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聲 | 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非小細胞肺癌,這樣治療或許療效更...

2020-11-30 醫脈通

中國之聲 | 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非小細胞肺癌,這樣治療或許療效更好

2020-03-13 來源:醫脈通

作者:醫者仁心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19外顯子缺失(19del)和21外顯子L858R(21L858R)點突變是EGFR最常見的突變類型,既往研究發現,21外顯子L858R點突變患者接受靶向治療效果略差。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張樹才教授團隊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了一項研究,探索了埃克替尼加量能否提高這部分患者的療效。筆者對全文進行摘要編譯,與讀者分享。


研究背景


EGFR定義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晚期NSCLC患者,19del及21L858R突變是最常見的突變類型。既往研究發現,攜帶21L858R突變的患者接受一代TKI治療的效果劣於19del的患者。埃克替尼是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一代TKI類藥物,在這部分患者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均優於化療。I期劑量爬坡顯示,埃克替尼75mg-625mg口服,每日三次的給藥方式在人體中均可耐受,並在100mg、125mg和150mg劑量組進行擴展,每一組的ORR和DCR分別為28%和84%、29.2%和83.3%以及46.2%和76.9%,由125mg向150mg過度似乎出現飽和。基於療效、安全性及PK數據,最終埃克替尼推薦的治療劑量為125mg,口服,每日三次,但該藥從100mg-500mg,口服,每日三次的服用方法均是安全有效的。既往有研究發現,常規劑量埃克替尼治療進展後,部分患者可以從埃克替尼加量治療中繼續獲益。基於上述研究,我們設計了這一開放標籤的II期臨床研究,旨在探索攜帶21L858R突變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接受加量埃克替尼能否帶來進一步獲益。


研究方法


INCREASE研究在中國17家中心進行,納入IIIb或IV期攜帶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為初治且PS評分0-2分,基因突變狀態採用ARMS法檢測,無症狀腦轉移或穩定性腦轉移患者允許入組。攜帶21L858R突變的患者隨機分為埃克替尼高劑量組(250mg,口服,每日三次,21L858R-高)及常規劑量組(125mg,口服,每日一次,21L858R-常),並基於分期、PS評分、吸菸狀態及腦轉移狀態進行分層,攜帶19del突變的患者給予常規劑量的埃克替尼治療。治療需要持續進行,直至疾病進展、出現不可耐受的不良反應或患者撤銷知情同意書。療效評估每8周進行一次。主要研究終點為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PFS,次要研究終點為ORR、DCR及OS、安全性及耐受性。


研究結果


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共計269例患者入組,186例患者攜帶21L858R突變,高劑量和常規劑量的埃克替尼組分別為95例和91例患者,剩餘83例患者攜帶19del突變,其中5例患者未接受埃克替尼治療,11例患者無法評估療效,因此,共有253例患者組成意向性分析人群(ITT人群),臨床病理特點在組間分布均衡可比,另有8例患者因嚴重方案違背排除符合方案集分析。患者入組流程見圖1。    

         

圖1 患者入組流程圖


數據分析時,共有194例患者出現疾病進展事件(L858R-RD: n=65; L858R-HD: n=65; 19-Del-RD: n=64),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21L858R-高劑量組患者的PFS為12.9個月,優於常規劑量組的9.2個月(HR: 0.75; 95% CI:0.53-1.05, p<0.05)(圖2),與研究者評估的結果相似。


圖2 21L858R-高劑量和低劑量組的PFS


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接受常規劑量治療的19del及21L858R突變患者的PFS分別為12.5個月和9.2個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HR: 0.80; 95% CI, 0.57-1.13; p=0.11)(圖3),但基於研究者評估的兩組之間PFS有差異(9.3 vs. 12.5個月,HR: 0.75; 95% CI: 0.53-1.06; P<0.05)。


