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寡糖防治骨關節疾病有明顯效果

2021-01-08 科學網

 

本報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海洋特徵寡糖與骨關節——中科院寡糖工程新成果專家研討會」上獲悉,在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殼寡糖研究中心與復旦大學醫學院等單位開展的聯合研究中,科研人員已證實殼寡糖在防治骨關節疾病方面具有明顯效果。目前相關產品已獲批生產,廣大骨關節疾病患者有望從中獲益。

 

來自北京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並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我國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治療骨關節疾病的現狀,分析了目前臨床應用各種藥物的優劣性。

 

由於骨關節疾病患病率高、致殘率高,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不死的癌症」。此前以氨基葡萄糖為代表的各種治療方法和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缺乏更安全有效的技術和產品。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天然產物與糖工程研究組聯合復旦大學醫學院等單位,開展了殼寡糖治療骨關節病方面的研究,並比照加拿大等國新近上市的抗關節炎藥物,證實了殼寡糖在降低關節腫脹、促進其吸收方面明顯優於氨糖。

 

在治療骨質疏鬆方面,研究證明,殼寡糖對於提高骨密度、增加骨強度和促進骨折癒合等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時,由於殼寡糖具有排除體內重金屬的功效,因此可以使鈣得到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在治療骨關節炎方面,研究發現,殼寡糖能夠顯著促進關節軟骨再生,並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此外,殼寡糖具有的抗氧化作用還能顯著降低關節腔中過氧化物的水平,為軟骨細胞提供良好的營養環境,同時避免了水楊酸類、非甾體類和皮質類激素等的副作用。

 

依託這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和發現,大化所殼寡糖研究中心以殼寡糖、氨糖等為主要原料,研製出相關膠囊,在修復受損細胞糖鏈結構、重建膠原蛋白網、恢復軟骨細胞和成骨細胞的正常功能及代謝平衡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從而達到多靶向系統防治骨關節疾病的目的。

 

殼寡糖是迄今人類已知的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帶正電荷的鹼性寡糖,被生物醫學界稱為繼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五大生命要素之後的「第六大生命要素」,其具有的獨特生物活性對人體有多項基礎性生物學功能。2007年大連化物所成立了國內目前唯一的專業殼寡糖研究中心,並在國際上首先使用「酶法降解殼聚糖與膜分離相耦合」專利技術,成功地製備出高活性的、不同聚合度的殼寡糖,並成功地分離出殼寡糖單體,解決了殼寡糖聚合度可控制這一關鍵問題,是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殼寡糖提取技術。(張一峰)

 

《科學時報》 (2010-8-25 A1 要聞)

