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捧雪」玉杯系明代嘉靖年間的玉器珍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河南新野縣文化館收藏了此杯,原收藏者李某稱,其家族原本姓莫氏,為保住真品免遭嚴嵩父子佔有而遠走他鄉,改姓李氏。
「一捧雪」玉杯傳世四百多年,一直保存完好,玉材為和田玉,通體呈白色,部分透著淡綠色、淡褐色,梅枝攀附杯身,刻有十七朵大小不一的梅花,整體和諧雅致。
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鑑定,認為是明代的珍品,為國家二級文物。
「一捧雪」玉杯還有更神奇的地方,夏日涼如冰,冬日溫如火,斟滿酒後,會出現雪花瀰漫的錯覺。
相傳,用這隻玉杯飲酒可驅病闢邪,延年益壽。
《新野縣誌》、《張漢儒疏稿》等史料記載:「一捧雪」玉杯在明代就非常有名,原主人為太僕寺卿莫懷古(後世史家疑為王世貞),權臣嚴嵩父子想據為已有,莫懷古棄官遠走他鄉,隱姓埋名。
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向嚴嵩推薦了字畫裱褙匠湯勤,湯勤覬覦莫懷古的愛妾雪豔,於是慫恿嚴嵩之子嚴世蕃向莫懷古索要傳世珍寶「一捧雪」。
莫懷古拗不過嚴世藩死皮賴臉地糾纏,於是就雕琢了一件贗品送到嚴府。
嚴世藩不知真假,還挺高興,打算提拔莫懷古。
湯勤看過真品,於是就向嚴世藩揭發,說莫懷古用贗品欺騙了他,嚴世藩極為惱怒,當即派人去莫家搜查真品。
莫家的僕人莫成暗中將「一捧雪」玉杯藏了起來,嚴府家奴搜查無果而返。
莫懷古害怕嚴世藩逼迫他獻出真品,於是就棄官遠走他鄉,隱姓埋名藏了起來。
嚴世蕃上朝彈劾莫懷古擅離職守,皇帝命薊州總鎮戚繼光去捉拿莫懷古,詔令可就地正法。
戚繼光本想幫助莫懷古,當時卻無計可施,莫家僕人莫成自願冒充主人受刑,使得莫懷古趁機逃走了。
戚繼光將莫成的人頭帶回去交差。湯勤認出是莫成,而非莫懷古。
朝廷命錦衣衛使陸炳查辦,逮捕了戚繼光,嚴世蕃委派湯勤和陸炳會審,陸炳認為人頭是真的。
而湯勤一口咬定是假的,並暗示陸炳,自己想得到莫懷古的小妾雪豔。
陸炳明白湯勤的用意,又想幫助戚繼光開脫責任,於是順水推舟,把雪豔判給湯勤作妾,於是湯勤就不再堅持人頭有假。
洞房夜,雪豔以利刃刺殺湯勤後自盡身亡。
莫懷古保住了「一捧雪」玉杯,卻付出了失去官職、僕人、小妾先後殞命的慘痛代價,後來從北方輾轉來到新野縣,改姓李氏。
新野縣莫李營村諸多「莫李氏」村民自稱是莫懷古後裔,藏有石碑。
碑文刻有文字:「吾莫李氏高祖莫懷古……嘉靖二十五年被皇帝敕封為太常寺正卿……攜家小與珍寶,棄官逃難……傳世珍寶『一捧雪』傳至今,令後裔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