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用歌行古體,自創新題,讀來讓人發揚蹈厲、卓然興起

2020-12-05 百家號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每日一首詩詞。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咱們來欣賞陸遊的詩。乾道九年,陸遊時年四十九歲,奉調至嘉州。其年冬十月,他創作了《金錯刀行》這首詩。「金錯刀」,是一種相當名貴的刀,刀上以黃金鑲嵌成花紋;「行」,是古樂府中的一種體裁,即歌行體。前一年詩人應王炎的聘請赴南鄭任職,南鄭是宋、金對峙的前線,他在此視察軍情,積極投身於收復失地的活動中。雖然已經離開了南鄭前線,但回想起這段從戎生活,詩人還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這首詩所表達的報國決心和必勝信念,與詩人那段從軍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黃金錯刀白玉裝,夜穿窗扉出光芒」這句話的意思是,黃金錯刀已屬寶貴之物,刀柄、刀鞘上又裝嵌著白玉,這是立志英勇殺敵的將士愛不釋手的兵器。到夜裡,它發出的熠熠光芒直穿過窗戶,分外醒目。「窗扉」,即窗戶。這光芒閃耀的金錯刀,仿佛就是詩人精神的化身,它質美品優,不甘於待在屋裡成為擺設,主動釋放出華彩,要去為國殺敵。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身為一個堂堂男子漢,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卻沒有建立什麼可以自豪的勳業,獨自一人手提寶刀悵惘地站在那裡,環顧邊遠的八方。「丈夫」,詩人自指;「五十」,詩人寫此詩時四十九歲,言五十是舉其整數。「八荒」,八方荒遠之地,這裡指祖國山河。李白《行路難》雲「拔劍四顧心茫然」,陸遊則雲「提刀獨立顧八荒」,他們都因不得志而心生苦悶,愁腸百結,發出強烈的感慨。

「京華結交盡奇士,意氣相期共生死」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京城,我結交的都是有奇才異能之士,我們意氣相投,並用遠大的理想來相互砥礪,都願為報效國家而同赴生死。「京華」,京都;「奇士」,有奇才異能的人。「意氣」,豪邁的志氣;「相期」,互相期望、共同勉勵。可見詩人的追求在那個時代並不是孤立的,與他志同道合的也頗有其人。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希望青史留名,如果在那流傳千年的史冊上沒有自己的名字,將會感到羞恥。我懷著忠心,竭盡全力去報答當朝的天子。「丹心」,忠心。這兩句表達出詩人希望揚名於千載之下的決心,這一決心最迫切的體現就是以身報國,恢復中原,擊退南下入侵的金兵。一個「恥」字,道出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和報效國家的赤子之心。

「爾來從軍天漢濱,南山曉雪玉嶙峋」這句話的意思是,近來我投筆從戎,隨軍來到漢水之濱,駐守抗敵前線。遙望晨曦中覆蓋著積雪的終南山,山峰奇崛挺拔,像晶瑩的白玉一樣參差聳立。「爾來」,意同「邇來」,即近來;「天漢」,指漢水。「南山」,終南山;「嶙峋」,山石重疊而參差不平的樣子。這兩句轉入對實景的描繪,抒發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之情。

「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這句話裡面的「嗚呼」為發語詞,這裡表示慨嘆。楚國即使只剩下三戶人家,還相信能滅亡強大的秦國,何況一個偌大的中國,怎會空無一人呢!戰國紛爭時,楚國被秦國逐漸吞併掉,楚懷王也客死於秦國。楚國人民異常憤恨,當時民間流傳「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是指楚國三大姓昭、屈、景。後來滅秦的項羽、劉邦都是楚人,也許正應驗了這句民諺。詩人借用這句話,表達他堅信中國大有人在,同心協力就一定能完成恢復中原的宏願。「堂堂」,盛大而威嚴的樣子。

這首詩用歌行古體,自創新題。韻腳四句一換,以適應詩篇內容的變化。作品的內容前後關聯,層層相扣,組成一個整體,所蘊涵的內在激憤之情則逐漸強烈。開篇四句以名貴的寶刀託物言志,表明自己的心跡。中間四句續寫往日豪情壯舉,激勵自己當有所作為。最後四句則以樂觀的心態鼓勵自己戰鬥下去;末兩句所用的感嘆詞、疑問詞,很好地將跌宕起伏的氣韻貫穿於參差不齊的長短句中,讀來讓人更覺頓挫激昂。

陸遊的七言古詩正如後人所評價的那樣,雖有篇幅稍狹的不足,甚而有粗滷叫囂、不夠含蓄蘊藉的弊端,但他的七言古體佳作則往往以清健之氣積為雄豪之辭,「途軌正,機局警,路徑分明」,讀來讓人發揚蹈厲、卓然興起。好了,到這也就結束了。不知道各位讀者欣賞完這首詩有什麼不同的感受?歡迎留言,探討。

