才能不被其他技術所壟斷。也許在某些方面我們還落後於其他國家很遠,但我們也要充滿信心,因為無數國人都在為中國的未來而奮鬥,把滿腔熱血都奉獻給了祖國。崔連順便是這其中一個,被稱為巾幗女英雄的她,歷時9月就攻克了美國壟斷50年的技術,為國家每天省下2億。
  • 美壟斷50年尖端技術,讓我國每天上交2億,我國女科學家9個月攻克
    一項在全球範圍內被美國壟斷了50年的技術,對於我們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如果我們想要使用它,美國就開出每天2個億的費用,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我們真的需要付出這麼高的費用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儀式,我們的國家正在努力發展,但是由於我們錯過了兩次工業革命的黃金時期,要在短時間內超越西方國家數百年的技術積累是不容易的? 我國湧現出無數愛國的中國熱血青年,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了自己一生的力量。 他們拒絕在國外得到豐厚的報酬,他們堅持留在國內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但由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中國很長一段時間是非常困難的。
  • 中國科學家,裡程碑式突破!
    中國科學家,裡程碑式突破!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該校潘建偉等人成功構建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這一突破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
  • 1個月損失9億,澳洲主動拉攏中國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疫情發生後,世界經濟損失巨大,很多行業都受到巨大衝擊。澳大利亞的旅遊業受影響嚴重。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該行業來說十分重要,但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中國遊客暴跌。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近兩年赴澳的遊客每年約有140萬,但在疫情的影響下,赴澳的中國遊客人數下降78%。旅遊業的發展關乎到澳大利亞的經濟利益,該情況對其來說無異於拖垮了澳洲經濟。
  • 美國航空公司損失慘重二季度虧近60億美元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美國達美航空損失了近60億美元,該公司執行長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大量復甦的情況下,航空旅行的緩慢而短暫的恢復現在已停滯不前。與去年第二季度相比,美國達美航空在4月,5月和6月的乘客飛行量減少了93%。
  • 美國尼古拉涉嫌欺詐!被視為第二個特斯拉,韓國股民一天虧340億
    盤中,該公司股價曾一度暴跌30%,至24.05美元,這讓米爾頓所持有的股票價值降至28億美元,比上周五收盤時少了約10億美元。據海外網,此前,該公司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因做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指控其存在欺詐行為而辭職。
  • 爭氣的亞洲高樓:打破美國壟斷百年的最高樓紀錄,卻還是美國設計
    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美國幾乎壟斷了上百年全球最高樓這一紀錄,同時也是摩天大樓概念的誕生地,不得不說美國曾經造高樓的能力的確是讓人咋舌,一度讓很多的亞洲國家羨慕。畢竟那時候亞洲除了少部分發達國家之外,很少有摩天大樓出現,而亞洲直到一座叫做「吉隆坡石油雙塔」的高樓出現,才打破了美方在全球最高樓紀錄上的壟斷。這座高樓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境內,總高度達到了452米,當年花了16億美元建造,在1998年完工。從完工起保持世界最高紀錄到2004年,是這座城市乃至整個國家的重要地標建築了。
  • 近百年全球六大9級地震,每次都是「末日」
    勘察加除了此次9.0級地震以外,歷史上還發生過兩次大地震:1737年10月16日9.0級地震,震中位於座標52.500°N ,159.500°E1923年2月4日8.5級地震,震中位於座標54.000°N ,161.000°E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都相差不大
  • 除了汽車和電池,比亞迪還有王牌,突破國外技術壟斷,估值超百億
    2021年1月5日,比亞迪(BYD)發布銷量快報顯示,去年汽車累計銷量42.69萬輛,同比下降7.46%。其中,秦和宋系列成為絕對主力,合計佔比達到60%以上;漢、唐各佔10%左右。自7月份上市以來,漢銷量連續5個月環比正增長,累計突破4萬輛大關。
  • 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迎百年來最大危機!要賣"護理包"自救
    損失近100億,澳洲航空面臨100年來最大困境據第一財經8月20日消息,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2020年的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損失19.6億澳元(約合人民幣98.53億元)。
  • 蘇聯和美國為什麼想把地球對穿,最後因為什麼原因停工了?
