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古器(玉器篇)玉杯

2020-12-05 歷史如煙人生如戲

文章是自己整理出來的,鑑古器全書,先說古器出處時代文化形成,然後是如何區分真假。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感謝大家支持,因為了大家閱讀和關注,才能有動力堅持把整套鑑古技術上傳到這裡。

玉杯是一種飲酒器。玉制杯約始於西漢時期。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青玉角形杯,器口呈橢圓形,器壁較薄,器身腹部琢刻浮起的勾連雲紋,器底是纖細婉轉又巧妙自然的繩索式浮雕紋飾,纏繞於杯身下部。紋飾的製作採用浮雕與線刻相結的琢制手法。製作較精拋光好。隋代的金口玉杯光素無紋,質地溫潤、色澤晶瑩製作精細。陝西唐墓出土白玉八瓣花形杯,用整塊白玉製成,杯身面無紋飾,壁有凹下的八曲,使杯口呈荷花形狀,選料較好,琢磨精緻。

明清時期,玉杯式樣繁多形態各異,杯分單耳、雙耳杯把多琢仿生之物。仿動物紋者有龍、螭等;仿植物紋者有梅、竹、桃、荷花等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皿、仿農家量具的,應有盡有,不而足,形成時代風氣。仿動物的不論杯耳或單或雙,螭前爪與口均攀緣於杯口,軀幹彎作杯把,構思巧妙,此種以明時最常見;仿植物的樣式千變萬化,不勝枚舉如白玉松樹人物杯、五花形杯、爵杯、雙童耳杯、環把杯和青玉花鳥紋海棠式高足杯等。胎質較厚,製作有精有劣。

