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最近很多網友給我私信、留言,迫切地想了解一下,嶗山綠茶農藥的使用情況,說自己雖然愛喝茶,但對農殘的問題很擔心,還有網友誇張的說:嶗山茶被農殘給毀了。
那好吧,今天咚咚就跟大家講講打藥的事情。
既然要講,我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蜻蜓點水似的講,說一半、藏一半,索性掰開了、揉碎了講,因為本來農藥問題就不嚴重,你越不講,藏著掖著的,別人越害怕。
這麼詳細地介紹嶗山茶的農藥使用狀況,我估計全網沒有第二個了,所以看完要費點時間。
先回答最重要的問題:嶗山茶打不打農藥?
茶葉和蔬菜水果一樣,就是普通的農作物,蔬菜不打藥會被蟲子吃光,茶葉也一樣,而且蔬菜水果用什麼藥,茶樹就用什麼藥,都是通用的。
所以嶗山茶基本上要打藥的,沒聽說誰家完全不打藥,但是沒聽說不代表不存在,所以我不能把話說死了,畢竟嶗山2萬茶農呢,萬一誰家用了罕見的蜘蛛生態治蟲法呢?
南方有地方是用蜘蛛防蟲的,北方是否有不清楚,但有研究過
但我想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嶗山茶的農殘問題不是有些人說得那麼恐怖。
1、茶農不是天天閒著沒事、每一次採完茶都去打藥,農藥很貴的,一小瓶就十幾塊錢,出於經濟考慮,能不打就不打。
這是我們家5月12日採葉子上的黑刺粉蝨,跟大家想的不一樣,茶農們對於這種蟲害不嚴重的情況是不管的,沒有茶農喜歡打農藥,費勁不說,關鍵是費錢,茶農才能掙幾個錢?只有等到嚴重危害茶芽,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才會打,隔十天半月也打不了一次;
2、氣候優勢:因為北方冬天寒冷,冬天能凍死相當數量的害蟲,所以北方茶園的蟲害,比南方要小很多,打藥次數和數量,要比南方茶少。
嶗山地區但凡冬天暖和的年頭,害蟲出的就早,數量多,冬天冷,害蟲出的就晚很多,數量也少,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注意,早春茶、中春茶因為氣溫低的原因,沒什麼蟲子,採摘期根本不需要打藥,不存在農殘的問題。要是大家對農殘問題非常的在意,那就買中早春的茶,就是價格高點。
所以北方茶要是農殘問題嚴重,那全國基本就都一個樣了。
但是既然大家想知道,我就把詳細情況跟大家講講,省的大家總是害怕。
正常來講,就兩種,一個叫石硫合劑,一個叫苦參鹼。有的情況下,會用菊酯類藥。
石硫合劑,全稱叫石灰硫黃合劑,就是用生石灰和硫磺加水混合而成(都是茶農買回來自己放在鍋裡做出來的),是一種無機礦物源農藥,應該全國產茶區都在用。
硫磺
生石灰
石硫合劑對喝茶的人沒什麼影響,為啥?
因為這種農藥的使用時間是:
冬天封茶園(一般11-12月份)和開春揭開越冬扣棚(一般3月)。
這個時候天氣寒冷,害蟲和病菌最脆弱時候用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殺死越冬的害蟲、蟲卵,尤其是對於茶樹危害大的病菌(銹病、炭疽病、茶餅病、赤星病),除菌的作用大於殺蟲。
冬天就不用說了,開春之後用,離著採摘茶葉還有2個月呢,早就分解成氣體了(氣化成硫蒸汽,有殺菌作用),所以對人基本沒什麼威脅。
這農藥是有味道的(臭雞蛋味),所以茶農才不會在採摘的時候用呢,那茶葉一喝就喝出來了,這個大家可以放心。
除菌(叫病害)用石硫合劑,那殺蟲(叫蟲害)用什麼?
用另外一種藥,叫苦參鹼,可能是嶗山地區的特色了。
苦參鹼是一種綠色天然的,植物源有機農藥,從一種豆科植物——苦參中提取的,是非人工合成的生物鹼,也是廣譜殺蟲劑(白話就是什麼蟲子都殺)。
苦參也是一種中藥材
其實這個藥不是茶農選的,而是嶗山區政府每年統一招標採購,然後免費發放給茶農用的,一畝地好像發個4-5瓶。
為什麼選它?
第一,它是天然有機農藥,植物提取,毒性比較低:對害蟲不能起到全部殺除的作用,只能控制害蟲數量,減少害蟲對茶樹的侵害,又因為是生物鹼,對茶樹沒影響;
第二,苦參鹼的自然分解速度快,對環境友好:2到3天,就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對環境完全沒影響。
苦參鹼這個藥的安全間隔期是2-3天,而嶗山的茶農採茶的規律是「五天兩頭採,七天兩頭採」,所以沒關係,那這是什麼意思?
