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峽機場疫後復航客流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

2020-09-21 中國民航網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馮智君 報導:近日,記者從宜昌三峽機場了解到,截至9月19日,三峽機場2020年旅客吞吐量已累計突破100萬人次,這是自今年3月29日復航以來旅客吞吐量創下的新高。

今年年初,疫情來襲,民航業成為了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已逐漸好轉。三峽機場作為疫情中湖北首個復航的機場,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謹遵民航局關於行業單位復工復產的工作部署和相關要求,努力協調航空公司恢復航線,為返工復學的各類人士提供便利的交通保障。

自今年7月以來,三峽機場已恢復太原—宜昌—揭陽航線,加密宜昌至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昆明等航線,並首次開通宜昌—北京大興航班;9月25日起,三峽機場將繼續加密宜昌—廣州航班,屆時宜昌—廣州將達到每天6班。

目前三峽機場客流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的80%,在做好夏秋航班運輸保障的同時,正在積極編排申請冬春航季航班時刻,為廣大旅客提供更便捷、更豐富的出行選擇,助力宜昌航空旅遊業加速恢復。

相關焦點

  • 國慶當日 三峽機場旅客吞吐量破萬
    三峽機場主動出擊、積極拓展航空市場,截至目前共有15家航空公司執飛的54條航線,國內城市通航點達到27個。9月份,宜昌三峽機場共運送旅客22.25萬人次,飛機起降1961架次,新增深圳=宜昌=大興航線,加密宜昌=廣州航班至每天6班。9月19日,宜昌三峽機場2020年旅客吞吐量已累計突破100萬人次,創下自今年3月29日復航以來旅客吞吐量的新高。
  • 三峽機場二期擴建以後,吊打周邊城市繼續領先中部地區非省會機場
    在不遠的將來,宜昌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竣工後,宜昌三峽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能力500萬人次,躋身區域國際航空口岸行列。在周邊有恩施許家坪機場、神農架紅坪機場的情況下,仍然蓄勢待發,動力滿滿。客流量大,中部非省會地區的支線機場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宜昌三峽機場,也是唯一破300萬人次客流量的支線機場,2019年客運吞吐量為338萬人次。
  • 宜昌三峽機場建設加速度!中建一局機場產品線上線
    復工達產 防洪防汛全力推進重大工程建設中建一局在建的宜昌三峽機場宜昌三峽機場改造後年旅客吞吐量預計295萬人次將成為湖北首個支線國際機場也將為宜昌產業轉型升級增添新動力國家「十三五湖北宜昌三峽機場項目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9.8萬架次的保障需求實現機場與軌道交通之間的「零換乘」
  • 復航!時隔8個月後,湖北復航首條國際客運航線,武漢飛首爾
    按照國家和省市防疫政策,這60名由天河機場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指定醫院出具的72小時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一律實施全流程集中健康監測和防控管理。航班到港後停靠專用的停機位,由航司引導乘客有序到達811檢測點,機場海關在檢測點開展體溫測量、抽血、咽拭子測試等篩查工作,組織旅客填寫入境表格後由邊檢辦理入境手續、提取託運行李,再由航空公司引領旅客走專用通道至T3航站樓一樓11號門指定隔離區,在指定隔離區由各區安排轉運車輛直接轉運至指定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在此期間,將進行2次核酸檢測,國際旅客全程與機場其他航班旅客不發生混流。
  • 湖北時隔8個月後復航首條國際客運航線,武漢飛首爾
    按照國家和省市防疫政策,這60名由天河機場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指定醫院出具的72小時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一律實施全流程集中健康監測和防控管理。航班到港後停靠專用的停機位,由航司引導乘客有序到達811檢測點,機場海關在檢測點開展體溫測量、抽血、咽拭子測試等篩查工作,組織旅客填寫入境表格後由邊檢辦理入境手續、提取託運行李,再由航空公司引領旅客走專用通道至T3航站樓一樓11號門指定隔離區,在指定隔離區由各區安排轉運車輛直接轉運至指定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在此期間,將進行2次核酸檢測,國際旅客全程與機場其他航班旅客不發生混流。
  • 宜昌三峽機場攜手國網宜昌供電公司打造「航空綠電」
    12月14日,宜昌三峽機場與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合作的「航空綠電」廊橋岸電系統GPU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9月,民航局制定印發《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明確了提升飛機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和機場新能源車輛應用等主要任務。
  • 鄂州民用機場到底有多重要,機場等級比襄陽和宜昌的機場還高?
    襄陽和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經濟總量也分別位居湖北省第二位和第三位,武漢擁有天河國際機場,襄陽有襄陽劉集機場,宜昌有有三峽機場,而鄂州目前還沒有機場,不過很快鄂州就有機場了,鄂州燕磯的鄂州民用機場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
  • 宜昌三峽機場候機樓隔離區休息室項目招商公告
    一、項目名稱宜昌三峽機場候機樓隔離區休息室項目二、項目概述海航機場集團宜昌機場是按照國際民航機場4E級標準規劃、4D級標準建設的國內重要支線機場。隨著宜昌機場旅客吞吐量的快速增長,為進一步提升旅客出行舒適度,擬在宜昌三峽機場候機樓隔離區內增設旅客休息室,現計劃將此項業務採取詢比價的方式進行招商。
  • 今天,湖北復航國際客運航線,首條航班為武漢飛韓國首爾
