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史上最珍貴的玉杯,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卻因此成為驚豔國寶

2021-01-18 解憂文史

中國考古史上很多著名的國寶擁有濃厚的傳奇意味,因為它們很多都是在城建、農耕或者開山等作業中無意被發現的,比如小解今天介紹的這件稀世奇珍,就是在挖地基的時候驚豔問世的。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經驗的工人便立即報告了文物部門。果不其然,地基下正是一座西漢石室古墓,考古隊立即對其展開了搶救性挖掘。經過專家鑑定確認,這座漢墓的主人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南越王,地宮內出土了大量頗具南越特色的文物,而其中最令人驚嘆的卻是一件不起眼的玉杯。

在墓主人棺廓頭箱裡,專家發現了這件玉杯:它通高18.4釐米,口徑約6釐米,壁厚0.2釐米,重372克,通體由一整塊青白玉雕琢而成,呈現出獸角的形狀,杯身有淺浮雕裝飾的連雲紋,杯尾捲曲成飛卷的浪花,杯腹中空,裡面可以盛酒。

很明顯這是一件酒器,漢代人之所以用珍貴的玉材雕琢酒杯,得益於兩大民俗寓意:其一,古人認為用玉製成的容器飲酒,酒會變得更加醇美;其二,西方世界傳說以犀牛角製成的酒杯飲酒,可以解毒,角形酒杯借鑑了犀牛角的外形,也延伸了其解毒的功效。

剛出土之時,專家發現這件玉杯無法直立,還以為是遭到破壞而損失了底座,但經過研究卻發現,玉杯就沒有設計底座,只能躺倒放置。這樣的設計很是詭異,那麼南越人是怎麼用它喝酒的呢?

戰漢時期的南越民風彪悍,時人飲酒往往率性而為,這件玉杯便是其粗獷式飲酒所具現化的產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由於玉杯不設底座,所以酒一旦入杯,就只能由持有者一飲而盡之後才可再次放下,養魚的小家子氣是不被允許的。由此可見,南越的酒風實屬豪放。雖然這種形制的酒器罕見,但並非獨一無二,然而西漢角形玉杯卻在2002年被國家列為首批禁止出境展覽的重要文物,那麼它到底珍貴在何處,憑什麼能得到如此重視呢?

首先,角形玉杯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漢代遺作,在玉器史上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其次,玉杯的材質讓人一聽就感覺來勁,那就是新疆和田玉。而且,玉杯是由一整塊玉材雕琢而成,工匠就和田玉的特殊外形施刀,因材制宜。最後,玉杯所採用的玉雕方法也值得讚嘆,工匠在杯身上巧妙地布局了各式各樣的紋飾,仿若渾然天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杯內外那細緻的打磨,杯壁僅有2-3毫米,然而卻被打磨得如釉般光滑,絲毫不見人工痕跡,再經過工匠精湛的技藝、反覆的修飾,讓歷經了兩千多年寒暑的玉杯至今都散發著溫潤淡雅的光澤。

另外,玉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地位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君子比德與玉,玉器代表了古人的光潔品質與進取精神。更何況角形玉杯是少數民族的產物,這表明同在華夏大地的南越人民也深受漢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對研究南越文化有重要意義。所以,稱漢代角形玉杯為文物史上至為珍貴的玉杯並不為過,禁止出境展覽的目的就是防止在運輸過程中對文物造成損害,作為玉杯界的翹楚,角形玉杯自然在受保護文物的第一陣營。

