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抽餐飲食品不合格率位居榜首 農獸藥微生物食品添加劑是罪魁

2020-12-06 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中國質量萬裡行 劉回春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34829批次,依據有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檢出不合格樣品49534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22%。

其中餐飲食品樣品抽檢231393批次, 不合格14959批次,不合格率6.46% ,不合格率同比上升0.45%,位居榜首。

從市場監管系統食品抽樣品種來看,消費量大的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蛋製品,乳製品,抽檢不合格率分別為1.81%、1.24%、2.03%、1.38%、0.31%、0.16%。與去年同期相比,方便食品、水果製品等21類食品不合格率有所降低,飲料、茶葉及相關製品等11類食品不合格率有所上升。

從檢出的不合格項目類別看,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汙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31.73%、26.19%、17.08%;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7.27%;有機物汙染問題,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6.65%;重金屬等元素汙染問題,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5.97%。

初級農產品的食品安全還存在問題

造成餐飲食品不合格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汙染、重金屬等元素汙染,充分說明初級農產品的食品安全還存在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過度使用化肥等投入物,可能導致化肥、農藥殘留積累等,也造成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隱患。

同時由於化肥、農藥的使用不合理、不規範,嚴重汙染了土壤,初級農產品生產的土壤、場地、環境的變化,給農產品源頭安全帶來風險。

如何保障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排除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隱患?

首先,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有待提高。有關專家認為,農民為了節約勞動成本,提高農產品的產量,過量使用農藥和化肥,是導致農產品質量差的主要原因。

專家指出,農產品的質量與人體健康甚至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目前, 種植者、消費者的法律和責任意識仍然有待提高。尤其是生產者的安全意識不高,沒有充分認識到農產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一些基層工作者認為加強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力度,會嚴重影響農民的經濟利益,因此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持消極的態度。此外,相關部門的宣傳力度不夠,生產者對相關 法律法規不熟悉,不了解市場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和規定。而且沒有讓生產者認識到對生產並銷售劣質農產品等行為的懲罰力度和懲罰措施。

科學使用化肥和農藥。為了防止殘留農藥和化肥導致農產品質量降低,要從生產者入手對農產品生長初期的質量進行監控。並且要及時解決農產品出現的問題,避免由於未及時解決導致大面積爆發, 最後不得不使用大量的農藥。同時生產者要加強農業種植技術,充分認識農產品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的一些問題以及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保證農產品的綠色、健康;加強宣傳力度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首先要加強宣傳力度,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健全監管制度,加大農產品產銷的監管力度為了加大農產品產銷的監管力度,相關部門應該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優化農產品管理體系,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實時監控。同時還要有風險意,制定相應的應急模式,完善監管系統。此外,相關部門應該發揮其優勢,從監管人員入手,提高監管人員的責任感和綜合素質,加大管理力度,從而從根本上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跳出食品安全問題本身治理食品安全

礦產開採、基礎建設排放可能汙染了大氣和水源,進而導致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源頭汙染問題。

有關專家指出,食品安全和環境汙染以成為當前最重要的兩大民生問題。解決食品安全的治理問題必須跳出食品安全問題本身。初級農產品的安全生產對環境汙染問題的有效解決依賴性非常強。土壤、水、大氣等環境要素的汙染成為影響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生產的主要原因已獲共識。

環境汙染可通過土壤、水、大氣、食物鏈等多種途徑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甚至產生有環境汙染而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汙染已經成為威脅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生產乃至食品安全的源頭因素。

從環境要素角度分析,治理環境汙染、改善環境,是確保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生產的基礎,更是食品安全治理工程的源頭所在。因此,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需跳出食品安全監管本身,必須解和與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生產密切相關的環境治理問題以徹底解決。

