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寫一寫「宇宙大爆炸」理論,後來忙著寫氣功,寫UFO,寫光速,就遲遲沒有動筆。
它算是現代宇宙學中的核心理論,無可替代,其影響力已經超越了科學界,對哲學界也造成巨大衝擊。雖然還有很多人反對「宇宙大爆炸」理論,但是他們自己也拿不出更好的東西出來,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很好的科學證據做支撐,是迄今為止最符合實際、最完美的主流科學觀點。想要推翻「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界當然很歡迎這樣做,不過你們總得有真憑實據才行,如果僅僅是依靠「玩哲學」,那還是在家裡自己玩耍好了。
沒有爆炸,就沒有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論,應該是科普工作者們都已經寫爛了的題材。比如,為什麼說「宇宙大爆炸」是最靠譜的理論,它有哪些科學證據?比如說,有宇宙背景微波輻射,有紅移……這些都是前人寫過幾百萬幾千萬遍的東西,早就不稀奇了。我要是重新寫一遍,也沒有必要。不過,我可以把「宇宙大爆炸」裡面是怎麼被提出的,它是怎麼發展的,現狀如何,進行一次全面的脈絡梳理。而且,可以不用和前人寫的那樣「具體全面」,所有知識點都囉哩囉嗦,我這次就是高度提煉一下,用阿拉伯數字做小標題,方便您一目了然,可以迅速掌握知識點。看完之後,您就對「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前世今生(本篇寫前世)瞭然於胸。
1,1917年是物理學史上的重要一年,愛因斯坦在把廣義相對論這把本命帝兵打磨得通體透亮之後,終於拿出來拍賣。
廣義相對論顛覆了知識界幾千年的傳統觀念,揭露了這樣的一個事實:時間和空間就像一塊海綿,是一種彈性、可變的存在。愛因斯坦因為悟出了這一大道法則,天降功德金光,一舉踏入帝祖之境,號「時空帝祖」。
2,「時空帝祖」愛因斯坦琢磨了自己創造的廣義相對論,覺得它價值很大,不應該只是得出幾個數學結果,還可以拿去解釋一番宇宙學。愛因斯坦試了試,發現宇宙是隨著物質和能量的變化而變化的,並非是過去傳統思想中的「穩恆態」。
通過廣義相對論的描述,愛因斯坦得出一個結論,即宇宙有一個明確的開端,即一個「起源點」。在此處,是時空的開端,萬道法則皆由此處汩汩演化。愛因斯坦就猜測,一旦勘破「起源點」的秘密,就足以突破帝祖之境,進入傳說中的至高不朽鏡。
3,但愛因斯坦還是很猶豫。他不是一個猶豫的人,認準了就大膽的走下去。所以有人認為愛因斯坦是一個劍修。可惜他不是,他還是猶豫了,人生第一次猶豫。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不可避免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就是那個「穩衡態」宇宙觀。當年,光電劍宗的太上長老牛頓,就是這一宇宙觀的支持者。一個叫特斯拉的修道者,才築基期,就給愛因斯坦寫信,說前輩您錯啦,宇宙肯定是靜態的。
愛因斯坦為了相對論方程式的結果不與傳統觀念衝突,加入了一個「宇宙常數」,然後如釋重負的吐了一口氣。現在,這個加入的東西終於可以讓宇宙維持在穩定狀態了。
4,1929年,愛因斯坦攀上帝祖境的12年之後,美國通天星門掌教哈勃在修真界公布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將整個修真界炸的雞飛狗跳。原來,哈勃通過一系列的觀測數據,對比了恆星的退行速率,得出了新結論,即宇宙還在整體做加速膨脹運動,一刻不得停歇。這宇宙豈不是抽瘋了嗎?