相關焦點

  • 出土時一隻無法直立的玉杯,竟然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在開挖地基時,發現一塊平整的大石板下隱藏著一座地下建築,有工人認為,這可能是一座古代墓室,便立即報告了當地的文物部門。 文物專家趕來後,經過初步確認,建築工地的地基是一座西漢石室古墓,由於挖掘公寓地基時已經動搖了墓室結構,考古隊馬上對其展開搶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漢代文物。
  •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
    1983年廣東發現古墓,出土一無法直立的玉杯,專家:古人真夠豪放1983年廣東省某公寓樓正在開挖地基,有工人挖開一座平整的大石板,竟然發現了下面隱藏著的地下建築。雖然後來為漢武帝所滅,但此地也成為了中國與古羅馬帝國海上貿易中心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故而關於南越國的文物,歷史價值之高難以想像。出土的這座南越王墓的主人,是趙佗的孫子趙眜,號稱「文帝」。
  • 關廂出土小墓,專家在無名墓主胸口發現國寶玉杯,說:這怎麼可能
    在遊覽這座博物館時,大多數遊客會先進入玉器精品廳,因為裡面有一件名為「白玉雙螭耳杯」的珍貴文物,這件玉杯與子剛杯齊名,都是難得一見的寶貝。 文物工作人員接到新消息,立即帶著專業的考古工具趕到現場,經過實地考察,他們確定院子下有一座明代古墓。經過商議後,工作人員決定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但當工作人員打開墓室清理棺內的陪葬品時,他們竟不由自主地發出驚嘆聲。
  • 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
    你第一眼見到它們時,腦海中認為它們本該是這樣的,但當你聽完講解員對它們的講解後,你會驚愕,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博物館有一件西漢時期的文物,它看上去像犀牛角,實際上是個玉杯!廣東南越國博物館成立與1988年,是一家遺址類的博物館,1983年,考古人員在廣州發現了南越王墓,從中出土了一萬多件文物,其中不乏有像文帝行璽金印、錯金銘文虎節、平板玻璃銅牌飾等國家一級文物,這些文物的出土對研究南越國的歷史、人們的生活習慣、風俗有很重要的作用。
  • 考古史上三大文物,一件現代技術無法複製,一件是外星隕石打造!
    文物是某一時代最好的見證者,它承載了這個時代的歷史信息,透露出一個時代的社會形態以及發展狀態,可以反映出很多歷史真相,比文獻記載更加直觀。文物的作用就是給歷史學家展現出一個又一個更加具體的歷史,也讓他們觸摸到曾經的歷史,這也時文獻記載不能比的。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有一些珍貴文物經過歷史千年的掩埋,見證了上古時期的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些先輩們的文化肅然起敬。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的時候並不是以絢麗多彩的面目受到眾人的重視,而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和沉澱,古樸而看起來極為不起眼。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
  • 最古老遺址出土的女神像,專家懷疑是女媧,修復後成為國寶
    特別是在清理過程中,出土了一件與真人大小相仿的泥塑女神頭像,更是引起轟動。這件女神頭像被稱為紅山女神,雖然時隔五千多年,面貌有些走形甚至殘損,卻依然可以看出先民們對她的敬仰。它的顴骨較高,鼻梁低,嘴唇薄,眼窩較淺,眼珠是由綠色的圓形玉片點綴裝飾,紅山文化的氣息明顯。面部表情似笑非笑、不怒自威,相當有特點。
  • 甘肅挖出100座古墓,一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卻成為珍貴國寶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古時候的墓葬,在我們施工或者偶然之間顯現出來,一座座埋葬在地下百年甚至是千年的秘密被揭開。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豐富的文化以及各種瑰寶自然是不用說的,像是陝西、四川、北京,都是歷朝歷代王公貴族駐足停留的地方,發現些寶物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一次機緣巧合,一個施工隊在甘肅挖掘出了100座古墓,從一具腐屍身上發現一張破紙,考古工作者們卻把發現的這張破紙,視為珍貴國寶!
  • 剛出土時差點被扔掉!這件2500多年前的國寶為何像現代水杯?
    國家文物局曾在2002年,公布了首批64件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級文物,它們要麼是厚重大氣的青銅器,要麼是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的陶器、帛畫、玉器等等。而其中有件國寶的畫風明顯不一樣,它的造型,在如今任何一家超市都能看到,和現代水杯幾乎一模一樣,這就是戰國水晶杯。
  • 明代成化年間外戚萬氏家族墓出土的金玉文物
