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內分泌時間
無針注射器是利用壓力源形成一個對準皮膚噴射的水柱,以「液體針」的形式高速穿過表皮細胞,到達皮層下從而完成注射。那麼,無針注射器與胰島素筆注射胰島素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有哪些區別?
本文通過查閱文獻,就安全性、降糖療效及操作規程等方面進行比較,供大家參考。
二者安全性誰更好?
文獻報導,長期針頭注射,由於胰島素不能完全被身體所吸收,會產生很多硬結;而無針注射使胰島素彌散進入體內,可以被完全吸收,從而避免硬結的產生。此外,如果重複使用針頭,也是引起皮下脂肪增生的重要原因,而無針注射能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
一項關於無針注射器和胰島素筆注射胰島素降糖療效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顯示:
1、在低血糖發生率、注射後疼痛和出血 / 瘀斑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6、0.17 和 0.64);
2、注射後發生紅腫硬結方面,無針注射器組發生率少於胰島素筆組(P = 0.02)。
該研究所納入的 8 項研究,胰島素的用藥劑量均是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而決定,因此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二者療效孰優孰劣?
文獻報導,無針注射的胰島素在進入體內的一瞬間就彌散開,沿著機體的縫隙均勻分布,最終被注射部位的毛細血管完全吸收。無針注射起效時間更短,使其更接近內源性胰島素,也就更有利於餐後血糖的改善。
有研究通過系統評價,對無針注射器與胰島素筆注射胰島素的療效進行了分析。
無針注射器組與胰島素筆組相比:
1、HbA1c:在降低 HbA1c 水平方面,無針胰島素組優於胰島素筆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 = 0.01)。
2、FBG:在降低 FBG 水平方面,總體分析無針注射器組與胰島素筆組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001)。
按照應用不同胰島素類型進行亞組分析結果顯示,應用門冬胰島素 30 的 DM 患者,應用無針注射器更能有效降低 FBG,兩組間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001)。應用甘精胰島素的 DM 患者,應用無針注射器組降低 FBG 水平的效果優於胰島素筆組,兩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P = 0.02)。
3、早餐後 2 h BG:在降低早餐後 2 h BG 方面,無針注射器組療效明顯優於胰島素筆組,兩組間具有非常顯著差異(P<0.00001)。
4、2 h PG:在降低 2 h PG 水平方面,無針注射器組療效明顯優於胰島素筆組,兩組間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0001)。
無針胰島素注射操作有哪些不同?
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發布了《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指引》,本文就其中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項進行整理。
1、常用注射部位
無針注射的部位與胰島素筆注射時選擇的部位是一樣的。注射前根據操作特徵、神經分布、主要血管間距離、皮下組織狀況等,來確定人體適合無針注射胰島素的具體部位。可選擇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側、上臂外側和臀部外上側。
2、不同人群推薦注射部位
除了常規的注射部位外,對不同人群無針胰島素操作前注意事項,《操作指引》給出了推薦意見,見下圖:
3、無針注射操作
胰島素無針注射操作前需要進行評估及準備,主要包括一般情況、注射部位、皮膚完整性、注射物品準備及胰島素準備五個方面,操作應嚴格遵循所選用無針注射器的說明書要求。
# 操作注意事項:
為避免吸入空氣,操作時儘量使藥管保持豎直向上,如需排氣,抽取劑量大於注射劑量 1~2U。
保證藥管與注射部位皮膚垂直,以避免注射後漏液,注射完成後,保持注射時原有力度停留 3s 後移開注射器,使用幹棉籤繼續按壓至少 10s。
更多操作細節,請看思維導圖
綜上所述,無針注射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新型胰島素注射方法。但無針注射器也有其缺點,主要是價格較高,拆洗安裝過程較為複雜,且外形相對較大,攜帶不便。對於沒有經過培訓或對於老人來說,正確使用還有一定的難度。當然,我們仍然需要更多更加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