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里巴巴作為行業聚合者和使能者,通過深入「雲-管-邊-端」側,全面布局物聯網新賽道:支持2/3/4G、LoRa、NB-IoT、eMTC等95%的通信協議;通過物聯網作業系統AliOSThings、IoT邊緣計算產品協助開發者快速接入阿里雲IoT管理平臺;提供橫跨雲、邊、端多個維度的計算服務和AI能力實現物的實時決策和自主協作,將物聯網真正推向智聯網。
3月28日,在2018雲棲-深圳峰會上,阿里巴巴資深副總裁,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宣布:阿里巴巴將正式進軍IoT。
阿里巴巴作為行業聚合者和使能者,通過深入「雲-管-邊-端」側,全面布局物聯網新賽道:支持2/3/4G、LoRa、NB-IoT、eMTC等95%的通信協議;通過物聯網作業系統AliOSThings、IoT邊緣計算產品協助開發者快速接入阿里雲IoT管理平臺;提供橫跨雲、邊、端多個維度的計算服務和AI能力實現物的實時決策和自主協作,將物聯網真正推向智聯網。
統一標準——解決物聯網痛點。能夠落地的物聯網解決方案必須貫穿產業鏈各遊的參與方,從傳感器、晶片、模組,到連接、傳輸,到平臺、作業系統,再到數據分析與應用,由於各方都有各自標準,導致萬物互聯難度高,只有類似於阿里這樣網際網路巨頭參與到物聯網領域,組織行業參與者制定統一標準與平臺(例如阿里推出物聯網作業系統AliOSThings),才能為行業奠定良好的產業基礎,把產業蛋糕做大做強。
四大場景:製造、生活、汽車、城市。阿里雲已與業內主流廠商包括16家晶片商、52家設備商達成合作,推出了184款模組/網關,不同廠商的設備都可以輕鬆接入阿里雲物聯網平臺,初步構建了完整底層硬體生態體系;公司通過阿里雲平臺與AI能力構築,實現了開放普惠的IOT平臺,生態體系逐步成型,未來將瞄準智能製造、智能生活、智能汽車、智能城市持續發力。當前應用場景端和阿里率先達成合作夥伴的公司,未來隨著阿里巴巴物聯網戰略的推進,有望優先受益。
目標:5年100億連接。據阿里雲方面提供的數據,目前已有150個品類、4000個型號、5000萬臺設備接入阿里雲與合作夥伴共建的物聯網平臺,同時公司規劃五年內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00億個,預期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88%,(2017年年底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2.3億,電信連接數0.4億,聯通連接數0.7億,中國移動規劃2020年連接數達到6億)直接拉動晶片與模組需求放量,預計模組市場未來五年市場需求有望達到2000億元(單模組按照當前價格最低GSM模組價格20元計算)。
重塑網絡結構:「邊緣計算+IOT」「邊緣計算+IoT」模式有助於降低關鍵應用的延遲、降低對雲的依賴,能夠更好地管理物聯網生成的大量數據,Amazon、微軟、Google、華為與GE、西門子等強強聯合開發相關平臺產品。
阿里本次率先推出全球首個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Edge,開發者能夠輕鬆將阿里雲的邊緣計算能力部署在各種智能設備和計算節點,為企業提供從邊緣到雲端的整體性服務。
我們認為:1、LinkEdge有望提升物聯網體驗感,加速國內物聯網產業鏈成熟;2、同時也將刺激參與者加快邊緣計算平臺開發與推廣,助力邊緣計算落地。
投資策略:物聯網行業大幕徐徐拉開,行業保持高景氣向上態勢,建議關注產業鏈相關公司:
1、直接受益的模組端企業:高新興、廣和通、日海通訊、移為通信與移遠通信等;
2、首批與阿里達成授牌合作夥伴的公司:漢威科技、聚光科技、利爾達等。
風險提示:物聯網市場拓展不及預期;市場對於物聯網產品接受程度低;物聯網商業模式不成熟,模組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模組價格與毛利率下降超預期。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