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的新寵兒:藥食同源中藥材需求不斷增加

2020-11-22 中藥材天地網

【天地網訊】

    隨著我國積極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愈加重視科學健康和科學養生。「健康中國2030」國際戰略提出的「預防為主」理論與中醫「治未病」理論同出一轍。在健康服務業興起的當下,「藥食同源」產品能否成為健康產業新的增長點?藥食同源產品未來前景又如何呢?


    縱觀2017年中藥材流通市場,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成為增長主力


    2017年,藥食同源品種發展勢頭強勁,相關品種需求總量增長率為9.5%,遠高於非藥食同源品種。隨著中藥飲片監管力度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轉型布局藥食同源類產品,將一些滋補類藥材用於食品,保健食品,從而刺激此類藥材銷售不斷增加。



圖:2014年—2017年藥食同源與非藥食同源需求總量增加率對比



據阿里健康發布的《2017年年度健康消費報告》顯示,40歲以下人群已成為健康消費的主力軍,在消費人群中佔比達72%。同時,養生保健意識的增加也刺激了藥食同源產品的消費。天地網統計數據顯示,人參、三七、枸杞子、花茶等藥食同源品種近兩年保持了8%以上的銷售增幅。


   衛計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中藥名單: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藥、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餘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實、花椒、紅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黑棗、酸棗)、羅漢果、鬱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枳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葚、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為2012年公示的86種)


   2014新增15種中藥材物質:


    人參 、山銀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 、草果、薑黃、蓽茇 ,在限定使用範圍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


   衛計委公布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名單:


    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門冬、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朮、白芍、白豆蔻、石決明、石斛、地骨皮、當歸、竹茹、紅花、紅景天、西洋參、吳茱萸、懷牛膝、杜仲、杜仲葉、沙苑子、牡丹皮、蘆薈、蒼朮、補骨脂、坷子、赤芍、遠志、麥冬、龜甲、佩蘭、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玫果、澤蘭、澤瀉、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纓子、青皮、厚樸花、薑黃、枳殼、枳實、柏子仁、珍珠、絞股藍、葫蘆巴、茜草、篳茇、韭菜子、首烏藤、香附、骨碎補、黨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橘、槐實、蒲黃、蒺藜、蜂膠、酸角、墨旱蓮、熟大黃、熟地黃、鱉甲。


   保健食品禁用中藥名單(註:毒性或者副作用大的中藥):


    八角蓮、八裡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烏、廣防己、馬桑葉、馬錢子、六角蓮、天仙子、巴豆、水銀、長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關木通、農吉痢、夾竹桃、硃砂、米殼(罌粟殼)、紅升丹、紅豆杉、紅茴香、紅粉、羊角拗、羊躑躅、麗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鬧羊花、青娘蟲、魚藤、洋地黃、洋金花、牽牛子、砒石(白砒、紅砒、砒霜)、草烏、香加皮(槓柳皮)、駱駝蓬、鬼臼、莽草、鐵棒槌、鈴蘭、雪上一枝蒿、黃花夾竹桃、斑蝥、硫黃、雄黃、雷公藤、顛茄、藜蘆、蟾酥。


