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的母親一向與我水火不容,但她的存在,卻是我心靈的天堂!

2020-12-04 愚伯的自留地

文:古岸雲沙

昨日天暖氣清,我和一個老同學結伴出行,晚上一個人歸家,聽同學發在微信群裡的音樂,騰格爾 的《我的天堂》: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 /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 /奔馳的駿馬 /潔白的羊群 /還有你姑娘 /這是我的家 /我愛你 我的家/我的家 我的天堂 ……聽到淚流滿面。

每個人都有一個家,每個家裡都有一盞燈亮著,為我點亮燈光的人走了一個,還有一個正在承受著病痛與衰老的折磨。家於我而言,只剩下了一個孤單的影子。我是早已沒家了。

縱是如此也只能擦乾眼淚堅持走下去,一個人微笑著去面對。上午打了電話給母親,她說夜半餓的心慌,起來吃了一塊蘋果又睡下了。我忍不住發火:怎麼又偷吃東西?!為什麼你要如此任性?!餓了可以喝水或者吃口饅頭呀。為什麼不能為我們著想一下,孩子正關鍵期,我要先顧她……她嚅嚅地辯解:沒有吃……多少……我也忘了……在我面前,她一向是固執的,不肯認錯,隨心所欲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永遠不同頻。下午與弟弟一起接了她去住院。再不住院,併發症就止不住了。因為腳部麻木已經加大了打胰島素的劑量,但又常常忘了吃降壓藥,視力也常有模糊,雖然她老人家仍然堅持每天看電視長達十幾個小時。

各種檢查與問詢一概不清不楚,答非所問,不知所云,我與弟弟輪番補充,一份病歷才算糊裡糊塗完成。我們娘倆一向水火不容,雖然很多年前她為我做了很多犧牲,放棄家中田地,捨棄一切來幫我帶孩子,洗衣,做飯,但我們卻很少交流溝通。

她素來不喜我直言快語,又臭又硬的脾氣,嫌棄我嘴大又饞,長得又醜。而我也不喜她自由散漫的隨意性格,凡事無原則,不自律,自我要求低,從不會溫暖人。常常難免惡語相向,相親相愛又相互殘殺。然而她終於老了。老而多病。我們的關係就象倒了個,我成了年輕時的她,而她卻成了小時侯的我。我們常常一邊相互傷害又一邊相親相愛。於我是在痛苦中接納,於她是在無奈中承受。昨天聽歌,想到她一天天老了,總一天會離開我們,竟忍不住哭了。有父母在,父母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心靈的天堂。哪一天她走了,我就真的無依無靠了。

如今我是我女兒的天堂。我努力讓她感受到我對她的愛,我能夠給予的溫暖,而我常常覺得還遠遠不夠。多年缺失的母愛使我在與女兒的溝通中一直磕磕絆絆,我並不足夠,不夠有力量,也不夠有智慧。也許只有努力給予才能得到更多。這一刻,我還能陪在她身邊,這一刻,我還能有機會去訓斥她,伺侯她,親近她,像一對正常的母女一樣,聽她小聲地固執地不肯認錯地辯解,就好象小時候的我一樣,再苦再累也心軟了。

也許每一對母女都是前世的情敵吧,這一世相遇都是來折磨對方的。兒子們卻是母親們的情人,相互縱容著對方,無論優點缺點都照單籤收。沒有了父親之後,兒子就像接力棒一樣把母親接了過來,繼續一起走下去,有時候真的很羨慕我弟弟,孝順的沒有原則。當然,縱容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因為貪嘴而不得不住院了。如今也只能隨緣心安了。

