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何志均教授因病去世 他開創了中國人工智慧研究

2020-12-08 浙江新聞

何志均曾和夫人薛豔莊捐資500萬元,發起成立浙江省雲惠公益基金會。 董旭明 攝

  浙江在線6月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張冰清6月2日上午6時55分,著名計算機科學家、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開拓者、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創始人何志均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逝世,享年93歲。

  浙大計算機學院昨天發訃告:何志均為浙大計算機、無線電等學科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高級人才,桃李滿天下;開拓並領導的浙大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兩大研究方向,贏得了國際聲譽。

  何志均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6月5日(周日)上午10時在杭州殯儀館舉行。

  兩任浙大校長

  都是他的學生

  昨天,浙大玉泉校區求是村,何老所在的公寓樓裡靜靜的。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有一種不舍的奇怪感覺,總覺得老先生並沒有走遠,「就在我們周圍」。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吳飛所在的學院、研究所,都是何志均一手創立的。吳飛說,老先生是「甘為人梯」、「後繼有人」。他當年播下的人工智慧研究的種子,現在已經長成一棵茁壯參天大樹。

  根據《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 2016年5月數據統計,浙大計算機學科排名進入世界前1%,列全球第62位,位居全國第二。

  何志均1945年畢業於浙大電機系,1946年起留校任教,從事教學科研60年多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原校長潘雲鶴是何志均在浙大計算機系招收的第一批碩士生。浙大現任校長吳朝暉的本科、碩士、博士論文都是何志均指導的。

  1978年,何志均創辦浙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並任系主任,為學院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何志均開拓和領導的浙大計算機學科第一個研究主攻方向就是人工智慧。1983年,他創建了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並擔任所長職務。潘雲鶴曾在恩師八十歲壽辰時,把這個決定形容為「高瞻遠矚」。何志均被賦予「中國人工智慧研究開拓者」美譽。

  他開創的智能研究

  走入第三代

  何志均開創的浙大智能研究,已經走過了三代。

  第一代是何志均擔任浙大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時,人工智慧的研究還處於以規則、邏輯和符號為主的傳統研究階段。當時史丹福大學開發了一個以知識處理為主的專家系統,用於疾病診治。何志均和中國科學院數學所陸汝鈐院士合作開發的「天馬專家系統開發環境」,獲中國科學院1992年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何志均所指導的碩士研究生楊濤(現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計算機系教授)和童學軍兩篇有關專家系統開發工具的論文,被國際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IJCAI)錄用發表。這表明當時浙大的人工智慧研究水平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到了第二代,潘雲鶴將傳統以符號處理為主的人工智慧引入到多媒體領域,拓展了人工智慧處理的數據類型。

  這種多媒體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技術被應用到了古代文物保護和修復上。1998年開始,浙大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開展了「多媒體、智能技術與藝術復原」項目。

  敦煌壁畫由於年久失修,受損嚴重,如漆面掉落和紋理不清等。人工智慧與多媒體處理相結合技術可探究古老壁畫衰退演變機理,並對其進行修復和重現。

  吳飛說,這是人工智慧從符號推理向多媒體分析的跨越。

  而第三代,則進入了大數據人工智慧階段。在潘雲鶴院士帶領、浙大計算機學院院長莊越挺教授團隊參與下,浙大發起主持了「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

