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國產原創!
ASCO會議進行時以MET為靶點的中國創新藥沃利替尼報導含高比例肺肉瘤樣癌的非小細胞肺癌數據:高達93.4%的疾病控制率彰顯其療效。
肺癌中的MET基因變異
MET基因的突變形式包含MET基因擴增,以及MET基因的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其中MET基因的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及點突變是最近發現的突變形式,成為新的治療靶點。據報導MET基因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存在率約為3%。另外在EGFR或ALK驅動突變的肺癌患者裡,也會出現MET基因的14外顯子突變導致的耐藥,此外MET擴增在其他靶向藥物耐藥中的比例也很常見。
其中MET基因14外顯子跳躍突變在肺肉瘤樣癌的突變頻率非常高,達到了31.8%,研究表明,MET基因的14外顯子跳躍式突變是肺肉瘤樣癌的驅動基因突變。即因為MET基因的這一突變而導致了肺肉瘤樣癌的發生。
肺肉瘤樣癌,肺癌亞型中的刺頭
一般而言源自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稱之為癌,而間葉組織細胞癌變導致的惡性腫瘤稱之為肉瘤。但是肉瘤樣癌是同時具備上皮組織,及間葉組織的腫瘤特徵。可以發生在人體的多個器官,如皮膚、骨骼和肺部。發生在肺部的肉瘤樣癌,稱之為肺肉瘤樣癌(英文簡稱為PSC),這是一種具有高度侵襲性,容易復發和轉移,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
在臨床上,肺肉瘤樣癌並不是很多見,這一亞型佔所有肺癌的0.3%-3%左右。大部分肺肉瘤樣癌的患者是吸菸的老人,90%的患者具有吸菸史,外圍腫瘤病灶較大,大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經出現轉移。由於肺肉瘤樣癌同時具有癌、肉瘤的特徵,所以實際臨床治療難度大,除了手術外患者藥物治療總體預後很差。
如上圖所示,肺肉瘤樣癌對放化療不敏感,目前手術治療是最好的治療措施,患者中位總生存期是16.9個月,而對於發生轉移的肺肉瘤樣癌患者其化療的中位總生存期只有8.7個月。被寄予厚望的免疫治療對肺肉瘤樣癌的治療也效果不理想。臨床迫切需要新的治療措施。
沃利替尼,又一個哪裡需要
哪裡出現的國產創新藥
剛剛,在2020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陸舜教授報導了中國原創MET抑制劑沃利替尼(Savolitinib)治療存在MET基因14外顯子突變的肺肉瘤樣癌或其他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
這一研究納入的患者為存在MET基因14號外顯子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57.1%的患者為肺腺癌,35.7%的患者為肺肉瘤樣癌患者,22%的患者存在腦轉移病灶,92.9%的患者屬於IV期,其中60%的患者經過了其他的治療措施治療。旨在評估沃利替尼治療的療效以及安全性。納入研究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每日口服沃利替尼治療,如果體重大於50公斤則每日600毫克,如果體重小於50公斤則每日服藥400毫克。
研究結果表明,沃利替尼治療存在MET基因14外顯子突變的肺癌療效驚豔,治療應答率為47.5%,疾病控制率高達93.4%,目前還沒達到中位反應持續時間(DoR)。所有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6.8個月,這也是第一個在具有高比例肺肉瘤樣癌的患者群體中中位PFS超過半年的報導。
研究顯示沃利替尼的安全性較好,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外周水腫,噁心、嘔吐等,且沒有間質性肺炎的發生。因不良反應而停藥的比例為14.3%。在2020年的ASCO會議上,沃利替尼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切實印證了哪裡有需要,哪裡有國產創新藥的中國製藥人精神。
目前,有兩個針對MET靶點的靶向藥物獲批上市,分別是2020年3月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的Tepotinb,以及2020年5月6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的Capmatinib,這兩個藥物都是獲批用於存在MET基因14外顯子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相比而言,國產沃利替尼在臨床試驗中納入了較多的肺肉瘤樣癌,而且腦轉移的患者比例較高。但即便是入組了較多惡性程度高,預後不良的患者,但沃利替尼的治療應答率和疾病控制率仍然優於另外兩個藥物。
隨著進口藥物逐漸在日美獲批上市,中國肺癌患者也期待有自己的創新藥。這次ASCO國產藥物沃利替尼以堅實的臨床結果為我們展示了MET抑制劑在相關肺癌人群的初步療效,為MET基因14外顯子突變肺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療效相比國外進口藥物毫無遜色甚至疾病控制率更高。在此我們也期待著2020年ASCO會議中沃利替尼更多亞組治療數據的公布。
——————
參考文獻:
1、Baldovini C, et al., Lung Cancer (Auckl). 2019 Dec 5;10:131-149.
2、Sim JK, et al., Korean J Intern Med. 2018 Jul;33(4):737-744.
3、2019 AACR、2020ASCO
掃碼諮詢
基因檢測
臨床招募
就醫服務
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