相關焦點

  • 殼寡糖在農業上的十大功能
    殼寡糖不能直接使病毒失活,但對於植物體內病毒的複製和長距離移動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通過抑制植物間病毒和類病毒的傳播,提高宿主對感染的過敏性反應,從而達到控制植物病毒性疾病的效果。病毒發生前使用,可預防病毒病發生,能誘導植物對病毒增殖和體內長距離移動的抵抗性,且其誘導活性不依賴寄主的R基因,病毒爆發後使用,可抑制病毒向新生葉片的傳播。
  • 洋方骨立開創骨關節疾病食療新方式
    五大優勢配方  1、氨糖:是醫學界視為迄今為止僅有的可以根本治療骨關節疾病的物質,為合成粘多糖與膠原纖維的基本原料,是關節軟骨最核心的物質。臨床證明,每天攝入800—1500mg氨糖,有效修復受損關節。氨糖還能營養韌帶,包住增生骨刺,催生關節液,讓關節更靈活。
  • 關節健康大型公益活動舉辦,傳播關節健康知識,及時補充氨糖軟骨素
    目前骨關節炎是60歲以上人群中最常見的關節問題。臨床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人群有高達50%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1】,且在全世界3.55億關節炎患者中,約1.9億患骨關節炎【2】,更為嚴峻的是,這類疾病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的中年人群開始被這一疾病所困擾,工作和生活因此深受影響。
  • 不是所有的關節痛都是類風溼——注意區分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
    由於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且都屬於全身性疾病,大小關節均可累計,所以很多人對兩者的認識不清,常常將兩種疾病搞混;但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必須加以區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的區別。
  • 哪些疾病照 CT檢查效果更好?醫生帶你了解這八大疾病
    顱腦外傷、腦梗塞、腦腫瘤、腦出血等等是常見顱內病變疾病,腦部 CT 檢查是大多數人在出現腦部問題時所進行的一項檢查,對於診斷顱腦疾病有著重要意義。相對於身體軟組織而言,CT 對硬組織的顯像更好,可確保顱腦檢查的效果。經腦部 CT 醫生能夠清除、直觀的看到腦內裂傷、血腫、骨折、異物等,而且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敏感。
  • 軟骨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在關節疾病中的應用
    dGEMRIC技術在骨關節疾病中的應用dGEMRIC技術檢測早期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變性、丟失、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退行性疾病。目前對於OA的診斷主要是根據症狀、體格檢查和X線平片,但這些手段只能反映關節軟骨中晚期退變的情況,對於關節軟骨早期退變的診斷則較為困難。骨性關節炎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這些因素包括關節損傷(急、慢性)、關節疾病、年齡、性別、激素、肥胖、運動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其中關節損傷和運動與本病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繫。
  • 防治骨質疏鬆常見誤區 |骨質疏鬆症|骨密度|內分泌|防治|疾病|骨折...
    因此加強對骨質疏鬆的早期診斷、有效防治迫在眉睫。但是在骨質疏鬆防治過程中經常存在一些誤區。誤區一隻有老年人才會有骨質疏鬆?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事實上,除此之外,女性絕經後5-10年內亦好發骨質疏鬆症,青少年也有特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報導。
  • 中國學者發現人幹細胞「年輕因子」,有助於骨關節炎治療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與機體衰老密切相關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嚴重影響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中國40歲以上群體骨關節炎患病率近50%。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有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和耗竭是骨關節炎的誘因之一。然而,如何能使這些幹細胞保持「年輕態」?
  • 中國學者發現人幹細胞「年輕因子」 有助於骨關節炎治療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與機體衰老密切相關的退行性骨關節病,嚴重影響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中國40歲以上群體骨關節炎患病率近50%。對於骨關節炎患者,目前尚無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有研究表明,間充質幹細胞的衰老和耗竭是骨關節炎的誘因之一。然而,如何能使這些幹細胞保持「年輕態」?
  •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關節外科利用「天眼」機器人實施保膝...
    近日,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委、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關節外科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關節外科王坤正教授帶領下,成功將最新引進的「天眼」手術機器人應用於膝骨性關節炎的脛骨內側高位截骨手術治療。
  • 你不知道的殼寡糖,原來如此神奇!
    本身是一種混合物,裡面有單糖一直到殼十糖,每一種糖類都有其一定的功能性。直接溶於水,水溶性大於99%。  簡單來說,殼寡糖是通過降解甲殼素或殼聚糖得到的低聚糖,是甲殼素、殼聚糖產品的升級產品!分子量低、水溶性好、功能作用大、更易被吸收。
  • 幹細胞有效治療關節炎,促進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
    「不死的癌症」據調查顯示,全世界骨關節炎患者有3.6億人,我國有1.3億多,佔總人數的10%以上,其中60歲以上老人一半以上患有該病,70歲以上老人的骨關節發病率達80%—90%,遠超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被世衛組織稱為「不死的癌症」。
  • Nat Med:關節軟骨可再生|ssc|關節軟骨|med|關節|細胞
    關節軟骨是一種複雜而特殊的組織,在關節與骨之間充當「緩衝墊」的作用。骨關節炎(OA)是一種常見的退行性病變,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纖維化而引起的關節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僵硬,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受損的軟骨可以通過微骨折(MF)手術來治療,即在關節表面鑽一個小孔。
  • 科學史上的殼寡糖,真得很神奇
    殼寡糖體外抑制人肝癌、血癌等癌細胞實驗 我們觀察殼寡糖對人肝癌細胞、子宮內膜癌、紅白血病、淋巴瘤、小鼠肝癌腹水細胞及正常細胞的抑制作用, 實驗中以順鉑為陽性對照藥物, 結果表明:殼寡聚糖對以上5種腫瘤細胞生長均有明確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高達79% (順鉑陽性對照的抑瘤率為75%, 10 μg/ml) , 其中以對人肝癌細胞生長抑制作用效果最好。
  • 科學養護關節 專家齊支招
    骨關節炎正困擾著不少中老年人。它是關節炎類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全世界每年發病人數超過千萬。雖然這種疾病很常見,但大家對於骨關節炎還存在諸多誤解,其中之一就是:認為這是老年專屬問題。其實骨關節炎的流行病學顯示,年齡雖然是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 骨關節炎如何養護?專家:可補充氨糖
    但其實作為世界頭號致殘性疾病,關節炎的發病率極高,所有年齡段的人都有可能受到關節炎的困擾。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之一。在美國,23%的成年人患有關節炎。其中,超過2400萬的關節炎患者在日常功能上受到限制;而每4名關節炎中,就有1名報告說有嚴重疼痛【1】。 在亞洲地區,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在一生的某個階段患上關節炎【2】。
  • 艾氏人體解剖(24) 拇指的骨與關節
    (24)  拇指的骨與關節重點:
  • 氨糖是軟骨「潤滑劑」,長期服用可以修復關節?這樣吃才正確
    如果你的家裡有老年人,或者有家庭成員出現骨關節問題,那你很可能聽說過「氨糖」這個東西。 我們了解到,「氨糖」是骨關節的自然構成成分,那麼多吃「氨糖」不正是加強了骨關節的保護嗎?且慢,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骨關節炎。 當人的年齡增長,軟骨組織會由於磨損,造成骨頭之間直接摩擦,表現出關節疼痛、壓痛、僵硬、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
  • 關注關節健康,氨糖軟骨素補充軟骨營養
    不容忽視的骨關節炎 提起關節炎,人們常常認為是老年專屬問題。但其實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關節炎類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全世界每年發病人數超過千萬。OA的流行病學顯示年齡是發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性別、人種、地理位置及遺傳易感性也有一定的關係。
  • 「研究」骨關節炎患者福音,科學家利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骨關節炎是全球60歲以上人群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正常情況下人的關節末端覆蓋一層關節軟骨,光滑、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起到減震、減少摩擦等重要作用。由於衰老、肥胖、關節過度使用、急性損傷、慢性炎症等各種原因導致關節軟骨不可逆轉的減少就會引起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