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古代玉杯,一次看夠!

2021-01-18 騰訊網

玉杯古代一般作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體作上侈下斂的圓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為束腰圓柱體。耳杯,又稱羽觴,器體橢圓若船形,出雙耳狀如新月,侈口,弧圓腹,底部多圈足。兕觥,即角形玉杯,殊為罕見。玉酒具造型精美,工藝複雜,是古代玉器中的稀世奇珍。

戰國

戰國時期的玉杯多為直筒狀高足杯,器型古樸端莊。杯身橫向分若干層,每層飾弦紋、雲紋、谷紋、如意紋等不同紋飾,雕琢細緻精美。

耳杯則為橢圓形,兩側各置一弧狀耳,器身光素,內底飾以雲紋。

漢代

漢代高足杯形制變化不大,有的在杯身一側置一圈形柄,所琢裝飾紋樣沿襲了戰國風貌。

此時的耳杯又名羽觴,形貌變化不大,外表或光素,或飾勾雲紋。

唐代

唐代玉杯承上啟下,既有前朝舊風貌,又表現出極強的個性特徵。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唐王朝不斷走向封建社會頂峰,其與西域各國的交流也日益加強。在此背景下,許多帶有濃鬱異鄉情調的杯型紛紛傳入中原,如角形杯、花瓣形杯等等,壁薄體輕,別具風格。除了器表光素、以形取勝的玉杯,此時還廣泛流行在杯身上裝飾雲紋、卷草紋及各種花卉紋,多以浮雕工藝展現,極具藝術美感。

宋代

宋代,由於飲茶之風大行,玉杯仍然為數眾多,且造型紋飾靈活多樣。杯身或為圓形,或為橢圓形,或為八方形,有的還呈寫實象形的桃形、花瓣形、荷葉形等等,樣式繁多。一些玉杯兩側置有雙耳,或在一側置一單柄,柄多被雕琢成龍狀、蟠螭狀以及火焰狀。

元代

玉杯在元代玉器器皿中仍佔據主要地位,並出現了不少雕工、磨工細膩的作品,如青玉雁柄杯、青玉龍首柄杯、青玉十角雙耳杯等,均勻構思奇巧、工藝精湛之作。

明清

到了明清兩代,玉杯的製作可以說達到了頂峰,工藝上更有突破,鏤雕以及各種樣式的杯型五花八門,琳琅滿目,足可謂集歷朝歷代之大成,且創新頗多。

尋一位愛古玩的人做朋友吧!

