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加碼物聯網:阿里雲啟動堡壘行動,呈現群雄逐鹿格局

2021-01-08 騰訊網

文/楊劍勇

近年來,全球物聯網連接規模呈現穩健上升的態勢,依據權威調研機構IDC最新報告顯示,隨著5G已經步入商用部署的快車道,2021年5G發展將進一步加速,一個連接賦能千行百業的萬物互聯新時代即將到來。並指出,到2024年全球物聯網的聯接量將接近650億,其中,以5G為代表的蜂窩物聯網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無處不在的連接,與雲端、人工智慧等技術融合,推動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能邁進,驅動數位化創新。只是,物聯網碎片化和多樣化,繼而物聯網連接平臺應運而生。提供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等,可以說,物聯網平臺是萬物互聯時代基礎。

啟動堡壘行動,以此擴大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

對於阿里雲來說,作為布局物聯網平臺最具代表性雲服務廠商,2021年初啟動了堡壘行動,藉此擴大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覆蓋率。通過使用阿里雲AIoT企業物聯網平臺,企業將不再需要自建物聯網平臺,低成本高效率實現數位化智能化轉型,並計劃在1年的時間內,讓1萬家企業用上企業物聯網平臺。

在智能製造應用場景中,阿里雲運用阿里雲AIo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能力,通過雲、邊緣計算、AI的深度結合,可以讓工廠實現數位化轉型。其中,助力老闆電器打造的廚房電器未來工廠入選2020浙江省未來工廠名單。在老闆電器未來工廠裡,機械臂、衝壓設備、AGV等現場設備跟邊緣計算、網絡深度結合,組成了一個互聯互通的工業物聯網絡。

在當前智能化變革大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不會去費時費力的自建物聯網平臺,從而選擇更加先進的企業物聯網平臺。在此之前,IDC針對中國公有雲物聯網平臺2019年廠商評估報告中顯示,阿里雲、華為和百度三大公有雲廠商則排前三。

雲巨頭爭奪物聯網平臺,群雄逐鹿競爭格局

IDC早前的報告指出,隨著物聯網規模的逐步擴展、物聯網通信方式趨於多元化、物聯網應用日益豐富,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通過物聯網平臺提升海量物聯網終端的管理效率,加速物聯網業務創新。在全球物聯網平臺競爭格局報告中顯示,阿里雲在物聯網市場表現強勁。早前Gartner報告中出,阿里雲提供了百億級IoT設備的連接能力和上萬個行業解決方案,已覆蓋智慧城市、工業、醫療、航空等多個領域。

整體來說,雲服務廠商則具有天然的優勢,打通了雲、端、邊,特別在AI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使得亞馬遜、微軟、BAT和華為等雲巨頭均向物聯網平臺延伸,提供涵蓋計算、分析、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豐富雲的服務,從雲端再到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對數據進行分析,繼而為各行業注入創新活力的同時,物聯網平臺也形成群雄逐鹿的競爭格局。

此前IDC報告指出,百度智能雲AI 雲服務、計算機視覺領域均處於市場領先地位,為物聯網平臺注入強大的AI能力。同樣,華為雲IoT物聯網平臺位居領導者象限。華為雲物聯網平臺提供海量設備連接上雲、設備和雲端雙向消息通信、批量設備管理、遠程控制和監控、OTA升級、設備聯動規則等能力,並可將設備數據靈活流轉到華為雲其他服務,幫助物聯網行業用戶快速完成設備聯網及行業應用集成。

從智慧水錶場景來說,根據用水情況可以對獨居老人生活是否發現異常。比如,在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了智慧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自動報給街道,之後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而這背後支撐的則是物聯網技術加持下的智慧水錶,讓科技技術溫暖起來。

對於騰訊來說,也在全面布局物聯網,為行業客戶提供加速物聯網建設的基礎服務,逐步構建了物聯網基礎服務套件和一站式物聯網開發平臺。就在2020年12月將騰訊連連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通過聚合騰訊雲內多個產品能力以及騰訊體系內多個生態資源,面向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提供包括雲、端、應用一體化服務、新增了擴展性產品服務和內容服務能力,實現多場景的一站式AIoT能力升級,助力更多產業實現數位化升級。

諸如在工業製造領域,IoT Explorer與監控管理SaaS應用相結合,可以支持超過30種工業協議設備接入,節省管理工時50%以上,最高降低30%運維成本。「騰訊雲物聯網生態戰略的最核心使命就是通過開放一個連接12億人的中立且開放的物聯網平臺,全面支持合作夥伴能力的發展和業務的提升。」騰訊雲副總裁王峰曾對此表示。

