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是什麼意思?它是如何得來的?與蘇秦之死有很大關係

2021-01-08 展翔的天馬

二百五就是說這個人傻頭傻腦,其實不懂事,但又倔強莽撞的人。說起這個二百五的來源,其實與蘇秦之死有很大的關係。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成為了六國的丞相,可以領兵攻秦。別看他的名頭這麼厲害,但其實他剛出道的時候,第一個遊說的國家就是秦國,那個時候他對遊說之術掌握得還不是很好,見到了秦惠王之後,就勸秦惠王稱霸天下。

蘇秦的理由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因為秦國人強馬壯,但作為國君的秦惠王也不是那麼容易騙的,秦國人強馬壯,難道一國之君還不知道?而非要讓蘇秦這個外來人士來提醒?

《史記》中記載秦惠王拒絕蘇秦的理由是秦國剛剛車裂商鞅,秦惠王非常討厭說客,要怪就怪蘇秦來得不是時候。但其實這種理由並不是很充分,因為秦惠王后來也接受了說客張儀,討厭說客的這種說法根本就不能成立,唯一有可能的那就是蘇秦的遊說之術真的還沒有學到家,可以為秦國帶來什麼樣的幫助,這才是秦惠王最想要的。

所以蘇秦回去之後,就勤學苦讀,精研遊說之術,這也成為了後來懸梁刺股當中的錐刺股的主人公。

經過一年學習之後,蘇秦已經精通遊說之術了,不過此時他是不可能再去遊說秦國了,而是改去遊說其他的六國。既然無法說服秦國稱霸天下,那就改了一種策略,正好去聯合六國,讓六國合縱攻秦。

再去遊說的時候,蘇秦第一個去遊說的國家就是燕國。燕國雖然位列戰國七雄,但其實國家的實力還是相當弱小的,所以燕國也比較想聯合其他的國家來抵抗一些強國,此時蘇秦的合縱理念正是符合了燕文侯的想法,很快就得到了燕國的賞識。

燕文侯不僅僅是採用的蘇秦的合縱理念,而且還出重金資助蘇秦去遊說其他的國家。正所謂萬事開頭難,蘇秦已經搞定了一個燕國,要再搞定其他的國家,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

所以很快蘇秦就達成了合縱的目的。其實合縱攻秦說起來是一種比較遠大的理想,但是真正要做起來就不是那麼簡單了,畢竟其間會牽涉到各國的很多利益,以至於合縱半途而廢。

不管怎麼樣,燕國對蘇秦來說就是一個最大的伯樂,因為是燕國首先認可蘇秦的理念,這就令蘇秦非常的感激燕國,平時蘇秦就是住在燕國。

但是蘇秦偏偏做了一個非常對不起燕國的事情,那就是與燕文侯的夫人私通。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史記·蘇秦列傳》

令人感到非常意外的是,作為兒子的燕易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不僅沒有拿蘇秦問罪,而且對待蘇秦還更加的優厚,畢竟蘇秦是一位人才,燕易王是不想這麼輕易地捨棄,所以才對蘇秦更加看重。

雖然燕易王可以不當是一回事,但蘇秦的心中感到非常的羞愧,畢竟燕文侯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卻做出如此對不起燕文侯的事情,同時又擔心燕易王變臉,到時候他的處境也非常危險。

因此蘇秦就向燕易王獻了一計,就是讓蘇秦到齊國去做間諜。當時的齊國也是一個強國,而且又在燕國的旁邊,經常也做出一些壓迫燕國的事情,所以燕國早就已經想削弱齊國的力量,但礙於自身實力的不足,這才遲遲沒有行動。

現在蘇秦終於有了可以削弱齊國實力的計策,對於燕易王來說,當然是非常開心的,所以他們君臣之間很快就達成了協議。蘇秦就到了齊國做燕國的間諜。

不過做間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蘇秦也在齊國做了十多年的間諜,當初同意蘇秦到齊國做間諜的燕王已經開始對蘇秦的忠誠度產生了懷疑,但蘇秦為了可以實現當初的約定,還是堅持了下來。

蘇秦在齊國的所作為所為雖然比較隱蔽,但是這麼多年下來還是有一些人發現了蘇秦的意圖,不過蘇秦也是擁有一定的實力,當他們向齊王報告的時候,蘇秦都將自身的危機一一化解。

那些人知道來明的是鬥不過蘇秦的,那就只能來暗的了,所以就產生了要刺殺蘇秦的動機。有一次,蘇秦外出的時候,就遇到了刺客刺殺,雖然蘇秦沒有當場死亡,但是身上還是中了對方的毒箭。蘇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但還是不想這麼輕易的放過,所以在臨終之前就向齊王獻了一計。

