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講述了北宋朝中楊家的滿門忠烈,他們為保家衛國、抗遼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從老令公楊繼業開始,麾下七個兒郎,四個戰死,一個隱姓埋名去了番邦,一個出家為僧,包括老令公也是碰死在李陵碑上,僅剩下六郎繼承香火,用慘烈來形容其遭遇,一點也不為過。
男兒馬革裹屍,是為人傑。只是苦了家中的遺孀。於是,天波府裡,陰盛陽衰,衣香鬢影儘是女人。其中就有老太君佘賽花和孫媳婦穆桂英這兩位「領袖」,一點也不遜色與男人當家的時代。
老太君和穆桂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戰勝過自己的丈夫,都是功夫勝過男人的女子,都有統兵出徵的事跡。說她們是我國古代最受人敬重的女中豪傑一點也不為過。
現代多數史家認為,穆桂英的歷史原型是明末戰功卓著的女性軍事統帥秦良玉。從秦良玉的官爵:「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可以間接地印證「渾天侯」穆桂英的武功戰術之高。她一生都在抗遼、平西、徵南的戎馬倥傯之中,大小八十餘戰,「陣陣不離穆桂英」,可見其作為軍事主帥乃是眾望所歸。
一個好漢三個幫,假如只有穆桂英一個人出色,可能她也不能取得那麼多的功績。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天波府內,那些被穆桂英光環掩蓋了的「功夫寡婦」們:
大郎的遺孀花解語和周雲鏡:素珠聖母的徒弟,武功高強,金沙灘雙龍會後,悲痛若絕離家出走,不知所終;周雲鏡的父親是汾陽鐵旗令公周審義,為人以智慧取勝,擅長指揮,後來的「十二寡婦」之首;二郎遺孀耿金花與鄒蘭秀:其父是原北漢降將澤州花刀令公耿忠,有綽號「大刀耿二娘」;鄒蘭秀的父親是憲州花槍令公鄒銅,有綽號「花槍鄒二娘」,擅長使梨花槍法;三郎遺孀董月娥:其父是原北漢降將忻州鐵弓令公董鎮洪,擅長射箭,綽號「神射董三娘」;四郎遺孀孟金榜,其父是原北漢降將代州銅錘令公孟志遠,天生神力,綽號「神力孟四娘」;五郎妻子馬賽英,其父是原北漢降將石嶺關長眉令公馬信,善使九股練索,綽號「神索馬五娘」;六郎遺孀柴美容,其父是後周主柴榮,宋太祖趙匡胤敕封皇御妹金花郡主,無武功,人稱「柴郡主」;七郎遺孀呼延赤金與杜金娥,呼延赤金是鐵鞭王靠山王呼延贊的女兒;杜金娥是九華仙人的弟子,擅使三口飛刀,百發百中;八姐楊琪,令公女兒,擅使梨花槍;九妹楊瑛,令公女兒,擅使朝陽燦金槍;七郎兒媳姜翠蘋:楊宗英的妻子,戰死於天門陣;楊金花:穆桂英的寶貝女兒,擅長射箭,「奪帥印」中以「鼻涕未乾」的黃毛丫頭傷了狄青的兒子,可見「母老虎無犬女」;焦月娘,楊六郎次子楊宗勉的老婆,大名鼎鼎的焦贊的女兒;燒火丫頭楊排風:這是屌絲逆襲的古代版本,原本一個燒火丫頭,卻煉就一身本領,後來多次成為寡婦們出徵的先鋒。擅使一條煙火棒,據說武功僅次於穆桂英;
以上,凡十六人,皆是天波府內功夫了得的「寡婦」。所以說「楊家將」的戰功冠絕北宋,一大半是她們掙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