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化石產地:巴基斯坦
生存年代:始新世
食性:肉食性
生物學分類:鯨目
釋義:巴基斯坦的鯨
海邊上,兩個黑影逐漸清晰了起來,魚腥味刺激著它們的鼻腔,讓它們亢奮異常。這是一對巴基鯨,它們喜歡成對生活,主要活動在河流、湖泊和淺海周邊地區。它們的聽覺並不好,所以更依賴較好的視覺和嗅覺。它們不僅經常在岸上捕食小動物,同時也喜歡下水捕魚,或乾脆沿著海岸揀死魚吃。這對巴基鯨跑上淺灘,看到了一條死亡多日、嚴重腐爛的大型金槍魚,馬上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們必須迅速吃下儘量多的食物,因為魚腥味很快就會招來更多的食腐動物,到時候身體弱小的巴基鯨肯定佔不到什麼便宜。
2001年,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關於古鯨的報導,頓時在古生物界引起了轟動。該報導稱,人們在巴基斯坦地區發現了一種5000萬年前的古鯨,一個真正的過渡類型——巴基斯坦鯨(簡稱巴基鯨)。古生物學家指出,該發現對解決鯨類起源問題有重要意義。此前,人們曾對此做過許多推測,最初認為鯨和海豚的祖先是某種古老的偶蹄類,此後又提出過許多缺乏說服力的假說。1960年美國人凡威倫又提出了中獸起源說,其證據是一些早期鯨類的牙齒和踝節類的中獸非常類似,因此鯨很可能是從中獸或一種與中獸非常接近 動物進化而來。
巴基鯨的發現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一些美國科學家到巴基斯坦尋找鯨類祖先的化石,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找到了兩件奇怪的骨盆化石。他們開玩笑說,這兩塊骨盆可能屬於一種會行走的鯨。他們當時不知道自己居然言中了,這化石確實為一種能在地上奔走的鯨所有。
幾年後,隨著所發現的化石不斷增多,人們興奮地將其拼湊在一起,發現其主人竟然是一隻能在陸地行走的鯨!古生物學家把它命名為「巴基斯坦鯨」
巴基鯨的個體並不大,是一種很細瘦的動物。起初人們曾認為巴基鯨是兩棲生活的,它們整天待在水中,襲擊前來飲水的動物或者捕食遊魚,但後來發現它們的脊椎和四肢骨骼更適合在陸地上活動。也就是說,巴基鯨雖然像化石顯示的那樣生活在河湖沼澤附近,但它們應該最多是偶爾下水泡泡,並非整天都待在水中。
巴基鯨的模樣與現代鯨類大相逕庭,倒更像一隻大狗或者長腿的老鼠。它們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其頭骨的形態上像鱷魚,眼睛位於頭頂,鼻孔已經從鼻尖開始向頭頂移動,這成為現代鯨呼吸孔的雛形。其四肢仍然較為纖細,顯示巴基鯨是一種善於奔跑的動物。有意思的是,它們的腳踝處有雙滑車構造,該構造曾經是偶蹄類動物的專利,卻在原始的鯨類動物身上發現了。更令人驚訝的是,巴基斯坦鯨雖然是陸地動物,但已經體現出了一些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徵,比如聽覺構造。現代鯨的鼓泡相當緻密,因此可以通過稠密的海水將聲音傳入內耳。巴基鯨仍保存了類似陸棲哺乳類、在水下毫無作用的耳鼓,但鼓泡已經朝現代鯨的方向進化。這些巴基鯨化石的發現又一次讓人們看到了連接中獸與鯨的中間物種,使人類離揭開鯨進入海洋的真相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