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自己整理出來的,鑑古器全書,先說古器出處時代文化形成,然後是如何區分真假。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感謝大家支持,因為了大家閱讀和關注,才能有動力堅持把整套鑑古技術上傳到這裡。
玉杯是一種飲酒器。玉制杯約始於西漢時期。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青玉角形杯,器口呈橢圓形,器壁較薄,器身腹部琢刻浮起的勾連雲紋,器底是纖細婉轉又巧妙自然的繩索式浮雕紋飾,纏繞於杯身下部。紋飾的製作採用浮雕與線刻相結的琢制手法。製作較精拋光好。隋代的金口玉杯光素無紋,質地溫潤、色澤晶瑩製作精細。陝西唐墓出土白玉八瓣花形杯,用整塊白玉製成,杯身面無紋飾,壁有凹下的八曲,使杯口呈荷花形狀,選料較好,琢磨精緻。
明清時期,玉杯式樣繁多形態各異,杯分單耳、雙耳杯把多琢仿生之物。仿動物紋者有龍、螭等;仿植物紋者有梅、竹、桃、荷花等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皿、仿農家量具的,應有盡有,不而足,形成時代風氣。仿動物的不論杯耳或單或雙,螭前爪與口均攀緣於杯口,軀幹彎作杯把,構思巧妙,此種以明時最常見;仿植物的樣式千變萬化,不勝枚舉如白玉松樹人物杯、五花形杯、爵杯、雙童耳杯、環把杯和青玉花鳥紋海棠式高足杯等。胎質較厚,製作有精有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