圖3 獨立評審委員會評估的接受常規劑量治療19del或21L858R突變患者PFS


251/253例患者可以進行客觀反應評估,21L858R-高劑量組和常規劑量組的ORR分別為73%和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接受常規劑量治療的19del和21L858R突變患者的ORR分別為75%和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1L858R-高、21L858R-常規及常規劑量19del組患者的DCR分別為99%、97%和9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就安全性來講,21L858R-高劑量組的患者出現更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81% vs. 55% 21L858R-常規vs. 66% 19-Del組,P<0.01),但3度及以上不良反應發生率3組之間無統計學差異。共計13例患者發生3度及以上不良反應,21L858R-高劑量組和常規劑量組及19del組分別有5例、4例和4例患者。


研究結論


攜帶21L858R突變的患者接受高劑量埃克替尼治療可以提高PFS和ORR,毒性可接受。


參考文獻:

Li X, Zhang L, Jiang D, et al. Routine-dose and High-dose Icotinib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harboring EGFR Exon 21 L858R Mutation: the Randomized, Phase II, INCREASE Tria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Feb 14]. Clin Cancer Res. 2020;clincanres.3064.2019. doi:10.1158/1078-0432.CCR-19-3064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Tepotinib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Tepotinib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確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 13:24:10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Paul K.
  • 非小細胞肺癌MET靶向進展之Tepotinib_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_Tepo...
    1.原發驅動基因異常: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MET 14外顯子跳躍突變可導致MET近膜結構域發生缺失,而上述結構域包含Y1003 CBL(E3泛素連接酶)的結合位點;由此導致MET泛素化受損,MET周轉率降低,信號傳導增強,是原發的腫瘤驅動基因異常。
  • 非小細胞肺癌的四代EGFR-TKI靶向藥
    EGFR-TKI靶向作用機制二、非小細胞肺癌的著名靶點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已經進入了「個體化」治療階段,效果更好且副作用更小的靶向藥物正在逐漸取代傳統化療藥物成為一線藥物。現在肺癌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做基因檢測,來看看是否有適用的靶向藥。
  • 2018年非小細胞肺癌市場分析和趨勢走向—靶向藥物篇
    EGFR突變主要發生在18~21號外顯子,其中19號外顯子的缺失突變和21號外顯子的L858R點突變是最常見的EGFR突變亞型,佔所有突變類型的90%,稱為EGFR基因的敏感突變。第一代EGFR-TKIs,適用於EGFR具有敏感基因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線治療。
  • 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
    2020ASCO系列小細胞肺癌,免疫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MET陽性靶向治療最新進展匯總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最新進展匯總全文概要1.
  • 腫瘤藥物資訊:非小細胞肺癌的一二三四代EGFR-TKI靶向藥
    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癌種,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SCLC)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80%為NSCLC。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但由於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初診時已是中晚期,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 非小細胞肺癌又添新療法,武田新型TKI在中國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
    10 月 15 日,武田中國宣布其在研藥 Mobocertinib(TAK-788)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准納入 「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 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
  •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目前需要檢測PD-L1的PD-1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為:目前獲批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主要有:派姆單抗:對晚期肺癌患者來說,使用派姆單抗作為一線或者後線藥物,能使23.2%和15.5%的患者活過5年,尤其是對於PD-L1表達大於50%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的29.6%和25%,而使用傳統治療手段,四期肺癌患者的
  • ...接受達可替尼一線治療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NSCLC)的無...
    此次研究結果的公布者——香港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系主任及李樹芬醫學基金會臨床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表示:「當前亞組分析的結果為我們提供了更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了達可替尼作為患有EGFR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亞洲患者一線治療方案的療效」。
