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前沿】宇宙誕生猜想之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及宇宙演化。

2020-11-23 搜狐網

原標題:【物理前沿】宇宙誕生猜想之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及宇宙演化。

真正解決第一推動問題的是霍金提出的無邊界條件的量子宇宙論。在他的理論中,宇宙的誕生是從一個歐氏空間向洛氏時空的量子轉變,這就實現了宇宙的無中生有的思想。這個歐氏空間是一個四維球。在四維球轉變成洛氏時空的最初階段,時空是可由德西特度規來近似描述的暴漲階段。然後膨脹減緩,再接著由大爆炸模型來描寫。這個宇宙模型中空間是有限的,但沒有邊界,被稱作封閉的宇宙模型。

背景

4 20世紀的天文觀測表明,宇宙正處於膨脹的演化過程中。在時間上往過去反推,人們估計在100多億年前宇宙是處於極其緊緻極其熾熱的所謂大爆炸奇性的狀態。宇宙的演化必須服從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但是不同的初始狀態會導致不同的演化。大爆炸奇性從何而來,或者宇宙從何而來的所謂"第一推動"問題就擺到了宇宙學家的面前。

粒子及各物質元素形成過程

1234宇宙最開始,沒有物質只有能量,大爆炸後物質由能量轉換而來(質能轉換E=mc⊃2;),當代粒子物理學告訴我們,在足夠高的溫度下(稱為「閾溫」),物質粒子可以由光子的碰撞產生出來。下面是宇宙物質進化的詳細過程:

1234宇宙誕生第1/10000秒(時標),溫度達幾十萬億開,大於強子和輕子的閾溫,光子碰撞產生正反強子和正反輕子,同時其中也有湮滅成光子。在達到平衡狀態時,粒子總數大致於光子總數相等,未經湮滅的強子破碎為「夸克」,此時夸克處於沒有任何相護作用的「漸進自由狀態」。宇宙中的粒子品種有:正反夸克,正反電子,正反中微子。最後,有十億分之一的正粒子存留下來

1234時標0.01秒溫度1000億開,小於強子閾溫大於輕子閾溫。光子產生強子的反應已經停止,強子不再破碎為夸克質子中子各佔一半,但由於正反質子正反中子不斷湮滅,強子數量減少。中子與質子不斷相護轉化,到1.09秒時,溫度100億開,質子:中子=76:24時標13.82秒,溫度小於30億開,物質被創造的任務完成。中子衰變現象出現,衰變成質子加電子加反中微子。這時質子:中子=83:17

1234時標3分46秒,溫度9億開,反粒子全部湮滅,光子:物質粒子=10億:1,中子不在衰變,質子:中子=87:13(一直到現在);這時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演化:由2個質子和2個中子生成1個氦原子核,中子因受核力約束而保存下來。宇宙進入核合成時代。(如果沒有氦核產生,中子將全部衰變,也沒有以後其它的原子核)時標30萬—70萬年,溫度4000—3000開,能量和物質處於熱平衡狀態。開始出現穩定的氫氦原子核,宇宙進入複合時代。在後期宇宙逐步轉變為以物質為主的時代。(光子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可以自由穿行,即今天的3開宇宙背景輻射!)

1234時標4億—5億年,溫度100開。物質粒子開始凝聚,引力逐漸增大,度過「黑暗時代」後,第一批恆星星系形成。

1234隨著第一批恆星的形成,原子在恆星的內部發生了核聚變反應,進而出現了氦,炭、氧、鎂,鐵等元素原子核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

1234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質量的恆星能引發的核聚變程度不同,太陽主要為氫—氦聚變,重一點的會引發炭—氧—鎂聚變,再重的會引發下一輪聚變。總的順序簡略依次為:氫—氦—炭—氧—鎂—矽—鐵。但無論恆星多重,最終的聚變結果只能是鐵,恆星內部不能產生比鐵更重的原子核!