參考資料:宋詩鑑賞辭典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系作者獨家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教授古體詩詞獲魯迅文學獎遭吐槽
    第六屆魯迅文學獎8月11日揭曉,64歲的四川詩人周嘯天以古體詩獲得詩歌獎,這引來網友質疑「魯獎」的公信力,稱「方方啊方方,擋住了柳忠秧,沒擋住周嘯天!」。然而,也有不少人表示, 「看了一下,周嘯天比柳忠秧好太多了。」著名舊體詩人李子也稱:網上列出的那幾首,應該是特意挑選的爛詩,並不能代表周嘯天的正常水平。「炎黃子孫奔八億,不蒸饅頭爭口氣。
  • 這首感慨人生的古體詩詞,大夢空空一場,道盡悲歡與豁達
    喜歡閒來無事時抬頭望一眼天空上潔白的雲,夏天的風帶著熱意撲向面頰,雲的樣貌和別的季節有些許不同,以前望雲時候的所思所考,和現在望雲時得到所思所考,似乎不大一樣,於是便寫下了一首古體詩詞,感慨三兩人生往事,感受人生悲歡離合,讀來有些悲歡,亦有些豁達。這是怎樣的一首詞呢,一起來品讀。
  • 古體詩詞在當代:如何寫出古意和新意
    詩人和日常生活的關係需要得到多樣化的表達,例如張珂在《詞與詩》這首詩中,把現代詩看成是一隻摔碎的酒杯,展現了詩人複雜而現代的情感。 《詩刊》社副主編王冰談及詩詞文化的繼承與創新的問題,認為文化有一個積澱的過程,真正的創新需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只有把握了時代的核心體系、整體架構、思維方式後才能去寫,不能僅憑几個新鮮的詞彙。
  • 春光明媚百花齊放,一起來讀一下描寫蝴蝶的這八首詩吧
    春天來了,到處生機盎然,想著那田間的小路,一定是春暖花開,彩蝶飛舞。記得小時候的春天,最喜歡的就是在花叢裡捉蝴蝶。後來慢慢的讀了很多關於蝴蝶的詩和故事,不管是周莊夢蝶還是梁祝化蝶,都讓這美麗的小精靈在我心裡留下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海子這首詩沒有想像力的根本讀不懂
    這段詩歌的前半部分可以說是海子歌頌生命,讚頌生活,能夠出現在世上本身就是一件美事,沒必要去自找不痛快。這種只有著太陽一種意象,還算是比較好理解,然而後半部分沒有想像力可就是真的讀不懂了。你來人間一趟 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了解她 也要了解太陽(一組健康的工人,正午抽著紙菸)夏天的太陽太陽當年基督入世 也在這太陽下長大「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語句的優美讓人讀過一遍就會銘記在心,明明很簡單樸素文字,卻營造了一種非常優美的意境,不得不說海子是一個天生的詩人。
  • 趙又廷:為你讀12首經過「光合作用」的詩
    談及選詩的過程,趙又廷說:「我在詩詞方面並不專業的。他們先是找了上千首詩,再按照我的想法去選一些溫暖的,和自然貼近的,同時又符合『光合作用』主題的詩。12首詩正好對應12個月。最開始的《傾聽》是想讓大家以一種傾聽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最後的《信心》是想告訴大家,在人生路上你永遠都不會孤單,所以要信心滿滿。」
  • 原創詩詞-李遂生|古韻勝新詩 一吟心便馳-己亥雜詩詞(二十六首)
    讀元代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古韻勝新詩,一吟心便馳。洞庭湖似夢,蘭棹舞仙姿。《白鳳嶺冬日絕句選》讀後漫筆(新韻)冬日吟絕句,曉風彈樂章。鶯鳴俱樂部,婉轉韻飛揚。拙作《沁園春十五首》推出感懷十五沁園春,多年費苦心。今朝重誦讀,賒老寫詩人。
  • 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
  • 孟浩然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內心的憂愁寫得淋漓盡致
    無一例外,它們給人的感受,均是形象鮮明,細膩真摯,讀來感人肺腑。顧名思義,這是一首刻畫秋江暮色的詩,也是一首描寫羈旅之愁的記行詩。所謂記行詩,即指詩人因各種原因遠離家國,用詩詞的形式反映客居他鄉的艱難、漂泊無定的辛苦,以及抒發對親人的思念、對故鄉的思歸。 據史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孟浩然在長安參加科舉未能及第,便回到了家鄉襄陽。唐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年),孟浩然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憤,便開始漫遊吳越。
  • 讀首詩再睡覺|飄下來的月光
    《飄下來的月光》推開門,推開樹的影推開一片葉子的嘆息村莊裡沒人能打開的盒子被飄下來的月光輕易打開.我是從寒冷中走過的人沒有必要任何的安慰桌子上的海子等不及春天匆匆走了丟下一茬麥子孤獨地綠.一直喜歡和黑夜較量的詩人註定將年輕的靈魂交給飛翔和自由抵達神光的瞬間,我看見他面朝大海被另一種春天召回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屋簷下的鳥,本名朱潞,生長在黑龍江葦河林業局,讀睡詩社成員。「野有蔓草,零露溥兮」喜歡大自然原始的事物,一直認為詩是心靈與自然最美的對白。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
  • 讀首詩再睡覺|瓦的藍仰望著天空的藍
    《麥香,從遠方飄來》作者‍‍《讀睡詩選》入選詩人:一凡,劉玉賢,暫居瓊海,老家鄲城。喜愛詩歌。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