  來自中美兩國的學者共同努力,形成了260萬餘冊電子化圖書和海量多媒體資源,這些海量資源為網際網路用戶提供搜索和推薦等知識服務。

  吳飛向記者舉例道,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借閱某本書某個段落的內容或某個主題內容,這一創新的借閱模式改變傳統紙質書籍以「本」借閱方式。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原物理系主任方容川教授因病去世 享年79歲
    原標題:中國科大原物理系主任方容川教授因病去世,享年79歲方容川教授中國科大校友新創基金會官方微信資料圖沉痛悼念方容川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方容川教授於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2日零時15分因病去世,享年79歲。
  •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院士因病去世 享年83歲
    南京大學供圖中國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因病去世 享年83歲中新網南京9月17日電 (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高雅)17日,南京大學發布訃告,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閔乃本,因病醫治無效,於2018年9月16日17時36分在南京去世,享年83歲。
  •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澎湃新聞 2015-02-11 20:33 來源:澎湃新聞
  • 他開拓了中國高分子化學研究
    父親王錫山以教書為生,對他薰陶很深。王葆仁自幼體弱多病,但勤奮好學,成績優異。當他就讀揚州中學時,父親因病去世,家庭經濟十分困難。1992年,他考入東南大學化學系,除依靠半工半讀維持學習外,還贍養母親、接濟姐弟;在十分艱辛的條件下,他完成了大學學業,1926年畢業時,還不滿20歲,被留校任助教。
  • 追憶劉若莊院士: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他開創了全新應用量子化學研究方向  ——追憶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劉若莊院士  留聲機  10月8日,我國計算化學奠基人、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若莊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曹楚南,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1歲。 曹楚南? 他配得上「巨星」的名號嗎? 那,到底誰才是巨星? 8月29日,有一個人不幸因病去世。 他是漫威電影《黑豹》男主角博斯曼。 《黑豹》男主角的去世,在網上引起了巨大反響。 在百度熱榜上,迅速衝到了第二的位置!
  • 中國社會科學院加拿大研究中心舉行布萊恩·埃文斯教授追思會
    參加埃文斯教授追思會的,有他的妻子、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歷史系教授Patricia Evins女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所長張順洪研究員,埃文斯教授的老朋友、社科院加拿大研究中心老主任陳啟能研究員、姜芃研究員,中心執行副主任姚朋博士,東北師大的趙軼峰教授,外交部翻譯室原主任王本頊教授,河北大學的劉廣泰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戴顯光教授、羅碧君教授。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他與浙江的故事你都知道麼
    浙大聘請霍金為名譽教授  2002年8月15日,世界著名科學思想家和理論物理學家、英國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史蒂芬·霍金受聘為浙江大學名譽教授。從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到黑洞輻射機制,霍金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授聘儀式上,原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向霍金頒發名譽教授證書,霍金夫人替丈夫接過聘書,並放在霍金胸前。
  • 「高鐵院士」王夢恕因病去世,他的選人標準:「不要說假話」
    9月20日下午,被稱為「高鐵院士」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因病去世,享年80歲。一年前,他因腦出血住院治療。王夢恕曾以27歲的年齡參與修建新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並發現貫通誤差,排除運營障礙。他力挺中國高鐵建設,曾有一句名言令無數國人為之自豪:希望有一天,其他國家的人一提到手錶就想到瑞士;提到高鐵,就會想到中國。
  • 中國工程院院士鬱銘芳不幸離世!痛心,近期多位大師離我們遠去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鬱銘芳,因病於2020年4月12日在上海逝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盧世璧,因病於2020年3月28日在北京去世。、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在武漢逝世。
  • 42歲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江素華因病逝世—新聞—科學網
    2018年1月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素華教授親屬及同事處獲悉,復旦大學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材料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素華因病於
  •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鄭強教授不拘小節,他最牛演講家
    本科浙大博士川大鄭強本科就讀於浙江大學化學系,他所研究的就是化學材料相關專業,大學四年畢業後他沒有立即準備研究生考試,而是選擇了外出工作,在一所化工研究院做助理工程師,開始利用本科所學的知識研究有機化學材料。
  • 海南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獲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海南日報海口12月3日訊(記者陳蔚林 實習生王夢洋)海南日報記者12月3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教授段玉聰團隊DIKW圖譜化擴展及建模處理項目研究成果榮獲2020年度第十屆吳文俊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獎三等獎。吳文俊人工智慧科學技術獎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發起主辦,經科學技術部核准設立,目的在於獎勵在智能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出卓著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
  • ​浙江大學發布「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十大科學問題
    2018年9月,浙江大學發布「雙腦計劃」,布局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會聚研究,聚集全校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物質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眾多領域的專家學者,開啟探索腦認知、意識及智能的本質和規律。2019年4月,浙江大學召開「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吳朝暉院士、段樹民院士與倪梁康教授(文科資深教授)分別圍繞「意識」問題,從計算機科學、腦科學、哲學角度作主旨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戰性的跨學科問題。
  • 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5月4日下午, 國際著名統計學家、中科院納米和統計交叉中心海外主任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數學系客座教授,並為數學系師生作了題為「statistic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experiments with high-tech application」學術報告。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錢逸泰訪問浙江工業大學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做客浙江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第175期至真講壇,作了題為《微納米材料的晶體化學》的學術報告。浙江工業大學校長李小年出席活動並為錢逸泰頒授學術報告紀念證書,材料學院師生代表150餘人參加活動。
  • 「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
    4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學學科會聚系列論壇之「雙腦計劃」——「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舉行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院士,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倪梁康分別作主旨報告。吳朝暉在題為《人工智慧、腦機智能及意識》的報告中,介紹了人工智慧發展現狀、腦機混合智能的科研進展,並對人類意識和人工意識的異同進行了解讀。
  • 浙江大學|知名校友
    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黃文虎長期致力於一般力學、動力學與控制學科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結合生產實際的需求開展多方向的應用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統工程專家。浙江省奉化人。196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力系。
  • 梁豔春——吉林大學——計算智能與智能工程,包括人工神經網絡...
    姓名: 梁豔春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53-01 所在院校: 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