相關焦點

  •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宋元時期玉器。1.宋代獸首玉杯 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玉杯,是漢代以後基本玉器皿之一。
  • 古玉傳奇之「一捧雪」玉杯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玉器數見不鮮,從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到舉世聞名的「傳國璽」,圍繞這些玉器的一幕幕人間傳奇,正是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的真實縮影,也正是這些古玉背後蘊含的歷史文化淵源,賦予了中國玉器歷久彌新的永恆魅力。
  • 100件古代玉杯,一次看夠!
    玉杯古代一般作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體作上侈下斂的圓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為束腰圓柱體。耳杯,又稱羽觴,器體橢圓若船形,出雙耳狀如新月,侈口,弧圓腹,底部多圈足。兕觥,即角形玉杯,殊為罕見。玉酒具造型精美,工藝複雜,是古代玉器中的稀世奇珍。
  • 鑑古器(青銅器篇)青銅器開啟篇
    文章是自己整理出來的,鑑古器全書,先說古器出處時代文化形成,然後是如何區分真假。必須對古器有興趣的同道中人關注我和收藏我的文章,感謝大家支持,因為了大家閱讀和關注,才能有動力堅持把整套鑑古技術上傳到這裡。青銅器的發現是一個劃時代的創造。
  • 出土時一隻無法直立的玉杯,竟然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但經過研究卻發現,這件玉杯壓根兒就沒有設計底座,只能躺倒放置——那南越人怎麼用它喝酒呢? 首先,這件玉角杯,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上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其次,玉杯的材質是當時尚且產量不高的新疆和田玉。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當時就有熱心的讀者留言,表示對這件奇特玉杯的實際功能十分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件頗具神秘色彩的傳奇國寶:銅承盤高足玉杯。這件玉杯出土於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墓主人是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整套玉杯通高17釐米,工藝精巧、造型奇特。如此的高端重器又被刻意安放在南越王棺槨的頭端,可見這件玉器對於墓主人來說,具有著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 崑崙和田玉做的玉杯 翠色如墨、溫潤通透 太美了!|檀生活
    他在宮中設立了「如意館」,專制玉器,畫稿、制木型、雕琢,都要親自督辦。故宮珍藏的玉器三萬多件,一半都是乾隆年制的,可以說玉器在清代達到了巔峰。好的器物不該只在博物館供人觀賞,應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所用。在光線照射下,玉杯猶如脫胎換骨,呈現出一番神奇的模樣,翠色如墨、溫潤通透,盡顯素雅色澤、高雅氣質之美。註:影青瓷,是北宋景德鎮所獨創,其胎質堅緻膩白,色澤溫潤如玉,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
  • 宋代玉器小知識
    宋代玉器帶給世人的感覺是雕琢精緻、形態優美。此時,玉器不再是皇家貴族所壟斷的專用品,而是也可以進入民間市場,從而使得玉器市場更加繁榮昌盛。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宋代玉器小知識,使您賞析宋代古玉,品鑑它的特色之處。一、宋代玉器-玉材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宋代玉器的玉材多選用新疆和田玉。和田玉溫潤細膩,質量上乘,是宮廷玉材的最佳選擇。
  • 文物史上最珍貴的玉杯,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卻因此成為驚豔國寶
    經過專家鑑定確認,這座漢墓的主人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越王,地宮內出土了大量頗具南越特色的文物,而其中最令人驚嘆的卻是一件不起眼的玉杯。在墓主人棺廓頭箱裡,專家發現了這件玉杯:它通高18.4釐米,口徑約6釐米,壁厚0.2釐米,重372克,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呈現出獸角的形狀,杯身有淺浮雕裝飾的連雲紋,杯尾捲曲成飛卷的浪花,杯腹中空,裡面可以盛酒。
  • 明代著名玉杯一捧雪的故事你聽過嗎
    莫懷古見湯勤衣服襤褸,凍得渾身哆嗦,就讓莫成拿來桌上「一捧雪」玉杯中的美酒,請湯勤喝下暖暖身體。湯勤接過玉杯,只見杯中雪花飛舞,頓覺玉杯非凡。在莫成領他用飯時,他藉機相問玉杯。莫成如實相告,切讓湯勤嚴守秘密。  次年中秋,從北京城裡傳出相國嚴嵩廣收門客的消息。莫懷古就把寫得一手好字、畫得一手好畫的湯勤,介紹到了相府。湯勤趨於附勢,隨後就將「一捧雪」的事密告嚴嵩。
  • 嚴嵩想將玉杯「一捧雪」據為己有,藏主竟不惜棄官、隱姓埋名
    「一捧雪」玉杯系明代嘉靖年間的玉器珍品。 「一捧雪」玉杯傳世四百多年,一直保存完好,玉材為和田玉,通體呈白色,部分透著淡綠色、淡褐色,梅枝攀附杯身,刻有十七朵大小不一的梅花,整體和諧雅致。
  • 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
    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廣東南越國博物館成立與1988年,是一家遺址類的博物館,1983年,考古人員在廣州發現了南越王墓,從中出土了一萬多件文物,其中不乏有像文帝行璽金印、錯金銘文虎節、平板玻璃銅牌飾等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文物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的歷史、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有很重要的作用。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考古工作者曾在關廂發現一座小墓,並在墓主的胸口發現玉杯,考古專家,都說不可能。更讓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工作人員竟要徹查墓主的身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遊覽這座博物館時,大多數遊客會先進入玉器精品廳,因為裡面有一件名為「白玉雙螭耳杯」的珍貴文物,這件玉杯與子剛杯齊名,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一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正在開挖地基,有工人挖開一座平整的大石板,竟然發現了下面隱藏著的地下建築。南越王墓出土後,被譽為「中國近代五大考古發現之一」,為此在墓上特地建立了南越王墓博物館,出土的大量文物皆放置其中,在這座博物館中最讓人驚嘆的寶物不是那些金銀珠寶和兩方印璽,而是出土時這件無法直立的玉杯——玉角杯。
  • 神仙道玉杯有什麼作用?玉杯多少級在哪刷
    問:神仙道玉杯有什麼作用?玉杯多少級在哪刷 答: 在副本中刷玉杯需要玩家的等級達到93級以上,(就是解鎖蓬萊城的普通天境系列副本),它是製作90級紫裝的必備材料,需要數量很大,不過掉率也比較高。
  • 多肉玉杯東雲怎麼養?告訴你3個小妙招,養出最美的玉杯東雲
    玉杯東雲是東雲系多肉之一,它是由月影與東雲雜交而來,也是近年來人氣極高的多肉之一,完美的遺傳了這兩種多肉的美,玉杯東雲簡直美翻天,葉片微微彎曲,特別肥厚緊湊,因為葉表無霜,所以玉杯東雲的光澤度極高,摸上去非常光滑細潤,而且葉片非常通透,有月影的特點,葉片邊緣為白色,而本身則是青黃色
  • 從宋代玉器看宋人審美,不服不行(下)
    從宋代玉器看1000年前宋人審美,不服不行),J先生給大家介紹了宋代玉器的材質、紋樣和工藝;今天,繼續帶大家看看宋代玉器的種類以及市井玉器等方面:玉器種類百花齊放裝飾性、實用性逐漸增強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便以「愛玉」和「尊玉」著稱於世,尤其是宋代的玉器,無論是紋樣還是雕刻工藝,都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 離奇消失的傳奇植物——美國水玉杯
    美國水玉杯同屬的親戚(Thismia rodwayi),生長於澳大利亞南部和紐西蘭,其外形和美國水玉杯相似,但相距十萬八千裡。(圖自Thouny)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熱帶的水玉杯會出現在那裡。有植物學家認為,因為諾瑪發現水玉杯的地方臨近馬路和農場,當年路過的卡車載有來自紐西蘭的進口綿羊。
  • 傳奇玉杯「一捧雪」終露真顏(新發現)(圖)
    據《明史》和《張漢儒疏稿》記載,「一捧雪」為明代著名玉杯,當時的權臣嚴嵩欲將玉杯據為己有,玉杯的主人莫懷古棄官改姓隱居他鄉,「一捧雪」在嘉靖年間失蹤。另據《新野縣誌》詳載:明朝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曾於風塵中提拔裱褙湯勤,並將其薦於當時權盛一時的嚴世蕃。湯勤謀佔莫懷古之妾雪豔,攛掇嚴世蕃向莫家索取家藏古玉杯「一捧雪」。莫懷古以贗品獻給嚴世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