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教育與社會的「共振頻率」

2021-01-09 光明網新聞中心

  【相對論】

  作者:楊小微(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早已提出「到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另一方面,我國社會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如人口、經濟、文化、產業、科技、創新驅動等方面,近些年來都紛紛提出了面向未來(2025、2030,甚至2050)的發展目標、規劃及戰略。不難看出,包括教育決策在內的國家決策,已極大地加強了前瞻性,自2010年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國家的教育決策不再局限於「五年一規劃」的慣例,而是將宏觀的和頂層的教育未來發展設計置於一個更長的時段來考量。

  從2030年這一「遠期時點」來謀劃中國教育發展目標及戰略,能夠找到近接2020、遠銜2050的時間交接點;聚焦於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就能找到教育與社會各領域的「共振頻率」。

  如何預測中國教育的未來

  儘管人們都說,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未來,然而即使是創造也需要有大致明確的方向和尚可描述的目標。從方法論意義上講,由於預測不可避免地帶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但通過假設式的「設定」,可以將「預測」到的可能性變為行動的前提條件。

  預測是多向度而非單向度的,也就是說,要把社會看作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與教育相關的社會其他子系統的現實狀況、發展趨勢及對教育的影響和要求,如人口的增長、經濟與科技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等等,都在預測範圍之內;預測不僅包含社會動力而且包括社會條件,人們的主觀需求和客觀要求,是構成社會發展動力的原因,能否滿足則取決於特定時代所能提供的條件;預測不僅包括數量因素而且包括非數量因素,因而需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預測方法。

  預測未來的具體方法很多,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定量的或定性的方法,抑或兼而有之的混合式運用。定量的預測方法,是以數量方式刻畫事物的性質與程度,主要有平滑指數法、回歸分析法等方法。定性預測,是指預測者(一般是專家)依憑知識、經驗和智商,根據所掌握的史料和現實材料,對事物的未來走向做出性質和程度上的判斷,再通過一定形式的研討或推論,對未來情形和方向做出預測。這種定性預測,可以採用「德爾菲專家問卷」的方法,向專業人士數次搜集信息和意見,直到滿意為止。此外,舉行專家工作坊,可以強化面對面的碰撞與相互啟發,也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質性方法。

  未來教育可能呈現哪些圖景?概略地說,宏觀圖景是教育與社會與生活和諧共生,包括「立交橋」式的學校體系建成,學校等教育機構與社會環境和諧共生,學習化社會基本形成等;中觀圖景,是學校成為令人嚮往的地方,無論學校環境和學校文化,還是領導與管理,擬或課程與教學,都能在最大程度上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為出發點和歸宿;微觀圖景,則是在教育過程中充滿平等、尊重和愛。這取決於如下前提:一是多年未能消除的頑疾能否消除;二是新的方向、戰略和路徑設計是否合理;三是新的策略、舉措能否真正到位。

  目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根據我們近年來對蘇南5市、重慶、成都、貴州、深圳等地的系統調研,發現當前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是:學校之間發展依然不均衡;校外教育機構與學校未形成合力;政府與學校之間關係尚未理順。

  東部地區的突出問題,一是重普輕職,類型結構失衡,職業教育發展難以為繼;二是公多民少,體制單一,公辦學校一枝獨秀,民辦學校發展不力,教育系統活力不足。破解之策有:出臺特惠政策調整,推廣「產教融合」等經驗,激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

  中西部地區大班額問題突出,城郊學校教師超編、邊遠地區與某些學科(如音體美)缺編的現象同時存在,需要下決心、花氣力解決;教師負向流動。當前急需加強「基於證據的決策」,使教師制度、政策及其執行更加科學合理;鼓勵學校內部建立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研修的合理有效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營造出良好的大環境和小氛圍。

  教育現代化的推進路徑

  教育現代化的思路是以人的現代化為重心,推進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有效能、更具活力的中國教育現代化。

  當今中國的教育,已由注重規模、速度及條件裝備和技術的「外延式」發展轉向注重公平、質量和效益的「內涵式」發展,內涵式的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是人和文化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出發點和歸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人的現代化,比制度現代化和器物現代化要困難得多,不是僅靠增加經費投入就能實現的,需要經由艱難的觀念改變、文化認同和精神、心理上的轉化。因此教育現代化的推進與評價,均要以「人的現代化」為重心。

  其次是在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的研製與實施方面,都要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優化,如:指標的設置要指向教育現代化的內涵式發展(如公平和質量),要破解柔性指標不易量化的技術難題,還要加強評價過程的協商性和結果使用的建設性。

  最後是推進路徑方面,東中西不同梯度不同發展水平以及城鄉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決定了教育現代化推進要在總體布局下分地區、分階段進行,且因經濟結構、體制形式、文化類型的不同而應有不同的推進模式。

  具體來說,可以選擇的路徑應該包括:

  「示範區引領」。教育現代化示範區和示範校建設的意義在於探索道路、反思失誤、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為教育現代化發展決策提供事實依據。可考慮分段分級、分域分類啟動示範區建設,如依據未來人口變動趨勢,建設普惠型學前教育示範區、優質公平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示範區、普及而多樣的高中教育示範區、全納平等的特殊教育示範區;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等重大戰略,建立產教融合、普職融通的職業教育示範區、高等教育結構性改革與創新人才培育示範區;在大教育視域下建設學習化社會模範社區等。

  「體制機制創新」。教育治理現代化,需要科學的頂層規劃,更需自下而上的嘗試、探索。當下迫切需要打破制度壁壘,開放與監督並重,「放」「管」與「服務」結合,促進社會力量合理參與辦學,形成公民辦教育互補體制和全社會多主體參與教育治理的互生機制。除了形成民間資金參與辦學的合理機制之外,還可以公辦民辦結合的集團化辦學、「管」「辦」「評」分離式的委託管理、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民間力量參與辦學提供渠道。

  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主旨的「整體綜合路徑」。在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背景下,需要整體綜合式的教育現代化推進路徑,城鄉統籌或城鄉一體化是其中的代表。比如,成都以「後進跨越式」區域現代化作為理論框架,構建統籌城鄉教育現代化的基本模式:以「信息化、標準化、均衡化」三化聯動為基本途徑,以「權利保障機制、資源調配機制、質量監控機制」三制並重為運行機制,富有前瞻性地從「實質性受教育權利」的角度構建教育均衡制度體系。作為「大城市帶大農村」特徵鮮明的直轄市重慶,普遍重視以現代化技術手段帶動農村教育發展,實現城鄉資源配置的一體化,鼓勵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此外,還可以啟動若干重大工程來支撐和助力各級各類教育現代化的有序有效推進。如教育現代化評價與監測系統建設工程、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開發與普及工程、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的促進工程等等。

  《光明日報》( 2017年07月15日 07版)