  • 專家視角: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策略
    Jack" West博士,在訪談中探討了新興療法融入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治療的策略。醫脈通對此進行了報導。 West是全球晚期癌症推進教育資源(GRACE)(一家非營利組織,脫胎於West2006年建立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的總裁兼CEO。
  • 非小細胞肺癌的驅動基因
    這個結論的分子基礎是,18~21號外顯子突變(最常見的是19號外顯子的缺失和21號外顯子上的L858R位點突變,EGFR19、EGFR21突變對EGFR抑制劑敏感,有效率高,EGFR21突變對EGFR抑制劑的反應率要低於EGFR19突變,通常對19突變俗稱黃金突變)能編碼出大量EGFR酪氨酸激酶,上述突變分別佔總突變情況的45%和40%。
  • 中國首個非小細胞肺癌難治亞型研究出爐
    ASCO會議進行時以MET為靶點的中國創新藥沃利替尼報導含高比例肺肉瘤樣癌的非小細胞肺癌數據:高達93.4%的疾病控制率彰顯其療效。 肺癌中的MET基因變異 MET基因的突變形式包含MET基因擴增,以及MET基因的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其中MET基因的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及點突變是最近發現的突變形式,成為新的治療靶點。據報導MET基因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存在率約為3%。
  • 肺癌精準治療!諾華強效MET抑制劑Tabrecta治療METex14突變非小細胞...
    2020年09月03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評估靶向抗癌藥Tabrecta(capmatinib,前稱INC280)治療攜帶MET外顯子14跳躍(MET exon14 skipping,METex14)突變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關鍵GEOMETRY mono-1
  •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NEJM揭示tepotinib治療METex14跳躍突變的非...
    2020年6月1日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一項最新發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MET外顯子14 (METex14)跳躍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對tepotinib治療的客觀響應率達到46.5%。這項研究由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完成。
  • 一文讀懂2020非小細胞肺癌新療法
    其中EGFR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類型,在所有非小細胞肺癌中陽性率達到17%,EGFR 由 28 個外顯子組成,存在於第 7 號染色體短臂 7p21-14 區,大多數突變發生在 18、19、20、21 外顯子,其中 19 外顯子缺失突變約佔 50%,21 外顯子 p.L858R 點突變約佔 40%,以上兩者為最常見的 EGFR
  • 深度長文:一文盡覽2019非小細胞肺癌最新治療方法
    據估計,2015年中國肺癌發生病數為78.2萬人,佔新發癌症的20.65%,是我國第一大癌症,其中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佔85%。早期肺癌患者的預後較好,但是很多肺癌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整體五年生存率僅20%左右。傳統的治療方法以化療為主,治療效果較差,毒副反應強。隨著生物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運用基因分子分型、功能性診斷和免疫治療等手段和技術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用藥方案成為可能。
  •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出國看病科普: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市場信息網   2020-12-02 16:46:55   來源:    評論:   面對癌症等重疾,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出國看病,尋求更好的治療。據了解,出國看病諮詢與服務機構盛諾一家與歐美的頂級醫院合作多年,為中國患者開通了出國看病綠色轉診通道,還為出國看病的患者及家屬科普癌症相關知識。下面詳細講解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促進腫瘤生長和存活的特定基因、蛋白質或組織環境的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式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限制對健康細胞的損害。  針對ROS1基因變化的藥物。
  • 非小細胞肺癌的基因檢測和靶向藥物
    美國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國家癌症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胸部惡性腫瘤(包括肺癌、食管癌、胸腺惡性腫瘤、胸膜間皮瘤等惡性腫瘤)的診療,尤其擅長於肺癌的內科綜合治療,包括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具有豐富的肺癌內科治療經驗,參與多項肺癌及食管癌國內及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及臨床轉化性研究。
  • 肺癌治療傳來新消息,國產新靶向藥可用於罕見突變基因治療
    )批准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次全身化療的攜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20號外顯子插入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外顯子L858R突變,這兩種突變大約佔所有EGFR基因突變的90%,靶向治療對其比較敏感,治療效果較好。
  • 愛不罕見,非小細胞肺癌之癌王肺肉瘤癌何時有春天
    畢竟是人類第一大癌種,研究自然要深入一些,隨著靶向和免疫的發展,非小細胞肺癌已經逐漸演變成慢性病,可是其中還是存在一種被劃分為非小細胞肺癌,但卻不那麼好治的「非小細胞肺癌」——肺肉瘤樣癌。何為肺肉瘤樣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