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2021-01-10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上乘之作,則是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出自迴文詩的殿堂級玩家蘇軾之手。

(蘇軾像)

比如蘇軾的《題織錦圖回文》,正讀是:

春晚落花餘碧草,夜涼低月半梧桐。

人隨雁遠邊城暮,雨映疏簾繡閣空。

倒讀是: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

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

再比如蘇軾的《題金山寺》,正著讀是: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睛。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倒著讀是:

輕鴻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金山寺畫)

又比如蘇軾的寫茶詩《記夢二首》,正著讀是:

其一(1):

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餘花吐碧衫。

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其二(1):

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

紅培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倒著讀則變成:

其一(2):

巖空落雪松驚夢﹐院靜凝雲水咽歌。

衫碧吐花餘點亂﹐纖纖捧碗玉顏酡。

其二(2):

窗晴鬥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

(古人品茶圖)

蘇軾的迴文詩,可謂是精妙絕倫,登峰造極,兼具內容之美和形式之妙。但是,蘇軾的迴文詩雅則雅矣,未免有點曲高和寡之感,不夠通俗,難以共賞。縱觀歷史,流傳最廣的迴文詩並非蘇軾大作,而是出自另外一位宋朝詩人之手。

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言:「吾中華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是中國古代文化最昌盛的時代,同時也是迴文詩創作的鼎盛時期。在宋朝,不只是蘇軾這樣的大文豪熱衷於迴文詩創作,其他不知名的小詩人也樂此不疲,其中有一位名叫李禺的讀書人,就憑藉著奇思妙想寫出來一首絕妙佳作,力壓蘇軾,成為最令世人津津樂道的古代迴文詩作品。

(古風圖片《相思》)

這首詩題曰《兩相思》。何為《兩相思》?即,正著讀是《思妻詩》,倒著讀是《思夫詩》。

正著讀內容如下:

枯眼望遙山隔水,

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

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阻人離別久,

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

夫憶妻兮父憶兒。

(古風圖片《夫思妻》)

很明顯,正著讀描寫的便是一位出門在外的男子,對家鄉妻兒的深徹思念。

我們再倒著讀試試:

兒憶父兮妻憶夫,

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

久別離人阻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

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來往,

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一倒著讀可好,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竟然變成一首描寫妻子對丈夫思念的閨怨詩。

(古風圖片《妻思夫》)

對比正讀倒讀兩首詩,《思妻詩》選取的意象分別是:望穿秋水、酒、詩、雁、燈、長夜寂寞;《思夫詩》選取的意象分別是:長夜寂寞、燈、雁、詩、酒、望穿秋水。二者彼此呼應,互成因果,對比著讀更具韻味。

平心而論,李禺的這首《兩相思》在文學性和思想性上固然是無法與蘇軾大作相提並論的,相形之下甚至還有那麼點「小家子氣」,淨是些夫妻間的卿卿我我、兒女情長。

(古風圖片《愛情》)

