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科技技術有多發達你知道嗎?今天,住在北京的人可以喝到來自長江的水、上海人可以用上從新疆來的天然氣、你我可以隔著幾座城市實現交流無障礙……這一切都離不開21世紀的科技發展,中國也是21世紀的科技發展大國之一。
作為稀土資源豐富的國家,在科技發展中本身是佔據優勢的,但由於中國是21世紀科技發展的遲到者,因此在許多方面都受到了發展限制,過去我國在石油基地建設、北鬥衛星發射、核能研發等各個方面都有許多限制,在我國著名的西氣東輸項目上也是如此。
西氣東輸的目的是合理利用我國西部地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為我國東部缺乏天然氣的地區運送,中國地圖廣闊,從西部到東部需要跨多個省市,這個距離甚至趕得上某些國家的整個面積,因此西起塔裡木盆地東至上海的這個項目,是在當時我國第二個大型的投資項目,第一個投資巨大的三峽工程,因此西氣東輸項目的難度可想而知。
西氣東輸項目共投資1500億人民幣,全長4200公裡,因此為了能夠保證在長距離的背景下還能夠提高運輸效率,需要在每隔200公裡的運輸管道上增加一處加壓站,提供強大的壓力保證能夠快速的運送天然氣,然而在當時的國內條件,中國自身產不出來加壓站的核心設備燃驅壓縮機組。
中國之所以沒有驅動管道的核心技術,是因為燃氣輪裡面的葉輪要求十分高,在當時我國的所有燃氣機組全依賴從美國進口,一旦壓縮機停工一天,這個工程每天都要損失近兩億,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申請向美國購買這一技術。這項技術長期以來都是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壟斷的,並且該公司大約在100年以前就有了這項技術,不過面對中國的申請,該公司直接拒絕了。
眼前的難題擺在了國人面前,每天的損失加上設備的維修、租借費等等,中國科研隊勵志要自己掌握這門技術。因此在我國的西氣東輸項目中,國內湧現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奮鬥著。
其中,一位名叫崔順蓮的女科學家發現了燃氣機葉輪其中的原理,之後她用了九個月的時間,不斷嘗試驗證,最終打破了美國這一技術封鎖,成功為我國西氣東輸項目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雖然遲到了,但絕對不比他們差。
有人說,中國還是發達國家,光刻機比不上荷蘭、工業製造比不上德國、醫療水平比不上美國、奢侈品比不上義大利……但世界上又有哪一個國家能夠方方面面比得上中國,他們為了給自己製造中國的弱小假象,把中國放在國際頂尖來和全世界相比。
而回想從新中國建立至今,我國在很多方面打破了限制,成為了今天數一數二的大國,科學家在祖國的建設是尤為突出的,在今天有人擔心中國人生病、在過去有人擔心中國人吃不飽、有人擔心我們沒有原子彈在國際上站不住腳……中國能夠從落後被欺壓的國家走到今天,任何一個科學家的付出都不容忽視。
我們的生活歲月靜好,正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在今天,我們要感謝為我們美好生活今天付出過努力的每人一個,更要感謝我們的國家儲備了大量的優秀人才,因為有他們,才有今天的安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