    無論從國際市場看還是國內市場,功能性醫用食品需求越來越旺盛,藥食同源產品的出現與發展,必然將是國內醫藥企業、食品企業重點關注的地方,從環境上看,大環境有很好的鋪墊,比如環保意識、健康意識、消費理性意識等,追求一種健康時尚的健康食品,也是消費者日益需求的趨勢。小環境就是不斷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與健康之間的矛盾,已經在消費者中間發酵,而我們國家老百姓對中藥的認可也越來越重視,包括國家的引導。因此,藥食同源產品的趨勢是我們對未來產品結構調整,對行業的延伸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藥食同源嗎?
    這一學術理論來源於《黃帝內經太素》「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中藥與食物本屬一致,反映出藥食同源的學術思想。古代中醫運用藥食同源理論,在醫療條件有限的情況下,藉助常見的一些食物來作為藥物,給患者醫治病痛,治療疾病,維繫人體健康,而不是追求美味。
  • 杜仲葉「藥食同源」意義何在?
    今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關於徵求將黨參等9種物質作為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物質管理意見的函(國衛辦食品函〔2018〕278號)」,杜仲葉作為9種物質之一被列入其中。一大批從事杜仲食品開發的企業重拾信心,為迎接杜仲葉「藥食同源」獲批准後儘快推進產品上市在做積極的準備工作。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從中藥材種植,到中醫藥製造,再到醫藥流通、藥食同源、康體養生……當下,烏當區中藥材種植面積持續增加、區域布局不斷優化、品牌影響逐漸提升、產業帶動日益凸顯,中醫藥煥發著強勁的生機與活力。  春風化雨,跨越騰飛。隨著貴州中醫藥產業園即將落地建設,烏當中醫藥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大健康產業發展將掀開新的篇章。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烏當區推動中醫藥...
    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打開「天然藥物寶庫」!貴州中藥材產業...
    近年來,我省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全省重點發展的12個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探索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新機制、新途徑、新措施。  目前,全省中藥材(不含石斛、刺梨)總面積542.85萬畝、總產量127.52萬噸、總產值108.83億元。中藥材種植帶動16.42萬戶貧困戶、52.61萬貧困人口增收。  中藥材產業逐漸成為我省扶貧產業、生態產業、富民產業、大健康產業,走出一條百姓富與生態美有機統一的中藥材產業發展新路。
  • 萬皇太歲CEO王大瑋:傳播太歲價值,踐行藥食同源,弘揚傳統文化
    人類生存和發展是永恆的課題,而健康則是唯一和前提。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喚醒人們重新審視和反思工作、生活的意義,也警醒人們更加重視養生健康和日常增強免疫力等工作,促進以治病養醫生到防未病養生的觀念轉變。這種觀念上的轉變,對實施大健康工程、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尤其是對國粹中醫的新發展提供了群眾基礎和推動力。
  • 中科院院士陳新滋一行到賀州開展藥食同源(兩用)康養產業發展調研
    12月20—2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藥學院教授陳新滋一行到我市開展藥食同源(兩用)康養產業示範區建設調研和人才合作交流。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呂松陪同調研。陳新滋院士一行先後到廣西華泰藥業有限公司、華泰藥業黃姚下白基地、賀州健康雲港產業園等地,深入了解我市康養產業發展優勢以及生物製藥產業集群發展情況,對我市以中藥材全產業鏈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賀州區位優勢和生態環境都很好,發展生物製藥和康養產業潛力很大,希望賀州立足優勢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走出一條科技之路,做大做強康養產業。
  • 板藍根供不應求、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隨著有關板藍根藥品銷量的不斷增加,一些農民也看到了這其中的致富商機,他們通過種植、轉賣板藍根,成功發家致富。板藍根的熱銷,也把很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國內中藥材的價格。近年來,中藥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的價格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時不時就能聽到中藥材漲價的聲音。
  • 重慶南川:藥香惠澤康養勝地
    以前,藥農種植玄參、天麻、黃連這些中藥材只是維持生計,如今該區的中藥材搭上「康養產業」這一快車,實現了「興業富民」的願景。  從「賣藥材」到形成「產業鏈」  南川區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地勢多樣,適合多種中藥材種植。歷來就有規模種植中藥材的傳統,一直是藥材重要種植地之一。
  •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漲至20多萬元1斤 發生了啥?
    中藥材漲價潮來襲!這味藥已漲至20多萬元1斤!發生了什麼?  近幾年,中藥材漲價的聲音總是不絕於耳。近期,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再次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  這會對中藥材製藥市場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在國內中藥材的主要集散地河北省安國市進行了調查。
  • 藥食同源幾千年,中國植物飲料創新有哪些可能?
    憑藉著一股夏天的草蓆子味,嶗山白花蛇草水成功當選青島網紅「健康水」;具有護肝保健作用的貴州益肝草,在南方城市中也頗受歡迎;但是真正從地方性飲品跑出來的國民植物飲料,似乎只有「王老吉」、「加多寶」。中國人素有「藥食同源」的傳統,中醫中也大量以草本植物入藥,可現如今的中國植物飲料卻囿於古法製作、良藥苦口,無法兼顧功能與口味。
  • 倡導藥食同源 引導孩子不偏食不挑食
    原標題:倡導藥食同源 引導孩子不偏食不挑食   昨日下午,為引導少年兒童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提高家長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意識,市衛計委等組織開展了「果蔬家族慶六一 民族瑰寶佑未來」大型公益活動,一場自創自編的《果蔬愛食療》兒童音樂劇在環球中心上演,宣傳倡導藥食同源理念,引導孩子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
  • 美食亮眼+「雲」上洽談,第三屆藥博會有哪些新變化?
    本屆藥博會展會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包括中醫藥文化展區、中醫抗疫成果展區、道地中藥材展區、中醫藥企業展區、藥食同源展區,參展商達到160家以上。此外,開幕式還舉行了中醫藥投資籤約儀式,籤約金額達29.8億元。其中投資類項目4個,涉及金額23億元;貿易類項目29個,涉及金額6.8億元。
  • 產業|關於加快我國菌物藥資源開發利用的初步思考
    當前,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和科技創新政策、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這次抗擊新冠疫情,使包括菌物藥在內的中藥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15年版藥典共收錄中藥品種618種,而近年經過專業機構運用中醫理論,對菌物藥藥物性辨識已非常清晰的近300種,還有400種接近完成,其總數媲美中藥材數量。
  • 「瀘州」古藺縣:發展中藥材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
    12月3日,瀘州市古藺縣苗漢居住鎮黃荊鎮趕黃草產業發展戰略籤約儀式在黃荊鎮政府大樓會議室舉行。黃荊鎮分別與四川古藺肝蘇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固庸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古藺縣臣相趕黃草種植專業合作社籤訂了趕黃草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 雲膳谷丨通過藥食同源的食物配伍調理?
    2014年新增15種人參 、山銀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 、草果、薑黃、蓽茇 ,在限定使用範圍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2018年新增9種黨參、肉蓯蓉、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天麻、山茱萸、杜仲葉,在限定使用範圍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到目前藥食同源的物品共計110種。什麼是藥食同源?
  • 藥食兩用中藥材——草果
    草果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貴州等地區,草果屬於藥食兩用中藥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將越來越大越多。所以草果的烘乾幹制很重要。草果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或低溫烘乾。如果遇到連續陰雨的天氣,草果招受雨水的淋溼後,不僅草果的外觀顏色變差,而且還會影響草果地問道,從而降低了草果的價值。
  • 雲南科研人員取得進展 從食藥同源植物分子中篩選具有防治新冠病毒...
    雲南網訊(記者 季徵)記者從雲南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普洱茶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生物學特點、傳播特徵和公共衛生風險防控的應急需求,聯合昆明生物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了病毒防治的緊急科技攻關和相關製劑的研發,重點從食藥同源植物分子中篩選能夠阻斷病毒感染、具有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分子
  • 這種紅棗長在地面,每公斤賣100元,是藥食兩用的「香果之王」!
    草果雖然長得像紅棗,並且也能食用,但是你要是嘴饞想要嘗一下草果的味道的話,那麼你就會大失所望,你這一口下去,會讓你懷疑人生!因為草果的味道是辛辣的,所以被很多人當做一種香料,炒菜時扔兩個草果進去,不但炒出來的菜好看,味道也是非常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