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發高強度/高延展性金屬間合金 可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等

2020-11-24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在高溫環境下,金屬間合金可能強度很高,但是在室溫和低溫環境中,其延展性就會很差,限制其應用於航空航天和其他工程領域。不過,據外媒報導,中國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在有序金屬間合金晶界處存在無序的納米層。此類納米層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強度和延展性之間的矛盾,還能夠在高溫條件下,讓合金保持強度以及良好的熱穩定性。設計類似的納米層有可能為設計出具有最佳合金性能的新型結構材料開闢一條道路。

(圖片來源:香港城市大學)

與金屬一樣,金屬間合金的內部結構由稱為「晶粒」的單晶體構成。金屬間合金通常很脆,源於在拉伸變形時,會沿著晶界出現裂紋。在金屬間合金中加入硼元素是克服其脆性的傳統方法之一。研究人員之一的劉教授在30年前發現,在二元金屬間合金(由兩種元素構成)中加入硼,可以增強晶界內聚性,從而提升整體的延展性。

近年來,劉教授在研發大塊金屬間合金(也稱為超晶格合金,具有長程原子緊密排列的有序結構)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大進展。此類材料的強度很高,可應用於高溫結構應用,但在室溫條件下通常非常脆以及晶粒會快速粗化(即晶粒尺寸增長),而在高溫下晶粒又會快速軟化。在此次研究中,劉教授和他的團隊在多元素金屬間合金中研發了新型「界面納米無序化」策略,使其在室溫下具有高強度、高延展度以及在高溫下具有極佳的熱穩定性。

另一名研究人員表示:「最開始,我們試圖通過優化硼的含量來提高晶界的內聚性,並且預計,當增加硼的含量時,合金會由於其多元素成分而保持超高強度。」

根據傳統觀點,加入微量(0.1至0.5%)硼原子可增加晶界內聚性,顯著提高合金的拉伸延展性。但當加入過量的硼時,此種方法就不會有效果了。

令研究小組驚訝的是,當硼的濃度高達1.5%至2.5%時,摻雜了硼的合金變得非常堅固,但是延展性很好。實驗結果證明,含量為2%左右的硼對金屬間合金有很好的作用,讓其在室溫下的屈服強度高達1.6兆帕,延展性達25%。

該研究小組採用不同的透射電子顯微鏡進行研究發現,當硼的濃度達到1.5%至2.5%,相鄰有序晶粒之間形成了獨特的納米層。每個晶粒都被大約5納米厚的超薄納米層包裹,而且納米層本身就有無序的原子結構。在拉伸試驗中,納米層作為相鄰晶粒之間的緩衝帶,讓晶界發生塑性變形,從而在超高屈服強度下實現了較大的拉伸延展性。

該研究小組發現,硼含量的增加進一步增強了「多元素共分離」(multi-element co-segregation)現象,即多種元素沿著晶界分界。在香港城市大學先進3D原子探針層析成像技術的幫助下,研究人員在納米層中觀察到高濃度的硼、鐵和鈷原子。相比之下,鎳、鋁和鈦基本都被耗盡了。因此,此種獨特的元素分界導致納米層內部出現納米級無序化,有效抑制了沿著晶界產生的裂縫,提升了合金的延展性。

此外,在評估合金的熱響應能力時,該研究小組發現即使在1050°C的高溫下退火120個小時後,晶粒增加的尺寸也可忽略不計。這一點讓研究小組特別驚訝,因為大多數結構材料在高溫下,其晶粒尺寸通常都會快速增長,導致強度迅速下降。