相關焦點

  • 母親誤入邪教「中毒」太深,我該如何拯救她脫離?
    文:天道酬勤Q母親今年近八十歲高齡,已退休近二十年了。自我父親去世後,她老人家的身體卻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差。我兄妹四人,哥哥、弟弟、妹妹都在外地工作,母親就與我一起住在老家。我與妻子因為工作忙,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她,她時常在我面前抱怨自己孤獨。恰巧,我村有幾個與她年紀差不多的嬸子大娘們來勸她信基督教。
  • 任塵埃飛揚,自做我的陽光:心靈偵探齊藤八雲
    如果沒有看過《心靈偵探八雲》很難想像清秀俊朗的男主齊藤八雲就是這樣「有著赤色眼眸,不被期待出生的人」。小就被貼上怪物的標籤,受到同學的欺侮嘲弄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誰能想到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要受到破壞:惡魔齊藤雲海逼瘋八雲的母親,導致她想要動手掐死八雲,後來又玷汙八雲的老師,之後八雲對自己的右眼和身世更加深惡痛絕。
  • 福音電影《天堂真的存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四歲男孩講述到天堂的...
    他的牧師父親相信這是神跡,已將兒子3歲時的經歷寫成書,《天堂真的存在》(《Heaven Is For Real》)本片改編自2010年出版的同名暢銷書,此書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牧師陶德·伯波在書中記錄了四歲兒子講述自己來到天堂的見聞。
  • 如果以後我的母親需要一顆心臟,我想我可以給她
    如果以後我的母親需要一顆心臟,我想我可以給她 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5月12日 00:51 A-A+   「我不需要全世界的認可和點讚。只能說,成為母親,我找到了這個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一個堅韌、堅強的自己。」  職場媽媽也好,全職媽媽也罷,誰不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 心靈是自己的地方 你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 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
    心靈是自己的地方。在那裡,你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一位名為艾倫·朗格的實驗心理學教授在1979年做過一個實驗:在美國匹茲堡的一個修道院中,她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將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樣。她邀請了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隨機分為8人一組。
  • 電影《天堂真的存在》的一個現實版|| 蘭登的故事:我知道在那有...
    圖:CBN視頻截圖 《天堂真的存在
  • 問答丨父親酗酒抽菸,母親多愁善感,水火不相容,我該怎麼辦?
    我想是的,如果沒有嫁給我這個渾身上下都是缺點的父親,我覺得她會生活的很好。父親則是一直抱怨說:我為這個家做了這麼多,每天我做菜給你們吃,早早去買菜什麼的。(根深蒂固的缺點更是無限放大,怎麼勸說都無用)然而母親也是,她說:我現在心裡很壓抑,看到你父親聽到你父親的聲音我都煩躁都要抓狂了,我真的要瘋了!!我要搬走。
  • 鍾南山溫情回憶母親:她至今影響著我
    鍾南山:1955年,我考上大學離開家,那年我19歲。在童年和少年時期,我很長時間都和母親在一起。母親對我的最大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愛心,一個是剛毅。母親是個很有愛心的人,特別是對一些貧困的人群或者弱者,都充滿同情,願意去幫助他們。我記得以前有病人晚上到家裡看病,她都很熱情地接待他們。
  • 接近天堂的地方 治癒心靈的美景 美國鮑威爾湖
    接近天堂的地方 治癒心靈的美景 美國鮑威爾湖美國「第二大」人工水庫 讓我銘記於心的美景!您去過的世界上最難忘的地方是哪裡?雖然一些風景和地點對每個人的印象都各不相同,但真正被吸引的地方可能具有某種意義。
  • 「我和婆婆永遠不會有矛盾,因為她嫁給了我的父親,成了我母親」
    我父親和他母親也都非常認可我們在一起,他們兩位家長對婚姻都理解地比較深刻,因為他們都是離過婚的人。我的父親和我的母親離婚,是因為母親不負責任,生下我之後就執意要和我父親離婚,太不負責任。她離開之後,父親一直單身,一直一個人撫養我。
  • 她去世之後,我再沒怕過鬼。|百家故事
    她考進中戲的第一個月,突然得知母親意外身亡,後來無論自己多成功,媽媽始終是內心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你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媽媽今年8月走了,一直以來我都想當然的認為媽媽身體還好,還能陪我們多年,每次過節放假都成為我心靈的寄託,因為可以看到媽媽了,看到她見到我時笑眯眯的樣子,可是突然一天早上就再也沒有醒來
