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地質學領域的「數學建模」誤入歧途了!

2020-08-27 金童希瑞

區域地質學家李廷棟院士是研究青藏高原的權威,他提出了「內陸俯衝,分層加厚,均衡調整」的青藏高原隆升模式;所謂的內陸俯衝就是小行星撞擊形成了四川盆地,分層加厚就是隕石坑巖漿衝擊波逆掩形成了青藏高原的三大地體,均衡調整就是四條蛇綠巖帶分割的三大地體以扇形山的形態由南到北排列。

由於小行星撞擊在青藏高原底部形成了大量斷塊構造,導致上地幔巖漿流動異常,地震多發;楊文採院士無視李廷棟院士的研究成果,把網格化的地震波數據這個結果作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原因,如此顛倒因果,不知可否?

看來,中國地質學領域的「數學建模」已經誤入歧途了!

相關焦點

  • 數學建模研究過程指導:從高中數學體會數學概貌和數學建模
    說明:此文稿為朱浩楠老師於2018年11月-12月北京地區聯校數學建模活動的課題研究階段中,每天一篇發布給各課題組的研究方法指導文件的匯總。為方便更多的同學參考使用,現調整為正序後通過遇見數學微信公眾號發布,版權歸朱老師和遇見數學公眾號所有。
  •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
    數學建模——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鄰水縣石永鎮初級中學:唐用慧學數學有什麼用?難道買菜的時候還要列個方程再來求解計算我到底該付多少錢嗎?相信這個問題一定在很多中學生的腦子裡出現過,至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 地質學
    地質學,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並列的自然科學五大基礎學科之一。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需求,由地質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源泉。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 李大潛院士:數學建模是開啟數學大門的金鑰匙—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李大潛為課程撰寫了1.1萬字的課程導言—《數學建模是開啟數學大門的金鑰匙》。 李大潛在導言中指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數和形這兩個側面,數學就是撇開了事物其他方面的狀態和屬性,單純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與數量關係的科學。它有著豐富多彩的內涵,也有著極為廣泛且重要的應用。
  • 美國數學建模s獎有用處嗎
    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由美國數學及其應用聯合會主辦,是唯一的國際性數學建模競賽,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建模競賽。賽題內容涉及經濟、管理、環境、資源、生態、醫學、安全、等眾多領域。競賽要求三人(本科生)為一組,在四天時間內,就指定的問題完成從建立模型、求解、驗證到論文撰寫的全部工作,體現了參賽選手研究問題、解決方案的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為現今各類數學建模競賽之鼻祖。
  • (原創)關於「隕落地質學」的話題
    「外行星動力學」是地質學的邊緣學科,「隕落地質學」自然是「冷門學科」。(上圖:定向石隕石)既然「隕落地質學」是「冷門學科」,專家們對於隕石的研究就幾乎就是不入流的!(上圖:隕落成因的菱鎂礦)「隕落地質學
  • (原創)核子地質學的來龍去脈
    20世紀60年代,侯德封先生連續發表三篇文章提倡核子地質學。王德滋院士也隨後提出了「自碎二長花崗斑巖」的隱爆成因。張海亭先生在1996年於北京召開的全球地質大會上,提出了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指出了「漸變論——板塊運動」的片面性與局限性,標誌著「災變論——隕落地質學
  • (原創)張海亭才是真正的地質學理論創新者?
    就是這樣一篇竊取了郭令智先生有關「華南地質研究成果」的論文,即使高舉「快樂科研的旗幟」,自封「國之重器」,也不會提升中國在「固體地殼研究領域的地位」!真正提高「中國地質學理論水平」的是張海亭先生的「隕落地質學理論」;小行星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動力,巖石與礦物是隕石坑衝擊波層流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金屬氫聚合形成的。
  • 蔣軒軒:我的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獲獎經驗分享
    由此可見數學建模競賽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正如數模競賽所提的「一次競賽,終生受益」。如何去準備數學建模大賽?從該競賽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數學建模並不是純粹地解數學題,而是用已經學過的數學方法、思維或者未學過的技巧方法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原創)科學創新不能脫離實踐!
