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球形物體差不多可以算是個燈具,但更準確的說法是「光的觸發器」。
你得把一條平常的日光燈管靠到球體旁,或者單單拿手指去碰它,整個燈管會變亮,看起來就像一把光劍。
這個觸發的過程對一些人來說相當好玩。林厚進就很興奮。他試著用一些科學術語向我們精準地介紹這款「電漿球」的原理:球體部分,因為內含惰性氣體,在通電高壓的情況之下,會產生出火花與光線。你也可以在網站的商品頁面找到這些原理的描述。
作為一個《星球大戰》的資深影迷,林厚進還在網站上拍攝了視頻,解釋如何使用電漿球打造光劍。拿起透過電漿球所自製的光劍,就如同《星球大戰》裡的絕地武士一般。
包括這款水晶球造型的「 USB 分享器」在內,林厚進在 2008 年創辦的「賽先生科學工廠」專門販售這種原理和造型都不太尋常的東西。它們在臺灣的誠品書店開設專櫃,人氣頗高。林厚進沒有透露具體的營業額,但他說「到目前為止,一直穩定成長」。
在致敬《星球大戰》的示範影片中,林厚進裝扮成絕地武士,並引用電影裡一個絕地武士歐比旺的臺詞「光劍是新時代一個最優雅的武器」作為開場白。接著他拿出日光燈管、充電寶,以及電漿球等材料。製作完成時,林厚進把燈關上,揮舞著發亮的日光燈管,說:「你可以在黑暗中享受當絕地武士的快感。」
1對於一些「科宅」消費者來說,這樣的產品總是天然有吸引力。
「我覺得多了科學的味道,也更親切,少了一些 『文青的距離感』 」。一位曾經購買賽先生商品的消費者陸子鈞與《好奇心日報》分享為什麼會喜歡賽先生的原因時說。
親切感源於陸子鈞過去是臺灣大學昆蟲學研究所的學生,自認是一名資深「科宅」,對科普有著相當大的熱情,此前曾擔任臺灣最大的科學新聞網 「PanSci 泛科學 」的主編,現在成立一家廣告公司「詮識數位」。
「科宅」其實就是理科宅男(女)的意思,一般形容對科學知識抱有極大好奇心,甚至逼近狂熱的那群人。比如說,同樣都是對心儀的對象告白,科宅陸子鈞在臉書上對妻子表達心意時,會以一個與科學常識相關的說法 「宇宙不斷在膨脹,兩個人卻越來越近」。
深度「科宅」又如《神探伽利略》裡的物理學教授湯川學(福山雅治飾演),送化學元素「鍺」給內海薰(柴崎幸飾演)作為禮物時,說 「你的生日是 3 月 2 日,鍺的元素序號是 32 號。」
極端一點的例子,則可以想到《生活大爆炸》。劇中的四位科宅主角,總是對任何事情異常認真,偶爾因為秉持某些原則,做出一些相當有趣的反應,比方說,當一位女子拿了一杯「龍舌蘭日出」給劇中角色萊納德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說明酒中不同比重的液體,是如何與圓柱形容器相互作用。
但並不是非得如此痴迷和專業才行。在臺灣,對科學感興趣的人並不少,他們時常聚集在「PanSci 泛科學」等科學新聞網站上,這裡集合了許多科學研究者、愛好者,每天隨著不同新聞討論科學議題。目前「PanSci 泛科學」的粉絲專頁共有 34 萬名粉絲,網站上也引進賽先生的商品販賣。
不過,對於那些非理科背景出身的普通消費者(倘若剛好又是科學知識薄弱的人)來說,這裡的商品不夠親切,卻恰恰營造出了一種神秘的距離感——令人頭疼的科學原理,但表現形式很炫酷。
他們多多少少都會驚嘆於一些看似有悖尋常的現象,比如地球儀漂浮在空中,這是因為「電磁感應」原理。還有一款來自德國的畢達哥拉斯杯,如果水到太滿,就會流光,這是根據「虹吸原理」 ( Siphon Principle ) 製成的,主要是因為管內液體壓力差造成的效果。
22008 年以前,林厚進尚未創辦賽先生科學工廠,當時他是「玉馬門創意設計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兼設計總監,舉凡空間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每個項目都是這家公司的服務範圍,直到現在,他依然同時經營兩家公司。
說起設計,這確實是林厚進最有把握的一件事,但作為商業設計師,過去他花了更多的時間在滿足不同業主的需求,而非自己內心的創作欲望,林厚進時常把這種內心欲望比喻為 「設計師心中的藝術家」。
為了滿足心中那些稀奇古怪的創意點子,林厚進除了著手創作之外,還有了個想法。「我想把一些具有相同精神的東西,用一個網站兜起來,用設計師的角度來選擇產品,單純就是趣味性的東西,當這個範圍確立了之後,輪廓就越來越清楚 。」林厚進說。