最後

各界積極利用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驅動智能化轉型,帶來對物聯網需求旺盛,使得該市場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而基於海量物聯網設備的連接,提供軟體和平臺相結合的廠商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對於提供雲服務的巨頭們來說,積極入局跑馬圈地,以此搶奪時代制高點,相信圍繞物聯網這條賽道,競爭會愈演愈烈。

楊劍勇,福布斯專欄作家,致力於深度解讀5G、物聯網經濟和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觀點和研究策略被眾多權威媒體和知名企業引用。

相關焦點

  • 40000米高空到地下20米物聯網全覆蓋 阿里雲啟動「達爾文」計劃
    在今天開幕的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首席智聯網科學家丁險峰宣布啟動「達爾文計劃」。據悉,旨在通過一系列的包括平臺、晶片和微基站在內的全鏈路生態服務,交付給企業客戶一張自有可控的物聯網。今天,無論從任何方向進入雲棲小鎮,都能看到的這艘印著「阿里雲天空物聯網LoRa站」字眼的巨大飛艇。
  • 智能物聯網成巨頭角力藍海 百度、亞馬遜、谷歌的核心競爭點在哪裡
    為已經火熱的物聯網產業再添一筆新柴。百度、亞馬遜、微軟齊「瞄準」物聯網縱觀全球雲巨頭近幾年的動作,不難發現,他們在不斷夯實自己雲服務根基的同時,已經集體將目標瞄準了下一項改變世界的技術—物聯網。因此,亞馬遜、微軟、百度這些布局雲計算的巨頭在爭奪物聯網市場時,佔據著絕對優勢。而各自在暗暗發力時,卻也都不約而同的採用了相似的策略。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才雲科技,阿里雲...
    阿里雲宣布將在3年內投入2000億,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統籌5G和千兆光纖「雙千兆」網絡發展,開展「百城千兆」創建行動。以高速公路和重點城市為切入口,加大力度支持道路管理設施數位化改造。組織開展車聯網商用試驗,推動新型信息通信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應用。
  • 肉盾英雄大讚 細數起凡群雄逐鹿中的超級戰艦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起凡群雄逐鹿》中的超級戰艦級肉盾們!曹魏鐵壁——曹仁三國時期的曹仁可以說是曹氏首將,曾以一己之力抗周瑜、拒關羽,為曹魏守住了半壁江山,稱之為「曹魏鐵壁」並不為過,在《起凡群雄逐鹿》中,曹仁也是戰場上的移動堡壘。
  • 物聯網通信模組行業研究:2021,終局之戰重塑行業格局
    剖析物聯網蜂窩模組的競爭格局,我們發現國 內模組廠商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在與起步較早的海外模組企業競爭過程 中已經佔儘先機;同時國內模組企業也正在經歷價格戰洗禮,產業集中度快速 提升使龍頭企業長期受益;上遊晶片公司群雄逐鹿、下遊應用層出不窮也使得 模組環節的上下遊議價能力提升。綜上,我們認為當前時間點蜂窩物聯網模組 行業作為萬物互聯時代的「賣水者」,是優質的投資細分賽道。
  • 聚光科技成為阿里雲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首批授牌合作夥伴
    10月12日,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光科技」)受邀參加雲棲大會-阿里雲IoT智能城市合作夥伴峰會,成為阿里雲Link城市物聯網平臺首批授牌合作夥伴。聚光科技環境安全事業部總經理孫越應邀參加授牌儀式。
  • 阿里搶拓新賽道 物聯網跨入新時代
    摘要 阿里巴巴作為行業聚合者和使能者,通過深入「雲-管-邊-端」側,全面布局物聯網新賽道:支持2/3/4G、LoRa、NB-IoT、eMTC等95%的通信協議;通過物聯網作業系統AliOSThings、IoT邊緣計算產品協助開發者快速接入阿里雲IoT
  • 雲計算系列之一:公有雲是終極形態,未來將出現5-7家巨頭廠商
    指導 | 凱文撰寫 | 李喆摘要:政策、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是未來重要驅動力;混合雲是過渡階段,公有雲是基礎雲服務的終極形態;公有雲市場將出現5-7家巨頭,天花板是涵蓋基礎設施、行業應用等全IT產業;私有雲分散格局難以打破,創業公司難以做大。
  • 超級物聯網時代,華為、阿里、小米誰能搶佔AIoT生態C位?
    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國內科技巨頭紛紛布局AIoT領域,甚至上升為企業戰略高度,希望在下一個超級物聯網時代站穩腳跟。  阿里雲奉行著「1234」物聯網戰略,即1朵雲(LinK物聯網使能平臺)、2個端(設備端、邊緣端)、3類夥伴(開發者、晶片模組廠商、行業合作夥伴)、4大領域(智能城市、智能汽車、智能生活、智能製造)。
  • 貴陽市聯合阿里雲啟動塊數據中心雲平臺建設(圖)
    (原標題:貴陽市聯合阿里雲啟動塊數據中心雲平臺建設)接到報警後,指令直接發送到距離最近民警的手持終端上,重點區域1分鐘響應,其他城區5分鐘內接處警……貴陽市公安局塊數據指揮中心利用「塊數據+網格接處警」正在破解社會治安難題。
  • 「馬太效應」之下的物聯網市場,要如何是從?