  • 誰說水火不容?位於紐約世界的奇觀,被稱為「火焰瀑布」
    都說大自然是「鬼斧神工」,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無數讓人為之震驚的神奇景觀,這些奇景的神奇之處不僅僅在於他構造的難度之大 水火不容嗎?水火會有相互克制的關係,也有可以和諧共處的情況,大自然是如此,我們人類亦是如此。
  • 美國華裔母親中英雙語打全場
    我常常穿行在兩個世界,兩種文化,兩個或更多不同的思維方式之間,站在每一方的角度,我可以理解每一方的深度和意圖:如果我走過那一方所經歷的一切,我可能會有同他/她一樣的觀點!我常反省:如果固執我的」原則」,而給別人帶來深深的痛苦,我的」原則」是否值得我固執之?
  •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
    原標題: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 這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故事,但小編不想去指責誰,這位媽媽的初衷終究是好的,在如今這個社會環境下,有如此的家庭條件,卻不替孩子的學業和就業擔憂的父母,小編相信不會太多。
  • 天堂真的存在,你相信嗎?
    天堂真的存在,你相信嗎?《天堂真的存在》是由蘭道爾·華萊士執導的宗教題材電影,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美國內布拉斯加一個三歲小男孩科爾頓在經歷了手術之後醒來,跟家人說自己已經上過天堂的故事。來看看這部電影都有哪些演員吧。
  • 《我在天堂那五年》:人到中年何以探尋內心的平靜和生命的意義?
    《我在天堂那五年》一書還贏得了勵志類圖書的一項大獎——「克裡斯多福」獎,它所憑藉的是思辨意義的心靈對話而非心靈雞湯的煽動教唆。每個而立之年的人都極有可能成為喪氣值爆表的約翰,但我們卻未必都能幸運地遇到引路人奧古斯丁修女。因而書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本書的作者約翰願意將奧古斯丁修女帶給他的永恆之課分享給大家,願每一位讀者都能走出陰霾擁抱光明。
  • 六年級作文:我的母親
    那無疑是母親。我的母親和其它母親一樣都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在人群中不會有人注意到她,但在我心裡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之所以說我的母親偉大,是因為每天早上她總是不用鬧鐘叫,就會早早的起床送我們上學。因為擔心我們上學遲到錯過早讀,每天雙腳飛快地蹬著自行車,不怕勞累。而且不管她晚上多麼困,打了多少個哈欠,揉了多少次眼睛,都要輔導我完成作業。
  • 王朔問母親: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會愛我嗎?母親回答的三觀太正
    很多人評判他是「痞子文學,地攤文學」,甚至有人認為他是"文壇惡評論家",但是這似乎說的並不是他,你怎麼說是你的事情,我怎麼做跟你沒有關係。我們只能說是他的經歷成就了這樣的一個王朔。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會愛我嗎?2007年王朔曾帶著母親參加了一檔《心理訪談》的節目,節目中他反覆問母親:如果我是殺人犯你還會愛我嗎?母親回答:我會舉報你。
  • 《不完美的她》三十多歲女性,我不相信愛情,你不要離我太近……
    她在緊張時開口說話,就會不由得結結巴巴;她的睡姿,永遠都是面對牆壁,將自己蜷縮的像個嬰兒;她不敢接受別人的好意,對待親人朋友,永遠若即若離;哪怕自己和田放(黃覺 飾)心意相通,互生愛慕,她也只是淡淡地告訴他,我不相信愛情,你不要離我太近……這些令人感到彆扭乃至病態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她一個三十多歲的成年女性設定,反而像極了委屈的小孩。
  • 初中生優秀作文:我的母親
    不得不說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了,沒有她們的付出,便沒有我們的今天。我的母親是一位平民百姓,雖說沒有什麼傑出的成就,但和她在一起的朋友們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改變。自我記事以來,母親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很「土」的,太符合農民階層的形象了。她不僅外表土,內心也土。她內心也土,也很堅強。我隱約記得在我四歲的時候,我曾在北京幫助母親看守豬圈。提起豬,我心中又不由得想起了父親和母親他們倆的艱苦生活,那是我今生比較痛心的事了。大多數同學的家長都有份正當職業,比較有頭有臉。而我的父母則堅定不移地挺立在這個令人唾棄的養泔水豬工作中,不僅受苦受累,而且環境很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