或許就在你的身邊。

相關焦點

  • 古玉傳奇之「一捧雪」玉杯
    首都博物館藏明代白玉雙螭龍耳杯圍繞著這隻玉杯,與董其昌齊名的明代書畫大家範允臨曾寫過一部話本小說叫《一捧雪傳奇》,故事就是圍繞「一捧雪」玉杯曲折離奇的傳奇秩事展開,講述了發生在這件玉杯背後的悲歡離合。太僕寺卿在古代是從三品的官階,相當於現代的副部級幹部,按理說已經足夠給力了,但就是這麼大的官員,偏偏還就讓人給欺負了。當朝廷權奸嚴嵩、嚴世蕃父子得知莫懷古珍藏有「一捧雪」玉杯之後頓生覬覦之心,加上嚴嵩酷愛收集奇珍異寶,於是便向莫懷古索要玉杯。但是視杯如命的莫懷古不肯就範,迫於嚴氏父子的淫威,情急之下莫懷古只得硬著頭皮將一件贗品玉杯獻給嚴世蕃,企圖矇混過關。
  • 出土時一隻無法直立的玉杯,竟然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玉角杯 西漢 廣東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在墓主人棺廓的頭箱裡,專家們時隔兩千年,第一次拿出了這件玉杯。 犀角雕九螭紋杯 清代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剛出土之時,專家發現這件玉杯怎麼擺放都無法直立,最初以為是遭到了破壞而損失了底座
  •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宋元時期玉器。1.宋代獸首玉杯 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玉杯,是漢代以後基本玉器皿之一。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當時就有熱心的讀者留言,表示對這件奇特玉杯的實際功能十分好奇。事實上,這件兩千多年前的高古玉器,其實際功用確實非同尋常,它不僅代表了先秦時期古人治玉的精湛技藝,而且見證了中國古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終極訴求——長生不老之術。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件頗具神秘色彩的傳奇國寶:銅承盤高足玉杯。
  • 多肉玉杯東雲怎麼養?告訴你3個小妙招,養出最美的玉杯東雲
    玉杯東雲是東雲系多肉之一,它是由月影與東雲雜交而來,也是近年來人氣極高的多肉之一,完美的遺傳了這兩種多肉的美,玉杯東雲簡直美翻天,葉片微微彎曲,特別肥厚緊湊,因為葉表無霜,所以玉杯東雲的光澤度極高,摸上去非常光滑細潤,而且葉片非常通透,有月影的特點,葉片邊緣為白色,而本身則是青黃色
  • 第三屆「泰山玉杯」開幕,對莊作為指定平臺出席參加
    2019年9月6日,第三屆「泰山玉杯」玉雕大賽系列活動開幕式在泰山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作為獨具魅力的地方玉石,泰山玉是泰山獨有的寶貴資源,泰山玉石的源頭產地。第三屆「泰山玉杯」玉雕大賽作品展現場對莊作為中寶協戰略合作夥伴,這是對莊再次聯合組織機構
  • 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
    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廣東南越國博物館成立與1988年,是一家遺址類的博物館,1983年,考古人員在廣州發現了南越王墓,從中出土了一萬多件文物,其中不乏有像文帝行璽金印、錯金銘文虎節、平板玻璃銅牌飾等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文物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的歷史、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有很重要的作用。
  • 神仙道玉杯有什麼作用?玉杯多少級在哪刷
    問:神仙道玉杯有什麼作用?玉杯多少級在哪刷 答: 在副本中刷玉杯需要玩家的等級達到93級以上,(就是解鎖蓬萊城的普通天境系列副本),它是製作90級紫裝的必備材料,需要數量很大,不過掉率也比較高。
  • 離奇消失的傳奇植物——美國水玉杯
    美國水玉杯同屬的親戚(Thismia rodwayi),生長於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其外形和美國水玉杯相似,但相距十萬八千裡。(圖自Thouny)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熱帶的水玉杯會出現在那裡。有植物學家認為,因為諾瑪發現水玉杯的地方臨近馬路和農場,當年路過的卡車載有來自紐西蘭的進口綿羊。
  • 文物史上最珍貴的玉杯,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卻因此成為驚豔國寶
    中國考古史上很多著名的國寶擁有濃厚的傳奇意味,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在城建、農耕或者開山等作業中無意被發現的,比如小解今天介紹的這件稀世奇珍,就是在挖地基的時候驚豔問世的。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經驗的工人便立即報告了文物部門。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考古工作者曾在關廂發現一座小墓,並在墓主的胸口發現玉杯,考古專家,都說不可能。更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工作人員竟要徹查墓主的身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常設展覽藏品數量為5622件,而展館有地上五層和地下二層。在遊覽這座博物館時,大多數遊客會先進入玉器精品廳,因為裡面有一件名為「白玉雙螭耳杯」的珍貴文物,這件玉杯與子剛杯齊名,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 傳奇玉杯「一捧雪」終露真顏(新發現)(圖)
    據《明史》和《張漢儒疏稿》記載,「一捧雪」為明代著名玉杯,當時的權臣嚴嵩欲將玉杯據為己有,玉杯的主人莫懷古棄官改姓隱居他鄉,「一捧雪」在嘉靖年間失蹤。另據《新野縣誌》詳載:明朝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曾於風塵中提拔裱褙湯勤,並將其薦於當時權盛一時的嚴世蕃。湯勤謀佔莫懷古之妾雪豔,攛掇嚴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莫懷古以贗品獻給嚴世蕃。
  •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聽過嗎
    莫懷古見湯勤衣服襤褸,凍得渾身哆嗦,就讓莫成拿來桌上「一捧雪」玉杯中的美酒,請湯勤喝下暖暖身體。湯勤接過玉杯,只見杯中雪花飛舞,頓覺玉杯非凡。在莫成領他用飯時,他藉機相問玉杯。莫成如實相告,切讓湯勤嚴守秘密。  次年中秋,從北京城裡傳出相國嚴嵩廣收門客的消息。莫懷古就把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的湯勤,介紹到了相府。湯勤趨於附勢,隨後就將「一捧雪」的事密告嚴嵩。
  • 鑑古器(玉器篇)玉杯
    玉杯是一種飲酒器。玉制杯約始於西漢時期。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青玉角形杯,器口呈橢圓形,器壁較薄,器身腹部琢刻浮起的勾連雲紋,器底是纖細婉轉又巧妙自然的繩索式浮雕紋飾,纏繞於杯身下部。紋飾的製作採用浮雕與線刻相結的琢制手法。製作較精拋光好。隋代的金口玉杯光素無紋,質地溫潤、色澤晶瑩製作精細。
  • 崑崙和田玉做的玉杯 翠色如墨、溫潤通透 太美了!|檀生活
    清代和田青玉「巡狩天下之寶」璽在古代,玉也是禮器和政治權力的象徵。《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自秦始皇始,天子制璽,必然用玉。中國歷代正統朝廷的國璽,幾乎全是用玉製成,帝王將相無一不尊玉、愛玉、戴玉,其地位可見一斑。
  • 玉杯「一捧雪」背後藏著的故事,為明代十大奇案之一
    傳世文物玉杯「一捧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南陽新野文化館收藏,該文物是國家二級文物,傳世已有四百多年,是明朝嘉靖年間莫懷古的傳家之寶,但是文物捐獻者卻姓李,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原來這背後還藏著一個故事。
  • 「一捧雪」玉杯傳奇:忠僕莫成捨生,義妾雪豔報仇刺湯勤
    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有一件寶物玉杯「一捧雪」,冬天將酒倒入杯中之後涼酒會變溫,而夏天將酒倒入之後酒就會自動變涼,因此又名「溫涼盞」。寶物自古以來遭人覬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莫懷古的寶物引起了權臣嚴嵩父子的注意,於是他們讓莫懷古將寶物送到嚴府。
  •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一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正在開挖地基,有工人挖開一座平整的大石板,竟然發現了下面隱藏著的地下建築。南越王墓出土後,被譽為「中國近代五大考古發現之一」,為此在墓上特地建立了南越王墓博物館,出土的大量文物皆放置其中,在這座博物館中最讓人驚嘆的寶物不是那些金銀珠寶和兩方印璽,而是出土時這件無法直立的玉杯——玉角杯。
  • 嚴嵩想將玉杯「一捧雪」據為己有,藏主竟不惜棄官、隱姓埋名
    「一捧雪」玉杯系明代嘉靖年間的玉器珍品。 「一捧雪」玉杯傳世四百多年,一直保存完好,玉材為和田玉,通體呈白色,部分透著淡綠色、淡褐色,梅枝攀附杯身,刻有十七朵大小不一的梅花,整體和諧雅致。
  • 第四屆「泰山玉杯」玉雕大賽系列活動開幕
    9月6日,第四屆「泰山玉杯」玉雕大賽系列活動在泰安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