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印度洋海域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巨大海嘯,波及範圍達到六個時區之廣,死亡人數近23萬。但是,印度的一個漁村,雖然距海岸僅幾十米遠,卻幸運地躲過了海嘯的襲擊,究其原因,竟是因為這裡的海岸上生長著一片茂密的紅樹林。
紅樹林,其實是綠色的,但只要刮開樹皮,將樹幹暴露在空氣中,馬上就會氧化成紅色,紅樹林也就因此而得名。
紅樹林是一種喜鹽植物,主要分布在淤泥沉積的熱帶、亞熱帶海岸和海灣。由於海水環境條件特殊,紅樹林也就有了和其他植物不太一樣的特性。
比如,紅樹林有著許多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可以牢牢扎入泥灘,從而形成穩固支架,以防止海浪衝擊,同時也保護了海岸免遭海水劇烈侵蝕。
由於紅樹林經常會被潮水淹沒,根部便長出了許多指狀的氣生根。它們外有粗大的皮孔,內有通氣組織,可以幫助植株呼吸新鮮空氣,故稱「呼吸根」。
在繁殖過程中,紅樹林擁有奇妙的「胎萌」現象。種子在離開母樹之前就長出了長長的胚根,脫落後插入泥灘,迅速紮根長成新的個體。
熱帶海灘鹽度很高,大多數植物難以生長,而紅樹林卻具備了極強的適應鹽土的能力,它的細胞內滲透壓很高,有利於從海水中吸收水分,某些種類的葉片內還有泌鹽細胞,能把鹽分排出體外,不泌鹽的植株則往往具有厚厚的葉片來阻擋鹽分的進入。
除了上述能力以外,紅樹林還能吸收水體中的氮和磷,淨化水體,有紅樹林存在海域,幾乎從未發生過赤潮。難怪有人會說,紅樹林是」根的迷宮,防浪護堤的銅牆鐵壁,天然的汙水淨化廠,海洋生物的伊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