但也正因為如此,《兩相思》更能打動人心,更容易被大眾記住並接受。畢竟,普通百姓可能不懂茶道,也發現不了祖國大好河山的壯美,但一定渴望一份真摯而平凡的愛情。

迴文詩又稱「愛情詩」,其創作初衷本來就是用來表達男女情愛的,只是後來發展完善,才有了多樣化的內容和思想。人類是感情動物,終究是嚮往美好愛情的,所以,以動人愛情為主題的故事和篇章,往往更為大眾所喜愛。筆者認為,這種現象反映出的本質,非但不庸俗,還非常令人欣慰。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高手寫下千古奇詩,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男女看的意思還不一樣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有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它便是迴文詩。至於迴文詩的釋義,《樂府古題要解》中有明確記載:「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順著能讀,倒著也能讀,都可以成詩。迴文詩的特色,便在於它的反覆詠嘆,可以更好的達到詩人「言志述事」的目的。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之所以能夠被稱為奇詩,是因為李禺寫下的這首詩,可以順著讀,也可以倒著讀,不過兩者表達的意思完全不同,這種是詩文體就是所謂的「迴文詩」,不過李禺的「迴文詩」又跟普通的迴文詩不太一樣,因為男人要順著讀,女人卻必須倒著讀。
  • 宋代最詭異的一首奇詩,男人必須順著讀,女人一定要倒讀!
    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說到的是宋朝的一個小詩人,他在歷史上雖然默默無聞,可但凡說起來有這麼一首詩,人們都會驚嘆於此人的才華,而這首千古第一奇詩,男人一定要順著讀,而女人則要倒著讀。這位詩人就是李禺,說起他的名字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他有寫過一首迴文詩,這首詩叫《兩相思》,從詩詞中不難發現李禺是個滿腹才氣的詩人。
  • 宋代有首詩,正反都成詩,正讀是男子思念妻子,倒讀是妻子盼夫歸
    李禺一生之中,最為經典的事情便是寫了一首名為《兩相思》的詩。這是一首十分有意思的詩,正讀是男子思念妻子,倒讀是妻子盼夫歸。李禺是宋代人,在史書上著墨不多,生平介紹也很少。李禺並不算得上是一個很出名的人,很多人根本都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但是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個有才之人,也不妨礙他創作出《兩相思》這個佳作。
  • 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 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
    漢語言博大精深,你會發現有的句子正讀和反讀意思完全一樣,不得不感嘆語言文學的神奇和魅力,讓人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詞語和句子還有很多,下面帶來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
  • 古代最詭異的一首詩:正著讀倒著讀都很優美,意思卻完全相反
    一提到古代詩歌,咱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唐詩,甚至誤以為從唐朝開始才有詩的出現。任何一種文化都必須經歷三個階段,即起源、發展和鼎盛,詩歌當然也不例外。其實,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虞舜時期,就已經有了詩的雛形,《詩經》裡的很多佳作足以證明,只不過是在唐朝達到頂峰,李太白、杜甫及白居易等大批詩人很空出世。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不過相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閱歷的增加,再次品讀《題西林壁》的時候,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見解。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蛤蜊的「蛤」你讀對了嗎?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很多被誤讀的字都是因為被身邊的人所影響,當一個人讀錯時,大家可能會反思是不是錯了,但是當超過三個人都這樣讀,就很容易三人成虎。曼且思曼且思普通話知道蛤蜊在生活中簡直太常見了,蛤蜊是一種生活在淺海底圓形殼卵、周身呈淡褐色邊緣紫色的軟體動物。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孑孓」怎麼讀?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蚊子可謂從古至今都飽受詬病,那你知不知道蚊子的幼蟲是什麼樣子?蚊子的幼蟲即孑孓,結構有些奇怪,今天就來一起學習一下,這兩個字怎麼讀。曼且思教育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蚊子的幼蟲叫孑孓,是蚊子介於卵和蛹之間的狀態,一般身材細長,呈深褐色,胸部較為寬大,俗稱跟頭蟲。這兩個字看起來很像上次學過的豸(zhài),看字形就很像蟲子,而且很相像。
  •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情至深處乃忘情丨周末讀詩