研究人員認為,在納米層抑制晶粒尺寸增長以及保證其在高溫下的強度非常關鍵,無序納米層的熱穩定性可讓合金適合高溫結構應用。

劉教授表示:「在此種合金中發現無序納米層將對未來高強度材料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此種方法可用於高溫環境下的結構材料,如航空航天、汽車、核能和化學工程等領域的結構材料。」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研發超級鋼 可用於輕型汽車/軍用車輛等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鋼是一種常用合金,因此材料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在不斷尋找新一代鋼材,即更容易延展成不同形狀和結構(延展性)、具有更強的抗變形能力(強度)和抗斷裂性(韌性)、重量輕且生產成本低的新鋼材
  • 產業核心突破方向:金屬3D列印材料知多少
    由於高硬度和耐磨性,馬氏體300才適用於許多模具的應用,例如,注塑模具、輕金屬合金鑄造、衝壓和擠壓等,同時,其也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高強度機身部件和賽車零部件。  2、不鏽鋼  不鏽鋼與碳鋼不同,目前的鉻含量不同,10.5%鉻含量最低的鋼合金,不鏽鋼不容易生鏽腐蝕。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金屬間化合物材料
    、趙怡潞等在材料科學家劉錦川院士指導下,基於「晶界納米無序化」的設計思路,開發出一種高強度、高塑性、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金屬間化合物材料(NDI-SMs)。這種獨特的「晶界納米無序層」結構與理念有望應用於更多的合金體系,尤其是多組元金屬間化合物合金系,為新型高強、高韌、耐高溫的結構材料及合金的開發提供了全新的設計思路。 7月24日,相關研究在《科學》上發表。 隨著人類奔月探火,對高強度、高韌性、耐高溫材料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 劉錦川院士《Science》:納米級無序界面,助力超高強韌超晶格合金
    在高溫下具有高強度的合金對於包括航空航天在內的許多重要行業都至關重要。具有有序的超晶格點陣的合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在高溫下通常容易發生晶粒的快速長大和粗化,隨之而來的是材料屈服強度的顯著降低,這也極大地限制了他們在高溫條件下的大規模應用。
  • 專為3D列印而生 Scalmalloy,逐浪航空以及汽車領域
    出於對輕量化的追求,航空航天領域正逐漸大膽嘗試採用3D列印技術,並逐漸成為3D列印技術採用率較高的領域之一。3D列印技術使這些零件具有可重複的特性和一致的高品質,並可以減少生產時間、成本和材料,從而使得整個供應鏈更加高效。目前來說,最常出現在大眾視野的3D列印樣件主要由強熱塑性塑料和金屬(如鈦)製成。
  • 納米複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前沿科技#系列徵文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MMNCs)由於具有高強度、高熱穩定性、高延展性和各向同性等優點,在汽車、航空航天等行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儘管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優越的性能和日益增長需求,但其複雜的加工和不充分經濟效益限制了金屬基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在這些材料中,高能量消耗仍然是分散增強以實現微觀結構均勻性和高級力學性能所必需的。選擇性雷射熔化(SLM),也稱為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是一種應用於金屬和陶瓷的添加劑製造(AM)技術。
  • 特斯拉研發高強度/高導電性鋁合金 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的一份新專利顯示,該公司研發了新型鋁合金,而且該鋁合金強度高、導電性強,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此前,曾有報導表示特斯拉正與SpaceX合作,研發用於地球和太空的新型材料。兩家公司創建了材料工程團隊,為各自的產品研發新型先進材料。
  • 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新進展
    鎂合金由於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於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
  • 特斯拉研發高強度鋁合金 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
    來源:蓋世汽車網原標題:特斯拉研發高強度/高導電性鋁合金 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特斯拉的一份新專利顯示,該公司研發了新型鋁合金,而且該鋁合金強度高、導電性強,可用於壓鑄電動汽車零部件
  • 港大新聞 | 港大與研究夥伴伯克利國家實驗室 研發最強「超級鋼」提升鋼材抗斷裂能力獲得重大突破