1234凡是元素周期表上有的(除人造元素外),都是在恆星大煉爐裡形成的,鐵以後的原子核,只能在超爆中產生。

基本假設

大爆炸理論的建立基於了兩個基本假設:物理定律的普適性和宇宙學原理。宇宙學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勻且各向同性的。

12 這些觀點起初是作為先驗的公理被引入的,但現今已有相關研究工作試圖對它們進行驗證。例如對第一個假設而言,已有實驗證實在宇宙誕生以來的絕大多數時間內,精細結構常數相對誤差值不會超過10^-5。此外,通過對太陽系和雙星系統的觀測,廣義相對論已經得到了非常精確的實驗驗證;而在更廣闊的宇宙學尺度上,大爆炸理論在多個方面經驗性取得的成功也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支持。

123 假設從地球上看大尺度宇宙是各向同性的,宇宙學原理可以從一個更簡單的哥白尼原理中導出。哥白尼原理是指不存在一個受偏好的(或者說特別的)觀測者或觀測位置。根據對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宇宙學原理已經被證實在10^-5的量級上成立,而宇宙在大尺度上觀測到的均勻性則在10%的量級。

4

暴漲宇宙模型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科學家們提出了所謂的暴漲宇宙模型。在大統一破缺之後,宇宙有一個以指數形式膨脹的階段。由於這種暴漲,相當任意選取的初始條件都會導致和今天觀察到的宇宙大致相等的結果:宇宙是非常平坦的,均勻的,各向同性的,以及宇宙中物質分布的模式,如星系團、星系、恆星生命形成等等。

123但人們必須為暴漲理論本身選取一些合適的參數。這樣宇宙初始條件的選取被轉變為這些參數。人們仍然沒有解決第一推動的問題,只不過減弱了這個問題的尖銳性而已。

理論發展

4 霍金1982年提出這個理論之後,幾乎所有的量子宇宙學研究都是圍繞著這個模型展開。這是因為它的理論框架只對封閉宇宙有效。

123 如果人們不特意對空間引入人為的拓撲結構,則宇宙空間究竟是有限無界的封閉型,還是無限無界的開放型,取決於當今宇宙中的物質密度產生的引力是否足以使宇宙的現有膨脹減緩,以至於使宇宙停止膨脹,最後再收縮回去。這是關係到宇宙是否會重新坍縮或者無限膨脹下去的生死攸關的問題。

123 可惜迄今的天文觀測,包括可見的物質以及由星系動力學推斷的不可見物質,其密度總和仍然不及使宇宙停止膨脹的1/10。不管將來進一步的努力是否能觀測到更多的物質,無限膨脹下去的開放宇宙的可能性仍然呈現在人們面前。

123 可以想像,許多人曾嘗試將霍金的封閉宇宙的量子論推廣到開放的情形,但始終未能成功。今年2月5日,霍金及圖魯克在他們的新論文「沒有假真空的開放暴漲」中才部分實現了這個願望。他仍然利用四維球的歐氏空間,由於四維球具有最高的對稱性,在進行解析開拓時,也可以得到以開放的三維雙曲面為空間截面的宇宙。這個三維雙曲面空間遵循愛因斯坦方程繼續演化下去,宇宙就不會重新收縮,這樣的演化是一種有始無終的過程。