    「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不可能脫離實踐,超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而依靠數學公式推演實現理論上的突破!地質學需要明確小行星撞擊是地質變化的動力,進而熟悉巖石與礦物的來源;而不是去用簡單的動畫演示來解釋地質構造產生的複雜過程。
  • (原創)「地質學理論」是科學創新的基礎!
    「地質學理論」是科學創新的基礎,「自然科學基礎理論」創新不可能在連「地質變化的動力」都不明確的情況下進行。「漸變論——板塊運動」固執己見,已經阻礙了物理學的發展;物理學一百年來裹足不前,就是脫離大自然,遠離實踐活動導致的。
  • 高考數學建模核心素養,加油吧考生
    數學建模是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模型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通過規律的推導和總結,將數學知識通過數學語言表述以解決同類問題。但是建模過程耗時費力,很多教師都弱化這個能力培養,實際建模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最佳途徑。本文通過高中數學建模教學案例分析,論述高中數學建模能力培養方法。
  • (原創)隕落地質學創始人張海亭先生
    1996年北京30屆全球地質大會一致通過了張海亭先生的發言,承認了他提出來的鐵鎂質橄欖巖和菱鎂礦的隕落成因,標誌著隕落地質學的誕生。從此地質學走上了「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金光大道。
  • 數學建模|寒假學習第七課
    灰色系統模型的對試驗觀測數據及其分布沒有特殊的要求和限制,是一種十分簡便的子新理論,具有十分寬廣的應用領域。灰色系統理論經過20年的發展,已基本建立起一門新興的結構體系,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灰色系統建模理論、灰色系統控制理論、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灰色預測方法、灰色規劃方法、灰色決策方法等我們主要介紹灰色系統建模理論及灰數列預測
  • 院士李大潛:高校為競賽開設數學建模課是本末倒置
    新華網成都12月12日電(記者 吳曉穎)「高校開設數學建模課要針對大多數學生的情況和需要,將這門課作為競賽的培訓課程來開,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不可取。」12日,在成都舉行的2015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頒獎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大潛直言國內數學建模課中存在的問題。
  • 資料| 1800頁33章數學方法精要筆記 —深入數學建模, 機器學習和...
    from=leiphonecolumn_res07091 書籍介紹  · · · · · ·在信息爆炸的當今,大到企業巨頭的經營方向, 小到和日常生活相關的人工駕駛等領域,數學建模和人工智慧都對信息數據的收集、處理、解釋以及做出決策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負責開發模型和算法的一線科學家和工程師, 都需要有堅實的數學基礎。
  • 百年間喬治·布爾舉世聞名,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數學科學院線上直播】
    」也是最初就在這裡被教授——偉大的喬治·布爾(George Boole)是學院的第一位數學教授,布爾教授在數學領域舉世聞名,他的研究為電子計算機科學技術奠定了基礎,也為科克大學以及全世界留下了豐富的數學遺產。
  • 數學建模常用方法及出題類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47競賽,ID:gh_1814a7d91c55】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數學建模常用方法及出題類型常用方法一、機理分析法從基本物理定律以及系統的結構數據來推導出模型。
  • 《文匯報》:中學和大學為何要重視數學建模教育
    但是,要顯示數學強大的生命力,需要將實際問題化為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後對這個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最後將所求解答回歸實際,看能否有效地回答問題,如果不能,再從頭調整,直到基本滿意為止。這個過程,特別是其中第一步,就是數學建模,即為所考察的實際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數學建模是聯繫數學與應用的重要橋梁。
  • 羅永浩:難看,誤入歧途
    絞盡腦汁想實現100%的全面屏,這是誤入歧途2016年,小米MIX橫空出世,全面屏概念首次進入了大眾視野與手機行業,此後包括蘋果、華為、OPPO、三星在內的諸多手機巨頭紛紛選擇進軍全面屏設計領域。近日,綠燈實驗室GreenLanternLabs發布了一組關於錘子手機的【屏外攝像頭全面屏手機】續,前金立設計師袁炫華就此詢問網友看法,而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對此表示:難看,業界現在都絞盡腦汁想實現100%的全面屏,這是誤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