    而物聯網產業則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產業——很多企業或媒體在報導時都會說道:「疫情推動了物聯網產業的高速發展。」這句話並非謠傳,而是真實「寫照」,但在這一真實「寫照」的背後,卻是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 為機器裝上ET大腦 阿里雲開啟AI新製造時代
    目前,阿里雲正在搭建中國製造2025的架構雛形,為企業提供雲計算的基礎平臺。阿里雲在將會為機器裝上ET大腦,用人工智慧技術揭開「新製造」時代的面紗。   惠州全力推動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智能終端、雲計算產業加快發展、融合發展,連續舉辦五屆雲博會及四屆中國手機創新周活動,促成項目投資技術合作165宗,累計金額120億,阿里巴巴、神州數碼、思科等一批行業巨頭攜手惠州,布局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5年,全市物聯網、雲計算相關產業、產值超過2500億,手機產量達2.07億部,約佔全球產量的1/8,世界手機之都已初具雛形。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6期:每秒58.3萬筆!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
    阿里雲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11月11日0點剛過26秒,天貓雙11的訂單創建峰值就達到58.3萬筆/秒,阿里雲又一次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這一數字是2009年第一次天貓雙11的1457倍!由行車記錄儀的攝像頭實時捕捉現實道路畫面,再通過手機地圖呈現直觀的3D導航指引,為用戶帶來AR實景導航體驗。目前高德地圖「手機+行車記錄儀」的AR導航功能支持iPhone 8 Plus及以上機型。
  • 上雲就上阿里雲背後,雲計算已成為新舊動能轉換關鍵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文/網商君近日,阿里雲一則「上雲就上阿里雲」的廣告引起了雲計算行業的熱議。業內人士稱,這意味著「上雲」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 平頭哥的首顆 AI 晶片對阿里雲來說意味著什麼
    國內公有雲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幾家巨頭都不約而同地開始造芯。在佔據國內LaaS+PaaS八成市場的「六巨頭」中,阿里、AWS、百度和華為都有了自己的晶片,僅剩騰訊和中國電信兩家還站在賽場之外。雲計算廠商自主造芯是近兩年才有的一個新趨勢。這背後是整個行業成本的上漲。
  • 萬興科技豪擲千萬投資VOC 「鎖」定物聯網家居安全
    2016年被視為中國「智能家居的爆發年」,市場呈現群雄逐鹿局面。無論是行業技術到產品,還是產業鏈到消費者認知,智能家居一詞在國內發展日益火熱和成熟,高漲市場火熱度吸引了大批資本和行業巨頭的湧入。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廣闊的發展前景,依靠單一產品的公司難以構築智能化、系統化的用戶體驗,從而引領市場。因此萬興領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物聯網家居安全」。
  • 阿里雲撬動企業級市場 與SAP、埃森哲宣布合作
    中新網深圳4月20日電(趙小燕)企業級雲市場迎來了國內最大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4月20日,在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里雲與SAP、埃森哲宣布達成合作,聯合為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同時,阿里雲發布物聯網、專有雲(ApsaraStack)、混合雲、視頻雲四大解決方案,以及輕計算、存儲、資料庫、安全、雲市場、域名、郵箱等多個領域的數十款新品。
  • 阿里雲、亞馬遜雲布局IPFS,分布式存儲勢不可擋丨星際數據
    V丨hugoschan滄州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引入IPFS2020年6月13日,滄州雲智大數據產業園籤約儀式啟動,此次儀式就滄州華為雲在數據中心IDC業務、雲計算及分布式存儲等方面達成框架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伺服器集群基礎設施。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騰訊450億元建長三角AI超算中心...
    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器工程啟動 打造600家上雲平臺示範企業據悉,江蘇省工信廳聯合騰訊公司啟動實施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加速器工程,到2022年底,雙方將合作打造6家省級工業網際網路雲服務中心(雲基地)、60家工業網際網路服務骨幹企業、600家上雲平臺示範企業,推動實現全省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應用提檔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