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走遍了嶗山的腹地,終於在一片人跡罕至的叢林裡發現了一小片青島特有植物——嶗山百合。驚喜之餘,70歲的採藥人姜澤瀛只是給它們拍了幾張照片,並沒有帶走一片枝葉。他是嶗山方圓百公裡範圍內剩下的僅有的幾個採藥人之一,如今,他的身份又有了新的轉換——「護藥員」,守護著這片剛剛恢復元氣的草藥寶庫。
護藥 外國人要挖百合被拒絕
嶗山百合是青島的特有植物,不過之前發現的都比較零散。今年夏天,姜澤瀛和朋友于濤一起經過三個多月的苦苦尋找,終於在一片山澗中發現了一小片長勢良好的百合。雖然這種植物很珍貴,而且具有很高藥用價值,但是出於對原生物種的保護,兩人並沒有採摘和移植,只是拍了幾張照片留作資料。不過嶗山百合的名聲早已名揚海外,聽說老薑是嶗山裡遠近聞名的採藥人,幾名外國人經過打聽還是找上了門。
「當時找到我的時候我驚了一下,不知道他們的來意是什麼,寒暄了幾句後他們提出來讓我帶著他們去找嶗山百合,而且還計劃要挖走幾棵到他們國家去種植。 」老薑告訴記者,當時一名外國人還拿出了很多錢要塞給他,但是得知他們的來意後,老薑斷然拒絕了。雖然沒有多少文化,但老薑知道嶗山百合是青島的特有物種,不能隨便移走。 「嶗山百合生長的地域不大,是珍稀物種,咱不能為了錢去幹那些對不起子孫的事。 」至今說起外國人要挖嶗山百合的事,老薑都是一臉的嚴肅。
感恩 採藥曾養活十幾個小村
姜澤瀛今年已經70歲,是一名從小長在嶗山下的村民,16歲起便和父親一起上山採藥。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嶗山周邊的村民開始成規模、有組織地上山採藥,白天大人採藥,周末帶著孩子一起採。 」老薑回憶說,那時山下很多地方都有中藥收購站,八十年代,村民賣掉採集的中藥後每天能得到大約2.5元錢,一個月下來的藥材收入達四五十元,這個收入在當時算是比較高的,大家用這些錢購買糧食等生活用品,補貼家用,周圍十五六個村子的村民用這種方式養活自己。久而久之,嶗山的中藥材幾乎被挖空了。
保護20年封山千種藥恢復元氣
「不過幸好政府從上世紀八九十代開始有計劃地封山育林,挖藥材的人也少了,嶗山又慢慢養起來了。 」姜澤瀛告訴記者,根據各種書籍的記錄綜合看,嶗山有各種藥材一千多種,其中名貴藥材不下20種,資源相當豐富。
讓他欣喜的是,近幾年一些原本已經很少的藥材,又開始煥發生機,越來越多了。姜澤瀛帶著記者上山的途中在路邊突然蹲下來,指著一棵開著紫色小花的植物說:「你看,這是益母草,治療婦科療效非常好,以前別說在路邊,山裡都難找了。 」
採藥 春天就發現了沒捨得採
姜澤瀛拿著一頂鬥笠,幾件採藥的家什,還有一根繩子來到嶗山腳下的一片樹林,他要帶記者尋找兩棵今年春天就已經發現的藥材。此時天空已經下起了小雨,70歲的姜澤瀛利用繩子爬上了一個坡度接近60度的土坡,因為下雨的原因,被踩踏的土石譁譁地往下落,裸露的皮膚也被樹枝劃得滿是傷痕。經過半個小時的手腳並用,老薑在一棵樹下蹲了下來,一棵毫不起眼的藤類植物讓他有些驚喜,他說:「這就是茜草,治療風溼非常有效,我春天就看見它了,一直沒捨得採,因為那時候長得還很小。 」說著掐下大約半米長放在了袋子裡,而茜草的根部還完好地留在那裡。
目前山裡已經很難再找到採藥人了,像姜澤瀛這樣70歲高齡的更是少見。姜澤瀛告訴記者,現在藥房裡和醫院裡的草藥絕大部分都是規模化養殖的產品,已經很少能見到真正長在大山間的藥材。但是從藥理上來說,天然生長的藥材的藥性一定會比養殖的要強,保護嶗山藥材還有一個很深的原因就是,其實是在保護一個天然藥材生長的基地。
新聞延伸
生病自採藥從不打點滴
雖然如今醫療條件都大為改觀,而且採用西醫治療見效比較快,但是和草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薑依舊延續著自己的方式,小病從來不吃西藥,更不打點滴,而是自己到路邊採摘草藥用以煎服,他的家裡也種了一些常用的草藥,以備不時之需。
如今,老薑這樣的草藥人也早已經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去山裡採藥了,以前每天都去,那是為了生計,現在一個禮拜能去一次就不錯了,權當是上山鍛鍊,是個消遣。除了生活已經無需再使用賣草藥的錢來填補,二來實在是年齡不饒人。 「我現在喝的茶、泡的酒、吃的菜都有中藥成分在裡面,都是自己採的,老伴和兒女平時也都用我的藥來保健和養生,」方子有自己琢磨的,更有經典的古代保健藥方,所以山裡的草藥現在不僅僅治病,更成了天然的保健品。 」老薑笑著對記者說。(記者 周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