    古詩十九首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詩非一時一人之作,據詩中提到的地名和普遍表達的情緒,大致推測應當為東漢末年亂離時期的文人作品。「庭中有奇樹」是十九首中寫愛情的一首。意思挺簡單,意味卻很深長。第一句就引人深思。庭中之樹,按理乃日日所見之物,何以稱「奇」?這倒讓人覺得奇了。再讀第二句「綠葉發花滋」,可算作對「奇樹」的解釋。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熾熱的「熾」讀chì 還是zhì?
    曼且思普通話發現,由於漢字結構特殊,有很多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的字,所以很多同學在面對有些不認識的字時,直接讀半邊。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今天小編繼續為大家帶來一個出錯頻率很高的詞——熾熱。來看看你有沒有讀對?
  • 農村有句老話「男人無妻不成家,女人無夫浪淘沙」,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農村就有一句這樣的話「男人無妻不成家,女人無夫浪淘沙」,這是一句被經常用作催婚、逼婚的經典俗語。這句俗語前後兩部分的前4個字都對應的相當工整,並且整體的意思也比較好理解。分別列舉了兩種現象,男人沒有妻子會怎麼樣,而女人沒有丈夫又會面臨什麼樣的情況,就是告誡人們到了適婚年齡的話就要及時的成婚。
  • 富金壁:語詞雜考—於思、烽燧、歌臺春光舞殿風雨、斤、砉然騞然
    >《詩·齊風·盧令》雲;「其人美且偲。」此「思」與「偲」同。「於」為助語詞,無義。杜註:「於思,多須之貌。」「於思」連文立訓,似未達一間。說見楊樹達先生《讀左傳》。按,楊伯峻先生引文似有誤,楊樹達先生《讀左傳》引文同。所引如為《左傳釋文》,原文應為「於思如字,又西才反,多須貌」;如為《詩經釋文》,原文應為「偲,七才反,多材也。
  • 曼且思教育漫談:短文朗讀中常見的輕聲詞,你會讀嗎?
    曼且思教育了解到在普通話的音變現象中,輕聲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但是由於很多人從小生活在不說普通話的方言語境中,所以對於輕聲地把控並不是很好,甚至是直接忽略掉。但是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輕聲和平翹舌、兒化音一樣,是一項必考題。
  • 大詩人中秋節望月,竟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句,讀後讓人拍案叫絕!
    在我國古代,沒有那麼多娛樂活動,每到中秋節這天,文人墨客遙望月亮,一時之間文思泉湧,寫出了很多有關中秋的千古名句,這些詩句大多數都是借景抒情,或是思念遠方的親人,或是祝福普天下的人們福祿安康,那些細膩的情感,最後都融入了歷史的長河中,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唐代大詩人張九齡,在當時是一位有遠見和膽識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 古代有一首詩,順著念是丈夫思念妻子,倒著念是妻子想念丈夫
    詩人希望借用此詩來描繪出母愛的偉大與珍貴。「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是詩人抒發自己對於愛情的迷惘與悲傷的出口。 除了五言七言藏頭詩這些類型,還有一種想必大家連聽都很少聽到過吧,這就是迴文詩。 什麼是「迴文詩」? 劉坡公在《學詩百法》中如是解釋道:「迴文詩反覆成章,鈎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迴文詩不管是順著念還是倒著念,它都能夠成為一篇獨立的文章,讀來回還往復,令人魂牽夢繞,久久不能忘懷。
  • 匪我思存筆下的愛情密碼:男人智商低女人情商低
    匪我思存:  男人智商低  女人情商低  覺醒、痛苦與掙扎後,後女作家筆下的愛情變得純粹了。  讀後感:愛情大趨勢  比較四代女作家四本新作,我的感覺是奉獻型的女人漸漸退出、完美型的男人漸漸浮現,看來女人們把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讓渡給了男人。就像那句話說的,男人都認為女人是弱者,都認為自己可以主宰女人的命運,卻不知大多數男人的命運都是被女人捏在手裡。
  • 悼念亡妻的千古名句,字字含淚,讀之神傷,最後一句更是斷腸絕唱
    兩句詩化用典故,取譬極高。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姜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壠兩依依。
  • 歷史上很神奇的一首詩,正著讀是天亮,倒著讀是天黑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歷史上很神奇的一首詩,這首詩的神奇之處在於,根據讀法不同,會產生不一樣的意境,順著讀是天亮,倒著讀是天黑,堪稱是迴文詩中的精品佳作。說到這裡,有的朋友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是迴文詩?要了解迴文詩,我們首先要了解迴文聯。回文,其實就是既可以順著讀,也可以倒著讀,迴文聯在這方面更具有趣味性,是我國對聯中的一種形式。
  •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思」,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詩經·小雅》中的《採薇》是一首很著名的詩篇,講述的是一位戍邊多年的士卒,在歸家途中,所思所想,所見所感。整首詩以這位士卒的口吻寫成,追訴了戍邊時的悽苦情景,和難以忍受的思鄉之情,以及歸家途中急迫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