  • 怎麼用一首詩,完整的概括浙江的山水風景,來看看詩仙的這首
    李白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的境界,一是因為他對大自然有著一種常人難以匹敵的感受力,李白是一位浪漫的詩人,所以他善於把自己的浪漫融入到景物當中,在加上他自己想像力,配合上豪邁壯闊的詞彙,給人一種暢快淋漓的感覺,讀他的詩作,便可以感受到李白的那種灑脫不羈、傲視一切的人格。李白熱愛大自然,一生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放到現在,李白甚至都可以當一個出色的導遊。
  • 高手寫下千古奇詩,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男女看的意思還不一樣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有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它便是迴文詩。至於迴文詩的釋義,《樂府古題要解》中有明確記載:「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都可以成詩。迴文詩的特色,便在於它的反覆詠嘆,可以更好的達到詩人「言志述事」的目的。
  • 兩句用四個典故,這首奇詩千年來人人琢磨不透,卻又讚不絕口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入詩,可以更加豐富和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還能夠使詩句更加典雅,經得住推敲。接下來我們要賞析的這首詩把用典這種修辭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全詩朦朧神秘,溫潤雅致。
  • 李賀的這首《秋來》,也是難得的千古名篇,同樣也是一首「鬼詩」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那便是他的這首《秋來》,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在秋天臨之後的憂愁,陰森料峭,更是鬼魅飄飄,所以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鬼詩,寫得也是很獨特,讀來更是朗朗上口,所以如此悽美的一首作品,自然也是不容錯過,也是值得我們一讀。《秋來》唐代:李賀桐風驚心壯士苦,衰燈絡緯啼寒素。誰看青簡一編書,不遣花蟲粉空蠹。思牽今夜腸應直,雨冷香魂吊書客。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題西林壁》便是蘇軾此次遊覽廬山後的一個總結。所以蘇軾這首詩蘊含著的深刻哲理,便盡都在他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中。然後,我們再來具體看看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聲動」這首古詩用四地方言來讀,你都聽得懂嗎?
    上海、無錫、溫州、銅陵方言怎麼讀這首詩?在這首詩歌中,詩人鄭板橋由大雪之後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悽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借著詩文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方言小百科我們來看看「梅」和「雪」這兩個字各地的不同。梅,溫州話的讀音同「賣」,其他話都是發「mei」。
  • 《華文現代詩》今夜讀詩‖姚亞英詩選五首
    《 華文現代詩》今夜讀詩‖姚亞英詩選五首 作品被入選《百人百首: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作品選》《中國青年作家年鑑》《吉林省殘疾人文集》等多種選本,刊發《人民日報》《世界日報》《參花》《今天》《春風文藝》《長白詩世界》《中華歌詞》等近百家報刊雜誌。多次在全國徵文比賽中獲獎,個人事跡被編入《追夢榆樹人》。
  •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來品讀古體詩歌
    能夠被那麼多的人喜歡,並成為大家教授後世子孫樂於選擇的作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這首詩的簡單明了,以及朗朗上口。這首詩據說原版為「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而現在流傳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宋版。對於李白的才情及成就,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原版離李白的水平有些距離。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毛澤東讓他翻譯這首魯迅詩的話,他當然知道。很快,他就將這首詩以日文翻譯了一遍。在翻譯魯迅詩之前,郭沫若當然進行了一番研究。因此,他對魯迅寫贈這首詩的情形和蘊意,有了這樣的理解:魯迅這首詩,是在他去世前不久,寫贈給一位日本的社會評論家新居格的。新居訪問中國,在上海拜訪了魯迅,魯迅寫了這首詩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