之前,愛因斯坦僅僅是在理論上預言宇宙會膨脹,愛因斯坦由此嚇得趕緊修正了理論,而這次是直接從實驗觀測上確認宇宙在膨脹。實驗比理論更有說服力。
通天星門在修真界原本是一個三流小勢力,這次一舉成名,也讓愛因斯坦非常懊惱。愛因斯坦覺得當初他太保守了,非要加什麼「宇宙常數」。在正式參觀完通天星門的望遠鏡之後,愛因斯坦沉默不語,悄悄的把「宇宙常數」一項從相對論方程中剔除。
5,事情還沒有結束,剛剛開始。1931年,哈勃掌教又放了一個大招,他公布了新的觀測數據,提出星系退行速度隨著距離增加的數值。這一數值,叫做「哈勃常數」。隨著宇宙的演化,哈勃常數會隨時間變化,他估算星系距離每增加1000000光年,每秒就增加170千米的退行速度。這也就是說,星系之間的空間在加速膨脹,星系與星系之間會加速遠離。
後來,著名的哈勃望遠鏡對哈勃當年的觀測結論進行了驗證,發現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其遠離我們的速率就越大。比如,距離地球1億光年的星系,以每小時550萬千米的速度遠離我們。距離地球3億光年,這個遠離我們的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650萬千米。只要宇宙空間足夠大,這個膨脹的速度就可以無限的超越光速。當然,宇宙空間的內部結構由於沒有費米子,所以不能傳遞信息,故即使發生了超光速膨脹也不違反相對論。
神秘人哈勃
這個哈勃也是一個神秘人物,他後來去世之後,就神秘的突然消失了,地球人都找不到他埋在哪裡。莫非他是穿越者?
6,到了哈勃這兒,基本上就肯定宇宙是在加速膨脹了。既然是在加速膨脹,那麼我們逆著時間回溯過去,星系與星系之間的距離肯定比現在要靠近一些。如果我們一直逆時間回去,到最早的那個時間點,則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即這個「起源點」,所有的星系都是合併在一塊的,宇宙空間就是一個微小的點。由於某種不穩定的狀態,這個點發生了膨脹,就有了如今這片宇宙星空。
7,所有的科學家都對這個「起源點」感興趣。有帝祖境老怪物推測,這個點之中也許蘊藏著宇宙中至高無二的「混沌法則」。掌握了它的奧秘,就可以超控天道,重開天地,再塑宙宇,超脫時空,億萬萬之不朽。但是,即使是掌控「時間法則」的至高不朽境人物,才能靠近觀察這個「起源點」,但再靠近就不行了。「起源點」處的大道法則,一直是一個萬古之謎。
8,「宇宙大爆炸」(Big Bang)這個詞彙,聽起來就很熱血,但是吧那么正經。但它之所以最早叫這個詞彙,最初確實是由一群反對它的人提出來並且散播的,為的就是諷刺和嘲笑這一觀點。
在當年,英國有一個學物理的老怪霍伊爾,他也算是老前輩了,對穩衡態宇宙情有獨鍾。他的哲學觀就是,不動可以長壽。比如,烏龜幾十年都不怎麼運動,則可以長壽。宇宙如果不是運動而是靜止的,這才符合心意。所以,霍老怪自創了一個宗門,叫「不動神龜宗」。他經常說,「龜不動,吾亦不動,天心亦不動。宇宙靜止,此天道法則,萬世永恆。」
小歸小,質量好,奇點你惹不起
對於當時科學界流行的宇宙膨脹理論,他直接不屑一顧,還極盡諷刺的說,這個理論這麼diao,是要diao炸天嗎?於是,「大爆炸」的渾名就流傳開來。
(這上面當然是笑話了。霍老怪當初認為,宇宙怎麼可能是從那麼小的一個奇點膨脹到如今這麼大呢,你以為這是一次鞭炮爆炸,big bang一下子就有了嗎?)
不過,從今人來看,這個「大爆炸」的名詞雖然不學術化,但是很接地氣,一聽就讓人印象深刻,反而加速了該理論的傳播速度。而且,「大爆炸」一詞雖然俗氣了一些,但也扼要描述了宇宙自奇點膨脹至今的內涵。總之,當初是一個渾名,如今卻光芒萬丈,造就了一段傳奇。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前生。
作者:懷疑探索者
本文由「懷疑探索者」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