出於收益的考慮,茶農要在茶芽長得大一些才採茶,春茶一般是五天兩頭採,晚一點的茶是七天兩頭
比如5月4日早上第一次採,5月8日早上第二次採,5天裡,第一天和第五天各採了一次,叫「五天兩頭採」,中間間隔三天多的時間,這就沒事,七天兩頭採就更是如此了。這就是嶗山區政府選用這個藥的原因,很符合茶葉的採摘規律。
區裡選苦參鹼,應該是系統研究過了。對於規範嶗山茶的農藥問題,客觀的說,區裡是下了大力氣的,如果沒有統一採購,免費發放,那茶農們用的藥就五花八門了,非常不好控制,免費發給你,茶農們不用自己花錢買藥了,當然高興啦,因為農藥是很貴的,一小瓶就要十幾元,這樣茶葉的食品安全問題才能把控住。
上文我說了,苦參鹼這個藥,因為是綠色農藥,毒性比較低,分解極快,藥性持續時間很短,所以只能控制害蟲數量,不能根除,那麼為了茶樹的健康,還要配合物理殺蟲方法,那就是粘蟲板,就是大家看到的在茶園裡插的黃色小板。
這個粘蟲板很管用,上個星期小蟲子變的有點多,就插上了
這個也是嶗山區政府統一採購,然後免費發放給茶農們用的。
有人說這個板是擺設,誰說這話誰是外行,而且很不負責任。這個板很好用,對黑刺粉蝨等飛蟲很有效果,最近天熱了我們家就把它插上了,不好用誰費這個勁,一個一個綁起來,然後插到茶園裡?又沒人來我們家茶園看,做什麼秀?
總的來說,上頭下了很大的功夫,花了這麼多錢,就是為了保證嶗山茶的品質。
剛才我介紹了苦參鹼和石硫合劑的情況,但是有些茶園在一些月份會遇到特定的害蟲,比如蝽蟓,茶小綠葉蟬,這時候會用到菊酯類農藥,以完成對害蟲的清除。
菊酯類也是蚊香的主要成分。
菊酯類是有效的驅蟲、殺蟲劑
就拿聯苯菊酯來說,主要對付茶小綠葉蟬(在嶗山地區,對茶樹危害極大的害蟲),施藥三天之後,藥物通過揮發等自然降解過程,降到5mg/kg的國家標準,當然時間越長,聯苯菊酯的降解比例越大,我看過相關研究論文,8天之後可降解91.8%,但再往後就不明顯了[1]。
所以正常來說,農殘不會超標。
有朋友可能會問了,你說了一大堆,好像嶗山茶不存在農殘超標的問題啊?
不,有這麼幾種情況,可能會導致超標。
1、過量使用:也就是用藥不規範,一般是茶農沒有經驗,噴的劑量大了,或者多次噴灑,所以安全間隔期過了,還是有殘留;
2、亡羊補牢:本來不想用,但是一看蟲害情況惡化了,不得不打,這種肯定不是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所以會有農殘超標,其實還是這家茶農的經驗不足所致的。
但這些情況不常見,因為不是20年前嶗山茶剛剛普及種植的時候了,嶗山茶農大多很有經驗了,一般都種了10年以上,不太會犯這種錯,但確實有,所以需要說一下。
職場上只提出問題,不解決問題的都是耍流氓,對於那些特別擔心農藥問題的茶友,我給大家支兩個招:
1、前面說過了,只買早春茶和中春茶,不打藥,你隨便喝;
2、新茶買回來,放個7、8天之後再喝,因為即使炒成幹茶,農藥依然在降解,所以晚點喝,農藥殘留更少,而且本來新茶都要存放個一兩個周才能拿出來喝的,因為剛炒的茶刺激性較強,放一放更溫和一些,另外就是新茶葉放一放,味道會更好呢。
寫到這,我就想說句心裡話了:
都打藥,藥的種類相同,為啥大家一斤半斤的蔬菜、水果天天直接都吃不怕,幾克茶葉泡水喝大家就恐慌了?
茶農自己家種的茶,都是放心給自己家人喝的,產茶區的孩子從小都喝茶。
那賣韭菜的,從不吃自己種的韭菜~~
大家聽說過吃菜吃水果中毒去醫院的吧?那聽說過喝茶中毒進醫院的嗎?
所以本來沒什麼事,傳來傳去的,就都怕了,越是不講,越害怕。
我之所以今天跟大家講得這麼詳細,就是希望大家別那麼恐慌,別開口就是農殘毀了嶗山茶等等。
絕大多數嶗山茶,大家是可以放心喝的。
要是大家有什麼見解,可以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喲~
(如果大家喜歡我寫的文章的話,那就賞我個贊吧,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嶗山茶的乾貨)
[1] 張海偉,馮慧等 聯苯菊酯在幹茶中的殘留和降解行為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