蘇秦且死,乃謂齊王曰:「臣即死,車裂臣以徇於市,曰『蘇秦為燕作亂於齊』,如此則臣之賊必得矣。」——《史記·蘇秦列傳》

其實蘇秦到燕國去做間諜,這是一種死間,本來就沒有想著要活著離開齊國,而且他做的是有損齊國利益的事情,如果真的被發現了,最終被齊王車裂也是必然的事情,所以現在讓齊王車裂自己,然後還可以找出殺害自己的兇手,對於蘇秦來說還是賺了。

齊王就按照蘇秦的計策,對外聲稱蘇秦叛國,如今將他車裂,當初刺殺蘇秦的人都是功臣,現在可以出來領賞,獎勵一千兩黃金。刺客果然中計,為了可以得到獎賞,竟然有四個人同時跑了出來,說他們自己都有殺害蘇秦的功勞。

齊王也拿不準到底是哪一個人殺害了蘇秦,所以認同了他們都有功勞,於是就將一千兩黃金平均分給了他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250兩黃金。不過齊王這樣做本來就是為了要給蘇秦報仇的,他們這樣跑出來,當然也是自尋死路。

因此二百五也就有了說那些人傻頭傻腦,齊王本來就是想賜死他們的,結果他們還自己跑了出來,省了齊王很多的心思。

相關焦點

  • 為何二百五是罵人的話?由何處得來?與蘇秦有很大關係
    二百五就是說這個人傻頭傻腦,其實不懂事,但又倔強莽撞的人。說起這個二百五的來源,其實與蘇秦之死有很大的關係。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成為了六國的丞相,可以領兵攻秦。
  •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文/炎炎談歷史二百五,就是250,眾所周知,這是一句罵人的話,中國人都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排號等等,都儘量避開這個數字。二百五究竟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這句話罵人呢?二百五,是指傻頭傻腦,又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很多用於口語調侃,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出自晚清吳妍人的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二百五和「牌九」有什麼關係,半吊子、半封、半熟,這些詞語如何...
    在民間的低俗語言文化中,對於又掘又魯莽、傻裡傻氣、呆頭呆腦,什麼事都做不好的人,我們通常稱為「二百五」,也有些地區稱呼為「半吊子」、「半熟fu」等。為何會有這樣的稱呼呢?這些詞語是如何產生的?這些稱呼間又有什麼淵源傳承?
  • 「二百五」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可是刺客已逃得無影無蹤,到哪裡去捉呢? 齊王靈機一動,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計.他下令把蘇秦的頭割下來,還讓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屍體,弄得滿頭滿臉都是血.然後把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城門口,張貼出黃榜,上面寫著:「蘇秦是個大內奸,死有餘辜.齊王一直想殺了他,卻沒想到什麼好的辦法.今幸有義士為民除害,大快人心.齊王下旨重賞,獎勵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
  • 我們都知道二百五,可是關於它的傳說故事,你知道幾個
    我們平常所說的俗語、詞彙、諺語等等都是有著它的來源背景的,即便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二百五也是有著眾多的文化淵源。今天我們說它是說某個人腦子不靈光,辦事經常出錯,人有些魯莽,就給這些人標籤為二百五。而至於它的來源,雖然在《康熙字典》、《辭海》之類的裡面沒有這個詞的記載,不過關於它的故事卻有很多,我們就來談一下關於「二百五」的故事。第一個故事還和一個名人有關,他就是蘇秦,他是戰國時期外交家,跟著鬼谷子學習,其後在各國之間遊說,利用縱橫之術來抵抗秦國,也讓他身兼六國六國相印,風頭無雙。也正是如此,讓齊國的大夫們看不過眼,就派刺客將其擊殺。
  • 夢見腐爛的魚卻沒死是什麼意思
    會有關係親密的人請求你幫忙做的事情,往往違背你的原則!自我控制力偏低的日子裡,你人積攢了許久的定力,容易在這兩天被人情之風衝垮!孕婦夢見快死的魚,主動出擊才有機會的一天。雖然接受別人的指示,按照現有的辦法去做,比自己主動找事幹要輕鬆得多,但這往往讓你陷入被動的狀態,成為別人成功的墊腳石。要想通往自己的成功,還是好好地想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吧!
  • 民間搞笑故事:「二百五」住店
    在松花江江北一帶多少年來流傳著「二百五」的故事。有個無家無業,好吃懶做, 以拐騙為生的地痞賴子,名叫「二百五」。要說起「二百五」,到真有一些有趣的的插曲兒,今兒先說一個「二百五」住店的故事。這天,他在大街上遊逛到天快黑了,也沒揀到一點「洋澇兒(外財)。」上哪兒安身去呀?
  • 俗語「二百五」的由來與蘇秦遭車裂處死有關
    據考證,「二百五」這個俗語的由來與蘇秦有一定的關係。戰國末期,蘇秦說服齊、楚、燕、趙、魏、韓六國聯合起來,結成同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從而受到了大國君王的賞識,被封為丞相,史稱「六國封相」。正當蘇秦在齊國積極效力的時候,秦國派刺客去行刺他,蘇秦被當胸刺了一劍,受到致命傷害,蘇秦在知道無法救治後,為抓到兇手,他向齊王獻出了其人生的最後一條計策。
  • 民間故事:二百五教書,七棵桑八棵柳,古代「驢得水」