他開始著手成立賽先生科學工廠的事,並且思考除了自己開發的商品之外,其他的商品應該從哪裡引進。
林厚進所進口的品項,是來自全球將近五百家供應商,其中不少是獨家販售,像是來自西班牙的鏡射式動畫幻影箱、來自德國的畢達哥拉斯杯、來自英國的史特林引擎等,這些供應商都是林厚進一一談來的,秉著一股對這些有趣商品的熱情,循線追蹤源頭的生產商,並來回溝通,聯繫進口事宜。
至今賽先生的購物平臺上已累積超過一千個品項,其中自開發商品約佔全品項的十分之一。
「把東西重組成一個新的,這是設計師該做的,我們知道了科學上的一個原理,它如何組成一個有趣的東西。」 林厚進說。
陸子鈞同樣也被賽先生的設計品味給吸引。「因為賽先生是設計背景,所以無論在選物,或是自有商品開發上,都有一定的質感,再配合上『科宅』的萌點,加起來就是最吸引我的原因。」 他說。
目前賽先生的自開發商品都是林厚進一人所設計的,儘管公司從最初創辦時的 3 人,早已擴大到了 30 人。「設計團隊主要是以執行我的想法為主」 ,林厚進以玩笑口吻說自己是獨裁式的決策過程。
「我們不會開會討論,我認為好的想法不會是討論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會趨於平庸 」。
3起初林厚進以為賽先生的消費者,八成都會是像他這種熱愛科學或是稀奇小物的男性。但如今成立八年之後,林厚進逐漸發現男、女生的消費者比例各佔一半,且年齡層多半在 25 - 35 歲之間,其中不少人是把賽先生的商品,作為禮品送給朋友。
林厚進還搞清楚了一個更為關鍵的事實,趣味性不會只限於部分小眾,還可以觸及更多、更廣。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他在接受《好奇心日報》專訪時,特別強調一件事,「我正在做的並不是科普,我只是在思考趣味性」。
試想若是一個純粹教導科學知識的教具,就如同擺在生物教室裡的解剖假人一般,功能性肯定遠遠大過於趣味性,那不是林厚進所要的商品。
不過,怎麼抵達這些消費者是個難題。林厚進稱,營銷是他的弱點。
早前,賽先生科學工廠所推出第一項自行開發商品,是一個 iPhone4 的黑膠揚聲器(目前已絕版),當時接受媒體訪問時,林厚進曾分享起先的販售過程,因為自己對銷售不熟悉,就被廠商質疑 「訂價完全不對,完全沒有考慮到零售、經銷等價格,別人該如何賣」。
因為營銷上的弱項,林厚進決定不另外開設獨立的實體店面,而是進駐商場,最終他選擇了鼓勵設計師品牌的誠品書店。
進駐誠品的好處在於,能減少管理的問題,此外也能讓這個設計師學習實體店面的經營經驗。「我可以學習誠品是怎麼管理,抽成是怎樣,如果一開始是我自己開店,我不知道活不活得下來」。
畢竟實體店面需顧及的東西太多了,連陳設都是一套學問。作為誠品書店裡的其中一個櫃位,儘管擁有獨特的氣息,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畢竟只是眾多選擇中的其中一項,要能被吸引走進店內,且長時間待在店內,都是一項挑戰。
林厚進認為,他從快時尚的銷售策略中汲取了一些經驗。「像 Zara 他們的做法就是,每個禮拜五重新排列,讓你來的時候覺得全都是新品,我們也是用這個方法,只是把商品上下重新擺位置。」
目前賽先生的上新頻率,大概是一個月會上架 3 、4 個新品左右,包含進口與自行開發的商品。
4這對產品的數量也提出了要求。現如今,賽先生所販賣的商品越來越多,除了在創立時就引進的固定熱賣商品之外,以賽先生自開發的商品來說,它們的科學意味不像過去那麼濃了。像是科學馬克杯系列 / 元素馬克杯、標本二用布包、3D 摺紙筆記本,在誠品裡販賣的大部分強調設計感的商品中,並不會顯得特別突兀。
這些商品與一些科學原理強的進口商品相比,儘管噱頭並不那麼強,但卻多了實用性,且在價格上也更為親民,因此也容易成為一些剛被吸引的消費者作為入手的商品選擇。
對於不少消費者來說,如今賽先生的商品散發出一種「非主流」禮品的氣息,就是在各種場合買給朋友,似乎更能彰顯自己是「獨特」的。
去年,一群來自重慶的遊客在誠品書店中認識了「賽先生」。回到重慶之後,他們與林厚進聯繫,希望能在重慶以代理的方式開設賽先生科學工廠。
賽先生能走出臺灣,林厚進有點兒意外。不過,他意識到這是一項好事。在成立「賽先生科學工廠」之後,林厚進始終在思考如何讓小眾變成大眾的事。這意味著,至少在大眾化這件事上,他做得還不錯。
題圖來自 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