123 霍金髮表了這論文之後立即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反響。

123 封閉宇宙的重新坍縮會把世上的一切再次帶回到極高溫的大擠壓狀態。而開放宇宙的無限膨脹的前景也不甚美妙,宇宙將無限冷卻下去。盡我所知,迄今沒有人設想過如何避免這兩種世界末日的來臨,因為它將發生於極其遙遠的將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那在奇點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的?
    隨著科學家們提出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我們知道在138億年之前,一顆小小的奇點爆炸誕生出了如今浩瀚縹緲的宇宙,那麼,奇點爆炸之前宇宙又是什麼樣子呢?它所誕生的空間又是如何呢?古羅馬著名的神學家聖奧古斯汀在著名的作品《懺悔錄》裡曾經說過,上帝在創造萬物之前,時間和空間都是不存在的。並且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也曾在《相對論》中說過,當一個物質的質量足夠大,體積卻無限小接近於0,時間就可以被視為不存在。而愛因斯坦口中這個可以讓時間停滯的神秘物質,就是「奇點」。
  • 網友問:在宇宙大爆炸前,奇點存在了多久,宇宙為什麼會暴漲?
    目前沒人能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存在了一瞬間,或許在大爆炸之前,宇宙就經歷了無數次的循環。大爆炸模型宇宙大爆炸理論,是當前天文學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最佳理論,已被眾多天文觀測所證實;大爆炸模型描述,我們宇宙開始於138.2億年前的一次暴漲,暴漲前宇宙的所有物質集中於一點,叫做宇宙奇點。當前所有物理理論,在宇宙奇點處都失效了,目前科學家能做到的最好結果,就是把強力、弱力和電磁力,在宇宙大爆炸時統一起來,除此之外一無所知,更別說大爆炸之前的情況。
  • 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會不會宇宙本身就處於黑洞之中?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是由奇點爆炸後產生的,大約在137億年之前,炙熱的奇點終於引爆,宇宙、時間和空間等一切也隨之出現。不過,奇點是如何來的呢?這個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有科學家認為,黑洞的中心或許就是奇點,或者換句話說,黑洞一般都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演化而成的,不過黑洞最終會演化成什麼,黑洞是否是最終的演化狀態我們並不知曉,而黑洞可以吞噬一切又密度非常大,本身黑洞就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奇點,或許當黑洞走到生命的盡頭,黑洞也會坍縮成為一顆炙熱的,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然後通過爆炸,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 宇宙誕生於大爆炸,大爆炸之前的宇宙又是怎樣呢?
    在那之前,沒有空間。科學家如何看待無空間狀態? 「無空間」並不「像」任何東西。它不是一個州。甚至什麼都不是。很簡單,它並不存在。 想像一下聖誕節期間,奶油攪打鬍鬚在三度內叮噹作響。你無法想像嗎?那是因為我的表達雖然語法正確,卻毫無意義。動詞、名詞、形容詞等都在正確的位置,但這個表達仍然沒有意義。好吧,「大爆炸前」就是這樣。
  • 黑洞演化跟宇宙誕生十分相似,難道我們生活的宇宙在一個黑洞中?
    恆星生命走到盡頭之後,並不會徹底消失在宇宙中,而是演化為其它的緻密天體。小質量的恆星會演化為白矮星,比如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之後就會演化為一顆白矮星。中等質量的恆星會發生超新星爆炸,形成星雲,而在星雲的中心則是一顆密度非常大的中子星,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脈衝星。
  • 宇宙大爆炸前沒有空間和時間,能夠通俗的描述是一個什麼狀態嗎?
    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誰能通俗地描述宇宙爆炸前的空間和時間?首先要指出的是,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空間和時間。或者說沒有我們世界認識的空間和時間。時空和物質是在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誕生的。時空加物質三位一體,組成了宇宙。
  • 宇宙大爆炸之前,為世界末日後的重生
    宇宙大爆炸,起始於200~300億年以前,一般我們認為是150億年之前(取中間值).宇宙在那時只是一個點,一個奇點,一個密度無限大,質量無限大的點.在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空間.因此,在宇宙誕生之前,談論時間和空間是沒有意義的
  • 宇宙誕生之謎
    所以,各個民族、各個時代都有種種關於宇宙誕生的傳說,不過那些都只是建立在想像的基礎之上。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重大進步,但宇宙的成因仍處在假說階段。 但是,大爆炸宇宙學也有些根本性問題沒有解決,如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大爆炸是怎麼引起的?
  • 奇點大爆炸誕生了宇宙,這個奇點是如何來的?一種猜想讓人們害怕