    其實這是紅眼病,得治。古時候就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二百五,種地,體力不行;做生意,腦子不行;幹什麼活都覺得辛苦,可又想找個輕鬆掙錢的好差事。二百五想去想來,想到當教書先生。他想:先生每天只待著房子裡,風吹不到,雨淋不到,又不出力流汗,還能吃香喝辣。又體面又清閒,沒事還能收家長紅包。實在是最好不過的行業了。
  • 別人說你「二」,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數學課上,老師問:「題都做了沒有,答案是什麼?」同學:「二!」老師:「我看你才二呢! 連這道題都能算錯,你說你有多二吧!」那麼「二」到底都有什麼含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其實在各個地區,「二」的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 二百五的古今六大來歷,你知道幾個?
    雖然有著各種方言,有著各種風俗,但有些話卻全國流行,暢通無阻,比如某些經典國罵,還有比如「二百五」。可以說,二百五是我國流傳甚廣的一個俗語,幾乎傳遍了大江南北,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中又被簡化成了二。但是,關於二百五的來歷,卻少有人知道,或知道的不全面,因為「二百五」的來歷狂多,至今無法確定究竟源於哪一個!
  • 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呢?二百五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經典的罵人詞彙,但是你想過嗎?明明一個好好的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於是齊王就按照蘇秦的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懸掛於城門之上,還發了一道榜文,說「內奸蘇秦誅殺者,賞黃金千兩,速來領賞」。榜文一經貼出,便有四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多次詢問,四人都咬定是自己所為,齊王就問:「賞黃金千兩,你們每個人多少兩呢」?四個人齊聲道:「一人二百五」。
  • 「二百五」只是個數字,怎麼成了罵人專用詞?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比如一對新人在一起可以說「99」,和別人再見可以說「886」,女孩子過生日可以說「永遠18」,但是有一個數字在中國人眼裡是罵人的,那就是「250」,通常來指做事情傻頭傻腦,又倔強的人。可這「250」又是怎麼由來的呢?
  • 民間故事:罵人為什麼要罵「二百五」?
    「二百五」這個俗語一般是用來形容一個人笨、傻,腦子不靈光。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人,是個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時,秦國實力強大,時常發動戰爭,侵略其它一些小國家。蘇秦看清形勢後,就到其他小國家遊說,勸說大家聯合起來,共同來對付強大的敵人——秦國。
  • 「性命」是什麼意思,「道德」又如何理解,二者什麼關係?
    作者:郭世文「性命」二字的源流漢字屬於表意文字,它是用一定的形體來表示一定的意思,漢字的功能與特點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就是「文以載道,字以存理,言以存義」。我們從字形就能看出這個字的字義。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性」字的寫法是豎心旁加一個生長的生。
  • 魯班大師智商可不僅僅二百五哦
    聽到魯班,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想到一句臺詞:魯班大師,智商二百五。雖然聽起來有些搞笑,但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魯班的智商是真的高。魯班,其實是春秋末期魯國的一個工匠,名叫公輸盤。因他在這個時期對工藝創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
  • G奶是什麼意思?A-G罩杯是如何計算的?
    常常在娛樂雜誌上看到什麼G奶女神,什麼H-cup的,那很多人就要問了,G奶是什麼意思?到底女人的G奶是有多大啊?女性胸圍的尺寸到底是如何測算的呢?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看看G奶的相關意思解釋吧。本文目錄:1、G奶是什麼意思?
  • 藍顏是什麼意思?藍顏知己是一種什麼關係?
    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看看關於藍顏及藍顏知己的相關意思解釋吧。本文目錄:1、知己是什麼意思?2、藍顏的意思解釋:3、藍顏的內涵意思:4、藍顏的範圍5、藍顏知己是一種什麼關係6、藍顏知己的詳細解析知己是什麼意思?
  • 「good works」可不是指「幹得好」,意思跟工作沒有一丁點關係!
    1、dirty work大家都知道dirty是「骯髒」的意思,那dirty work是不是就是指「髒活」呢?不是, dirty work其實跟「髒」沒有關係!dirty work有時可以用來指「卑鄙的勾當」,但它更多的是形容「讓人不開心的工作;苦活」,大家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區分。
  • 樓面價是什麼意思,與房價的比例如何
    樓面價是什麼意思,與房價的比例如何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