    港大與研究夥伴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發最強「超級鋼」提升鋼材抗斷裂能力獲得重大突破■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超級鋼」研發項目,繼三年前在鋼材的延展性取得重大突破後,團隊與美國柏克萊(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 首創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薄膜同時提升鎂合金的強度塑性
    鎂合金由於高強度低密度的特點,在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加。然而Mg具有的六邊形緊密堆積(HCP)晶體結構無法提供足夠的滑移系統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限制了其延展性,也嚴重阻礙了鎂合金作為高性能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致力於在微觀結構設計方面採用一些創新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中國證券網訊 日本東北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發明一種超輕形狀記憶鎂鈧合金,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  據新華社7月27日消息,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
  • ...科學家合作發明「超級鋼」 屈服強度2000兆帕下仍具有良好延展性
    新華社8月24日報導,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兼具高強度和高韌性,製造成本僅常用鋼20%
    對於鋼這樣的材料,有三個主要屬性需要平衡--強度、韌性和延展性。提高這三種性能中的一種往往會降低另一種性能。據香港大學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生產出了一種在這三種性能上都具有高級性能的鋼。他們大膽地稱它為 「超級鋼」。
  • 中國超級鋼研究取得「巨大提升」,提升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
    《尋找「超級鋼」》視頻截圖新華社華盛頓8月24日電 具有超高強度的金屬材料通常應用於汽車、航空及國防工業,但材料的強度與延展性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科學》雜誌24日發表了中國京港臺三地科學家的合作科研成果,他們發明的一種超級鋼實現了鋼鐵材料在屈服強度超過2000兆帕時延展性的「巨大提升」。
  • 八種常見金屬材料你了解多少呢?
    金屬加工微信,內容不錯,值得關注。除去以上這些功能之外,鋅還是與銅一起合成黃銅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蝕性並不僅僅應用於鋼表面鍍層——它也有助於增強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  材料特性:衛生保健、防腐蝕、優良的可鑄性、出色的防腐蝕性、高強度、高硬度、原材料廉價、低熔點、抗蠕變、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具有保健性、常溫下易碎、100攝氏度左右具有延展性。
  • 《Nature》子刊:一種3D列印的高強度、抗缺陷高溫合金
    增材製造有望實現高經濟價值金屬材料生產的重大轉變,使具有創新、複雜的設計和最小的材料浪費成為可能。最大的挑戰是合金設計,既要與獨特的添加劑處理條件兼容,又要保證材料性能足以應對能源、空間和核應用等具有挑戰性的環境。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Tresa M.
  • 新型超高強和高塑性高熵合金
    然而,這些材料通常具有低拉伸延展性,這嚴重限制了它們的實際用途。本文表明,在共格納米層狀合金中可以實現顯著增強的拉伸延展性,該合金表現出超過2 GPa的屈服強度和16%的均勻延伸率的前所未有的優異組合。超高強度主要來自層狀邊界強化,而大的延展性則與由獨特的納米層狀結構調節的漸進加工硬化機制有關。共格納米層策略可以潛在地應用於許多其他合金,並為設計用於技術應用的超強而可延展的材料開闢新的途徑。
  • 8種常見金屬材料,及金屬表面處理工藝介紹
    除去以上這些功能之外,鋅還是與銅一起合成黃銅的合金材料。其抗腐蝕性並不僅僅應用於鋼表面鍍層——它也有助於增強我們人類的免疫系統。材料特性:衛生保健、防腐蝕、優良的可鑄性、出色的防腐蝕性、高強度、高硬度、原材料廉價、低熔點、抗蠕變、易與其他金屬形成合金、具有保健性、常溫下易碎、100攝氏度左右具有延展性。
  • 港大成功提高「超級鋼」韌性 高屈服強度 + 更低成本
    香港大學的「超級鋼」研發項目近日再有進展,確認「超級鋼」的韌性成功突破極限,比起航天鋼材還要高。現在,正在計劃把「超級鋼」投入生產,製造更輕更慳油的汽車和高強橋梁纜索等等。由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黃明欣教授領導的團隊和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於上周五(8日)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內容指出經過團隊合作,成功突破超高強鋼的屈服強度—韌性組合極限,研發出同時具備極高屈服強度、極佳韌性、良好延展性兼更低成本的「超級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