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葉青的形態特徵
三葉青系多年生草質攀援藤本,長3~6m,有縱稜紋,無毛或被疏柔毛。地下塊根粗壯,呈紡錘形或橢圓形,單個或數個相連成串珠狀。莖細弱,呈縱菱下部節上生根。卷鬚與葉對生,有分枝。掌狀複葉互生,葉為3小葉,小葉披針形、長橢圓披針形或卵披針形,長3~10cm,寬1.5~3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側生小葉基部不對稱,近圓形,邊緣每側有4~6個鋸齒,鋸齒細或有時較粗,兩面均無毛;側脈5~6對,網脈兩面不明顯,無毛;葉柄長27.5cm,中央小葉柄長0.5~1.8cm,側生小葉柄較短,為0.3~0.5cm,無毛或被疏柔毛。花小、黃綠色萼齒小,卵形花瓣,外面頂部有角狀突起。花序腋生,長1~5cm,下部有節,節上有苞片,或假頂生而基部無節和苞片,二級分枝通常4個,集生成傘形,花二歧狀,著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長1.22.5cm,被短柔毛;花梗長1~2.5mm,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圓形,高
1.5~2mm,頂端圓形;萼碟形,萼齒細小,卵狀三角形;花瓣4片,卵圓形高1.3~1.8mm,頂端有小角,外展,無毛;雄蕊4個,花葯黃色;花盤明顯,4淺裂;子房陷在花盤中呈短圓錐狀,花柱短,柱頭4裂星狀開展。漿果球形,直徑約0.6cm;生長期綠色,成熟時紅色,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圓鈍,表面光滑,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橢圓形,腹面兩側窪穴呈溝狀,從下部近1/4處向上斜展直達種子頂端如(下圖)。花期為每年4~6月,果期8~11月。
二、三葉青的生長習性
1.生長環境
紫藤三葉青與青藤三葉青生長地域分布明顯。其中紫藤三葉青一般生長在海800m的山區林地,喜陰涼潮溼環境,土壤pH為5.6~6.8,尤其喜歡疏鬆肥沃的腐殖士。青藤三葉青一般生長在海拔100-500m丘陵或山林,土壤ph在5.5-7.5均可很好地生長,較紫藤三葉青更耐熱,略喜光照。
2.莖蔓生長規律
三葉青生長發育階段的劃分,是根據栽培三葉青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時期植物生長發育的特點,並參考其他植物生長發育階段的劃分情況完成的。將三葉青的生育全過程分為萌芽期、快速生長期、高溫緩慢生長期、秋發期、低溫休眠期等五個時期。萌芽期是指從低溫休眠狀態恢復生長並進入發芽抽苗時期;快速生長期是植株營養生長高峰期;高溫緩慢生長期是當外界平均氣溫超28℃時植株進入減緩生長過程;秋發期是當外界溫度在10~28℃,植株第二次快速生長的時期,尤其是地下藥用部位塊根;低溫休眠期是外界平均氣溫低於10℃進入停滯生長階段。據編者研究團隊前期統計結果,人工栽培三葉青地上部分的生長從4月開始至7月是快速生長期,平均每月生長27節,平均每月長度增加21.4cm;7月中旬至9月底生長緩慢期,平均每月生長1.7節,長度增加5.4cm;10-11月又是一個生長旺盛期,平均每月生長2.6節,長度增加12.8cm(如下圖)。
3.葉片生長規律
人工栽培三葉青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當平均溫度連續10d高於10℃即開始萌芽,5~6d後即可長出葉與卷鬚,4月上旬至6月下旬三葉青葉片進入快生長期;7月上旬至10月上句處於生長緩慢期;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三葉青葉片生長又進入快速生長期;在11月下句至次年2月下旬,當平均溫度連續10在10℃以下三葉青進入休眠期(如下圖)
4.開花習性