相關焦點

  • 安徽曝光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微生物...
    4批次蜂產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問題、微生物指標問題   4批次蜂產品抽檢發現不合格,其中3批次蜂產品檢出獸藥殘留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92號》中規定,在食品動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4種獸藥(在蜂蜜中不得檢出)。蜂蜜中檢出諾氟沙星,可能是諾氟沙星作為蜂藥被用於蜜蜂養殖。   還有1批次蜂產品檢出微生物指標問題,不合格產品為:金寨縣福萬家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經銷的六安市葉集區武妹養蜂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土蜂蜜,嗜滲酵母計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方便食品等21類食品不合格率同比下降
    本報訊(記者王嘉)11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分析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共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234829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49534批次,總體不合格率為2.22%。
  • 《中國食品安全發展報告(2019)》提出我國食品安全面臨五類風險挑戰
    報告對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結果研究發現,現階段食品安全面臨5類風險挑戰,分別是微生物汙染、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不符合標準、農獸藥殘留不符合標準和重金屬汙染,分別佔不合格樣品總量的29.6%、25.0%、16.8%、15.4%、7.6%。
  • 山東:18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農獸藥殘留超標、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據通告,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豆製品、肉製品、乳製品、水果製品、糖果製品和調味品共11大類食品716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6大類食品18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了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其他汙染物超標等問題
  • 河南通報13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糕點、餐飲食品中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6批次糕點和餐飲食品中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滑縣雙隆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河南頂旺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綠豆糕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超標、1批次紅豆糕檢出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超標;郟縣多好又多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許昌頌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
  • 貴州這19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食品夥伴網訊 11月26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47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糕點、肉製品、食用農產品4大類食品1893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874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問題。
  • 華潤萬家、沃爾瑪等食品被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某暖金芒果乾(蜜餞)、廣州沃爾瑪百貨一款豆角(豇豆)、多家淘寶店天貓旗艦店的食品和配料……這些食品樣品,近日在抽樣檢驗中出現各種微生物、農獸藥、食品添加劑及質量、營養指標等問題。
  • 河南這3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食品添加劑、農獸藥殘留...
    食品夥伴網訊 1月13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1年第3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了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罐頭,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鹽,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11大類食品171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81批次,不合格樣品38批次。
  • 市場監管總局通告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
    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4批次存在微生物汙染問題淘寶網萌大叔食品飲品店(經營者為江蘇省淮安小青桔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江蘇省淮安區林集鎮康樂源食品廠生產的「淮安大運河汽泡水 甜橙味」(含氣果味飲料),菌落總數、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淮安大運河汽泡水 檸檬味」(含氣果味飲料),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市場監管總局:2019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7.6%
    答:2019年,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農產品和食品交易場所依法抽取併購買食品樣本,完成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24.4萬批次,覆蓋33大類食品,檢驗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生物毒素、重金屬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指標558項,檢出合格產品23.8萬批次,不合格產品5773批次;監督抽檢的總體合格率為97.6%,與上年持平,較
  • 四川抽檢食品不合格率2% 盒馬鮮生多寶魚復檢仍不合格
    四川抽檢食品不合格率2% 盒馬鮮生多寶魚復檢仍不合格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將呈現五大新特徵
    疫情中,中國食品企業整體表現出色,為困居家中的人們提供了優質、安全、健康的美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8日表示,中國食品企業這種保障民生、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強大產能的實力,源於中國食品工業二十年磨一劍的裝備改造和健康轉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8日在北京召開。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將呈現五大新特徵...
    疫情中,中國食品企業整體表現出色,為困居家中的人們提供了優質、安全、健康的美食。」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8日表示,中國食品企業這種保障民生、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強大產能的實力,源於中國食品工業二十年磨一劍的裝備改造和健康轉型。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8日在北京召開。
  • 北京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檢報告: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樣品最多
    其中檢驗項目合格的樣品14197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乳製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糖、水產製品、豆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類別;不合格樣品86批次,涉及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罐頭,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蜂產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及其他類別食品等類別
  • 河南通報3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質量指標...
    1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13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分別為羅山縣家得利超市銷售的標稱山東谷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烘焙堅果水果燕麥片,大腸菌群超標;泌陽縣象河鄉好日子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宿遷市樂媳婦食品有限公司委託河南正鴻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泡鳳爪,舞鋼市尚店鎮利源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河南天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 市場監管總局:10批次食品不合格 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等問題
    、方便食品、餅乾、食用農產品、澱粉及澱粉製品5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等問題。農獸藥殘留問題(一)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黃澤芳水產店銷售的活烏魚,氧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卜雲春水產店銷售的活烏魚,氧氟沙星和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
  • 這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
    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餅乾、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26大類食品1243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
  • 重慶通報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質量指標...
    《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農業部公告第235號)中規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和環丙沙星之和計)可用於牛、羊、豬、兔、禽等食用畜禽及其他動物,在其他動物的肌肉及脂肪中的最高殘留限量為100μg/kg,在產蛋雞中禁用(雞蛋中不得檢出)。   氯黴素一種殺菌劑,也是高效廣譜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 浙江:2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等問題...
    近期,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等26類食品1109批次樣品。
  • 廣東通報22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飲料、餅乾、水產製品、豆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8類食品788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766批次、不合格樣品22批次,檢出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及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