    今天分享的是在北京出土的明成化外戚萬貴、萬通墓出土的金玉文物。萬氏家族,這名聽著就霸氣,莫不是要流芳「萬世」?可這萬氏家族是哪個家族?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來。但要說那流傳了近700年,上過電視的皇家姐弟戀。八卦泛濫的人估計能有點印象了。沒錯,這姐弟戀的女主萬貴妃(萬貞兒)就是萬氏家族的掌上明珠。男主是誰?
  • 我國一本青銅「史書」,出土時還裝了幾十斤黃金,專家:意義重大
    文/一縷秋天的風我國一本青銅「史書」,出土時還裝了幾十斤黃金,專家:意義重大中國作為一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大國,從歷史中遺留下來的寶物數不勝數。在今天,它們有的或還在地下,沒有出土,有的放在博物館,用來供人們觀賞。
  • 它本是古代最常見的裝飾,卻因體積最大,成為國寶文物
    其實,這種文物並不少見。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它太普通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而且還不止一個;二是因為它的材質往往多是銅、鐵這樣的金屬,並不容易損毀。物以稀為貴,輔首如此常見,文物市場中都不足為奇,價格自然也不會太高。在大多數情況下,許多博物館都不會將它當回事。但是,即便是再普通的文物種類,其中也有價格不菲的。
  •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
    一場暴雨衝出古墓群,引發村民瘋狂盜寶,5000件國寶文物流失海外所謂「國寶」,是指一國之寶。對於研究過去歷史文化充實我國文化底蘊有著重要的價值。若這些先民遺產流失國外,那麼對於華夏子孫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古人留給後人的共同財產。
  • 農民淘沙發現珍貴遺址,出土大量珍寶,專家卻不敢繼續挖了
    而位於四川廣漢西北的鴨子河南的三星堆古遺址,就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範圍最大、時間最為古老、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址,它的發現,改變了中國的歷史。1929年,當地農民淘沙時意外發現了不尋常的東西,考古隊立刻趕來,三星堆古遺址就這樣展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 濱州市出土文物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
    」在國家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是首次對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展覽匯集了來自13個省市、18家文博單位的600餘件回歸文物參展,濱州市博興縣出土的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蟬冠菩薩像1976年出土於博興縣龍華寺遺址,被發現之時就已斷為三截,當地文物工作者李少南前後用了三年的時間分三次從三位村民家中找到,終於拼接成一尊較為完整的菩薩像。1994年7月初被盜後,蟬冠菩薩像流轉到英國文物市場,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館花費巨資購得,成為該館的展覽文物。
  • 這座博物館,投資5.5億,展出2800年前國寶,27號墓出土48件金器
    為了保護和傳承,投資5.5億元,建設了這座舉世矚目的博物館,展出2800年的國寶,珍貴文物798件,一共是四個展廳,雖然對於出土的2萬6千多件文物來說,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但是都是精品,具有代表性。值得一提的是,在M27號芮桓公墓內,一次性出土48件金器,這在國內其它單個墓葬中,是絕無僅有的,堪稱數量最多。
  • 湖南省博物館有11件頂級國寶,可惜《國家寶藏》只提到1件|圖集
    在我們國家上億件文物裡,只有極少數由於太過珍貴,或者太容易損壞,被評為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永遠不得出國巡展。進入「禁出國」名單的文物都是國寶中的超級國寶,總共只有195件/套。,甚至堂堂正正躋身「禁出國」名單,成為195件/套頂級國寶之一:2.
  •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
    玉杯是基本玉器皿之一,獸首玉杯有特殊形式,多見於唐宋元明時期大家好,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內容是關於幾件典型的宋元時期玉器。1.宋代獸首玉杯 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玉杯,是漢代以後基本玉器皿之一。
  • 古玉傳奇之「一捧雪」玉杯
    更神奇的是,無論春夏秋冬,只要杯中斟上美酒,就會有雪花飛舞的奇觀,因此玉杯就有了「一捧雪」的美名。時至今日,《一捧雪》的故事在很多傳統劇種中依然存在,是京劇、豫劇等傳統戲劇中的經典劇目之一。儘管從商周時期即有玉質杯具出現,但是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上古時代還是封建帝制時期,受生產力水平制約以及原料稀缺因素影響,玉杯自始至終都是一種極為難得、殊為珍貴的頂級玉器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