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相關報導截圖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雷鍾哲
2020年大事件不斷是因「庚子多災」,有種疫苗能預防12種癌症,陰雨天不容易發生火災,上網課戴藍光眼鏡能防近視……這些在你我身邊傳播的所謂「科學真理」,其實都是謠言!日前,北京市科協、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發布7月「科學」流言榜,對上述謠言一一闢謠。
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有一批流言不脛而走。如果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那也罷了,權作一樂,可偏偏就有人「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上掛下聯、信以為真,乃至添鹽加醋、廣為傳播,導致以訛傳訛、產生誤導,這就會造成社會危害。所以對待流言特別是謠言,就要以嚴肅、科學之精神,該澄清地澄清,該證偽地證偽,免得害人害己、遺禍社會。
流言造成的恐慌,曾經多次發生,有的回想起來就是個笑話。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海岸發生9.0級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發生核洩漏事故。誰也未曾想到,這起嚴重事故竟然在中國引起了一場令人咋舌的搶鹽風波。而搶購食鹽的原因,就源自兩條消息:食鹽中的碘可以防核輻射;受日本核輻射影響,國內鹽產量出現短缺。事實上,吃碘鹽並不能有效防輻射,吃碘過量容易引發甲狀腺疾病。再說,我國食用鹽庫存充裕、資源豐富,搶購純屬杞人憂天。
我們知道,科學具有三大要素,科學的目的、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科學的目的就是發現規律,包括自然規律和人類社會規律。科學精神蘊含質疑、獨立、唯一三大秉性。科學方法符合邏輯化、定量化、實證化的要求。科學這位賽因斯(Science)先生,最講究潔身自好。但凡不能滿足這些條件的,都不能稱為科學。由是觀之,7月「科學」流言榜上榜流言,都不是科學而是謠言,經不起任何實證的檢驗。科學告訴我們,天文上每年都會發生一些特殊天象,有的年份自然災害確實偏多,但兩者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至於兒童青少年近視,主要是由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視疲勞和使用姿勢不當造成的。電子產品的藍光並非導致近視的「罪魁禍首」,防藍光眼鏡選擇不當反而會有害無益。
所以,我們應該親近科學、遠離迷信。凡是拿不準的事情,都可以請教一下「賽先生」。多看權威網站的信息,多學習科普知識。千萬別被謠言牽著鼻子走,更不要充當謠言傳播的幫兇。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