    按照國家和省市防疫政策,這60名由天河機場入境的旅客,必須提供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指定醫院出具的72小時以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一律實施全 流程集中健康監測和防控管理。航班到港後停靠專用的停機位,由航司引導乘客有序到達811檢測點,機場海關在檢測點開展體溫測量、抽血、咽拭子測試等篩查工作,組織旅客填寫入境表格後由邊檢辦理入境手續、提取託運行李,再由航空公司引領旅客走專用通道至T3航站樓一樓11號門指定隔離區,在指定隔離區由各區安排轉運車輛直接轉運至指定酒店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醫學觀察。在此期間,將進行2次核酸檢測,國際旅客全程與機場其他航班旅客不發生混流。
  • 廣州白雲機場國內客流量恢復至疫情前九成水平
    資料圖 白雲機場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29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29日從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獲悉,8月以來,該機場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國內旅客量基本恢復至疫情前的九成水平。7月份,白雲機場航班起降達到3.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單月旅客量全國第一;8月20日,航班起降達到1218架次、客流量突破17.6萬人次,再次刷新疫情以來最高紀錄。據悉,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3月份以來白雲機場連續5個月各項生產數據恢復持續向好。今年1-7月份,累計起降航班17.95萬架次,保障進出港旅客1971.58萬人次。
  • 阿克蘇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11月4日13時 由華夏航空公司執飛的阿克蘇至重慶G54442次航班順利起飛,標誌著阿克蘇機場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目前,阿克蘇機場疆內外重點通程航線達36條,出港日均通程旅客100人以上,有效發揮了阿克蘇機場作為南疆航線網絡中心的職能,疆內環飛、串飛航線充分補給了直達疆外航線的客座率,同時衍生了更多通程航點,提高了疆內支線機場的航空通達性。
  • 國際客運航線首條復航!武漢-首爾國際定期客運航線起飛
    時隔237天,武漢天河機場重新迎來國際客運航線——武漢-首爾國際定期客運航線復航。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天河機場運營的63條國際及地區客貨運航線全部停航。4月8日武漢天河機場正式復航以來,市交通運輸局和湖北機場集團積極協調各大航空公司,在漢恢復客貨運航線。
  • 白雲機場8月客流量居全國首位
    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東、廣州的一張城市名片,更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一項相關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值29.9億元、廣東省GDP值增長120億元。據統計,8月,白雲機場各項業務指標繼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單月旅客吞吐量461萬人次,再次排名全國第一,國內客流已恢復至正常水平。
  • 武漢直飛首爾客運航線復航!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9月16日消息(記者 黃瑾 通訊員 呂作武)記者從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獲悉,9月16日,武漢天河機場開通武漢—倫敦—阿姆斯特丹全貨機航線,同時恢復疫後武漢至首爾的首條國際客運航班。
  • 237天後,復航
    3個小時後,它又從這裡起飛,返回韓國首爾,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我省恢復的首個國際客運航班。10時30分,飛機順利降落在天河機場專用停機位上,60名乘客魚貫而出,通過專用廊橋進入海關專設的臨時檢驗檢疫區。在那裡,他們全部接受二次檢測體溫,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抽血和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正常後再由專人專車送至隔離點接受14天隔離觀察。
  • 海口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雲蕾、陳棟澤 報導: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庫爾勒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
    10月11日11時30分,由華夏航空執行西寧至庫爾勒的G54941次航班平穩落地,標誌著庫爾勒機場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庫爾勒機場特別準備了禮物與鮮花迎接這值得紀念的時刻。
  • 海口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2020年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
    9月18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連續十年超過1000萬人次,生產運輸保持恢復增長的良好態勢,發展形勢較為喜人。目前,美蘭機場航班量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客流量方面,今年7月份,美蘭機場完成客流量138.6萬人次、環比增長36.87%,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2.72%;8月份客流量進一步增長至166.73萬人次、環比再增長20.29%,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3.38%,優於全民航平均水平。
  • 時隔8個月後,湖北武漢復航首條國際客運航線
    由韓國德威航空公司執飛的波音B737-800客機成功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3: 55,這架客機將從這裡返航,成為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恢復的首條國際客運航線。根據國家民航局批准的復航計劃,武漢一首爾國際客運航線將每周開行1個往返航班。