    為了弄清疑問,獲取地球的寶貴信息,1956年美國地球科學小組的成員沃爾特·曼可,率先提出了向地幔進發的口號,計劃利用鑽探穿透地殼來到地殼和地幔之間的莫霍界面,該計劃也被稱為莫霍計劃。並且第二階段計劃預計每年需要7億美金,美國國會認為項目預算過高,1966年投票終止了莫霍計劃。不管是海底鑽探還是樣本獲取技術都在過程中被證實是可行的,人類最有希望穿透地殼的機會就這樣落空了。蘇聯見到機會,想在地底探索領域超過美國。
  • 9月6日,神龍一號成功!順利返回預定著陸場,一舉打破美國壟斷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6日的報導稱,近日在我國北方的一個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神龍一號』空天飛機,在軌飛行兩天之後於9月6日順利返回預定著陸場。『神龍一號』太空飛行器的成功返回,標誌著我們國家在該領域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以後空天飛機能夠多次使用,將有效降低使用成本。該太空飛行器以後能夠保證我國和平利用太空,並為廉價開發太空奠定了技術基礎。『神龍一號』太空飛行器的成功著陸,意味著我們一舉打破了美國的壟斷,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備發射空天飛機的國家。
  • 最寒冷的一天,看百年冰雪品牌的科技創新路
    回首Bauer品牌過去近百年的歷史時光, 你會對這句廣告詞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也會更明白歷史沉澱與創新帶給這個品牌的意義。在可能是21世界北京最寒冷的一天,讓我們一起跟隨這個百年品牌,探究冰雪產業中的那些新機會。「體育夢工場」是ECO氪體的合作媒體品牌,專注於觀察體育營銷領域的新聞動態,為品牌贊助及合作提供優質內容與深度服務。
  • 財經早餐FM-Radio|2020年9月2日
    中國8月財新製造業PMI顯著改善,實現2011年1月之後的最高單月提升。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擬融資200億元。「頂級投行」回歸A股又進一步,證監會發布中金公司IPO招股說明書,發行不超過4.59億股。阿里巴巴66億增持圓通速遞。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創近兩年新高,但就業連續萎縮13個月。
  • 60歲美國博士帶15人回國,突破技術壟斷,為我國研發自主晶片!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就是一個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科學家,他60歲突然從美國回國,帶領15人團隊回國做貢獻,突破了技術壟斷!在此期間,在尹志堯的帶領下,其團隊僅用了9年的時間,就讓應用材料公司佔據了國際刻蝕市場的40%,在半導體行業擁有多項美國專利及各國專利,因此被美國人稱為「矽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在尹志堯60歲時,他做出了一個非常令人意外的決定,那就是帶著自己的15人小團隊回到了中國。
  • 中國科學家在伊辛模型問題上獲突破 曾困擾學術界近百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9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志東在描述臨界現象的伊辛模型問題上,取得了最新進展:推定出三維伊辛模型的精確解,通過證明四個定理,驗證了該精確解的正確性。
  • SensorTower:原神2個月吸金近4億美元 位列遊戲收入榜第2
    原標題:SensorTower:原神2個月吸金近4億美元 位列遊戲收入榜第2   今日,蘋果
  • 國產晶片又獲新突破:7nm ArF光刻膠技術,打破日本、美國壟斷
    因為尚未完全掌握14nm以下晶片製造的核心技術,晶片加工只能依靠代工(光刻設備和光刻材料一直是被國外壟斷的)。最近的華為晶片「斷供」,就是源於荷蘭ASML光刻機,特別是EUV設備,一直是世界技術壟斷的,如果不能突破這些技術,我們將受制於人。
  • 「氣體稀土」氦氣,一直受美國壟斷,如今中國實現突破
    中國首次在寧夏鹽池縣開設了大型氦氣工廠,實現了我國氦氣製備從0到1的突破。從氦氣資源上看,全球總計約519億立方米,其中美國206億、卡達101億、阿爾及利亞82億、俄羅斯68億。而且美國的天燃氣都是富氦的,而中國的天燃氣都是貧氦的,開採成本更大。而氦氣製造上,美國更是天下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氦氣生產國,控制壟斷了氦氣市場。
  • 美媒:中國使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向太空部署衛星,打破美國壟斷
    據《環球時報》9月9日報導,中國最近用長徵2F運載火箭,發射了新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其在經歷了短短2天時間的太空遨遊後成功返回,顯示出中國的太空梭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將在以後更加便捷廉價化的和平使用太空。這也引發了國內外持續的高度關注和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