三葉青屬於聚傘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萼齒小,卵形,開張,外面頂部有角狀突起,花盤明顯,與子房基部合生,雄蕊4,雌蕊1,柱頭4裂開展。三葉青定植後第二年4月下旬開始現蕾,進入花期,自下而上逐漸形成花芽,現蕾開花。不同年份因氣候差異,初花日期可相差5~7d,盛花期在5月上、中旬,歷時7~10d,一直持續到6月下旬。
5.種子發育規律
三葉青結果期與花期重疊,花謝後即形成小米大小的綠色圓形小果,從花蕾到種子成熟需要4~6個月。成熟時果實由綠色變為紅色,漿果球形,軟球狀。單株成果數少,90%掉落,甚至沒有。三葉青種子十分珍貴,研究其種子的形態特徵、萌發特性,對品種選育、種苗培育均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種子發育特徵
三葉青種子每年10-12月成熟,著生於紅色杯狀、肉質的假種皮中,成熟時滿樹通紅,異常美麗壯觀。種子採後,洗去肉質假種皮,在自然界風乾後,使用X射線分析,其飽滿度一般在80%-92%,三葉青種子堅果狀,卵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紫褐色,先端有突起的短鈍尖頭,兩側微具鈍脊,種臍橢圓形,胚較小,長度僅1-2m,通體乳白色,呈長橢圓形。大小差異不大,種子長為3.53-3.9%4mm,直徑為2.94-3.26mm,種子平均含水量為10.5%,種子由種皮、種胚和胚乳3部分構成,種皮重量佔完整種子的49.4%。
(2)種子的活力及發芽能力
在顯微鏡下觀察,種胚長僅為種子總長度的1/4-1/3。能夠觀察到子葉、胚芽、胚軸、胚根的分化,但是各部位的發育不完全,子葉閉合,胚芽較小突起,胚軸部位細胞形狀均一,沒有維管束區形成,需要進一步的生長發育,經過後熟才能完全成熟。因此,剛採收的三葉青種子不具備萌發能力,只有當胚體生長完全、充滿胚腔後,種子才有可能萌發。三葉青風乾種子的種皮呈紫褐色或褐色,種皮較堅硬,由外種皮、中種皮和內種皮3層構成。外種皮由一層厚壁細胞組成,表面角質化且具蠟質,呈鱗片狀,凸凹不平,厚約0.1mm,角質層細胞較小而排列緊密,細胞壁加厚。中種皮由2-4層木栓化的厚壁細胞組成,透水性差,淡黃色,厚約0.4mm,細胞排列極為緊密。內種皮膜質,由數層石細胞組成。三葉青種子種皮的這種結構可能會嚴重地阻止種子內的水分吸收和氣體交換,在一定程度上給種子萌髮帶來困難。
種子的生活力是種子萌發的生理基礎,也是種子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三葉238請種子採收後,在自然狀態下有一定時期的生理成熟期,在自然條件下播種一般短期內種子萌發率很低,很多都是被動物吞食後,隨糞便排洩在陰涼、潮溼的山上林間的小溪、石縫裡有部分萌芽。經四唑染色法測定三葉青種子,有生活力的種子為77%,無生活力和空粒的種子分別為21%和2%,表明供試的三葉青種子具有較高的生活力。對自然播種30d以上的三葉青種子採用四唑染色法測定其種子的生活力,結果仍然達75%以上。表明三葉青種子本身活力較高,萌發潛力很大,但在自然的條件下,種子不能萌發,據此可以判斷三葉青種子存在一定的休眠特性。參考其他具有休眠特性植物種子,一般提前將三葉青種子在室內自然溼砂層積法或放入5℃左右冷庫中儲藏。此外,編者研究團隊公開了一項中國發明專利2L201310218348.3,利用三葉青多年生塊根及周圍生境、育苗基質打破三葉青種子休眠的方法。
6.地下塊根生長特性
據編者研究團隊前期統計結果口,三葉青地下塊根生長速率從3月下旬開始逐漸萌動,至6月下旬達到最大值,一周生長量為4.27cm,之後進入緩慢生長期,周生長量維持在5.31cm以上;從9月下旬或10月上旬又逐漸增大,周生長
量維持在3.20cm以上;7月上旬至9月中旬處於緩慢的生長階段,周生長量僅在1.31cm;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基本停止生長。三葉青地下塊根形狀較多,有紡錘形、葫蘆形、橢圓形、軟圓形等不同形狀。長1.5~6cm,直徑0.7~35cm。表面的顏色呈褐色,表面大多比較光滑,少許有皺紋或皮孔狀的小瘤狀突起,三葉青的根內殘留大量的棕褐色細根,質地較硬且比較易脆斷。
想要了解更多三葉青草本植物精華,關注分享我們三葉青物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