[責任編輯:孫滿桃]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發現了地球共振頻率?錯,沒有人能發現地球共振頻率
    人們分析原因才知道,士兵的步伐達到了大橋的共振頻率,才導致大橋坍塌了。共振頻率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概念,它可以沒有絲毫破壞力,但也可以擁有驚人的破壞力,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地球的共振頻率,那麼隨時都能將地球敲碎,歷史上一直都懷疑特斯拉找到了這個頻率。
  • 傳聞特斯拉曾經想找到地球的共振頻率,如果找到,後果有多嚴重?
    如果找到了,並且發生共振,或者哪天某個隕石墜落到地球,剛好引起共振,細思極恐!共振是在振幅最大的時候剛好下一個波峰繼續疊加,表現出振幅放大的現象。並不能放大能量。所以地球就算有固有頻率,人類目前技術手段能給的能量太小了,還不夠潮汐和大氣運動損耗的,完全沒有意義。
  • 共振頻率的簡併
    某些振動方式的共振頻率相同時,就會出現共振頻率的重疊現象,稱為共振頻率的簡併。  在出現簡併的共振頻率上,那些與共振頻率相當的聲音會被加強,造成頻率畸變,使人們感到聲音失真,產生聲染色。同時,這種簡併現象還將導致某些頻率的聲音能量,特別是低頻聲,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均勻。
  • 特斯拉找到地球的頻率舒曼共振,全球的能量來源!意識的橋梁!
    他從小就對共振現象特別的感興趣,小時候有一次跟小夥伴到,山上去丟雪球,突然有個雪球是越滾越大,變得像房子一樣大,以雷霆萬鈞之勢,滾入了山谷,並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整個大地都在顫抖,繼而引發了一場雪崩,這件事深深地震撼到了小特斯拉,從此他就深深的著迷於,如何可以讓一個小雪球,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現在我們都知道了,是雪球的滾動頻率,湊巧和積雪的固有頻率,頻率相同引發了共振
  • 地球有共振頻率嗎?
    理論上,物理結構都是有一個固有頻率或者叫共振頻率。由於不同的物理結構是由不同的原子組成,它們的固有頻率也不盡相同。如果強迫振動的頻率與物理結構的固有頻率相同,此時振動阻尼最小,能量傳輸最容易,將會導致物理結構發生巨大的振動,這就是共振的現象。有關共振現象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19世紀的拿破崙士兵踏著整齊的部分過橋時,由於走路產生的振動頻率剛好符合大橋的共振頻率,最終導致橋梁坍塌。同理,地球也會有固有頻率,而且不止一個。
  • 特斯拉知道地球的共振頻率,可以敲碎地球?科學家:知道也沒用
    還有人說只要特斯拉願意,就可以敲碎地球,因為特斯拉找到了地球的「共振頻率」。共振頻率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共振頻率,它的定義是指一個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能夠以一個比其他頻率更大的增幅做振動的情形,一個系統可以擁有多個共振頻率。
  • 共振頻率與固有頻率相同嗎?詳細解析兩個概念
    共振共振頻率與固有頻率是不是同一個?
  • 如果發現地球共振頻率會怎麼樣?特斯拉:隨時可以敲碎地球
    人們分析原因才知道,士兵的步伐達到了大橋的共振頻率,才導致大橋坍塌了。共振頻率事非常可怕的一個概念,它可以沒有絲毫破壞力,但也可以擁有驚人的破壞力,如果有人能夠找到地球的共振頻率,那麼隨時都能將地球敲碎,歷史上一直都懷疑特斯拉找到了這個頻率。地球有沒有被敲碎的可能?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他一個支點,他就可以撬動地球,這是槓桿原理,那麼真的能夠撬動地球嗎?
  • 今日舒曼共振指數(地球頻率)
    1889年美國工程師特斯拉在實驗裡發現地球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1952年德國科學家舒曼在研究地球及其電離層的系統時也發現這個共振頻率
  • 王子睿:被時代跳過的演員,勇往直前找到與時代共振的頻率
    時代的風向有時並不能被我們所揣摩,身為演員的王子睿在剛出道時還不知道這個道理,那時候的他被前輩教育要「好好學習,不要急於求成,沉下心來好好上課,踏踏實實本本分分,積累作品。」好演員會找到與時代共振的頻率本來演藝市場的男性角色就存在著「大叔」和「小生」的斷裂式審美,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但這些年對於小鮮肉、流量明星的需求過於旺盛,造成大叔演員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演配角,這種情況對30、40歲男演員很尷尬,拼演技和資歷比不過前輩,拼年齡又不敵小鮮肉,只能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中尋求時機。
  • 今日舒曼共振指數(地球頻率)-20210114
    1889年美國工程師特斯拉在實驗裡發現地球的共振頻率接近8赫茲,1952年德國科學家舒曼在研究地球及其電離層的系統時也發現這個共振頻率
  • 佛教:念咒跟頻率共振有關嗎?
    觀世音菩薩像曾有人解釋說,念咒跟頻率共振有關,因為念出來的聲音或頻率和周邊磁場的頻率相符,由此導致某種現象的產生,這和物理學上的頻率共振是同一個原理,就好比當年拿破崙的部隊過橋時。由於整齊劃一的步伐,產生強烈的共振最終導致大橋斷裂坍塌一樣。這樣的解釋當然是不恰當的,因為這樣的解釋不僅無法把念咒的真正核心表達出來,還誤解了咒語所蘊含的真正意義。
  • 帶你一起認識下共振頻率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共振。舉個例子,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的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在電學中,振蕩電路的共振現象稱為「諧振」共振是指物理系統在必須特定頻率下,相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情形,這些特定頻率稱之為共振頻率。
  • 地球也有共振頻率嗎?震碎地球究竟有多難!
    導讀:共振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現象,通過共振,可以將一個頻率放大很多倍!共振也有很多的可怕之處,比如大橋就有可能被偶然的共振現象毀壞。假如我們的地球發生了共振,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振動頻率(所謂的共振頻率)下趨於從周圍環境吸收更多能量的趨勢。
  • 共振頻率為何可怕?達到一定數值,會使地球爆炸
    有一個問題:地球的核磁共振一旦存在,就會使地球破碎,這個事實到底是真實的嗎?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為此做過實驗,他就是特斯拉。地球上的自然頻率是一個主觀條件,萬物都是一一個頻率在震動,地球也是宇宙中一個普通的星球,做不做這個實驗都無所謂。特斯拉還是做了非常瘋狂的實驗,他還稱可以劈開地球,只是不會那麼做罷了。
  • 軌道動剛度和「pinned-pinned」共振頻率檢測系統
    軌道動剛度和「pinned-pinned」共振頻率檢測對與軌道相關的研究工作、新建線路的剛度設計工作以及線路的長期養護維修工作均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本項目通過設計軌道動剛度和「pinned-pinned」共振頻率檢測裝置,實現了對軌道剛度定頻、掃頻測量及鋼軌第一階「pinned-pinned」共振頻率在線測量。
  • 人聲究竟能不能震碎玻璃:找對共振頻率
    「獅吼功」震碎玻璃高腳杯共振頻率:想想怎麼推鞦韆多年前《科學美國人》雜誌曾有一篇報導,
  • 振動影響高低結構,頻率一致產生共振效應
    當振動頻率發生後,高低結構不同的系統,和振動頻率接近一致時,結構會晃動,一般來說,低頻振動,高層結構晃動大,高頻振動,會讓低矮結構晃動明顯。兩位主持人難得同在一起做實驗,這次可有趣了,要站在推車上,然後握著裝有飲料的杯子,不曉得葫蘆裡賣的是什麼。
  • 「神奇的共振」
    鐘擺、操場上的鞦韆或者音叉,都是物理世界裡的共振例子。我曾問過其它人共振對於他們的意義,得到的反應各種各樣:有人十分茫然,有人則說「它讓我想起了詩歌」。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5522.htm  根據維基百科(也可能是各種教科書),共振的定義是「指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比其他頻率以更大的振幅做振動的趨勢」。
  • 什麼是市場共振?引起市場共振的因素有哪些?
    市場共振是投資市場中出現的一種行情,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出現市場共振的時候,就是做多的時機。這篇文章我們好好了解一下關於市場共振的知識,希望對大家認識市場共振有所幫助。  市場共振是任何投機市場共有的現象,在江恩理論中有明確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