    而大爆炸理論也稱之為奇點大爆炸,也就是說我們的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發生大爆炸而來。那麼這個奇點是什麼?它又是如何來的呢?對於奇點,科學家的解釋是,它是一個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充滿能量的神秘物質。大約在138億年前,有一個大爆炸奇點,幾乎無限的小,幾乎無限的密度及熱量。有一天,因為未知的量子效應,它爆炸了!其爆炸力使其在幾個普朗克時間內,變得跟橘子一樣大。
  • 大爆炸誕生了宇宙?科學家提出「大反彈」理論,宇宙越來越年輕了
    審核:小文 關於宇宙的誕生,主流科學觀點從上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開始向「大爆炸」理論傾斜,不過,轉眼百年的時間過去了,很多科學家在系統研究過宇宙大爆炸理論,特別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相關問題之後,對於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又提出了一項新的觀點!
  • 宇宙誕生前有另一個宇宙嗎?
    特別是在探索世界和宇宙的問題上,人類更為需要相對論之中的時間和空間學說,以及量子力學之中的神奇科學理論。尤為在對宇宙的探索之上,人們一直都是疑惑的。因為宇宙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自始至終都在困惑著當今的科學家們。科學家們為了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在前期先是提出了各式各樣具有現實依據的一些邏輯推理出來的猜想。
  • 「多元宇宙」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奇點爆炸產生很多「小宇宙」
    據報導,近日,有科學家提出了有關於黑洞的新觀點,認為宇宙中最原始的黑洞,或許都與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伴隨著宇宙膨脹而形成的「小宇宙」有關,這項研究也發表在近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 在時間誕生之前,宇宙感到很抱歉
    「話說宇宙之初,溟滓鴻蒙,混沌玄黃,高溫高熱,密閉無光,就像一個混濁的雞蛋,簡稱混蛋。這個永遠的混蛋世界裡誕生了一個偉大的精靈,他的名字叫盤古,盤古在混蛋裡面昏睡了一萬八千年,泯智漸醒,慢慢有了思想和智慧。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盤古徹底醒來了,發現周圍世界黑暗一遍,悶熱無比,濃稠的漿液讓他呼吸困難,行動滯慢,頓時無名火爆發,張開大手向黑暗劈去,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金木水火土各種元素四處飛濺,宇宙誕生了!」
  •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這使宇宙暴漲理論獲得了許多支持者。隨後,支持這個理論最有力的證據——宇宙背景輻射被發現,這是在137億年前宇宙暴漲時留在空間內的迴響,這個證據使得暴漲理論成為被宇宙學家們普遍接受的科學理論。疑問與矛盾依然存在。如果初生宇宙經歷過一次從極小到極大的暴漲,那麼,宇宙在誕生之後、暴漲之前,又發生了什麼?
  • 從恆星演化來認識宇宙演化
    前言  沒有認識到引力本質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的解,被推出宇宙大爆炸誕生宇宙說已經無法使人相信:)這帶有對神的迷信的神賜奇點宇宙大爆炸說。本文依據天文觀測和能夠理性認識到微觀世界的系統唯物論,認識符合系統邏輯物質運動物理的宇宙演化。
  • 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大爆炸是真實存在的嗎?
    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 大爆炸前的宇宙是什麼樣的?大爆炸是真實存在的嗎?
    什麼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爆炸之初,物質只能以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態存在宇宙爆炸之後的不斷膨脹,導致溫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隨著溫度降低、冷卻,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並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星雲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和星系,最終形成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 宇宙是誕生在一個實體裡面嗎?
    這是網友提出的問題,他問的是:請問天文學家宇宙大爆炸前太空是實體嗎?我不是天文學家,但我會鸚鵡學舌,將一些科普常識搬來與各位共享。大爆炸宇宙模型還是一個科學猜想,但這個猜想經歷了100多年的驗證,已經有許多證據支撐,而幾乎沒有一例反證來證偽。
  • 宇宙誕生之謎
    宇宙是不是爆炸「炸」出來的?宇宙最初只是一個大火球嗎?置身於其中,人類不僅感到自身的微弱與渺小,同時心中還充滿了種種疑惑: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宇宙會死亡嗎?黑洞是怎麼回事?超新星從哪裡來?恆星為什麼會爆炸?……… 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探尋宇宙的起源。今天,雖然科學技術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關於宇宙的成因仍處於假說階段。
  • 8歲+看的【宇宙誕生+人類演化】
    經常有讀者問到,有沒有關於讓孩子理解宇宙誕生和人類演化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